香港進入「林鄭月娥時間」 走近從板間房走出來的女特首

2021-03-02 一波說

香港進入了「林鄭月娥時間」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結果3月26日揭曉。出身基層的林鄭月娥以777票在行政長官選舉中勝出,成為特區首位女特首人選。當選人林鄭月娥將於今年7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

確認當選後,現年59歲的林鄭月娥在《勝選感言》中承諾:「我深信:行動比話更有力!」「我懷著一直以來都無變的初心,多加一份謙卑,期盼與各位同行,以關心、聆聽、行動,建設一個更美好的香港!」

李嘉誠父子率先表態:Workhorse 的女人更加好

香港商界大老的表態,對特首人選的落定,無疑相當關鍵。各界選委中,李嘉誠父子的投票意向尤為引人注目,因為其造成的影響力,遠遠大於包括李氏父子3人在內的長和系8票。誰能獲得香港首富力挺,誰的選舉聲勢就會更大。

(李嘉誠父子投票後,與林鄭月娥握手)

李家大公子——全國政協委員、長和副主席李澤鉅在參加全國兩會時,就早早表態已率先提名林鄭月娥。選前一周,李嘉誠次子、香港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突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態,現在全球變數多,一個中央完全信任的特首,會給香港市民帶來更多穩定。李澤楷聲稱,林鄭月娥是值得支持的人選。

與兩個公子明確力挺相比,「老司機」 李嘉誠顯得「口風緊」,但也或多或少地透露了自己「青睞」。有李超人「紅顏知己」之稱的李嘉誠基金會董事周旋,意味深長地向外表示,林鄭月娥是Workhorse(工作狂),自己認識的李嘉誠「不可能不喜歡Workhorse」。她又說:「Workhorse李生最喜歡,Workhorse的女人就更加好!」

事實上,不光李嘉誠,林鄭還獲得不少香港商界大老的力挺。

投票日,人稱「四叔」的李兆基,就由兩名兒子李家傑及李家誠陪同下進場投票。步履不穩,由兒子攙扶的李兆基,仍提起精神稱讚林太是眾望所歸。李兆基是在福布斯最新年度香港富豪榜上排名第二位,僅次於首富李嘉誠。

(李兆基及兒子李家傑,與林鄭月娥打招呼)

「林太公平、公正一些」。被稱為香港地價「賭王」的商界巨頭呂志和,早已表明會投票予林鄭月娥。應該說,香港特首的施政表現,跟商界龍頭搞好關係很重要,獲得香港工商界支持,有利於香港繁榮穩定。

(呂志和公開表明:已投林太一篇)

從板間房走出來的女特首

林鄭月娥成為香港新特首,這位成功女性個人成長的每一步,都值得去關注、學習,甚至模仿,極有可能成為2017年年度勵志大戲的主角。

在香港,人們把沒有電梯和衝水廁所的老樓,稱為「唐樓」,而像今天內地正重拳出擊整治的那些「群租房」,港人叫它「板間房」。而林鄭月娥,就是從唐樓板間房走出來的香港女特首。

這種唐樓裡的板間房,其居住條件和環境不用太多介紹,沒有電梯、沒有衝廁、採光性極差,而且極度擁擠、消防隱患更不用說了,可這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香港底層居民的一個投影。

貧寒出身的鄭月娥,生於1957年,父母都是從內地過來的,她在5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4,家中么女。從出世到21歲之前,就是在香港灣仔逼仄的唐樓板間房長大的,除了一張高架床,破敗的連書桌都沒有,只能趴在床上做功課。

如果要衝涼,只能生火燒熱水,林鄭後來說,如今晚上回家洗澡時,開水龍頭花灑有熱水出來,就會覺得好幸福!

香港窮人及低下階層,過去常常上由華商及教會支持的學校,因為他們學費交納較低。鄭月娥就讀的學校,就是服務灣仔那些低下階層的嘉諾撒聖方濟書院。上圖為念中七時的鄭月娥。

生活雖然清苦,但小鄭月娥非常勤奮好學。中小學期間幾乎年年考第一。有一次考了個第四名,她還為自己學業「失手」 大哭一場,下次考試,她又重回榜首。

書院的校訓「力行仁愛,實踐真理」,讓林鄭月娥終身受用。在中七當總領袖生時,老師給她這樣一句寄語:「you should care and inspire」。 書院的宗旨是熱心社會服務、關心弱勢社群,香港中學會考時,鄭月娥以優異成績入讀港大,成為家中第一個考入大學的孩子,而她主修的就是社工專業。

「一日社工、終身社工」。 兒時的經歷,讓林鄭月娥對香港底層更多關注。林鄭說,有個演員影響了她的一生,那就是香港電視連續劇《北鬥星》中飾演社工的演員劉松仁。大學主修社會學,就是希望將來也能做一名社工,幫助有需要的人。

港大畢業後,林鄭月娥開始思考未來要走的路;由於從未考慮到私營機構工作,畢業時她報了三份工作,包括政務主任(AO)、行政主任(EO),以及廉政公署社區關係主任,結果獲得錄取政務主任,從此開始她長達36年的公僕生涯。

2000年,林鄭月娥出任香港社會福利署署長,任內曾推出「一病人一社工」計劃。而當擔任社會福利署署長時,對有社工被質疑為何不阻止家暴,她就會站出來維護社工。自1980年林鄭進入香港政府,她歷任社會福利署長、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發展局長等職,2012年出任政務司長。香港民眾形容她有兩面,一面是「鐵娘子」,說的是她的夠堅強、有原則、敢擔當、能做事。另一面是「大家姐」,指的是注重青年、房屋、社會福利等方面。

2003年SARS,時任社署署長的林鄭月娥響應清潔號召,到社區探訪老人,並幫助老人打掃房間。

亞里斯多德說過:「政治的目標是追求至善」。當選民履行義務時,決定手中握有的神聖一票去向時,總是願意去追求更美好的東西,或者去找出曾經擁有但如今卻失去的東西。香港特首選舉的結果,至少將影響香港至少五年,另外兩位候選人無緣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之所以能夠勝出,除了中央、香港商界龍頭支持外,也與林鄭月娥在過去36年中,在20個不同崗位服務香港市民的經歷有關。

今天複雜的香港社會,裂痕不少,也許,這位從唐樓板間房走出來的女特首,可以給香港更多承擔、更多同理心,唯有同理心,才能急民所急嘛!

女特首身後的「三個男人」

林鄭月娥勝選,不少報章紛紛發表「浙江舟山出了兩個香港特首」,事實上,與首任香港特首董建華父輩董浩雲的顯赫身世相比,林鄭的家庭背景就相當簡單、式微。

林鄭父親是上海移民,早年「行船」,後來做點小生意。由於祖輩很早就離開了舟山,加上父親已過世,自己祖籍在舟山具體什麼位置,已無從考究。

生於香港的母親,是個任勞任怨的人,沒有受過教育,但正是這位沒有受過教育的社會底層婦女,在那個重男輕女的時代,就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我能給女兒一個受教育的機會」,母親為她覓找一個好學校上學,而這決定了林鄭月娥的一生。難怪人說,母愛不一定要「虎」,用心裝載,從兒女出發,才是最重要的。

林鄭月娥有兩個孩子,33歲時生下大兒子林節思,3年後又生了小兒子林約希。2000年她出任香港社會福利署署長,大兒子10歲,而小兒子才7歲,在政府工作量這麼大,很多人好奇,林鄭月娥是怎麼管理家庭的?

沒有僱外傭,每天到街市買菜,每天親自做飯,晚飯後繼續OT(加班),這就是林鄭月娥的家庭管理學。

如果沒空親自到街市,她就會把需要的食材傳真給平常相熟的菜販「執藥咁執」(粵語)(意思就是像抓藥一樣照單拿),下班後自己或者讓丈夫去拿取。為了家中兩個「仔」, 林鄭堅持回家親自煮晚飯,然後再繼續工作。

與丈夫相識,還得從一個交通事故說起。

23歲那年,加入港英政府的林鄭月娥,被委派到英國劍橋大學深造。孰料,沒上幾天課,就因騎單車遇上交通意外,住院一個月,這事還登上了當地報紙。

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個男人走進了鄭月娥的內心世界。原來,從報紙上得知消息的香港留學生們,很多前去醫院探望,其中就有在劍橋攻讀數學博士的林兆波,兩人就此認識,3年後結為伉儷。現在的「林鄭月娥」,就是按香港慣例婚后冠夫姓。

(留學時的一對戀人  鄭月娥與林兆波)

 對外,鄭月娥是「好打得」( 職場女強人),可在家裡,面對家中「三個男人」(丈夫和兩個兒子),林太又有種「百鍊鋼化為繞指柔」,家庭在人生中永遠佔據崇高的位置。

在兒子的成長階段,林鄭月娥堅持不請外傭幫忙照顧。每天即使有工作未完成,也會把握機會與孩子相聚。林鄭覺得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不做「虎媽」,不強迫孩子學才藝或者什麼長大要做醫生律師什麼的。她從不體罰孩子,以大人的口吻教訓孩子,在林鄭月娥眼裡,不是良好的親子關係。

兩個兒子都是劍橋畢業生,目前在小米公司就職的大兒子林節思,原本反對她參選特首,知道以往媽媽在政府工作的日子很辛苦!

後來,林節思還是收回「我反對」,到場為媽媽打氣。林節思對大家說,會懷著童年時的信念,支持及陪伴媽媽一同走未來的路。

(與兒子林節思在參選中合影)

林鄭月娥曾不無感慨地說,自己參選的決定,來得突然及倉促,亦是非常艱難的決定,但幸好得到家中三個男人(丈夫及兩個兒子)的支持。

(林鄭月娥與家中「三個男人」,圖為一家人參加二兒子林約希(右一)劍橋大學三一書院畢業禮時合影)

在競選時,林鄭月娥引述其大兒子的話形容自己:「她不會貪戀利益而刻意迎合;她不會追求安逸而選擇沉默;她不會害怕失敗而放棄改變。」

由於梁振英宣布不謀求連任後「局勢有變」, 林鄭月娥決定參選,這背後得到丈夫和兒子「三個男人」的理解和支持。

目前,小兒子林約希仍在劍橋讀書。2012年,林鄭月娥一度計劃卸任香港發展局局長後不再出任公職,想到英國小鎮過清淨的生活。每次談及家庭,林鄭月娥說自己凡事也會徵求丈夫意見。她說:「事實上,我每一次的決定都會問他,其實我也是個小女人」。 林鄭月娥能繼續從政,就是丈夫林兆波說服她要繼續為香港服務的。

推薦閱讀:

轉載請註明出處:微信公眾號「一波說」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看本期「一波說」精彩節目視頻,也歡迎評論、點讚!

相關焦點

  • 她憑什麼成為香港第一位女特首?實至名歸的「寒門貴女」林鄭月娥
    贊她為政府工作36載對國家和香港有心、有力、有承擔克強哥在紫光閣親自為她頒發任命令這逼格指數簡直了、逆天了她就是繼梁振英之後香港第一位女特首、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現年59歲的林鄭月娥自1980年從香港大學畢業後,便一直擔任政府公職,負責過除教育外幾乎所有主要政策領域,參選特首之前,林鄭月娥是香港政務司司長,為港府的「二把手」。
  • 【高票當選】林鄭月娥:香港第一位女特首!
    註:選委人數為1194人林鄭月娥是在1月16日宣布參選的,由於宣布參選的時間較晚,林鄭月娥直到提名期前才完成自己的政綱,期間她不間斷地落區以及接觸各界,收集民意以及專業意見,最後完成自己的政綱。 我們也來回顧下這位女特首的簡歷:
  • 為什麼是林鄭月娥, 當選香港首位女特首
    如果大家能『心存大我』,為著實現普選的目標,大家多走一步,嘗試化解分歧,甚至放下一些原有的堅持,共識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儘管政改方案由於反對派的阻擾未獲通過,導致香港特首選舉辦法原地踏步,但林鄭月娥在其間表現出的擔當、能力和情懷至今讓人難忘。2014年,香港發生非法「佔中」事件。79天裡,中環陷入混亂與無序,一個國際大都市的中心地帶癱瘓。
  • 香港首位女特首:林鄭月娥和數學家丈夫林兆波:好的婚姻是彼此成就
    」——女學霸 唐樓,就是沒有電梯和衝水廁所的樓;板間房,就是內地正在整治的「群租房」。在2016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為了表彰林鄭月娥一直以來對香港社會作出的貢獻,特別頒發了香港嘉獎制度下的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2017年3月26日,林鄭月娥在第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中獲勝。成為香港首位女特首。林鄭以從不浪費時間聊天出名,一些人覺得她「高傲、冷漠」。其實女性喜歡聊天的特質源於沒事幹和困惑多。
  • 香港女特首林鄭月娥:不聊天的女人才會成功
    作者丨 Miss半城來源:半城(ID:banchengdushu)2017年7月1日,在香港回歸二十年之際,香港歷史上第一位女特首宣誓就職。她就是林鄭月娥。在2016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為了表彰林鄭月娥一直以來對香港社會作出的貢獻,特別頒發了香港嘉獎制度下的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2017年3月26日,林鄭月娥在第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中獲勝。成為香港首位女特首。
  • 平民出身林鄭月娥,如何成為了首位香港女特首?
    3月26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結果揭曉。共有1163有效選票。林鄭月娥以777票在行政長官選舉中勝出,成為特區首位女特首人選。曾俊華獲365票,胡國興獲21票。▲林鄭月娥以約777張選票,當選香港下任特首。攝:林振東/端傳媒今年59歲的林鄭月娥,生在香港的一個平民家庭。
  • 出身貧寒的香港女特首,將兩個兒子送入劍橋,她的教育觀值得分享
    她是香港女特首,她是出身唐樓的女學霸,她是丈夫的小女人,她是愛美的旗袍控,她把兩個兒子送入了劍橋大學……她,
  • 香港將迎女特首林鄭月娥 揭秘其貼身女保鏢個人履歷(圖)
    【香港將迎女特首】候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當選第二天走基層見市民時,有眼尖的港媒發現,林鄭身邊多了幾名貼身保鏢(其中還有一名女性),這些人就是傳說中G4(要員保護組)成員。那麼這些神秘的G4成員是什麼來頭?有港媒對此進行了披露。
  • 情人節 | 香港愛情故事,還是特首林鄭月娥的甜!
    所以,如果想要看真正的香港愛情故事,特首林鄭月娥就是典範。林鄭月娥的丈夫林兆波是她的初戀。他們兩個一下子就看對了眼、找對了人,單這一點,就足以令眾人羨慕不已了!林鄭月娥在香港大學讀書時,由於勤奮好學、成績突出、業務能力強,1982年被派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當然,那時候她的名字,還是鄭月娥。
  • 香港第一位女特首即將上任,出身貧寒,其父曾是船員
    3月26日,林鄭月娥當選香港第五屆特區首長。由出身貧寒到成為香港第一位女特首,她的經歷也被不少人視為港人努力奮鬥、追求向上的寫照。
  • 正式場合宜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及她的丈夫林兆波博士」
    今年3月26日香港特首選舉,有1194名來自政界、專業界、工商界及宗教文化界四大界別的提委投票,從候選人曾俊華、林鄭月娥、胡國興之中,選出下一任特首。林鄭月娥是一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家裡兄弟姐妹五個,她排行第四。從小學一直到中學,林鄭月娥一直和家人擠在狹小的板間房內,她只能把床當書桌做功課。
  • 獨家專訪香港女特首林鄭月娥:公職之外,也做好妻子與母親
    參選行政長官之前,林鄭月娥是香港政務司司長,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僅次於行政長官的政府官員。在近37年的時間裡,她出任過20個不同的政府職位,負責過除教育外幾乎所有主要政策領域,如衛生、財務、福利、規劃等。在今年3月26日林鄭月娥當選後的記者會上,林鄭月娥和丈夫林兆波、長子林節思一同出席。
  • 出身貧寒的香港第一位女特首,兩個兒子畢業於劍橋,她的教育觀家庭觀值得學習
    她將在接下來的四年裡,帶領香港再現「東方之珠」的榮光。林鄭月娥在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中勝出,香港回歸20年來,第一位女特首。「唐樓子弟」一路學業優異選回心愛的文科林鄭月娥祖籍寧波,1957年出生於香港,在灣仔一棟唐樓的板間房裡長大。唐樓,就是沒有電梯和衝水廁所的樓;板間房,就是內地正在整治的「群租房」。
  • 出身貧寒,今成為香港第一位女特首.兩個兒子畢業於劍橋,林鄭月娥教育觀值得品味
    林鄭月娥在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中勝出,香港回歸20年來,第一位女特首。 「唐樓子弟」,一路學業優異,選回心愛的文科林鄭月娥祖籍寧波,1957年出生於香港,在灣仔一棟唐樓的板間房裡長大。唐樓,就是沒有電梯和衝水廁所的樓;板間房,就是內地正在整治的「群租房」。
  • 林鄭月娥:憲制秩序下特首為議員監誓無可厚非
    海外網11月26日報導,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月25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有關公職人員宣誓問題。消息指出,特區政府會研究公職人員宣誓安排,不排除日後香港立法會議員宣誓時由特首監誓。11月26日,林鄭月娥出席電臺聯播節目時表示,從憲制秩序來說,有關做法無可厚非。
  • 怎麼稱呼女特首及其老公?香港政府:不能稱伉儷
    現在特首是女性,該怎樣稱呼特首的丈夫呢?林鄭月娥成為香港首位女特首後,丈夫林兆波成為香港首位「第一先生」。林鄭早前曾提到丈夫十分抗拒這個稱呼,認為還是「行政長官配偶」比較好。那麼,在正式或官方場合,究竟應該如何稱呼林兆波呢?香港行政署發出的總務通告提出,正式場合宜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及她的丈夫林兆波博士」,但絕不應該以「伉儷」稱呼,因為不符合中國傳統。
  • 鳳凰吳小莉專訪林鄭月娥,特首坦言因疫情寫信求援中央
    核心提示:有人說:2020年7月之前的,一年多的時間裡,香港經歷著回歸以來最為動蕩、極不太平的日子。有人評價:昔日那個果敢、雷厲風行的林鄭月娥,似乎重回公眾的視野。而此前的一年裡,她經歷的磨難和壓力,似乎一點不比香港這座城市少:來自媒體的質疑、反對派的批評,甚至政府陣營裡的不同聲音,香港公務員體系的人員參加反政府活動等等。而這場「定風波」之後,林鄭月娥恰好剛滿40年的公務生涯。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鳳凰衛視主持人吳小莉與林鄭月娥在香港特區政府的禮賓府相約問答,並獨家披露風波之後的心路歷程。
  • 原來你是這樣的林鄭月娥,新任香港女特首:鐵娘子VS小女人
    即將年滿60周歲的林鄭月娥,將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特首,也是香港史上首位女特首。
  • 【特首選戰】範太再撐林鄭任特首:她可團結香港!香港需要能真正團結大多數的特首
    【香港商報網訊】兩會採訪組報導:全國人大常委範徐麗泰昨於北京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特首候選人林鄭月娥可團結香港各界,重申支持林鄭出任特首。至於有人稱曾俊華是唯一獲得建制、泛民跨界別提名的候選人,範太稱泛民純粹是要找人出來競爭而支持「一個與他們立場不同的候選人」,這並不代表這名候選人就可團結大多數。
  • 林鄭月娥的愛情故事
    林鄭月娥與丈夫和孩子香港特首選舉塵埃落定,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被選為香港歷史上首位女特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