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的愛情故事

2021-02-23 文摘周刊

林鄭月娥與丈夫和孩子

香港特首選舉塵埃落定,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被選為香港歷史上首位女特首。選舉結果公布後,她的丈夫林兆波和長子林節思上臺為她獻上鮮花祝賀,小兒子林約希身在外地,選舉前也發簡訊為母親打氣。此次林鄭月娥當選特首後,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她「背後的3個男人」。

用行動為自己畫像

現年59歲的林鄭月娥,1980年加入政府政務職系,36年公務員生涯,歷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社會福利署長、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等職。

作為一名政治人物,林鄭月娥的形象透徹、清晰,解讀她並不困難。用香港社會的評價來說,只需兩個粵語詞彙便足以概括:「硬淨」和「好打得」。一個指的是她夠堅強、有原則;另一個指的是她敢擔當、能任事。

這一似乎「刻板印象」,絕非空穴來風,林鄭月娥亦非浪得虛名。在她擔任特區政府多個部門主官的崗位上,在處理政制發展、地政規劃、房屋建設、社會福利、內地事務等多個重要領域的重大事件中,我們都能從中發現那個始終如一的林鄭月娥。

一邊處理政治、政務上的複雜棘手問題,一邊要與柴米油鹽打交道,作為一個女人、一個妻子、兩個兒子的母親,林鄭月娥努力做好多個角色的切換,身上同樣表現出女性特有的柔情。

林鄭月娥曾在訪談節目中提到,自己和丈夫的相遇是因為一場車禍。上世紀80年代初,政府保送她去劍橋大學進修,她看到美麗的校園興奮不已,騎單車遊覽,不慎遭遇車禍住院,還上了當地的報紙。同在劍橋的數學系研究生林兆波看到報紙,就和幾名香港學生一起去探望林鄭月娥,兩人因此相識相戀。

一年後,林鄭月娥結束深造返回香港,與林兆波維持兩三年的異地戀,後來林兆波取得劍橋博士學位後,本可以到外國大學任教,但為了她,他選擇回到香港中文大學執教。兩人1984年結婚,但林鄭月娥公務繁忙,結婚7年後,長子林節思才出生。    

「鐵娘子」也是「小女人」

林鄭月娥曾說,林兆波為人簡樸低調,多年來一直默默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以支持妻子專心工作。2004年林兆波放棄大學教職,與兩子移居英國,她也在2004年至2006年自甘「降級」至倫敦,擔任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2007年,林鄭月娥出任發展局局長時徵求丈夫意見,當時林兆波除了表示支持外,還說了一句:「I would stay away from you(我會遠離你)。」

 林鄭月娥稱,相信丈夫是為了讓她無後顧之憂地工作,才決定留在英國照顧兒子。2012年,林鄭月娥接任政務司司長後接受港媒採訪,曾自稱是「小女人」,原本打算退下官場與家人相聚,但獲丈夫鼓勵才決定接任司長。林鄭月娥在擔任政務司司長時透露,丈夫林兆波的為人和生活都很簡單,問責班子中跟他碰過面的人「不計特首隻有兩三個」。

林兆波近年在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短期課程。因為長期分居兩地,林鄭月娥也抱怨過,政務司長官邸太大,晚上想找個肩頭都沒有,希望先生多回香港。今年2月14日情人節當日,林鄭月娥在臉譜上公布了夫妻倆的自拍照以及先生寫給她的情書。

林鄭月娥家的3個男人,全都鍾情於數學。林兆波是數學博士,兩個兒子先後畢業於劍橋大學純數系和數學系。林鄭月娥曾說,一家人吃飯時3個男人經常一起聊數學,聽得她一頭霧水。據香港中評社報導,林節思2013年畢業後,先後在鄭裕彤家族的周大福慈善基金、大陸啟明創投基金任職,去年4月起加入內地手機公司小米,任營運經理,負責軟體開發,常駐北京。次子林約希現年23歲,曾兩度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比賽中奪獎。兄弟倆都喜歡打桌球,曾獲選「恒生桌球學院」傑出學員。

林鄭月娥在參選分享會上透露,參選是非常艱難的決定,兒子林節思開始表示反對,但最後仍支持她的決定,還現身分享會支持母親,「陪伴母親走未來的路」。正在英國的林約希,自母親參選以來從未現身。直至選舉前一日,林鄭月娥在社交網站,公開林約希為其打氣的簡訊及母子兩人合影。(孫越)

相關焦點

  • 情人節 | 香港愛情故事,還是特首林鄭月娥的甜!
    中西文化的交融,使得港式愛情既保留了中式傳統的相濡以沫,又融合了西方人戀愛中的奔放浪漫。香港愛情故事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跟隨著一個又一個爆紅的港劇,風靡整個內地。無論是電影中的紫霞仙子與至尊寶,還是現實中的梁朝偉與劉嘉玲、張智霖與袁詠儀,那種公主與王子童話般轟轟烈烈的香港愛情故事,至今仍被年輕人津津樂道。但是,愛情不只有轟轟烈烈,也有柴米油鹽。
  • 林鄭月娥,不為人知的成長經歷
    微信客服:kd6226 林鄭月娥這個名字,關注香港新聞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她是勵志女性的代表,是梁振英政府班子中的政務司司長,辛勤為香港服務已經三十多載。林鄭中學時的師姐鄭芝馨回憶表示,在讀書的時候,時常會跟林鄭等同學一起到灣仔茶餐廳吃早餐,討論如何籌款幫助學校,讚揚林鄭月娥是一名很出色的師妹。
  • 平民出身林鄭月娥,如何成為了首位香港女特首?
    林鄭月娥以777票在行政長官選舉中勝出,成為特區首位女特首人選。曾俊華獲365票,胡國興獲21票。▲林鄭月娥以約777張選票,當選香港下任特首。攝:林振東/端傳媒今年59歲的林鄭月娥,生在香港的一個平民家庭。父親早年從上海移民來香港,母親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沒有受過教育。兩人在一起後有了5個孩子,林鄭排行老四。孩子多,賺的少。
  • 為什麼是林鄭月娥, 當選香港首位女特首
    清醒、耐「煙塵」、定力十足的林鄭月娥,贏得了市民的信任,贏得了多數選委的認可。 「理想是人生的太陽。」林鄭月娥堅守數十年的從政理念,孕育、植根於香港居民的期待之中,也支撐她堅毅地走了下來。1980年,林鄭月娥在香港大學取得社會科學學士,同年即投身政府工作至今。
  • 【林鄭月娥回應外國政府制裁中方官員】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林鄭月娥回應外國政府制裁中方官員】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0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國家安全是每個國家的頭等大事,那些不斷對香港國安法作出批評,甚至藉此「制裁」中央和香港特區官員的外國政府和機構,應該「回頭是岸」。
  • 香港新特首林鄭月娥的第一家庭
    林鄭月娥何其家人在參選前相當低調,少有在公眾場合亮相。林鄭月娥縱橫香港官場多年,但丈夫林兆波、以及兩個兒子林節思、林約希,過去長期在英國居住,但丈夫和長子近年已移居內地。丈夫兒子均是數學精英林兆波擁有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博士學位,他曾經在香港中文大學擔任數學系副教授,現在於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短期數學課程,與林鄭月娥長期分居兩地。
  • 專訪林鄭月娥:大灣區佔據絕對的「C位」
    當多事之秋的2020年即將步入尾聲,世界主要經濟體依然深陷新冠疫情的泥淖之中,中國率先走出了峰迴路轉絕地突圍的獨立行情,林鄭月娥認為環球經濟復甦的未來或許盡繫於此。在此背景下,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香港進一步把握時代脈搏,配合國家發展步伐,正是順勢之舉。林鄭月娥走馬上任的2017年,亦是粵港澳三地政府尋求政策突破,大灣區規劃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一年。
  • 林鄭月娥上京述職押後
    (觀察者網訊)據香港文匯報12月15日報導,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原定本月10日至14日前往北京述職,但據悉行程須延遲,目前仍未知確實日期。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述職安排是由中央決定,再通知行政長官上京,現在未有詳細資料,如有進一步消息會發稿公布。
  • 林鄭月娥刪除劍橋大學名譽院士身份
    據香港「東網」等港媒8月15日報導,香港行政會議秘書處按特首林鄭月娥通知,刪除她在個人利益登記冊上,有關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名譽院士身份的項目
  • 林鄭月娥:用人唯才 不論派別
    林鄭月娥高票當選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人選,下屆香港特區政府班底的組成情況已引發各方聚焦。
  • 實至名歸的「寒門貴女」林鄭月娥
    現年59歲的林鄭月娥自1980年從香港大學畢業後,便一直擔任政府公職,負責過除教育外幾乎所有主要政策領域,參選特首之前,林鄭月娥是香港政務司司長,為港府的「二把手」。【寒門貴女】1957年,林鄭月娥出生於香港灣仔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由上海而來的移民,早年是「行船」的,後來做點小生意;母親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家裡一共五個孩子,林鄭排行第四。林鄭月娥本名鄭月娥,嫁給現任丈夫林兆波后冠以夫姓,改名為林鄭月娥。
  • 【高票當選】林鄭月娥:香港第一位女特首!
    最終,此前呼聲最高的林鄭月娥,眾望所歸,票數超過700票,高票當選,遠遠拋離其他候選人。註:選委人數為1194人林鄭月娥是在1月16日宣布參選的,由於宣布參選的時間較晚,林鄭月娥直到提名期前才完成自己的政綱,期間她不間斷地落區以及接觸各界,收集民意以及專業意見,最後完成自己的政綱。
  • 林鄭月娥收到他的來信.
    林鄭月娥收到陳同佳來信:陳已決定就涉嫌殺人案赴臺「自首」觸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修訂
  • 林鄭月娥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公布
    林鄭月娥>港媒剛剛消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辦公室今日表示,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無線新聞」稱,香港管弦樂團有樂手初步確診,曾觀賞其中一場表演的林鄭月娥因此接受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來源:環球網
  • 被「制裁」後,林鄭月娥發出警告
    對此,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近日針對外部勢力插手香港特區事宜作出了回應。她表示,國家安全是每個國家的頭等大事,那些不斷對香港國安法作出批評,甚至以此來「制裁」中央和香港特區官員的外國政府和機構,應該「回頭是岸」。
  • 林鄭月娥:憲制秩序下特首為議員監誓無可厚非
    海外網11月26日報導,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月25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有關公職人員宣誓問題。消息指出,特區政府會研究公職人員宣誓安排,不排除日後香港立法會議員宣誓時由特首監誓。11月26日,林鄭月娥出席電臺聯播節目時表示,從憲制秩序來說,有關做法無可厚非。
  • 林鄭月娥建議設英文同傳:避免重複作答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天(3日)建議設立同聲傳譯提高記者問答環節的效率,避免以中英文重複相同的答案,隨後引起關注。由於這則建議被部分人曲解為「針對英語」,同日,林鄭月娥通過一則聲明進行澄清,並表示,香港政府經過內部協商,無意改變現行記者會的操作模式。林鄭月娥 圖自視覺中國據東網消息,林鄭月娥於3日在參加行政會議前,回應一名英語媒體的記者提問時,建議日後在問答環節中設立同聲傳譯,不然她每次都要用英文重複一遍中文回答,「浪費時間」。
  • 林鄭月娥籤署《國歌條例》12日刊憲後生效
    來源:海外網林鄭月娥籤署《國歌條例》(特區政府新聞處圖片)海外網6月11日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日籤署經立法會通過的《國歌條例》,《國歌條例》12日刊憲公布,之後即時正式生效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日根據《基本法》第48條第3款籤署經立法會通過的《國歌條例》。《國歌條例》12日刊憲公布,之後即時正式生效。林鄭月娥說,國歌與國旗、國徽一樣,是國家的象徵和標誌。香港特別行政區作為國家不可分離的部分,立法維護國歌的尊嚴,是特區應有之義。
  • 獨家專訪香港女特首林鄭月娥:公職之外,也做好妻子與母親
    參選行政長官之前,林鄭月娥是香港政務司司長,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僅次於行政長官的政府官員。在近37年的時間裡,她出任過20個不同的政府職位,負責過除教育外幾乎所有主要政策領域,如衛生、財務、福利、規劃等。在今年3月26日林鄭月娥當選後的記者會上,林鄭月娥和丈夫林兆波、長子林節思一同出席。
  • 林鄭月娥談到了三大方向......
    此次訪川,林鄭月娥談到了她眼中未來川港合作三大方向,「我期望川港雙方以創新、務實以及『成熟一項、推一項』的方式,聚焦重點領域,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新格局。」天府國際機場 本報資料圖同時,林鄭月娥提到,港鐵公司與成都軌道交通集團籤訂備忘錄,加強地鐵建設管理、物業發展和軌道人才培訓等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