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港合作未來之路在何方?林鄭月娥談到了三大方向......

2021-02-15 成都日報錦觀

出席川港合作會議第一次會議、四川—香港投資與貿易合作交流會,參觀「改革開放40周年川港合作暨香港援建四川災後重建10周年成果展」,考察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出席香港發展局主辦的援建經驗分享會,考察香港城市大學成都研究……5月11日,這一系列安排緊密的活動開啟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十年內第九次訪川之行。

川港合作未來之路在何方?

此次訪川,林鄭月娥談到了她眼中未來川港合作三大方向,「我期望川港雙方以創新、務實以及『成熟一項、推一項』的方式,聚焦重點領域,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新格局。」

【合作亮點】港鐵公司與成都軌道交通集團 

籤訂備忘錄

林鄭月娥表示,四川是國家西部重要的經濟樞紐及金融中心,位處陸上及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交匯點,在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有重要地位。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和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在各地市場建立了廣泛的聯繫,亦擁有大量熟悉國際法規的專業人才,可為四川提供「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所需的投融資及專業服務支援。

成都 圖:視覺中國

「我們期望與川方攜手,推動兩地企業建立策略夥伴關係,聯合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林鄭月娥表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已邀請四川省組織代表團於今年六月到港參加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並可因應四川企業的項目需求,安排參加投資及商貿配對環節,以及「一對一項目對接會」,讓川港企業合作,並船出海,共拓商機。

「目前,四川正積極構建國際國內互聯互通的大通道,當中,成都市正大力推展地鐵網絡建設,而建設中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更是國家『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香港在建設、管理和營運機場及鐵路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以及與國際接軌的管理制度和專業人才,可以為四川提供相關服務。」林鄭月娥說。

天府國際機場 本報資料圖

同時,林鄭月娥提到,港鐵公司與成都軌道交通集團籤訂備忘錄,加強地鐵建設管理、物業發展和軌道人才培訓等方面的合作。此外,香港機場管理局與四川省機場集團將加強航空領域專業人才交流,預計今年約有60名四川的機場員工來港參與香港國際航空學院的課程。

【合作亮點】籤訂「川港設計創意產業園」《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林鄭月娥表示,四川作為國家創新型省份試點,正積極推動創新型企業的發展。我們歡迎四川的科創機構,利用香港在科研、國際化、信息基建、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的優勢,達致互利共贏。我們亦鼓勵川港大學和研發機構繼續加強交流和合作,加快高新科技技術及產業發展。目前,我們與科技部正商量建立聯合資助研發機制,待計劃落實後,川港科研人員將有更多機會開展研發合作。

圖:視覺中國

為提升香港作為環球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吸引高增長的新型及創新產業公司來港上市,讓香港市場發展更多元化,香港交易所於今年四月底實行新的上市制度,「期望香港能成為孕育創新公司的搖籃。我們相信香港在上市方面的改革,將可滿足四川創新型企業的融資需求。」林鄭月娥說。

與此同時,香港作為亞洲創意之都,正積極加強與海內外設計城市的聯繫,當中與四川設計業的合作甚具潛力。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成都片區管理委員會和香港設計總會等參與方就「川港設計創意產業園」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打造以文創為核心,以設計、音樂、影視等為外延的創意產業平臺。「期待有關項目可推動川港設計創意產業的專業交流和深度合作。」林鄭月娥說。

【合作亮點】「川港青年交流計劃—— 巴蜀文化之旅」啟動

「我十分感謝四川省政府的支持,不少便利措施,例如安排在四川就業的港人可繳存使用住房公積金、為四川的香港學生提供義務教育等,已陸續在四川落實。我很高興四川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很快要推出服務在川港人的『一站式』網上諮詢服務平臺,就不同的便利措施提供資料,相信措施將進一步便利在四川生活的香港人。」林鄭月娥說。

林鄭月娥認為,青年是社會的未來,培養香港青年人成為有素質的新一代,對社會有承擔,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有利於香港的長遠發展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林鄭月娥表示,感謝四川省政府一直以來為香港青年赴四川實習和交流提供方便,使各項在省內舉行的計劃得以成功舉行,特別是去年夏季舉辦的「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年實習計劃」。在省政府的支持下,今年預計超過600名香港青年可通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資助計劃到四川省實習和交流。「我期望川港繼續並肩做好青年發展工作,『川港青年交流計劃——巴蜀文化之旅』啟動將促進兩地青年交流。」

文化藝術交流是促進「民心相通」的重要抓手。「香港特區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將於今年年底落成啟用,我期望雙方加強戲曲文化交流。為此,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將組團訪問四川考察川劇發展,特區政府也將適時邀請四川省川劇團赴港參與我們的『中國戲曲節』。」林鄭月娥說。

記者/胡清 楊彩華 王雪鈺 繆琴 宋妍妍 溫珙竹 攝影/呂甲

編輯/鄭涵

相關焦點

  • 亮相「川港澳合作周」 成龍、汪明荃、王祖藍都要到四川「搞事情」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袁婧 熊筱偉 攝影 肖雨楊)成龍、汪明荃、王祖藍……這些響噹噹的香港電影「大咖」竟也亮相「川港澳合作周」了,這是為何?難道他們都要到四川「搞事情」!11月7日下午,星光熠熠的川港兩地影視文化交流日在香港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 中國影人的未來之路在何方?5月的坎城給你答案
    中國影人的未來之路在何方?短短五年,華語導演就把三大電影節的大獎拿遍。從張藝謀、陳凱歌、侯孝賢,到楊德昌、王家衛、蔡明亮……這些名字曾經高踞世界電影殿堂,他們每交上一部新作,必定引發無數討論與期待也有人說,「最好的時光」永遠在當下和未來。越來越多的青年華語電影人,從自己腳下的土地汲取無限靈感,用電影為他們的時代打上最獨特的烙印。
  • 深圳衛視:林鄭月娥呼籲香港加強與深圳合作 共創國際科技中心
    【深圳衛視:林鄭月娥呼籲香港加強與深圳合作 共創國際科技中心】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的經濟今年預期會收縮6%到8%,經濟復甦離不開和內地的融合。通過和深圳的合作,下一階段香港的目標是成為國際科技中心。
  • 示範、融合、合力——改革開放進程中的香港與內地電影發展之路
    新華社香港11月28日電 題:示範、融合、合力——改革開放進程中的香港與內地電影發展之路  新華社記者丁梓懿 洪雪華  「改革開放以來,香港電影與內地文化的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化。大批香港影人此後也積極到內地探尋發展之路。  「向香港電影開放內地市場,為電影市場引入競爭機制,為觀眾引入更多好影片,這是雙贏。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速和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香港電影人紛紛北上,成為中國電影崛起的參與者。」田啟文說。  在列孚看來,兩地電影界的交流互動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影文化的重要體現。
  • 醫療3D列印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在何方
    打開APP 醫療3D列印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在何方 311供應鏈研究院 發表於 2020-03-17 08:59:40 在深度方面,由3D列印沒有生命的醫療器械向列印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組織、器官的方向發展。本文主要介紹醫用3D列印技術在如下5個領域的最新進展。 1、手術規劃模型,對於風險高難度大的手術,術前規劃十分重要。傳統上,通過CT、核磁共振(MRI)等影像設備獲取患者的數據,是做醫生手術預規劃的基礎,但得到的醫學影像是二維的,之後還需要利用軟體將二維數據轉成逼真的三維數據。
  • 林鄭月娥:修例風波時每天睡不著覺,需要撥亂反正的不單是教育
    林鄭月娥(資料圖)談到去年長達半年的修例風波,林鄭表示,去年這個時候,自己差不多每天都要擔心,今天晚上反對派又去打什麼地方?哪一個地鐵又會被破壞?林鄭在專訪中表示,未來一兩年,儘量做一些撥亂反正的事情,不單是教育,是很多方面。包括最近在公務員的管理方面比以前要嚴格,這個也是撥亂反正。有些公務員此前曾參與反政府的行為,是不能,也不應該容忍。林鄭亦指,有一些是方面撥亂反正是不容易做的,比如傳媒。
  • 專訪林鄭月娥:大灣區佔據絕對的「C位」
    當多事之秋的2020年即將步入尾聲,世界主要經濟體依然深陷新冠疫情的泥淖之中,中國率先走出了峰迴路轉絕地突圍的獨立行情,林鄭月娥認為環球經濟復甦的未來或許盡繫於此。在此背景下,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香港進一步把握時代脈搏,配合國家發展步伐,正是順勢之舉。林鄭月娥走馬上任的2017年,亦是粵港澳三地政府尋求政策突破,大灣區規劃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一年。
  • 情人節 | 香港愛情故事,還是特首林鄭月娥的甜!
    所以,如果想要看真正的香港愛情故事,特首林鄭月娥就是典範。林鄭月娥的丈夫林兆波是她的初戀。他們兩個一下子就看對了眼、找對了人,單這一點,就足以令眾人羨慕不已了!林鄭月娥在香港大學讀書時,由於勤奮好學、成績突出、業務能力強,1982年被派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當然,那時候她的名字,還是鄭月娥。
  • 林鄭月娥接受鳳凰專訪:風波期間多夜難眠,未料過香港政治如此複雜
    2020年8月,林鄭月娥邀請香港首任立法會主席範徐麗泰在禮賓府談話時,向對方透露:未來兩年,她在教育方面的工作方向是撥亂反正、正本清源。而問答中,林鄭月娥談到「需要撥亂反正的工作並不只有教育領域」。林鄭月娥:當我說未來一兩年,儘量做一些撥亂反正的事情,這不單是教育,是很多方面,積累了很多的問題。
  • 獨家專訪香港女特首林鄭月娥:公職之外,也做好妻子與母親
    林鄭月娥:我畢竟在特區政府工作了很長時間。我比較優勝的就是建立了很多網絡,我在很多香港各界的界別,都有些合作夥伴,跟我合作了很長時間。一般人認為我是在公務員行列裡面比較大膽的,也比較喜歡創新。有的時候別人說,你政府常常說這個事情不能辦,是不是真的不能辦?
  • 港人未來住在哪?林鄭月娥:填海造地1700公頃!
    就在昨日,香港特首宣布:未來香港將建1700公頃人工島住110萬人,預計2032年首批入住!
  • 林鄭月娥:用人唯才 不論派別
    林鄭月娥高票當選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人選,下屆香港特區政府班底的組成情況已引發各方聚焦。
  • 林鄭月娥的愛情故事
    此次林鄭月娥當選特首後,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她「背後的3個男人」。用行動為自己畫像現年59歲的林鄭月娥,1980年加入政府政務職系,36年公務員生涯,歷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社會福利署長、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等職。作為一名政治人物,林鄭月娥的形象透徹、清晰,解讀她並不困難。
  • 深珠不惑 未來何方
    林江談到,以2019年珠三角城市GDP總量來看,珠中江三座城市經濟水平接近,都處於3000億元左右的水平,沒有哪座城市特別強大。珠江口西岸都市圈雖然沒有一個明確的中心城市,但珠海的地位更加凸顯,靠近國際化程度高、與葡語系國家存在廣泛聯繫的澳門。
  • 林鄭月娥首次佩戴"一國兩制"徽章,肩負「雙負責」憲制職能
    林鄭月娥戴上「一國兩制」徽章 據新華社消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發表施政報告時表示,過去4個多月,香港國安法為恢復香港穩定帶來顯著效果。未來,她和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其他成員將竭盡所能,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
  • 香港首位女特首:林鄭月娥和數學家丈夫林兆波:好的婚姻是彼此成就
    儘管積累的問題難以在一朝一夕可解決,但我仍然深信:香港的底子好,香港的人很優秀,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下,只要我們認準方向,團結一致,香港一定可以再創輝煌。希望是一個社會向前的動力,而信心就是希望的基礎。只要我們認真回顧香港回歸祖國這20年的成就,就沒有理由對香港失去信心。
  • 身在何方也不曾忘故鄉溫暖;漂泊再遠都記得回家方向
    故鄉的溫暖,身在何方也不會忘記。回家的方向,漂泊再遠也都會記得!今年的10月1日,既是國慶節,也是中秋節, 雙重佳節,也帶來了雙重的思念。鄧超&俞白眉執導《回鄉之路這是既《我和我的祖國》《囧媽》後,韓昊霖與徐崢的第三次合作。
  • 鳳凰吳小莉專訪林鄭月娥,特首坦言因疫情寫信求援中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劫難」,一度讓部分的香港市民對這座城市的未來深感迷茫。2020年7月1日《香港國家安全法》生效之後,有香港市民說:經歷了多個暗夜的香港,終於迎來了破曉時的晨光。而在750萬港民的眼中,那個常常穿著旗袍現身公眾場合的特首林鄭月娥,如今再度回歸。有人評價:昔日那個果敢、雷厲風行的林鄭月娥,似乎重回公眾的視野。
  • 【高票當選】林鄭月娥:香港第一位女特首!
    最終,此前呼聲最高的林鄭月娥,眾望所歸,票數超過700票,高票當選,遠遠拋離其他候選人。註:選委人數為1194人林鄭月娥是在1月16日宣布參選的,由於宣布參選的時間較晚,林鄭月娥直到提名期前才完成自己的政綱,期間她不間斷地落區以及接觸各界,收集民意以及專業意見,最後完成自己的政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