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9月5日刊發了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接受鳳凰衛視專訪的內容,她在專訪中坦露修例風波時心境,並對大眾關心的香港教育、美方制裁等多個話題做出回應。
談到去年長達半年的修例風波,林鄭表示,去年這個時候,自己差不多每天都要擔心,今天晚上反對派又去打什麼地方?哪一個地鐵又會被破壞?哪一些商店又要由於支持政府或者是跟內地有關,就受到一些暴徒的攻擊?她又指自己擔心在執法的過程裡,警隊的同事會不會受傷。她稱,當時真不知道日子要怎麼過,每天睡不著覺,午夜都還在看街頭的情況怎麼樣。
修例風波期間,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發生激烈衝突事件。林鄭表示,自己當時和警隊高層有聯繫,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他們不願意去傷害年輕人或者學生;她希望社會看清楚,暴徒走進這兩所大學,用這兩所大學作為他們的基地來攻擊警隊,警隊當時是以最克制、最容忍的態度,希望以最和平的方法來解決。
需要撥亂反正的不單是教育
數據顯示,去年的修例風波共有3000多名大、中、小學生因違法暴力被捕,佔所有被捕人士的40%,尤其大學校園成了「暴力的溫床」。林鄭在專訪中表示,未來一兩年,儘量做一些撥亂反正的事情,不單是教育,是很多方面。包括最近在公務員的管理方面比以前要嚴格,這個也是撥亂反正。有些公務員此前曾參與反政府的行為,是不能,也不應該容忍。
林鄭亦指,有一些是方面撥亂反正是不容易做的,比如傳媒。有一些很明顯的假新聞,覺得肯定是不會有人相信的事,結果有很多香港人會相信,從而就影響到他們對於政府、對於中央、還有對於警隊的看法。林鄭指基本法表明要尊重、保護新聞的自由,所以希望還是由傳媒自己來處理,怎麼可以做到比較客觀、持平。
儘快恢復經濟是當務之急
林鄭表示,現在要儘快恢復經濟,她要求每一個政府的部門,「做每天的工作都要先考慮,你的工作對經濟的有沒有一個正面的效果」,如果18萬的公務員、幾十個部門,每一個人都抱著讓經濟儘快走出困境的工作態度,應該是更有可為的。
談主動退回名譽院士
2020年8月15日,林鄭月娥主動退回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名譽院士名銜。專訪中,林鄭被問及,當學術的事情和政治掛在一起的時候,心裡有何感受?
林鄭月娥表示,此事不是關於學術的事情,自己對這些名譽是沒有興趣的。她認為,劍橋大學作為非常受人尊敬的學院,應該是抱著客觀持平的態度去調查、去看事實後,再採取行動,但是從現任院長給寫的信看來,她跟一些反對派寫的香港基本沒有分別。
她指,學院去年9月份已經表示,受到了一些壓力,但說那時候不打算馬上採取行動,只是問有什麼意見,林鄭就寫了一個非常長的信給他們解釋「修例」是什麼事情,香港經歷了什麼情況,「當這次他又再寫信說有關學術自由等等的問題,我又給她寫了一封很長的信,在信的最後我也說,由於我感覺到這個學院在看這件事沒有採取客觀的態度,我很難找到一個理由去告訴我自己,為什麼還要跟這個學院保持一個關係,所以我就把這個名譽院士退回了。」
美國「制裁」對科創影響不大
2020年7月14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所謂《香港自治法》,並宣布會採取一連串措施。對此,林鄭月娥表示,美國對香港實施的所謂「制裁」完全不合理,香港作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受到另一成員不公平對待,將向世貿組織申訴。
林鄭月娥嚴正指出,香港跟美國的關係,不是美國給了香港特殊的優待,這是兩個地方、兩個經濟體的合作,「當別人是無理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據理力爭」。美方所說的暫停、取消的這些待遇,其實是雙邊的合作協議,要是有人單方面暫停、取消,那麼問題在他,而不是香港。她指,「但這些對香港影響不大,因為過往一段日子,往往是美國在這個合作協議中要求我們幫忙,比我們要求美國的要多。」
但是有關航運的,無可否認是有一些影響。有關航運,本來是兩地要交稅,合作可以避免雙重交稅。那麼要是合作沒了,等於香港公司在美國還要交美國的稅,美國航運公司在香港也要交香港的稅,反而是香港的公司在香港航運,是有豁免的。但是香港作為一個航運的中心,要是別人擔心美國對香港的航運事業有一些負面看法、一些不同對待,那肯定是對信心有影響的。所以港府都跟航運界在研究,究竟實體影響在哪些方面、可不可以採取一些特別措施,讓航運界對香港作為航運中心保持信心。
她又表示,現在還沒看到在科創方面有什麼影響,政府已經評估,現在的創科事業要靠美國進口的產品不算很多。但是林鄭看來,未來這一兩個月比較關鍵,因為美國大選在即,「往往大選前都會採取更多行動,要看看他們還要採取什麼的不合理的措施。」
林鄭月娥在專訪中談到,自己每天都是嚴陣以待,看看又出現哪些挑戰。她表示,當特首其實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她真的以「迎難而上為宗旨,不要期望日子會好過,當特首的日子基本不好過,每一天就是希望,能為香港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