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媒大佬:香港風波已經演變成「政治奪權」

2021-02-26 鳳凰新聞客戶端

兩個多月以來,香港紛亂不斷擴散升級;風波延續至今,反修例訴求早已演變為一場破壞香港穩定繁榮的「黑衣暴力運動」

 

近日,香港傳媒業資深人士——星島新聞集團主席何柱國,在接受香港無線新聞臺電視節目訪談時,就當下香港亂局作出表態。

 

今時今日如何看待「5大訴求」?何以評價香港警界、特首所面爭議?記者將何先生的訪談內容整理如下,乾貨很多,一起來讀。

 

何柱國接受香港無線新聞臺電視節目訪談

兩個多月的時間裡,示威者一個基本的運動目標就是讓特區政府接納「5大訴求」。

事實上,政府已經對大部分訴求作出了回應,如今,這場反修例風波卻演變成了「政治奪權」事件。

 

從我的角度來看,特區政府針對「5大訴求」早已作出很多改進,示威者依然要求撤回修例就好比「雞同鴨講」——因為現在早已沒有了修例;在要求取消「暴動」定性方面,是否要定性為「暴動」,要以其所犯下的罪行去客觀看待;

 

而針對「獨立調查」的要求,監警會(島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委任的法定機構,職責是監察和覆檢香港警務處投訴及內部調查科所調查的個案)已聘請外國專家處理,這點當局亦已作回應;隨著相關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刑罰如何落定,應當要看法官怎樣判決。

 

有人借反修例這一話題大做文章,目的是利用香港一隅,去對抗中國,甚至推翻政權。

過去40年來,中國已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也引起了歐美各國的妒忌,有人正希望「打殘你」,此時香港剛好提供了空間,人家自然藉機「打殘」中國經濟。

 

在此特別要提醒諸位,勿中美國的計,那是「作反」的計;我們都在香港生活,千萬不要將香港當作「磨心」

 

示威者31日晚與警方再次衝突,有聲音稱警方衝入港鐵車廂內追捕,「致使多人受傷」。

事實上,港鐵已在此前申請禁制令,且當時現場有人報警,警方此時進入地鐵站內執法沒有任何問題。

我認為,任何人的辭職都不能平息事件本身,有人盯上了要「奪權」,任誰做特首都是一樣,在此也不妨再次強調,風波是政治問題,絕非修例本身的問題。

 

現任特首工作勤力,毫無退縮;我們當然也自始至終支持她,希望她能平息亂局,並能統率特區政府官員,讓他們勿動「廢柴」之念。

 

林鄭月娥與何柱國

 

這次亂港分子中也有不少年輕人,我眼見他們當中有人被警方逮捕後痛哭,心裡非常難過。這也可以證明,香港教育與教師界均存在相當的問題。

 

在此我也想對這些年輕的小朋友們講,世界上哪個人最愛惜你?只有兩個,一個是爸爸,一個是媽媽,他們永遠不會傷害你;而現在你們身邊所謂「志同道合」的朋友,十年、二十年後不妨再看看他們又去了哪裡?

 

千萬不要讓自己被「洗腦」。

點擊閱讀原文,

來鳳凰新聞客戶端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龔俊龍:戴耀廷虛張聲勢 反對派奪權圖謀不會得逞|香港一線
    香港國安法已經落地,但一些香港市民仍持猶疑態度,「生根」尚需時日。除港府外,也需一些其他香港本土愛國社團幫助宣傳貫徹,而香港最大的民間社團「香港廣東社團總會」無疑是一支重要力量。對於戴耀廷發起的所謂選舉公投,龔俊龍稱反對派真正的目的是搶班奪權,想把香港作為美英制約中國的棋子,而不是想好好發展經濟。這一點,許多香港市民已經看清楚,反對派虛張聲勢,難以得逞。以下是採訪文字實錄。
  • 香港警務處處長:「修例風波」以來香港面對犯罪年輕化趨勢 令人擔心
    香港特區政府警務處處長鄧炳強6日表示,香港犯罪年輕化源於去年「修例風波」觸發的暴力浪潮中,有人不斷鼓吹不守法意識,荼毒年輕人,令香港面臨法治災難。他說,在「修例風波」中被捕的年輕人是被利用的受害者。鄧炳強6日在香港民建聯舉辦的「關注犯罪年輕化問題」圓桌會議上表示,犯罪年輕化意味著越來越多年輕人違法生事,甚至成為一種趨勢,這正是香港面對的挑戰。青少年不守法意識不斷加劇,情況令人擔心。據介紹,2019年共有4268名青少年被捕,同比增加逾五成。去年6月至今年4月,共有8057人因涉及「修例風波」的違法行為被捕,其中逾四成報稱是學生。
  • 有理兒有面:香港問題是政治問題,不是經濟問題
    而香港目前的問題,其實就是政治對經濟的反作用力,正在強力阻礙香港發展。今天,有理哥選幾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大家看看就明白了。政治風波促失業大潮 眾所周知,香港有購物天堂的美譽,從公布數據查詢,零售業吸納了香港的就業人口近三成,是勞動力最多的行業。
  • 香港政治
    香港回歸前的政治制度是實行行政主導的體制。是由港督直接掌握的幾個最高諮詢機構、決策機構和權力機構——行政局、立法局和布政司署的整個行政系統,形成以港督為核心的行政主導體制,這是香港政治制度的鮮明特點。具有鮮明的殖民主義性質,總督高度集權,長期形成了英國式的公務員制度和司法制度,有較多的諮詢委員會。。。
  • 田飛龍:香港「病入膏肓」 激進派意在「完全奪權」
    那麼他們為什麼在香港疫情不斷加重,暴發的當下,不顧自身也不顧普通群眾的這樣一個生命公共健康安全,仍然進行政治的集會呢?我覺得其實這個是他們看到國安法實施之下,還沒有具體的判例成判,還有僥倖心理去觸摸、觸碰甚至突破國安法的這樣一個底線。
  • 引發香港風波的殺人嫌犯出獄,鞠躬道歉:「對不起香港人」
    因在臺灣殺害女友而引發香港「修例風波」的陳同佳於今日(23日)出獄。他日前通過香港聖公會教省秘書長管浩鳴向特區政府表達去臺灣投案自首的意願,但蔡英文當局出於政治考慮和選舉利益進行阻撓,並以陳同佳是「被自首」為藉口。
  • 林鄭月娥接受鳳凰專訪:風波期間多夜難眠,未料過香港政治如此複雜
    她說,「她想過政治很複雜,但沒想過香港的政治會這麼複雜。」林鄭月娥:真的沒料過,真的沒料過,我不算是很懂得政治的人,我是一個管治的人,現在看來香港要有良好的管治是跟政治分不開的。去年這個時候,我是差不多每天都要擔心,今天晚上反對派又去打什麼地方?哪一個地鐵又會被破壞?哪一些商店又要由於支持政府或者是跟內地有關,就受到一些暴徒的攻擊?
  • 中央港澳政策調整下,香港政治大變局
    香港公務員系統歷來分為兩大派系,即紀律部隊系,包括警務處、入境事務處、海關、消防處等;以及政務官系,包括其他的政府部門。兩大派系人數相當,自成體系,極少跨界,而此次曾國衛的任命打破了這一政治默契。按照亂港派設計的「奪權路線圖」,亂港派將通過選舉奪取區議會控制權,再突破立法會半數席位,進而實現特首選舉委員會選委過半,從而左右香港特首人選。從此可以看出,今年的立法會選舉和明年的特首選舉委員會選舉將是香港政治的重頭戲,負責選舉具體事務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責任之重大可見一斑。
  • 時代巨變,傳奇落幕,香港傳媒大亨賣掉《壹周刊》!
    智慧型手機+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對社會和認知顛覆,就好比二十世紀初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顛覆了人類幾百年來基於牛頓定律的認知,光線可以彎曲,時間成了相對,《2001黎智英被譽為「香港商界十大梟雄」之一黎智英1990年創辦《壹周刊》,而此前一年,他在倫敦股票市場沽清了手頭上的佐丹奴股票。
  • 百家海外華文媒體保衛香港宣言 香港何往?
    當幕後策劃者終於擺出了激進運動的經典「陣型」——讓青年學生打頭陣挑起事端、然後再藉口當局暴力鎮壓發起更加暴烈的政治行動——所有人都明白了:什麼民主、法治、普選、自主,統統都是藉口,反對派的真正企圖,就是港版顏色革命,就是通過搞亂香港亂中奪權!  九月的最後一個周末,是香港政局的轉折點。
  • 香港的體制與真正的政治危機
    也許,香港這次運動的暴力化持續化,反而能延緩甚至避免香港的政治危機。在什麼情況下,香港會出現真正的政治危機?會成為中國中央政府的一個真正頭疼的問題?遊行和暴動是撼動不了中央政府的主權的。分析香港問題,要先看清楚香港的政治體制。雖然沒有雙普選,但香港仍然是一個準選舉政治,三權分立的體制。大家一定要記住這一點,香港是自下而上的選舉政治。
  • 屠海鳴:香港首先必須要解決政治問題丨香港一線
    而事實上,香港的經濟問題正是政治問題的延伸,這也是為什麼屠海鳴在兩會大會發言的題目中,就明白地寫明,要徹底剷除「港獨」土壤的原因:政治問題解決了,其他的矛盾自然可以迎刃而解。「修例風波」初期,特區政府的目標目的非常正確,就是為了彌補法律漏洞,為了彌補怎麼樣移交殺人犯的問題,但是反中亂港勢力把它上升到反國家、反中央、反法治、反穩定、反民生、反經濟,為反而反,上升到這樣一個局面。他們無原則的攬炒,無原則的暴亂,使香港的經濟滑到了無底深淵。
  • 他一個洋行經理,是如何變成香港影視圈大佬的?
    01 興趣是最大的動力一個洋行經理,是怎麼變成娛樂圈中,集編劇,導演,監製,演員於一身的大佬的呢?後來,他發現編劇和話劇還挺有意思,然後就在工作之餘組織了一個話劇社,自己寫劇本,自己演。或許就是這種興趣使然,讓他編寫的劇本越來越好,也得到了更多的認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 林鄭月娥見證下,香港特區政治委任官員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區
    (觀察者網訊)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消息,香港特區政府今日(12月16日)在政府總部舉行副局長和政治助理宣誓儀式,全體12位副局長和14位政治助理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見證下,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 許家印背後的香港大佬
    明眼人都明白「地主會」的原型就是「鋤D會」,這是由香港富豪「彤叔」鄭裕彤牽頭的一個組織,主要成員都是一些富豪,他們一邊打牌,一邊聯絡感情,很多大事都是在「鋤D會」的牌桌上敲定的。眾所周知,許家印就是加入了「鋤D會」,從而得到了一幫香港大佬的支持,渡過了2008年的危機。而許家印的引入人就是「彤叔」,有意思的是,電影裡曾江飾演的「地主會」老大,也叫「同叔」。
  • 香港政治怎麼了:一個久居香港的北京人的看法(3)
    在他們看來,香港在經濟發展和政治形態上已全面落後:經濟上,在製造業離開、又沒有高科技接力發展的情況下,過度依賴地產和服務業,已經無法有未來;政治上,因為被西方長期洗腦,無法真正實施一國兩制,更無法與內地融合;民眾眼看著被趕超,仍然孤芳自賞,看不到自己的問題。結論是:回頭是岸,與深圳聯手發展一個港深大都市,才是有想像力的明天。
  • 【橙影評】《斯諾登風暴》:香港電影缺乏的政治品種
    市場細小,許多劇只是演數場,這是目前香港舞臺劇所面對的難題。而寫些冷門題材,特別是專業、政治或調研故事,事前要做大量資料搜集,大編劇前輩陳韻文說過,好的資料搜集,隨隨便便花數個月,而編劇的生活回報可能只是一萬數千元,有心人真的不多,大家要吃飯。有位編劇朋友說,寫小品,關起房門,寫數天便可交貨,如果要寫複雜的東西,點、線、面都要照顧,故事結構吃力很多。
  • 八一八那些年香港監獄關過的大佬...
    香港懲教署官網1月5日官方新聞稿雖然在香港懲教署出動防暴部隊後,事態已經平息,但仍有不少網友對此事發表看法。但更多人則由這場「赤柱飯堂」風波,聯想到80年代周潤發梁家輝主演的著名香港電影《監獄風雲》。影片中的罷食一幕堪稱經典,犯人之間的情誼感人至深。
  • 小雨傘保險「奪權」風波半年後,董事長CEO低調和平分手?
    從小雨傘保險經紀董事長親自發朋友圈公開控訴「被奪權」,到董事長與CEO兩位當事人「握手言和」,事情反轉得太迅速,讓市場評價其劇情「太狗血」。當時,從公開「撕逼」到公開「和好」,一天時間內讓行業再次聚焦於小雨傘。這樣的鬧劇給當月隨後的新品發布會直播帶來了「宣傳」效應。看戲歸看戲。小雨傘高管公開「鬧掰」的劇目變成了現實。
  • 香港選舉絕不能成為反中亂港勢力的「工具」
    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利用選舉奪取管治權,進而把香港變成針對國家的「顏色革命」和滲透顛覆活動的基地。2019年修例風波中,反中亂港勢力甚至用暴力手段滋擾愛國愛港候選人及其支持者,擾亂選舉秩序,藉機竊取區議會主導權,進而謀劃了操控立法會、操控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操控行政長官選舉的「奪權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