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出身林鄭月娥,如何成為了首位香港女特首?

2021-03-05 大灣區城事

3月26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結果揭曉。共有1163有效選票。林鄭月娥以777票在行政長官選舉中勝出,成為特區首位女特首人選。曾俊華獲365票,胡國興獲21票。

▲林鄭月娥以約777張選票,當選香港下任特首。攝:林振東/端傳媒

今年59歲的林鄭月娥,生在香港的一個平民家庭。父親早年從上海移民來香港,母親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沒有受過教育。兩人在一起後有了5個孩子,林鄭排行老四。

孩子多,賺的少。一家人當時只能住在灣仔告士打道的唐樓裡,20幾個人合租了一間公寓。每天放學林鄭只能站在雙層鋪的下面,然後用上層鋪當書桌來做功課。

▲香港灣仔莊士敦道的唐樓。

母親是家人中對林鄭月娥影響最大的,一家人的飲食起居全靠母親一人操持。後來林鄭的祖母、外祖母、父親又相繼中風,也是母親負責照料、勉力維持。回憶起母親時,林鄭說她「任勞任怨」,認為自己的性格受到了母親的影響。

7歲那年,母親希望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聰明刻苦的女兒找一間最好的學校。百般努力之下,林鄭進入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讀書,一所灣仔地區條件較好且樂於招收中下階層子女的教會學校。母親對教育的重視也改變了林鄭的命運。在這所學校度過了小學、中學、預科的十多年時光之後,林鄭考入香港大學,由此躋身香港社會的精英階層。現在回看,一個沒受過教育的母親有此想法,無疑是相當有遠見的。

▲林鄭月娥學生時代照片

林鄭中學時就常常參加學校組織的義工,探訪老人院、孤兒院及盲童院等。中七時,看了電視劇《北鬥星》,深受劇中劉松仁飾演社工的啟發,希望將來也做一名社工,幫助有需要的人。大學時就順理成章地選修了社會工作、社會學等科目,在二年級選擇主修時,她毅然選擇了社會學。

▲19歲那年林鄭月娥曾受劉松仁(左)主演社工的《北鬥星》啟發而希望投身社工,攝於2013年。

因為由於希望投身公共事務,Carrie 從未考慮到私營機構工作,畢業時只報了三份工作:一份是政務主任(AO)、一份是行政主任(EO)、一份是廉政公署的社區關係主任,結果獲錄取為政務主任,從此開展她長達 36 年的公僕生涯。

林鄭在職業生涯的早期就獲得了幾次寶貴的機會,得到了快速的成長和提拔。第一個重要機會是1985年參與中英聯絡小組,處理香港回歸問題。林鄭以隨從的身份跟一些主要官員到英國外交部和北京中央政府開會、談判,見識了兩國最高領導層的決策過程,並且有機會向高層官員展示自己。她的工作表現很快被注意到,兩年後被調入重要的股災調查委員會。在股災調查委員會的經歷讓她得以對香港經濟有深入的了解,為她日後執掌香港財政奠定了基礎。

1988年被派往美國華盛頓環保部門實習的林鄭月娥。


「好打得」是林鄭月娥前上司、政務司前司長許仕仁對她執政風格的形容,意為擅長面對衝突,態度堅決、不易低頭。2007年7月,她開始執掌香港特區發展局。一個公認的「硬骨頭」,在她履新伊始推到了面前:皇后碼頭拆遷事件。

拆遷皇后碼頭,是香港特區政府中區填海工程的項目。當時,香港部分民間團體認為拆遷將摧毀香港人的集體記憶,並在政府許諾會覓地重建的情況下,組織策劃了一連串論壇、靜坐和絕食活動。其後,還引發了警民衝突。

「如果這次對話是要政府或我本人承諾『不遷不拆』皇后碼頭,才可以進行的話,對不起,我做不到。」面對示威的激進人士,林鄭月娥的表態直截了當、擲地有聲。

關於那天林鄭月娥前去處理的情形,媒體這樣報導:她穿著T恤衫,只身前往皇后碼頭,在示威人群之中,坦率耐心,從容不迫,反反覆覆地向大家解釋皇后碼頭清拆的合法性以及工程延誤的嚴重後果。

堅持原則不退步,真誠溝通不糊弄,皇后碼頭拆遷難題最終得以解決。

香港特首選委顏寶鈴回憶說,因為做慈善事業,與林鄭月娥相識於2000年,印象中她「低調親和,做事高效務實、親力親為」。在她擔任社會福利署署長時,經常晚上去街道上跟露宿的人交流,聆聽他們有血有淚的故事,後來就推行了「露宿者試驗服務計劃」。

2003年「非典」期間,林鄭月娥正在社會福利署長任上。當時,299名港人因「非典」失去生命,有數十名兒童的父親或母親,甚或是父母同時因病去世。林鄭月娥很難過,便聯同好友羅範椒芬、李麗娟、陳馮富珍成立了「護幼教育基金」,3個月內籌得款項8000萬元,支持因「非典」失去父或母的兒童,直至他們大學畢業。

當愛情來臨的時候,誰也無法阻擋,更是無法預料。1980年,23歲的林鄭月娥加入港英政府,第二年獲派送至英國劍橋大學深造。孰料遇上交通意外,需要住院一個月,還因此登上了當地報紙。然而「塞翁失馬」,得知消息的香港留學生們一起前去醫院探望,其中就包括正在劍橋攻讀數學博士的林兆波。

▲林鄭月娥與丈夫林兆波相識於劍橋大學,當時一個被派到當地進修,一個在當地攻讀博士,攝於八十年代。


1984年,他倆在香港結婚。婚後,Carrie忙於工作,直至婚後六、七年, 當時 Carrie 任職衛生部門,上班時間比較穩定,他們才考慮生育問題。兩個孩子相繼出生,為林家帶來了一段特別快樂的時光。後來隨著Carrie的職務日重,丈夫林兆波更默默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以支持她的工作。

林鄭月娥非常疼愛兒子,總是爭取時間一起吃晚飯,親自下廚。


據大兒子林節思自述,母親很重視和他還有弟弟的感情,出任公職期間會儘量推掉不必要的應酬以回家多陪他們。林節思上中學時,林鄭月娥已經是政府高級官員,是半個公眾人物,同學經常會以此揶揄和攻擊林節思,導致林節思在學校與同學交惡,也無心學習。林鄭月娥由此作出一個重大決定,將兒子送去英國讀書,並且主動申請降職,出任職位較低的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在英國陪伴兒子成長。

▲林鄭月娥一家的自拍。

兩個兒子也步父親後塵,均進入劍橋大學學習數學。目前大兒子林節思已經畢業,任職於科技公司,小兒子林約希仍在劍橋讀書。

談及家庭,林鄭月娥說自己凡事也會徵求丈夫意見,「事實上,我每一次的決定都會問他,其實我也只是個小女人」。2012年她一度計劃卸任發展局局長後不再出任公職,在英國小鎮過清淨的生活,不過丈夫林兆波說服了她繼續為香港服務。本次特首選舉之前,林鄭月娥亦曾數次表示不會參選,不過在梁振英宣布不謀求連任後,因「局勢有變」而決定參選,這背後也得到了丈夫和兒子的理解與支持。

競選特首期間,林鄭月娥在社交媒體開通的網頁上寫道:「我和團隊選擇以『同行WE CONNECT』為競選主題,因為我們與大家一樣,一樣熱愛這片土地,面對挑戰,我們必須團結起來,同行向前。」

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政文」、三聯生活周刊、中國新聞網微信公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是林鄭月娥, 當選香港首位女特首
    葳蕤紫荊花,輝映非一朝。香港協青社年街舞導師阿齊憶述,他第一次對林鄭月娥留下印象是早年協青社「蒲吧」開幕,林鄭月娥出席參觀並登記成為第一個女會員。近年協青社搞街舞劇,林鄭月娥則連續三年以政務司司長身份出席主禮,並坐足全場觀看表演。2003年「非典」期間,林鄭月娥正在社會福利署長任上。當時,299名港人因「非典」失去生命,有數十名兒童的父親或母親,甚或是父母同時因病去世。
  • 香港首位女特首:林鄭月娥和數學家丈夫林兆波:好的婚姻是彼此成就
    ,成為香港歷史上首位女性長官。中學時,她曾滿懷醫者仁心,夢想懸壺濟世;後來,她又立志成為社工,服務社會,為此,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香港大學社工系。大二時,林鄭從社工系轉到社會系,畢業後考錄政務官,加入政府隊伍。Miss半城認為:她出身草根,因此更懂得底層的艱辛;她專業是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因此更懂得社會和諧與公眾福祉對政治的意義;政府官員最好都要學社會學和社會工作。
  • 香港進入「林鄭月娥時間」 走近從板間房走出來的女特首
    香港進入了「林鄭月娥時間」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結果3月26日揭曉。出身基層的林鄭月娥以777票在行政長官選舉中勝出,成為特區首位女特首人選。當選人林鄭月娥將於今年7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呂志和公開表明:已投林太一篇)從板間房走出來的女特首林鄭月娥成為香港新特首,這位成功女性個人成長的每一步
  • 【高票當選】林鄭月娥:香港第一位女特首!
    我們也來回顧下這位女特首的簡歷: 政治生涯 回顧林鄭月娥的政治生涯, 她出自基層家庭,在窮苦環境中年年考第一,她於1980年在香港大學畢業後,成功考入政府當政務主任展開公務員生涯。 現在,香港迎來了一位新特首,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女特首。
  • 她憑什麼成為香港第一位女特首?實至名歸的「寒門貴女」林鄭月娥
    贊她為政府工作36載對國家和香港有心、有力、有承擔克強哥在紫光閣親自為她頒發任命令這逼格指數簡直了、逆天了她就是繼梁振英之後香港第一位女特首、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林鄭月娥以777張有效選票,高票當選為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人選(選舉委員會委員共1194人),亦將成為首位女性行政長官。
  • 香港第一位女特首即將上任,出身貧寒,其父曾是船員
    3月26日,林鄭月娥當選香港第五屆特區首長。由出身貧寒到成為香港第一位女特首,她的經歷也被不少人視為港人努力奮鬥、追求向上的寫照。
  • 怎麼稱呼女特首及其老公?香港政府:不能稱伉儷
    現在特首是女性,該怎樣稱呼特首的丈夫呢?林鄭月娥成為香港首位女特首後,丈夫林兆波成為香港首位「第一先生」。林鄭早前曾提到丈夫十分抗拒這個稱呼,認為還是「行政長官配偶」比較好。那麼,在正式或官方場合,究竟應該如何稱呼林兆波呢?香港行政署發出的總務通告提出,正式場合宜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及她的丈夫林兆波博士」,但絕不應該以「伉儷」稱呼,因為不符合中國傳統。
  • 香港女特首林鄭月娥:不聊天的女人才會成功
    作者丨 Miss半城來源:半城(ID:banchengdushu)2017年7月1日,在香港回歸二十年之際,香港歷史上第一位女特首宣誓就職。她就是林鄭月娥。中學時,她曾滿懷醫者仁心,夢想懸壺濟世;後來,她又立志成為社工,服務社會,為此,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香港大學社工系。大二時,林鄭從社工系轉到社會系,畢業後考錄政務官,加入政府隊伍。
  • 香港將迎女特首林鄭月娥 揭秘其貼身女保鏢個人履歷(圖)
    【香港將迎女特首】候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當選第二天走基層見市民時,有眼尖的港媒發現,林鄭身邊多了幾名貼身保鏢(其中還有一名女性),這些人就是傳說中G4(要員保護組)成員。那麼這些神秘的G4成員是什麼來頭?有港媒對此進行了披露。
  • 情人節 | 香港愛情故事,還是特首林鄭月娥的甜!
    所以,如果想要看真正的香港愛情故事,特首林鄭月娥就是典範。林鄭月娥的丈夫林兆波是她的初戀。他們兩個一下子就看對了眼、找對了人,單這一點,就足以令眾人羨慕不已了!林鄭月娥在香港大學讀書時,由於勤奮好學、成績突出、業務能力強,1982年被派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當然,那時候她的名字,還是鄭月娥。
  • 出身貧寒的香港女特首,將兩個兒子送入劍橋,她的教育觀值得分享
    她是香港女特首,她是出身唐樓的女學霸,她是丈夫的小女人,她是愛美的旗袍控,她把兩個兒子送入了劍橋大學……她,
  • 出身貧寒,今成為香港第一位女特首.兩個兒子畢業於劍橋,林鄭月娥教育觀值得品味
    林鄭月娥在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中勝出,香港回歸20年來,第一位女特首。 貧寒的出身讓林鄭十分懂得珍惜,林鄭月娥亦有於訪問中回憶自己童年往事,雖然自己基層家庭出身,但未有羨慕他人,亦不計較生活物質,她曾笑言,現在只要晚上回家洗澡時打開花灑能有熱水出來,就會覺得好幸福。出身寒門,勤奮苦讀,熱心公益,教會她不畏懼、不退縮,同時又滿懷同情心。正是這樣的特質,讓她在擔任發展局局長的5年期間,贏得「高民望、高效率、高政治能力」的「三高」美譽。
  • 出身貧寒的香港第一位女特首,兩個兒子畢業於劍橋,她的教育觀家庭觀值得學習
    香港回歸後的首位女性行政長官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呢?在林鄭月娥密友眼中,她「為人高尚、有同理心、友善、體恤別人、而且風趣」。這些特質,也許可以從她的成長經歷中找到內在的邏輯。 她將在接下來的四年裡,帶領香港再現「東方之珠」的榮光。林鄭月娥在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中勝出,香港回歸20年來,第一位女特首。
  • 原來你是這樣的林鄭月娥,新任香港女特首:鐵娘子VS小女人
    即將年滿60周歲的林鄭月娥,將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特首,也是香港史上首位女特首。
  • 正式場合宜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及她的丈夫林兆波博士」
  • 林鄭月娥:憲制秩序下特首為議員監誓無可厚非
    海外網11月26日報導,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月25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有關公職人員宣誓問題。消息指出,特區政府會研究公職人員宣誓安排,不排除日後香港立法會議員宣誓時由特首監誓。11月26日,林鄭月娥出席電臺聯播節目時表示,從憲制秩序來說,有關做法無可厚非。
  • 愛穿旗袍的香港特首來自浙江舟山
    今日視點 【愛穿旗袍的香港特首來自浙江舟山】 近日,林鄭月娥在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中勝出,其得票已超過選舉條例規定的600張有效選票。很多人說林鄭繞都不開三個詞:好打得、好親民、好衣品,而這三個詞恰好勾勒出了一個鮮明的形象:精明能幹敢作敢為的女強人關懷街坊噓寒問暖的大家姐造型百變端莊大方的旗袍控 且不說性格和行事風格如何,許多香港普通人對林鄭月娥的印象就是「那位喜愛在公開場合穿旗袍的女士
  • 香港將迎首位女特首 林鄭月娥個人簡歷資料照片(圖)
    勝選感言提到房屋、教育、經濟  勝選的林鄭月娥身著白色套裝出席勝選記者會,站在她身旁的,是丈夫和長子。在記者會上,林鄭月娥用粵語發表了大約十分鐘的簡短勝選感言。  演講中她指出自己有著多年的公職經驗,承諾將會用具體工作、紮實政績去答謝支持者,去贏取異見人士的支持,「我深信行動比說話更有力量」。
  • 林鄭月娥的愛情故事
    林鄭月娥與丈夫和孩子香港特首選舉塵埃落定,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被選為香港歷史上首位女特首。
  • 陳國基受委香港新特首辦主任
    林鄭月娥昨天在記者會上稱讚陳國基與傳媒聯繫緊密,服務政府逾30年,有心有力、有承擔,是特首辦主任最適當人選。林鄭月娥昨天在記者會上也稱讚陳國基與傳媒聯繫緊密,服務政府逾30年,有心有力、有承擔,是特首辦主任最適當的人選。她指出,陳國基即日起履新,協助其組班及籌備新政策工作,並將在7月1日後過渡到新班子,成為特首辦主任。陪同林鄭月娥出席記者會的陳國基則感謝林鄭對他的信任,並表示認同林鄭的政綱及管治理念:「我相信在林太領導下,一定可以將香港帶到更好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