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出生的很多內地的女明星,如今仍然活躍在舞臺上的很少
能被80、90 後記得的恐怕寥寥無幾。
比較出名的有劉曉慶,斯琴高娃等。
但還有一位老藝術家,你可能對她的名字不熟悉,但是看到照片以後,你一定會恍然大悟。
她就是潘虹。
1954年出生的潘虹,66歲了。
她這一生,雖然名氣不大,但是她的戲卻幾乎承載著三代人的記憶。
潘虹是中國第一個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藝人。而第一位成為《時代周刊》的中國人是鄧小平。
中國第一次成功入圍坎城電影節的影片就是由她主演的電影《寒夜》
這樣具有標誌性的成就,是同時代,更為張揚的劉曉慶比不了的。
為人低調,事業成就卓著,可是,66歲的她如今仍然是形單影隻,孤身一人。
也許是幼年不幸的經歷,也許是成年後的坎坷,讓她對家庭對愛人越是追逐越是疏遠。
潘虹在自傳中這樣描述自己:月色如我,是我自己心裡空洞的失落。一個從小遭人白眼的「壞人」的女兒,一個10歲父親就自殺的小姑娘,一個24歲結婚,32離婚的獨身女子。
潘虹是上海人。
出生在這樣的地方,總不免讓人覺得必定是家境優渥。
其實不然。
潘虹的童年過得相當悽慘。
潘虹有兩個妹妹,父親只是傳統的知識分子,名頭並不大。
在潘虹上幼兒園的時候,父親被打成右派。
家裡的經濟狀況本來就很差,作為家中頂梁柱的父親被抓以後,一家人的生活變得更加拮据起來。
全家的重擔都落在了母親的身上。
最關鍵的是,隨著父親被打成右派,全家人都跟著遭了殃。
街坊鄰居有多遠跑多遠,親戚更是閉門不見。
而潘虹和兩個妹妹也變成了右派的孩子。而就在潘虹10歲的時候,父親因為熬不住,自殺了。
這對於潘虹和整個家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
父親自殺以後,為了儘量減少對孩子的影響,潘虹改了名字,跟了母親的姓。
潘虹的原名叫劉蓉。
受父親影響,潘虹連上學的機會都沒有。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上海外國語學校的小學招生,當時母親為潘虹報名,最後因為政審問題,被學校給拒絕了。
後來,母親四處求人,才終於找了一所願意收留潘虹的小學,學校的條件當然非常不好。
就這麼勉強讀了幾年書,70年代,流行知識分子上山下鄉。
因為父親的影響,潘虹被選中了,要去崇明島插隊。
我們今天看,崇明島都是相當偏僻的,更不要說當時了。那個時候的崇明島也就是個鳥不拉屎的荒地而已。
而且,那個時候崇明島並不算上海,屬於外地。
17歲的潘虹就在崇明島紮根了,連戶口都落了下來。
從小受盡白眼的潘虹,知道母親的為難,知道這個家的困境,她無能為力。
她覺得自己唯一可以做的,大概就是表現得好一點,也許這樣對母親,對這個家也是一種安慰。
所以,潘虹在崇明島表現得特別好,做事也特別認真。
如果沒有後來上戲招生的事,那今天的故事可能就是一個
下鄉女青年因為沒錢沒勢力,最後落戶下鄉的故事。
還好,上天雖然給了潘虹一個不幸的童年和家庭,卻也給了她漂亮的容顏和不甘心的倔強。
1973年,上海戲劇學院去崇明島招生。
潘虹心裡明白,想要走出去,改變自己的人生,除了讀書沒有其他出路。
好在,這一年,因為全國平反,潘虹的身份得到了恢復。
於是,她抓住機會,積極報考。
憑藉著出色的外形和表現,終於被表演系錄取了。
而潘虹的人生從這裡開始,就徹底改變了。
相比較她不幸得童年經歷,她得事業成就可以說是蒸蒸日上。
1976年畢業以後,就在電影《奴隸的女兒》中擔任主角。
1978年,憑藉著電影《苦惱人的笑》成名。
1981年,潘虹出演電影《杜十娘》。這是潘虹演藝生涯中的一個轉折。
影片中潘虹飾演的是一位雖淪落風塵,卻出淤泥而不染的青樓女子。
憑藉著這部影片,潘虹獲得了小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
潘虹一直以來都被稱為「悲劇皇后」
因為她的很多角色都是悲情的,也許正是因為她幼年的經歷,讓她總是看起來很沉默、很內斂,眼睛總是時時刻刻透著股悲涼。
1982年,潘虹主演了電影《人到中年》,這部影片相當的出名,獲得過金雞獎。
這一年,潘虹又主演了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影片《寒夜》。
獲得了華表獎優秀影片和第九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優秀影片榮譽證書,以及第三十八屆坎城電影節優秀影片榮譽證書,並成為中國第一次成功入圍參賽坎城電影節的影片 。
1984年,參演電影《火龍》,獲得198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
1985年,主演《末代皇后》,潘虹又再次奪得了最佳女主角榮譽 。
1988年,潘虹成為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第一位成為《時代周刊》雜誌封面人物的是鄧小平,第二位就是潘虹。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潘虹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是經典。
別人都是一生有幾個代表作,而她是每一步都是人生的高光時刻。
只是,相比較她的事業,她的感情生活就顯得遜色了很多。
24歲那年,潘虹和上海電影製片廠的美工米家山結婚。
米家山是高幹子弟,而當時的潘虹已經小有名氣。
左一米家山
只是,米家山比潘虹大了七八歲。潘虹曾經在回憶中說:他比我大七八歲,無論是年齡上,還是成熟度上,我都好像找到了半個父親,他對我更像長兄加父親。
我想,潘虹之所以接受這段戀情,正是因為父親在她人生中的缺失讓她更加渴望父愛。
米家山對潘虹非常的寵愛,事事都以她為重,為了和她有更多的話題,還特意去進修學習。
可是,對於事業和婚姻來講,潘虹顯然更重視事業。
這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對於她而言,事業上的成功才會帶給他更多的安全感。
後來,因為事業和婚姻的衝突,潘虹選擇了離婚。
潘虹在採訪中曾經說過:如果自己選擇婚姻,自己會過的很幸福,可是自己還是選擇了事業,現在的一切都是自找的而已。
我想,也許她也是渴望家庭和愛的,只是,曾經不幸的遭遇讓她更相信自己而已。
這段婚姻僅僅持續了8年,就結束了。
而兩人也沒有孩子。
32歲離婚以後,潘虹就再也沒有結婚了。
也沒有任何緋聞男友。
她真的就像她說的,要了事業。
但是,如何可以,誰不想擁有一個家呢?
編輯:藝閣
原創不易,點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