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頂街三位老人看病紀實:這樣掛專家號,急症轉診有多快?

2020-12-23 北京日報客戶端

在社區就能請大醫院的專科大夫看病,還能通過社區直接預約到三級醫院的專家號。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和其下屬的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這種信息互通互聯的緊密型醫聯體讓患者轉診更流暢,真正實現了分級診療,在疫情期間也切實解決了周圍居民看病難的問題。

衛生服務中心設有轉診臺,患者拿著轉診單就可以去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就診。

金頂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了周邊居民看病的首選。

「以前,我和老伴看病都要倒兩趟公交車去首鋼醫院,現在有什麼病家門口就都能看了。」家住石景山區金頂街街道的聶大爺71歲了,對他來說,金頂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像自己的另一個家,「這裡的醫生、護士都是我的親人,有專科大夫解決難題,有籤約家庭醫生管理我的健康,從掛號看病到慢病康復,社區都能完成,看病我就首選社區。」

聶大爺和高醫生的每周約定

周一早上9時30分,聶大爺走進位於金頂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層的慢性病診室,見到了自己的家庭醫生——高乃紅。聶大爺患有高血壓病和糖尿病,從2017年開始,他就在社區開降壓藥和降糖藥。

「高大夫,咱們有幾個禮拜沒見啦,您幫我看看,我這血壓、血糖指標都還行吧?」一見面,聶大爺就給老朋友遞上了自己近幾周的「作業」——一張A4紙上,整整齊齊地用表格記錄著每天早中晚的血壓、心率,以及胰島素的用量。

高醫生戴著口罩,露出一雙彎彎的笑眼,她邊說邊接過聶大爺的「作業」,同時從電腦系統中調取出聶大爺的健康檔案以及在首鋼醫院的所有就診記錄,包括化驗結果、輔助檢查報告等內容,仔細瀏覽過每一項就診記錄後,高醫生細心地問,「我看您的指標都沒什麼問題,您上個月在咱社區看過內分泌科龔主任的專家號,龔主任的醫囑裡說您現在用的藥都挺對症的,您這些天感覺怎麼樣?有沒有什麼不舒服?」

「我挺好的,沒什麼不舒服。」聶大爺笑著說,「龔主任和您一樣,也愛幫我做算術題。」聶大爺口中的「算術題」,其實就是計算好開藥的劑量、每天的用量,再根據這些數,幫他推算出下一次最佳的複診開藥時間。「這不,算準了讓我今天來。」

高醫生拿出紙和筆,也開始幫聶大爺仔細做起「算術題」:「您現在每次胰島素的用量是22個單位,我看您血壓也控制得挺好,降壓藥也可以適當減到一次半片,咱們這周先試試,有什麼不舒服您可以隨時聯繫我,晚上12點之前我都在……」寫好用藥的注意事項後,高醫生又在紙上寫好下一次開藥的時間。做這樣的「筆記」,也早已成了兩人之間的約定,「這張紙您收好。」

「謝謝高大夫,這樣就更放心了!」聶大爺連聲道謝。

痛苦半年的老李就診有驚喜

步入金頂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醒目的樓層指示牌展示了中心齊全的醫療配置,這裡不僅設有全科診療、慢性病管理、康復科、口腔科、中醫科等多個診室,還配置了輸液室、B超室、健康小屋、中藥房等。

因為下屬的社區醫療機構都隸屬於醫院,構成天然的緊密型醫聯體。不僅內分泌、心血管、腫瘤、骨科等專家下沉到社區,首鋼醫院還將患者需求較大的口腔科、風溼免疫科、中醫科、按摩康復等學科下沉,每周都有專家出診。

老李喉嚨裡長了一塊潰瘍,他跑遍了各大醫院的口腔科、耳鼻喉科,做了各種檢查,半年的時間都不見好轉,潰瘍的面積反倒越來越大了。「這潰瘍有花生豆那麼大了,一咽東西就疼,吃什麼都不香……」老李說,一次無意間的談話,讓他的家庭醫生警覺起來,「您這有可能不是單純的口腔潰瘍,有沒有其他的症狀?」

聽了醫生的話,老李才想起來自己還出現過腰疼的症狀,「我們中心今天正好有風溼免疫科的專家坐診,您去找專家看看吧。」當天上午,為老李接診的是首鋼醫院風溼免疫科的主任醫師王寬婷。在了解到老李的症狀後,王主任為他做了一系列的檢查,最終確認老李患了類風溼性關節炎,是免疫系統的問題導致了潰瘍。「我怎麼也沒想到,口腔裡的病,竟然是免疫系統出了問題,更沒想到專家在家門口就幫我解決了!」老李高興地說。

劉阿姨的一次緊急轉診

聶大爺離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之前,又拿出了老伴兒的醫保卡:「大夫,我家老劉的藥也還要麻煩您……」

「劉阿姨現在怎麼樣呀?腿好了嗎?」高乃紅接過劉阿姨的醫保卡。

原來,聶大爺的老伴兒兩周前突然腹瀉,服藥之後也不見好轉,急得聶大爺一宿沒睡。第二天一早,聶大爺就給社區中心主任陳新撥去了電話。「小新,你阿姨從昨天夜裡就開始腹瀉,我給她吃了藥也一直不見好,你說她這骨折的腿還沒好,怎麼又出毛病了……」聶大爺特別著急,「我一個人帶她去醫院也不方便,實在不好意思麻煩你……」原來,老兩口唯一的女兒前兩年去世了,只有兩位老人相依為命。

「您別著急,我這就幫您預約掛號……」電話另一頭,陳新打開電腦,在中心雙向轉診系統內,找到轄區籤約老人的信息,為劉阿姨預約了當天上午首鋼醫院消化內科的號源。從登錄轉診系統、查找患者信息,到選擇「上轉預約服務」、列印轉診單,整個過程不超過兩分鐘。陳新還在手機上幫老兩口約好了車,「阿姨腿不好,我幫您叫了車,一會兒就到樓下」。

到了醫院,老兩口直接走「綠色通道」取號,到消化內科診室就診。「咱們先給阿姨做個便常規和血常規檢查,看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腹瀉。」接診醫生一邊詢問劉阿姨的病情,一邊為她開具檢查單。因為醫院和社區間資源、信息的互通互聯,接診醫生已經通過電腦裡的信息平臺,看過劉阿姨在社區的健康檔案,及時了解到阿姨的病史,這使醫患之間的溝通更順暢。

一小時後,檢查報告出來了,結果顯示,劉阿姨得了慢性腸胃炎。「阿姨應該是消化不良導致的腹瀉,平時要注意保暖,少吃油膩的食物。我給您先開7天治療的藥,咱們先吃著看看,一周之後還不好轉的話,再去社區複診,阿姨這次的就診信息在社區也能查到。社區醫生就能開到這些藥,省得您再往醫院跑了。」醫生耐心叮囑,聶大爺滿心感激,「你們都太好了!」此時,劉阿姨的就診信息已經又通過系統平臺轉回了社區,為日後複診提供了便利。

「從預約轉診、取號,到看病、化驗,再到出結果、拿藥,這病看得太順暢了,我和老伴兒10點鐘就回家了。」聶大爺感慨道,「疫情開始後,很多二三級醫院完全實行預約制,我們老年人不會用網絡操作掛號,現在有了轉診系統,我們有什麼急症都能及時看上病,真是太方便了。」

疫情期間暖心陪伴

通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更多像聶大爺老伴兒這樣的患者順利轉到了三級醫院就醫。記者了解到,金頂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充分利用首鋼醫院與中心搭建的雙向轉診平臺,為患者預約首鋼醫院相關科室號源,為轄區籤約老人提供上轉預約服務。近兩個月內,有121名患者通過信息平臺完成上轉,切實感受到就診便捷。

此外,在疫情期間,社區中心家醫團隊還為轄區內65歲以上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籤約老年慢性病患者、失能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上門送醫送藥」服務,這項服務溫暖了不少老年患者的心。在得知聶大爺家裡只有老兩口互相照顧時,是社區中心送來了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資。提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聶大爺言語中滿是感激。「您閨女不在身邊了,我們就是您的兒女,您有尋醫問藥的事,儘管找我們。」家醫團隊的這句話,讓聶大爺的眼眶溼潤了。

「金頂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直屬於首鋼醫院,中心診療服務能力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的提升都離不開上級醫院的支持。緊密型醫聯體在這次疫情期間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的雙向轉診為分級診療搭建了很好的平臺。」中心主任陳新說,她深刻地體會到,緊密型醫聯體更好地推動了分級診療的落地,增加了醫患的粘合度,讓每一位患者就診時最先想到的就是社區,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庭醫生。

(原標題:家門口就能掛專家號 急症轉診最快兩分鐘

金頂街三位老人看病紀實)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李祺瑤 吳鏑 攝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家門口免費掛上「專家號」
    12月19日,汝南縣人民醫院二樓掛號處人頭攢動,許多當地百姓早早便排起了長隊,期待在家門口掛上「專家號」。「甘醫生,近來我一運動就喘得不行。是不是肺上出了毛病?」「看了您的檢查報告,還是以前的氣管炎,肺沒毛病。思想上別太大壓力,您這情況要多注意氣候變化!」
  • 晚上看病也能掛專家號!青島婦兒醫院首開「夜門診」
    在青島有個地方, 天天都是春運現場,  你猜是哪裡?  沒錯,青島市婦兒醫院!  對於雙職工家庭來說,  最頭疼的就是孩子生病,  等下班抱著孩子急哄哄趕到醫院,  門診也下班了,只能去掛急診……
  • 專家號難掛?這有多個醫院撿漏攻略
    其實,掛號難的實質是掛專家號難。由於優質醫療資源總體是有限的,可提供的服務量也是有限的,而專家資源在短時間內不能增加,所以在短期內要想緩解掛專家號難的問題,也不夠現實。對此,各大醫院建議初診患者,可以先掛中層醫生,常見病、普通病完全可以解決,解決不了的再看專家。因為醫院都有院內轉診的制度,中層醫生解決不了的,會主動推薦專家。
  • 預約掛號 讓看病不用排長隊
    為了緩解這種狀況,北大醫院實行了門診現場預約掛號的辦法,也就是第一天掛號,第二天看病。病人可以託別人去掛號,第二天再按照掛號時指定的時間去看病。預約掛號每天有一定限額,限額滿了就不能再掛。病人複診也可以預約。病人第一次到北大醫院看病,醫生可以根據病情的需要,將這位病人下次來複診的時間約好,替病人填寫好預約券。
  • 開設夜間門診、周末門診,疏通雙向轉診通道……緩解「看病難」,三...
    北京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這三家大名如雷貫耳的醫院,過去總是門庭若市,重點科室「一號難求」。醫改推行多年以來,這樣的情況有無改善?12月2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就委屬醫院「十三五」時期改革發展成效情況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述醫院的負責同志出席了本場發布會。
  • 到醫院看病掛普通醫生號,還是掛副主任醫師號?有什麼區別?
    這個道理也很簡單,見的各種疾病多,見的病人多,上手機會多,自然水平要高一些。 一、副主任醫師資格怎麼來的 對於在別的醫院看過,沒有查出問題,或查出問題不能解決的,可以掛專家號; 對於在同等醫院普通醫生看完,仍未能解決的問題,可以掛專家號; 對於趕時間,不願等待的,可以掛專家號,畢竟相對人少; 三、看西醫醫院比醫生更重要
  • 調查號販子如何搞到醫院專家號? 醫生護士收錢加號
    北京:「神通廣大」的號販子  其實,號販子的出沒也有季節性,春秋兩季疾病高發,也是號販子掙錢的黃金季節。春節前,北京市已對他們狠狠打擊了一輪,號販子當時在很多大醫院都銷聲匿跡了。  這段時間情況又如何呢?記者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進行了調查。先來看看打擊力度最大的北京的情況。
  • 農民去區醫院看病,必須辦理轉診,如不辦這個證明,就會多花冤枉
    先拿開轉轉診證明來說,農民去縣醫院看病,沒有轉診證明,掛號費50元,醫藥費也不能報銷。看病之前,必須去社區醫院開個轉診證明,掛號費10元, 醫藥費方可報銷。有些藥社區服務中心確實沒有,有的地方連基本常用藥都不全,比如有些慢性病常用藥,因此,你不得不去上級醫院去買,如果你忘了辦轉診證明,50元的掛號費夠買藥的了,這是我的親身體會。
  • 線上看名醫、線下去名院 京東健康家庭醫生讓你告別「看病難」
    小病小痛不在意,等到病灶"發作"、疼痛難忍再看病,這或許是當下"中國式就醫"的真實寫照。為什麼看病"能拖就拖",不到疼痛不看病?這與線下就醫環境息息相關,掛號繳費人太多、排隊3小時看病2分鐘、專家號秒光根本搶不到……實體醫院看病的這些痛點,讓國人本能地想逃避,不到萬不得已不跨入醫院半步。隨著網際網路醫療的普及,傳統的看病模式正在改變。
  • 怎麼看病更有效?去哪個醫院,怎麼掛號,如何跟醫生描述病情?
    上次一個朋友諮詢父親看病的事情,我幫他找了醫生後,發現這病應該看運動損傷科,而不是普通骨科;最好去積水潭醫院或北醫三院,而不是家附近的醫院(病史較長,治療有一定難度)。 我們在生活中,多些醫學常識,總有一天用的上。參考權威內容整理如下。文末推薦了三本醫學常識的書籍,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799元全家4次名醫轉診+2次專家面診 京東健康家庭醫生在做賠本生意?
    消費者在購買這一服務後,可享受最多4人的健康信息建檔收集,健康計劃制訂、體重管理、睡眠管理、不限次主動隨訪等相關服務,還可享受4次電話或視頻問診、4次線上名醫轉診,2次專家面診安排。大多數家庭就醫中遇到的掛號難、時間成本高、缺乏保健康復知識等難題,都可以在這裡得到有效解決。
  • 掛個專家號被女護士圍觀,我尷尬症犯了
    今年夏天,由於上火加上喝水少的緣故吧,痔瘡犯了,不好意思去醫院,就去路邊的藥店買了點治痔瘡的藥,其中有一盒裡面是帶護墊的,醫生說是為了防止塗抹藥膏後沾到內褲上。早上去上班的時候,抹了藥膏,貼好護墊,舒舒服服的上班去了。
  • 「閱讀北京」閱讀體驗活動走進金頂街街道圖書分館
    (原標題:「閱讀北京」閱讀體驗活動走進金頂街街道圖書分館) 12月
  • 七位老人門診掛號記:啥是微信支付寶?
    但對很多不會操作智慧型手機,尤其接打電話都有困難的老年人來說,醫院掛號門檻的陡然提升,導致他們獨自就醫變得格外困難。近日,記者深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中醫醫院、廣安門醫院、西苑醫院、宣武醫院、北京協和醫院等多家北京市二級以上醫院,追訪因預約掛號造成老年人看病難的問題。
  • 免費在家門口約個北京兒童醫院專家號!居然還有這麼多好消息等著我們!
    是您來京西遊玩的好幫手(微信號:MTGZATAN)免費約個北京兒童醫院專家號,離我們家門口近點、再近點!掃碼關注即可預約經過三年的不斷發展,現已成功在北京開設了三家分院:  1、北京幸福嘉園(豐臺)兒童醫院  2、北京幸福嘉園(朝陽)婦兒醫院  3、北京幸福嘉園(懷柔)兒童醫院(原奧瑞華康)
  • 帶娃看病掛什麼科?1分鐘教你「對症掛號」
    現在的父母都會帶孩子去專科醫院也就是兒童醫院去看病,但是兒童醫院的科室真的太多了,有時候排了一上午的隊,結果告知掛錯了,真是要急瘋!來來來,育姐一分鐘教你「對症掛號」,這份指南趕緊收好~(2)頭疼孩子一側頭疼,沒有外傷,掛神經內科;有外傷,則掛神經外科;孩子頭疼伴有耳鳴、流鼻涕、眩暈等症狀,掛耳鼻喉科。
  • 醫生上午出普通門診,怎麼下午就變專家號了?這裡面有什麼貓膩?
    所以,能出診專家門診的人,都是有資歷,有實力,有閱歷的,並不是醫生自己想出專家門診,就能出專家門診。大家可以放心。至於專家門診的掛號費,多是由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和醫師本人沒有什麼實際關係。那麼,專家為什麼會到普通門診出診?
  • 看病掛什麼科?「對症掛號」指南了解下……
    身體不舒服想去看醫生,到了醫院掛號,然而……有點懵:應該掛什麼科???等了半天,進到診室才發現掛錯號了,再重新掛號、排隊......抓狂!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別慌!諮詢南京市第一醫院的專家整理出一份「對症掛號」參考指南幫大家少掛「冤枉號」一、暈眩1、躺下或翻身,體位改變時頭暈:耳鼻喉科2、天旋地轉,站不穩,甚至意識不清,眼球亂轉:神經內科3、昏昏沉沉的,心裡特別害怕,到人多的地方就覺得難受:心理科4、暈的時候脖子疼,搖頭暈得更厲害,可能伴有手麻、腳麻症狀
  • 武漢多家醫院試水「夜間檔」 晚上也能看專家號
    「以前是白天請假帶孩子來看病,很不方便。現在可以晚上來,大人孩子都不用請假,看病的人也少,很快就能看完。」萌萌媽媽告訴記者,像萌萌這樣每周都要來做檢查、調整用藥的情況,看晚間門診很方便。一站路外的武漢市第六醫院(江漢大學附屬醫院),傍晚6時30分,市民劉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來醫院找神經外科醫生錢晟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