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關鍵詞:人口結構 火星移民 產業機會 萬億營收
代言:給大家一點想像力,我們來推演兩個不同的中國未來。
我們的人口結構?
做生意要關注宏觀環境,而最重要的宏觀環境因素就是人口結構。在中國企業界特別早期關注人口結構的人不多,攜程的梁建章算一個,諮詢界我是比較早的,從2015年的時候我就在知乎發起過一場討論,如果人類移民火星了,我們的產業結構,生存條件,消費習慣會發生什麼變化。
接下來這篇文章,老代就針對不同時期的人口結構入手進行一次大膽推演,甚至推演到人類大規模移民火星之後,人口結構和產業機會將會帶來什麼變化。
2019年中國生育率繼續降低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中國的生育率已經連續10年低於1.5。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說一對夫妻平均生育1.5個孩子。而正常的更替生育率需要達到2.1。正常生育率就是說保持每一代人口都不變的情況下,考慮到部分小孩夭折,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而我所在的上海,已經連續十年生育率低於0.7,全世界最低。
計劃生育已經鬆綁了,但是由於多年的慣性和持續增長的生活壓力,生育率並沒有回升。這是非常非常危險的信號。今天的嬰兒減少2000萬,就意味著10年後的少年減少2000萬,20年後的青年市場萎縮2000萬,30年後的中年市場萎縮2000萬。從人口結構完全可以預測出消費趨勢。
過去30年我們國家的發展享受到了巨大的人口紅利,移動網際網路之所以巨頭輩出,根兒就在我們的城市化進程和人口紅利。
網際網路和消費市場的下下半場
隨著新增人口的逐年減少,未來不但網際網路要進入下下半場,就連快消品,房地產汽車等等大額消費都要進入下下半場。可以預測的是人工智慧等技術隨著摩爾定律的發展,供應越來越充足,可是消費者不夠用了。逐漸減少的消費者,持續擴大的供應端,未來的青少年市場將會進入紅海中的紅海。而中老年用品則伴隨著人口老齡化,進入相對的弱藍海。
比如最近兩年異軍突起的足力健,就迅速抓住機會,找了諮詢公司做了定位和品牌升級,迅速進入百億俱樂部。
如果人口不能得到迅速補充,青少年市場將進入慘烈的廝殺,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會從多品牌,進入二元格局,最終只有兩個品牌能夠在細分領域存活。大部分消費品會在洗牌的過程中被洗掉。
人口進入老年化社會會帶來非常多深遠而負面的影響。以日本為例,20世紀50-80年代,日本連續三十年是全世界增長最快的經濟體,GDP增長超過8%。可是進入90年代後,日本的人口結構嚴重老化,創新開始停滯。如果中國未來30年出生率持續降低,我們就會成為日本。現在很多日本老年人都80歲了,仍然不得不出來工作,很多老年人為了節省水電費甚至夏天不開空調,冬天不敢用熱水。在日本舉辦一個「如何節省水電費」的培訓班竟然場場爆滿。
隨著人口老齡化,全社會的消費能力將持續低迷。這次疫情大家都有感觸了,沒有儲蓄什麼商品都不敢買。我們都知道社保基金實際上是用年輕人去養活老年人,假如等到2040中國有4億老年人,只有1億青年人在工作,整個社會的消費能力將會低迷到可怕。60歲以後無法工作,就只能依靠儲蓄和社保,而通貨膨脹會吃掉儲蓄,社保又沒有足夠的年輕人來補充。一個字總結「太可怕了」~
在這裡我大聲的呼籲我們80後,90後,00後的朋友們,多生孩子吧,使勁兒生,努力生,為了祖國的未來咣咣猛生!
(日本大量大量的老年人進入老後破產)
人口少,則消費少,人口少也導致企業變少,那麼toB的服務需求也相應變少。想一想你所在的產業鏈,新增人口減少,社會老齡化將會帶來什麼影響?
應不應該減少人口?
著名的經濟學教授貝爾克曾經提出清晰的邏輯:只要有能力培養人才,就不應該刻意減少人口。因為對於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來說,人才永遠是最寶貴的資產。
根據馬爾薩斯的人口經濟學理論,降低生育率能夠有效的減少人口增長。然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繁榮是建立在龐大的人口基數的基礎上。我們國家從80年代開始計劃生育,主要是考慮到那個時期生產力還比較落後,物資嚴重匱乏,商品供應能力不足。如今生產供應早已不是問題,未來的三十年我們國家主要的問題是消費者不夠了,青少年太少,老年人太多,整個社會的勞動力將會嚴重下降。而且老年人控制著大部分組織的高層將會導致創新能力嚴重不足,企業家族化,年輕的人才沒有出頭之日,整個社會開始變得墮落,相當於把今天的日本放大5倍。
老年人市場的產業機會
按照目前的人口結構去預測,到了2040年,嬰幼兒相關產業,比如奶粉、尿不溼,青少年相關產業都會持續萎縮,市場容量可能減少一半,如果我們不能馬上加大生育,補充人口的話。
而老年人市場將會變得很大,老年人口基數很大。但是人口基數大不代表消費能力強。50後、60後、70後這三代很多人還是在體制內工作的,退休之後有社保基金在維持退休工資。當80後、90後、00後退休之後,年輕人可能只有一半,這就導致社保基金無法維持大家的生活水平,何況人均壽命還在持續增長。
老年人基數大,儲蓄低,消費能力不足,很可能成為一種新常態。既然提前預測到30年之後的情況,我們是可以主動去改變的。由於消費能力的下滑,必然會帶來新的社會問題和痛點,而解決痛點的地方就能產生巨大的社會價值,催生偉大的企業。
服飾產業:
由於明顯的審美差異,80後、90後這一代人顯然在步入老年之後不可能選擇現在這代老年人的服飾品牌。即便是最近剛剛破百億的「足力健」老年鞋,以這種審美毫無疑問是無法忽悠下一代老年人的。
波司登就是一個典型的,隨著60後、70後而進入品牌老化,最近又重新品牌年輕化的案例。對於服飾產業這種代際審美差異極大的產業,每過15年都需要重新定位一次。
每年都新增1500萬60歲的人。80後進入60歲從2040年開始,這部分每年新增的1500萬老年人會選擇什麼樣的服裝,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顯然目前的大部分品牌和調性無法滿足未來的老年人。
保健品產業
保健品產業值得被重新做一遍。
包括「腦白金」這樣的產品,由於多年來年輕人對於這種品牌收「智商稅」的深刻認知,可以預見很多品牌都會萎縮。還有最近的東阿阿膠為什麼賣不好了,你問問哪個80後願意花幾千塊去買那玩意兒。
對於腦白金、東阿阿膠這類的企業,現在就是逃命的時候了,如果現在不開始研發新產品,研究未來的消費者心理,再等20年有些企業可能會消失。
娛樂產業
人到了退休之後,突然變閒了。總得追追劇吧,打發時間吧。你指望著這群90後退休了看抗日神劇麼?電視機都給你砸了。可以預見的是,電視、電影、音樂等等休閒娛樂的產業將為迎來全新的內容,從內容形式到內容的平臺。
新增出生人口在1987年達到2508萬人小高峰之後,整體呈現下行趨勢;自1998年開始,各年度出生人口再未超過2000萬人;2000年以來的人口出生率從14‰左右下降至2019年的10.48‰。
平均一下每年新增1500萬不到。那麼就是說,每年新增的20歲左右畢業生有1500萬左右,20-25歲左右的新消費力大概有7500萬。如果你的生意是小家電、租房等等畢業生消費品,那麼消費人群就在這個數量左右可以匡算出來。
文明越發達,穩定性越差
文明越發達,社會結構越複雜,穩定性越差
社會其實並非人類的發明,螞蟻也有社會,蜜蜂也有社會,猴子、狼群都有社會。所有群居動物都存在社會。然而隨著分工越來越細,社會結構就越複雜,居然導致穩定性變差。我們去看螞蟻、蜜蜂、猴子、猩猩的社會是不會發生饑荒的。而人類社會頻繁發生饑荒、災難。根本原因是我們從狩獵採集過渡到農業社會之後,獲得生活物資的方式改變了。大部分人的糧食、食鹽甚至水,都要依賴於少部分人的耕作。人類不得不建立更加複雜的應對機制,比如糧食儲備、倉庫。
而動物社會直接依賴於自然資源,很少發生饑荒,當然動物社會的人口數量或者是群體數量也受限於周邊的資源。
火星建國,中國的巨大機會
跟美國政府比起來,中國在某些方面太缺乏想像力了。背後一個根本原因就是五角大樓背後有一群智庫,經常在做大膽的推演。比如美國蘭德諮詢就多次推演過臺海戰役,美國大片也經常在推演人類遭遇外星人之後會發生什麼。
中國太缺乏這樣的智庫了,能夠做長遠的,戰略性的假設和推演。我前幾年跟一群朋友發起了一個民間的智庫,貓眼智庫,聚集一群人來思考這樣的問題。
中國應不應該移民火星,什麼時候可以移民火星?
我們都知道馬斯克一直很想上火星。如果你認為馬斯克想上火星,這只是表象。你們記不記得spaceX瀕臨破產的時候,是誰給的訂單拯救了這家公司?是NASA。其實是美國政府拯救了space X。事實上美國政府向來非常有遠見,很多前沿的科技公司都是從美國政府甚至五角大樓拿到訂單,活下來的。比如最早的網際網路就是政府項目。還有現在波士頓動力做的機器人,馬斯克的spaceX。
(波士頓動力從五角大樓獲得大量訂單)
五角大樓為什麼那麼有遠見?美國的歷史是從一群難民跑到北美洲開荒開始的,一群流氓拿著槍把本地的土著幹掉了,掠奪了資源,獲得了巨大的發展。
而今天的火星,就是當年的美洲大陸。上面都是資源,誰先搶到就是誰的。一旦在月球、或者火星建立了太空基地,將會獲得壓倒性的戰略優勢。
火星建國的戰略優勢
人種的安全延續
要知道,地球是有壽命的。我們習以為常的潮汐,大氣的循環,季風和降雨都離不開地殼的熱量。地球的地殼是一堆巖漿,從地球和月球撞擊的那個時候殘留下來的巖漿。地球巖漿再過10億年左右就會冷卻,遲早我們的地球家園將會不再適合後代居住。你們現在辛辛苦苦買的房子,屯的地,早晚會成為被廢棄。在人類未來漫長的歷史中,只有太空飛船才是我們永恆的家。
核威脅。現在幾個超級大國都有核武器,可是大家都在地球上,誰也不敢動誰。一旦美國率先進入月球移民,或者火星移民,這就有了兩個基地。在迫不得已發生核戰爭的時候,毀掉了一個還有一個備胎。那誰怕誰?
所以你們覺得,中國應不應該早點進入太空移民,火星移民?很多地方官員還問,移民火星能增加GDP嗎?我只能告訴你,別人先移民了你會沒命。你的子孫後代都有可能沒命。
資源爆發
一旦spaceX可以登錄火星,就意味著美國可以登錄火星,可以登錄金星木星各種星,那麼太空領域中無限的資源就有了主人。
這個道理就像遠古的時候大家都沒有航海技術,每個地區的人都以為自己住在世界的中心。而率先進入美洲、非洲的那幾個國家,西班牙、葡萄牙都成為了最早的一批超級帝國。黃金、白銀、自然資源,誰搶到就是誰的。
而太空資源實在太豐富了,各種稀缺的鈾、鈷甚至我們想不到的礦產資源,甚至暗物質、暗能量,任何一個資源的爆發都足以塑造一個超級超級強大的帝國。同時對全人類的生存造成威脅。
人口結構的根本改變
我們國家80年代進入計劃生育,就是擔心自然資源不夠用。而一旦擁有了火星的空間、自然資源,中國就可以迅速擴大人口基數。成為一個擁有100億人口以上的超級大國,坐擁火星、地球兩個星體的空間優勢。並繼續向外太空拓展。而反過來,如果美國先做到火星建國,我們面臨的可能就是地球上的核戰爭。落後就要挨打,100多年來的教訓還不夠深刻麼?你還在問移民火星能不能拉動GDP?
從戰略的角度,我們應該鼓勵年輕一代生育,每年新增1500萬人口太少了,我們應該每年新增1億人,把下一代培養成科學家、太空工程師。然後迅速的擴張到火星,銀河系。成為全人類第一個跨星際的大國。有這麼多新增人口,什麼產業會不好做呢,食品、服裝、toB的服務任何行業都會爆發,我們將徹底解決人口結構的問題。
另一種可能
如果我們不做改變,中國不做積極的改變。未來印度將會成為全世界的人口第一大國。讓我來描述一下50年之後的世界格局。
選項A
2070年
中國,10億人口,其中老年人8億,年輕人2億,活力極度下降,社會創新停止,大部分人進入老年破產
韓國,由於生育率持續降低,可能只剩下100萬人口
印度,由於教育和文化的落後,反而成為了人口第一大國,20億人口,活力無限
美國,佔領火星,成為第一個跨星際的超級超級超級大國,人口暴增到50億,在月球建立了核飛彈,可以隨時滅到整個地球
選項B
2070年,中國,100億人口,其中年輕人達到80億,成為全世界第一個跨星際的超級大國,各行各業蓬勃發展,擁有「全世界」最多的科學家、工程師。等到我們進入跨星際時代,那時的「全世界」將是一個嶄新的概念。
80億的人口意味著,今天我們覺得百億產值的企業很大,在那時候年銷售1萬億的企業,才能排上福布斯排行榜。
(考慮到我們歷來喜歡用一個省的地名來給新城市取名,這個中國的火星城名叫,火星,中國,遼寧路,鐵嶺支路3號) 真正的大城市鐵嶺
有一點想像力吧,人類!
如果你對未來和推演很感興趣,歡迎聯繫我加入貓眼智庫。我們不做諮詢公司,我們只是改變命運~
總結:中國的新增人口持續降低,如果不從現在開始拼命的加大生育,迅速進入星際移民時代,我們後代的命運將會危機四伏。
代言Sean
貓眼智庫特邀專家
超級裂變方法論開創者
葉問詠春五代弟子
前Deloitte德勤諮詢芝加哥高級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