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兒時的航天夢嗎?NASA太空人遴選指南

2020-12-23 天文在線

布萊恩·希羅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地球物理學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員、「僱傭太空人」聯合創始人。

圖源:NASA

我是一名人群中千裡挑一的太空人候選人,這些候選人不知何故地從未放棄踏入太空的夢想。任何人都可以擁有成為一名太空人的夢想,但是要成為「太空人候選人」必須堅定不移地朝著成為一名太空人這一目標而努力。前途未卜,道阻且長,但恰恰在我們盡力實現這一遠大志向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如何成為最棒的自己。

太空人們被訓練成這個星球上最專注、最聰慧、最健康和最可靠的一類人。依此打磨自己可以使任何人在其自身人生追求的道路上變得更高效。下定決心以成為太空人為目標做事,這意味著人們需向太空人這一素質模型學習,並在一生中漸進地做出每個能使你接近夢想的決定。

圖源:NASA

NASA開始接受另一批太空人候選人(ASCAN』S)的申請。超過6300人在上一輪選拔中遞交申請,其中8人入選。0.1%的入選率使得NASA ASCAN項目幾乎比任何大學或職業競爭選拔更苛刻。但至少它的勝算比中彩票要大。通過努力工作和一點點運氣,你可以更接近這一目標,而不去申請它是唯一確保你不被錄取的方法。

對於有幸被選中的人來講,這是畢生夢想的實現。

通過多年與太空人和太空人的候選人們的交流,下面我列舉出最重要的八件事。

1.明確你成為太空人的原因

確保自己成為一名有競爭力的太空人候選人,需要終生準備,你們的動力可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變化。我建議大家應時刻自省成為想要太空人的原因。如果其主要原因是太空旅行所帶來的體驗和快感,你可能更適合去做一名航空參與者而不是職業太空人。這並沒什麼錯。

圖源:NASA

嚴格的太空人候選人渴望成為職業太空人,與NASA或其他機構共事。他們努力使自己獲得與那些為了每一次任務而訓練多年的真正的太空人處在同一水準的能力。太空人候選人想要為太空探索做出卓越貢獻,並且它們對社會很有益處。他們想要啟發下一代人來構建更美好的世界。如果這與你想要成為太空人的理由接近,請繼續閱讀。

2.設定可實現的預期

調整你對於成功的定義。如果你的目標是成為一名太空人,並且你沒有成功,你將會很失望。航天夢必須要成為你的B計劃。不要犧牲你目前所得來換取明天你可能要獲得的成績。記住,被選為太空人並且進入太空的機率非常小。雖然它有一定機率實現,但是你不能完全指望它,你必須有一個可實現的期望。

圖源:NASA

在你所選擇的職業中做最好的自己。那是你的A計劃。成為一個別人可以依靠的並且可以對自己領域產生積極影響的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如果你的職業發展最終引領你走向太空人,那麼恭喜你!如果不是,那麼你應該感到自豪,因為你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使你自己感到幸福。

3.每一個選擇都很重要

太空人候選人們花費很長時間將自己塑造成太空人。其中一些人自幼以職業太空人為目標並且堅定不移。具體做法為不要沉浸於過去的成就,同時將成為太空人這一志向納入生活的各種抉擇中,例如在學校學習的內容,選擇的工作,空餘時間做的事情,吃甜甜圈還是沙拉等等。不要在生活中隨波逐流,有目的性的做選擇。

圖源:NASA

當你陷入疑惑時,問問自己:「一名太空人應該做什麼?」他們是選擇開開心心的看Netflix劇還是讀工程類教材?即使你沒有成為太空人,我也願意打賭這個技巧將會幫助你,使你在生活中變得更加健康、快樂和高效。

4.做好身心準備

太空是一個極端環境,你的身體必須處於卓越狀態才能承受住在那裡將面臨的挑戰。成為太空人不至於要求你成為鋼鐵俠一樣,但是你必須相當的健壯。選擇一項你喜歡並且可以長期訓練的運動。健康飲食並定期體檢。

太空人終身都是一名學生並且必須適對多變的形勢。他們至少是科學、工程或航空其中一個領域的技術專家。你必須保證你不僅僅在一到兩個領域精通並且具備學習新事物的資質和動機。所以從現在開始學習一門新語言,取得另一個學位或培養一個新的興趣愛好吧!

5.與他人很好的合作

團隊協作是成為太空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你依靠你的團隊來確保任務的成功與安全。NASA尋找具備良好社交能力並可以在極端環境下與人近距離生活的人們。你可以通過在工作中加入團隊工程,參與團體運動,參加與航天員在天空任務中的表現類似的活動來培養這一品質。有沒有人介意與你一起擠在一個環繞地球或奔向火星的罐子中呢?

圖源:NASA

孤立與限制環境(ICE)訓練是一項特別有用的經歷。如果你曾參軍,恭喜你,你大概率擁有此背景。如果沒有,你可以在登山探險、潛水或飛行器駕駛等等這類活動中獲得ICE經歷。這些環境要求你運用良好的技術、專注力和溝通能力來確保你在一個擁有潛在危險的環境中的安全。你也可以通過參加NASA的HI-SEAS和HERA項目來獲得一些模擬太空任務環境的高度還原的ICE經歷。

6.結實並向他人學習

社會上有些人會嘲笑想要成為太空人的成年人,這使得很多人「私密」的太空人候選人。這就是為什麼一些類似於雅虎和臉書這樣的社交平臺上有太空人候選人這樣的社群存在,或者像「招募太空人」這樣的機構存在。他們為渴望成為太空人的人們提供了一個社交平臺,使其彼此交流並接近他們的夢想。如果可以,我也建議你參加一些航空會議,這樣你可以時刻了解航天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與發展,尤其是你在其他領域工作。

圖源:NASA

俗話說,我們通常處於我們身邊最常接觸的五個人的平均水平。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名太空人,我建議你接觸一些太空人同時也接觸一些太空人候選人,這樣你可以向他們一個又一個的學習。從我2008年首次申請NASA起,我已經結實並向數百名立志成為太空人的人學習。這其中很多的關係促成了我從未設想過的新項目和合作機會,如在北極圈模擬火星任務,在微重力環境下沿拋物線飛行的相關研究。

7.NASA不是唯一可以成為太空人的的途徑

在過去的幾次選拔中,NASA每四年招募一批新太空人。候選人從26歲至46歲,平均年齡為34歲。這意味著你一生中大概率擁有5次申請機會,30多歲是最佳時機。全力以赴面對每一次機遇,但是請記住,NASA不是唯一的途徑。

圖源:NASA

在不久的將來,進入太空可能變得更容易,這得益於商業太空飛行供應商,如維珍銀河、藍色起源、Worldview,XCOR航空。許多太空人候選人參與到了這些用於科研和教育發展任務的項目中。PoSSUM項目即為一個成功案例。在幾年後,一種新型的負載專家太空人將會應運而生,為渴望成為職業太空人的人們提供更多途徑。這對於政府和私人航空航天領域來講都是激動人心的時刻。

8.做真實的自己並享受這段旅程

無論你從事什麼,誠實坦率地面對你的太空人申請。儘可能的獲取反饋並不間斷的進步。在前行的路上儘可能的幫助他人。真正的太空人候選人更願意幫助他人而非競爭來增加機會,並且進一步為人類進入太空做出貢獻。

我認為追求太空人這一夢想使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無論我是否真的在太空中飛行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這段經歷使我獲得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機會,幫助他人,並且為下一代被當代太空人所激勵的人們樹立榜樣。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Pacem-forbes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NASA登月任務太空人Anne McClain談航天技術發展
    NASA 最近宣布了參與 Artemis 登月任務的太空人人選,其中就包括在國際空間站生活了 203 天、並開展過兩次太空行走的安妮·麥克萊恩(Anne McClain)。在最近的一次採訪期間,太空人們探討了他們對於航天技術在這些年裡發生的變化、以及對於未來的展望。
  • 最慘烈的航天悲劇,NASA隱瞞關鍵信息,7名太空人瞬間汽化!
    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太空梭執行完行STS-107任務後,在德克薩斯與路易斯安納上空再入大氣層,準備在佛羅裡達州東海岸的梅裡特島的甘迺迪航天中心機場降落!但地面人員永遠都無法等到這架太空梭落地的那一刻,因為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連同7名太空人一起,直接在大氣層中汽化了,落到地面的殘骸甚至難以區分!
  • SpaceX 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延遲,NASA太空人將先搭乘俄羅斯聯盟號...
    SpaceX 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延遲,NASA太空人將先搭乘俄羅斯聯盟號火箭過渡 站長之家(ChinaZ.com) 10月14日 消息:今天,三名新太空人將乘坐俄羅斯聯盟號
  • 中國航天大獲好評!俄太空人或第一個搭乘中國飛船,還聯合建基地
    中國航天我國航天事業經過幾十年的開拓進取和發展,越來越受到世界的矚目,也贏得了許多國家的支持和信任,中國航天實力也大獲好評。這也令人好奇,未來哪國太空人將會第一個搭乘中國飛船呢?這個答案已經明了,目前俄羅斯已經自告奮勇表達該意願。日前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俄羅斯航天員已經準備好乘坐中國飛船飛往太空,俄羅斯正在積極和中國討論在航天領域的合作,或許未來還能一同聯合建設月球基地進行科考任務。同時他還強調,俄羅斯不會參與到美國的月球計劃中,因為美國企圖通過打壓他國來謀求太空霸主地位。
  • 為航天探索犧牲的太空人有多少,誰說他們不能回到地球?
    老有人認為在太空犧牲的太空人遺體不能回到地球,最近有位網友又提了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太空站喪命的太空人不能被運回地球?真不知道這種無稽之談出自何處,依據何在?而且說這話還說得這麼有底氣,斬丁決鐵,真佩服這種無知的勇氣。
  • 航天史上最慘烈的悲劇!七名航天員瞬間氣化了,NASA隱瞞了?
    但是,在實現飛天夢的這條路上,人們走的也並不是那麼順利。到天空,到月球,再到宇宙,人們都一一實現了,但是成功的背後的故事卻是令人非常的恐懼的。眾所周知,能登上太空的的太空人,一定都是受過極其嚴酷的訓練的,並且他們自身肯定也是十分優秀的,是從眾多太空人中選出的佼佼者。而他們也並沒有讓全人類失望過,每一次都出色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可以說是非常值得人敬佩的。
  • 泡泡瑪特聯合航天公司,Molly 太空人正式出道|發現好物
    記者 | 底伊樂近日,那個人們熟知的Molly變身為一名太空人,正式穿上了點綴著「航天藍」色的太空服,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中,航天特別款Molly正式C位出道。據悉,這是由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的全資子公司——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埃依斯航天)與泡泡瑪特合作推出的特別款「太空人」Molly,並在上海航天創新創業中心園區舉行了「泡泡瑪特航天特別款公益形象籤約儀式」。
  • ...火星漫遊車|nasa|毅力號|火星|甘迺迪航天中心|月球|好奇號火星車
    2020年3月16日,一個標牌被安裝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的毅力號火星漫遊車上,以紀念美國宇航局的「向火星發送你的名字」活動。三個矽晶片(左上角)上印製了10,932,295個名稱以及來自美國宇航局的「漫遊車命名」競賽的155個決賽入圍者的文章。
  • 航天知識:中國太空人為什麼叫航天員?
    太空人,或稱航天員,指以太空飛行為職業或進行過太空飛行的人。確定太空飛行的標準則沒有完全統一。 在美國,以旅行高度超過海拔80公裡(50英裡)的人被稱為太空人(astronaut)。國際航空聯合會(FAI)定義的宇宙飛行則需超過100公裡。在香港及東南亞,航天員亦稱太空人。
  • 人類歷史上,六大太空人犧牲的航天事故
    1.歷史上第一位犧牲的太空人 1961年3月23日,太空人邦達連科在進行隔絕氣壓艙試驗時被大火燒死,據說他是在試驗完成後,用被酒精浸溼的棉花擦拭頭部,然後隨手扔在了電子器件上,從而導致的大火(此段過於細節,不一定是真實的)
  • NASA確認28日發射太空梭 Model X成為太空人接駁專車
    美國宇航局(NASA)日前揭露,特斯拉Model X將成為NASA太空人的正式太空梭接駁專車。究竟證實,年頭在甘迺迪航天中間左近駕駛特斯拉Model X試飛的營銷計劃大獲勝利,美國宇航局(NASA)日前揭露,特斯拉Model X將成為NASA太空人的正式太空梭接駁專車。
  • 太空人是如何生活的?看完你還覺得有意思嗎?網友:心酸
    成功展開對太空的探索,而且擁有了將人類送到天空中的技術,這無疑是我們人類航空航天歷史上的裡程碑!相信不少人從小的夢想就是想要當一名太空人,而且一直想著太空人在太空中時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雖然這個夢想長大了我們可能沒有了,但是心中難免還會想著太空人的太空生活有意思,那麼太空人是如何生活的?看完你還覺得有意思嗎?網友:心酸。
  • 你們還記得東方紅1號嗎?這位少年的航天夢也是你們的航天夢嗎?
    50周年了,不知在蒼穹之上的東方紅孤獨嗎?不,其實它並不孤獨,我們長徵系列火箭送去一個又一個中國航天的衛星,它在天空之上見證了我們中國航天史不斷地發展,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牧星人」們前赴後繼不斷打破國外的壟斷,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遙想50多年前,那時的新中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時期。
  • NASA和ESA公布「宇宙之吻」太空任務太空人名單,將於2021年發射
    「Crew-3」太空人任務成員「Crew-3」太空人任務計劃於2021年秋天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歷史悠久的39A發射臺升空。執行SpaceX公司「Crew-1」載入航天任務SpaceX的「Crew-3」載入航天任務將是「乘員龍」號太空船的第三次操作性太空人任務,也是「商業太空人計劃」下該公司的第四次載人飛行
  • NASA的反應有意思|nasa|太空人|月球|嫦娥五號|歐洲航天局_網易新聞
    在嫦娥五號宣布返回的當天,NASA轉發了一段介紹阿爾忒彌斯計劃(Artemis program)太空人的視頻。 NASA在推特上說:「這些阿爾忒彌斯計劃的太空人,將鋪平人類前往月球的道路!」 在NASA轉發的視頻中,幾位美國太空人再次重申了美國重返月球的決心。
  • 真的有發瘋的太空人嗎?
    最近,這部糅合了太空文化、精神病學和超自然元素的小說在美國推出了35周年紀念修訂版,並陸續被翻譯成西班牙語、日文和中文。此後,西方科幻小說和影片的創作者都越來越多地將興趣聚焦在個體太空人的精神狀態上,書本中和銀幕上出現的瘋子太空人也越來越多。可是在現實中,真的有發瘋了的太空人嗎?官方的答案是,一個也沒有。
  • 倒下的太空人,那些能讓人類站在星星上的先驅者們
    高8.5cm的鋁製雕像,一個穿著太空服的太空人,背後的紀念碑是逝去的14名太空人的姓名,包括但不限於這14名太空人,還有為太空事業做出貢獻的人。 在人類走向宇宙的浪漫中,總有一些先驅者在為人類踏入太空而犧牲生命,太空人在進入太空時,他們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沒有了依靠,任務成功安全返回地球,任務一旦失敗,意味著將化為碎片永遠漂浮在宇宙中。
  • 外媒稱SpaceX聘請NASA前航天主管意義深遠
    而為了保證這些任務的安全,美國媒體 CNBC 透露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載人航天計劃負責人 William Gerstenmaier 已加入 SpaceX為其項目保駕護航,目前 William Gerstenmaier 已經在公司位於美國加州的總部工作。
  • 阿波羅13號「偉大失敗」50周年,NASA紀錄片追憶奧德賽號逃生往事
    阿波羅13號未能登月成功堪稱NASA史上重大失誤,但因為太空人的成功脫險,這次航天之旅卻算得上是一次「偉大的失敗」。由於新冠疫情爆發,NASA無心舉辦線下紀念活動,但是於日前發布了一部名為《阿波羅13號: 平安回家》的紀錄片,其中包含了這次航天任務中珍藏的歷史影像資料。92歲的Jim Lovell回想當時驚險場面時仍然心有餘悸。
  • 跨界合作打造航天文創 「太空人」萌趣形象「MOLLY」來了
    今天,在「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之際,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的全資子公司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籤約合作,共同推出航天特別款公益形象。本次嫦娥五號順利落月後,將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帶回地球,該款公益形象由此命名為「MOLLY太空人月巖珍藏系列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