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大獲好評!俄太空人或第一個搭乘中國飛船,還聯合建基地

2021-01-15 環球觀察局
中國航天

我國航天事業經過幾十年的開拓進取和發展,越來越受到世界的矚目,也贏得了許多國家的支持和信任,中國航天實力也大獲好評。目前中國建設空間站的步伐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預計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而我國秉著合作共贏的態度,也十分歡迎與其他國家進行合作。這也令人好奇,未來哪國太空人將會第一個搭乘中國飛船呢?

這個答案已經明了,目前俄羅斯已經自告奮勇表達該意願。日前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俄羅斯航天員已經準備好乘坐中國飛船飛往太空,俄羅斯正在積極和中國討論在航天領域的合作,或許未來還能一同聯合建設月球基地進行科考任務。同時他還強調,俄羅斯不會參與到美國的月球計劃中,因為美國企圖通過打壓他國來謀求太空霸主地位。

中國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

實際上,美國想要謀求太空霸主的野心早已經昭然若揭,其不僅在全球率先成立首支太空軍部隊,還在積極研發太空武器,大有想要將太空開闢成新戰場的意圖。不過中俄顯然不會任由美國胡作非為,現在中國兩國加強合作正是對美國想要獨霸太空的有利回擊,而且中俄兩國在航天領域的合作也是由來已久。

就好比在載人航天中,中國借鑑了許多俄羅斯的經驗技術。像中國的「神舟」飛船上就有許多俄羅斯航天技術的影子。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首批航天員中很多都是在俄羅斯接受的初期訓練。可以說中國航天之所以能夠發展得如此迅速,最主要的原因當然離不開我國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但是俄羅斯也是對我們幫助很大。

中國空間站

鑑於中俄兩國在航天領域本來就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所以現在一起聯合建立月球科考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早在2017年時,我國就同俄羅斯籤訂了一項協議,制定了從2018到2022年為期五年的航天合作計劃。據悉,該計劃涵蓋了五大領域的合作,其中就包括了聯合進行月球和深地的開發項目。

目前我國已經成功發射了嫦娥5號,而接下來我國還將陸續發射嫦娥6號、嫦娥7號探月飛船,這一系列的發射任務都是在為後續在月球建立科考站而打下基礎。有消息稱等到2030年,中國有可能會在月球上建立第一個科考站,該站不僅會對中國太空人開放,也會接納來自友好國家的航天員共同進行科研任務。

月球基地

美國現如今也有在月球建立科考站的想法,但是與當初建立國際空間站一般,美國並不打算邀請中國加入其中。不過我們也不必太把美國當回事,畢竟今時不同往日,當初中國沒有加入國際空間站的隊伍,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自己的空間站馬上就要建設成功,美國的封鎖沒有禁錮住中國航天的發展,反而讓中國奮起直追。而現在中國航天的實力那更是不容小覷,而加上與俄羅斯進行合作,未來中國人的奔月夢將指日可待。(十二)

相關焦點

  • SpaceX 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延遲,NASA太空人將先搭乘俄羅斯聯盟號...
    SpaceX 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延遲,NASA太空人將先搭乘俄羅斯聯盟號火箭過渡 站長之家(ChinaZ.com) 10月14日 消息:今天,三名新太空人將乘坐俄羅斯聯盟號
  • 俄飛船載3名太空人返回地球 系大流行病期間首個航天任務
    3名太空人在「聯盟MS-16」號飛船中。(NASA)  海外網10月22日電據俄羅斯航天集團消息,俄羅斯「聯盟MS-16」號飛船於北京時間10月22日10時54分在哈薩克斯坦傑茲卡茲甘市東南方向147公裡處著陸。
  • 美國聯合七國想重返月球,中美俄都要建前哨基地,如何劃分地盤?
    10月13號,美國航天局聯合日本、澳大利亞等七國,正式籤定了針對開發月球的《阿爾忒彌斯協定》,並不包括中國、俄羅斯。先是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總設計師耶夫根尼宣稱,俄將在2030年實施載人登月任務,2035年將搭建可供居住的月球基地。後面又是歐洲空間局與火箭製造商阿麗亞娜集團牽手,雙方決定在2025年完成月球採礦任務,並開始著手建立月球基地。
  • 俄航天企業:俄新艙抵達後中國宇宙飛船將可以飛往國際空間站
    18:49 來源: 科技生活快訊 舉報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1月19日消息 俄國家航天集團旗下
  • 中美俄衛星大比拼:中國200顆,俄羅斯135顆,美國令人不解
    1969年7月20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從阿波羅號飛船緩慢走出,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堪稱是人類一小步,地球一大步;不僅如此,阿波羅號飛船還挖掘了月球的土壤,將其攜帶回地球。1978年,美國贈送了一部分月壤,中國的科學家高興壞了,可萬萬沒想到,只有1克,像黃豆一般大小。
  • '龍'飛船送太空人進太空(雙語新聞)
    下面是'龍'飛船送太空人進太空(雙語新聞)的內容。  SpaceX crew mission to ISS  '龍'飛船送太空人進太空  NASA and SpaceX launched Crew Dragon spacecraft's first operational crew mission on Sunday, carrying four
  • 中國航天基金會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暨公益一聯合黨委甘南活動基地...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記者 薛小樂】2020年12月5日至8日,中共北京市公益領域社會服務機構第一聯合委員會(以下稱公益一聯合黨委)會同中國航天基金會、中國航天基金會空天探索專項基金赴甘南藏族自治州驗收「中國航天基金會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暨公益一聯合黨委甘南活動基地項目」。
  • 俄媒:太空旅客將可以首次在環地軌道迎新年
    中新網4月20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衛星通訊社掌握的文件材料顯示,將於2021年末搭乘俄「聯盟」號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的兩名太空旅客將首次在環地軌道上迎接新年。報導稱,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2019年2月與美國太空探險公司(Space Adventures)籤署合同,商定在2021年末向國際空間站輸送兩名太空旅客。有消息稱,俄國家航天集團已經著手建造「聯盟MS」號飛船和「聯盟-2.1a」運載火箭。
  • 美國民間飛船首次商飛,日本太空人搭便車升空,俄羅斯略顯失落
    當日,在今年5月完成了首次載人試飛任務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首次執行了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創下了人類航空史上的一個新裡程碑。美國民間飛船的首次商飛,搭載了美國航天局太空人麥可·霍普金斯、維克託·格洛韋爾、香農·沃克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太空人野口聰一。
  • 恢復號首飛全記錄,美國重掌載人航天第一飛
    款載人飛船、全世界第9款載人飛船首次常態發射(蘇聯東方號飛船、美國水星號飛船、蘇聯上升號飛船、美國雙子座飛船、蘇聯聯盟號飛船、美國阿波羅飛船、美國太空梭、中國神舟飛船之後) ●SpaceX正式成為NASA批准第一家商業載人航天項目認證發射商
  • 斥6.5億買一張太空船票,美國或遭俄拒絕!中國空間站即將建成
    來源:金十數據據界面新聞12月25日最新報導,俄羅斯航天領域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可能會購買由俄羅斯發射的「聯盟號MS-18」載人飛船「坐票」,以在2021年4月份將太空人送往其合作的國際空間站。然而,美國的「車票購買」計劃恐怕不會很順利。
  • 中國曾用13年的時間,發射6艘神州載人飛船,至今為何沒有下文?
    說到載人飛船,全球範圍內應該屬前蘇聯最早,該國是全球第一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國家。隨後便是全球第一個登上月球的美國,可以說在載人航天領域,美蘇兩國可謂是開啟人類新的探索方向。隨後中國在1992年正式提出載人航天工程,也就是所謂的「921工程」。
  • 美國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新華社華盛頓11月16日電(記者譚晶晶)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在經過約27.5小時飛行後,16日飛抵國際空間站並與之順利對接。
  • NASA登月任務太空人Anne McClain談航天技術發展
    NASA 最近宣布了參與 Artemis 登月任務的太空人人選,其中就包括在國際空間站生活了 203 天、並開展過兩次太空行走的安妮·麥克萊恩(Anne McClain)。在最近的一次採訪期間,太空人們探討了他們對於航天技術在這些年裡發生的變化、以及對於未來的展望。
  • 我國空間站發射時間正式確定,太空人數量超以往總人數
    如果提到2020年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航天發展,相信不少人都會選擇嫦娥五號探月採樣。現在,在剛步入2021年不久,中國航天再度傳來新的喜訊!中國空間站發射安排進入最後階段,發射時間已定,太空人也已選定!天宮空間站目標星辰大海,即將起航!
  • VR航天航空體驗展亦教亦樂!好評如潮!
    偷偷告訴你個好去處——營口老街銀河幻影VR航天航空體驗展讓你樂不停!VR天宮一號是以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為設計原型,逼真的VR實景體驗,你在天宮一號裡看到的,與太空人在空間站中看到的是完全一樣的場景。讓體驗者感受坐著太空飛船去參入一場火星救援!
  • 當中國太空人登陸月球,哪只腕錶將見證這一光輝時刻
    1970年4月17日,作為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七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和第三次登月任務的阿波羅13號,在距離地球20萬英裡的太空遭遇意外,服務艙上的兩個儲氧箱之一在飛行途中爆炸,讓太空人們放棄原定計劃,並採取一系列緊急措施,使飛船駛入正確的軌道從而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
  • 天河之舟:載人飛船
    縱觀蘇美走過的道路,它們載人航天的活動有兩個驚人的相似點:一是都以大型載人空間站為目標;二是都以載人飛船為第一步。   蘇/俄至今已發展了三代載人飛船。第一代是東方號飛船,只能乘坐1名太空人,最長飛行時間4天,從1961年4月至1963年6月,共發射了6艘。
  • 參考日曆 | 它的成功,讓中國在航天領域和美俄三足鼎立
    實際上,不止嫦娥四號,中國這些年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的成績以及獨一無二的「中國速度」無一不讓國人驚喜、引世界讚嘆。就在18年前的1月10日,也發生了一件令中國人激動不已的喜事。2001年1月10日凌晨1時0分3秒,中國第二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二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成功發射了11艘神舟系列飛船。
  • 俱懷逸興壯思飛——哈工大與中國航天60年
    從1956到2016,中國航天事業走過了一個甲子,哈工大與中國航天始終攜手共進: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嫦娥探月;從老一輩航天校友建立卓越功勳到今天風華正茂的學子積極投身航天事業;從航空工程系正式組建到中國高校第一個航天學院建立;從「試驗一號」衛星遨遊太空到「紫丁香二號」納衛星飛天圓夢……一代又一代哈工大人心懷強國夢、航天夢執著前行,與祖國同驕傲,與航天共自豪;哈工大像展翅的鯤鵬,乘航天事業大發展的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