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航天技術是當今規模最大、技術最複雜的技術,從1961年4月人類發射了第一艘載人飛船迄今,已有近40年的歷史。儘管它投資巨大、周期較長,但它卻吸引了各國的注意力,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大凡國力較強的國家都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蘇/俄美走在了這個行列的最前面。
縱觀蘇美走過的道路,它們載人航天的活動有兩個驚人的相似點:一是都以大型載人空間站為目標;二是都以載人飛船為第一步。 蘇/俄至今已發展了三代載人飛船。第一代是東方號飛船,只能乘坐1名太空人,最長飛行時間4天,從1961年4月至1963年6月,共發射了6艘。第二代是上升號飛船,可乘坐3名太空人,它增加了可使太空人出艙活動的設施,從1964年10月至1965年3月共發射了2艘,人類首次太空行走就是出自上升號飛船。第三代飛船叫聯盟號,它既能自主飛行,又能空間交會與空間站對接,成為空間站的一個組件聯合飛行,它先後發展了聯盟T型和聯盟TM型。現在仍在使用的聯盟TM型,最長的載人飛行時間已達196天,聯盟號系列飛船至今已成功發射了90多艘。
美國的載人飛船也經歷了三代。第一代叫水星號,只能乘坐1名太空人,可飛行3天,共發射了5艘。第二代叫雙子星座號,它能與其它太空飛行器對接,飛船內部分成了座艙和設備艙,兩名太空人可出艙活動,共發射了10艘。阿波羅登月飛船是第三代,可供3名太空人在太空生活12天,它共發射了19艘,有18艘成功地繞月飛行,有6艘送12名太空人登上了月球。1975年以後美國又發展了新的載人工具--太空梭。
綜上所述,載人飛船是天地往返運輸器中最成熟的工具,它的經濟性和可靠性無疑是初走載人航天之路國家最容易接受的。
載人飛船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它由飛船、運載火箭、火箭發射場、飛船回收場、航天測控網和太空人訓練系統等組成。哪一個系統出現問題,都會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開弓沒有回頭箭,緣於載人飛船的絕對安全要求,所以蘇美兩國早期的飛船都是不載人的。
據統計,蘇聯在加加林上天之前一共發射了5艘無人飛船,美國則進行了8次無人飛船試驗。這些試驗飛船對返回技術、太空人生命保障系統、飛行安全等技術進行了充分的彩排,在有完全把握的前提下,太空人方才走進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