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我國空間站發射時間正式確定,太空人數量超以往總人數

2021-01-15 大國新觀察

如果提到2020年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航天發展,相信不少人都會選擇嫦娥五號探月採樣。現在,在剛步入2021年不久,中國航天再度傳來新的喜訊!中國空間站發射安排進入最後階段,發射時間已定,太空人也已選定!天宮空間站目標星辰大海,即將起航!

據環球網採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信息,中國將於今年春季在海南文昌用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屆時,這將標誌著中國籌劃多年的太空低地軌道常駐空間站建造的開始!

據報導,此次空間站的建立總共要經歷十一次發射任務才能完成全部建設,其中四次飛行將分別攜帶3名太空人上太空,這也是中國距離2016年天宮二號載人航天后,時隔四年的又一次載人航天工程,而且天宮空間站的建造計劃在2022年前後建成。

兩年內11次發射任務,四次載人航天,總共攜帶18名太空人,這一次的工程量便超過中國自載人航天成功後,攜帶太空人上太空的總人數,還將完成中國首個太空站的建造以及基本運行,這次的工程量不可謂不大。

據報導,此前長徵五號B的首飛成功已經為2021年開始的11次發射打下了基礎,後續11次發射任務則分別為:即將春季發射的核心艙,兩個實驗艙,四艘貨運飛船,四艘載人飛船,建成後一次性可以停留3人常駐,進行太空項目研究,預計噸位在60噸-180噸左右。

屆時,空間站的關鍵技術將在太空中意義驗證,其中,令人期待萬分的莫過於再生生保技術,機器臂技術等,是否能滿足該空間站長達10年的運營活動。而且我國的太空人也將進行多次出艙活動,可以期待是否會有新型航天服,或者新高科技準備出現的裝備。

屆時,天宮空間站不僅將成為中國首個大規模空間科學實驗與應用的太空實驗基地,也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個對外開放的空間站。

目前,中國已經入選了自17個國家,23個實體的9個研究項目成為中國空間站第一批科學實驗項目,到時候可以想像有多少科學成果,以及核心關鍵技術的突破將在這裡誕生。

隨著天宮一號發射時間的接近,不由讓我想起此前中國嫦娥五號的探月採樣成功入選俄媒的震驚世界的十大事件,相信天宮空間站的建造將接任嫦娥一號,成為2021年震驚世界的十大事件,以及中國航天領域的新裡程碑。

最後,感謝我國科研人員的辛苦付出,讓中國航天事業邁向新領域,期待春季首次發射,中國天宮空間站向星辰大海起航吧!

相關焦點

  • 我國空間站核心艙明年春季發射,國際空間站還能堅持多久
    今年對於我國航天事業來說真是高光的一年,而近日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表示,預計在明年春天我國空間站的核心艙就將發射。 今年上半年雖然由於疫情影響,許多計劃被推遲,但是在疫情控制住後,我國航天項目就開始井噴式的爆發了。先是今年我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首飛,隨後北鬥三號的「收官之星」也發射成功,並且完成了我國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的衛星,然後在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 飛赴國際空間站 SpaceX首次正式載人飛行發射升空
    飛赴國際空間站 SpaceX首次正式載人飛行發射升空 騰訊科技 發表於 2020-11-16 10:15:59   北京時間11月16日8點27分左右,SpaceX
  • SpaceX龍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太空人人數擴大到7人
    (原標題:SpaceX龍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太空人人數擴大到7人)
  • 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發射 兩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
    北京時間2020年5月31日3時22分,SpaceX公司用獵鷹9號火箭成功發射載人龍飛船,運送兩名太空人進入太空前往國際空間站,火箭一級也實現了成功回收。 這也是自2011年美國太空梭退役以來,首次在美國本土開展的載人航天任務。
  • 見證歷史:SpaceX發射太空人,航天局總長參與
    (圖片:NASA)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負責人發表了一篇長篇評論文章,表達了他對 SpaceX 公司近期向國際空間站(ISS)發射 Demo-2的複雜感受。5月30日,Demo-2發射後不久,SpaceX的創立人兼CEO Elon Musk 引用了這個諷刺的說法,他說,「蹦床正在起作用!」Rogozin起先在推特上表示他很喜歡Musk講的笑話,並且期待同他在將來合作。但最近發表的評論文章顯示,Rogozin對於如何將太空人送上太空,以及國際太空合作的框架還有更多看法。
  • SpaceX再次發射太空人送入空間站,在那裡他們將成為「太空農民」
    SpaceX將於11月14日(周六)向國際空間站(ISS)發射「Crew-1」太空人任務。這次飛行任務的乘客包括美國宇航局太空人香農·沃克、維克多·格洛弗和邁克·霍普金斯,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太空人野口宗一。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我國空間站核心艙明年春季將發射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三步走戰略,目前工程的「第三步」——空間站建造任務已全面開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工程全線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空間站核心艙將於明年春季發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周建平:我們現在已經基本完成了空間站試驗核心艙和發射它的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的研製工作,測試工作正在最後階段,我們將在明年春天開始中國空間站的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的工作,明年春天首先發射我們空間站的核心艙。
  • 載人航天未來兩年11次發射,中國進入「空間站時間」
    12月25日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我國將在明年上半年用長五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之後相繼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航天員乘組將在太空駐留幾個月。他們完成任務後,還將相繼發射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再把第二批航天員乘組送入太空。周建平介紹,前述階段稱為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包括航天員多次太空出艙活動,驗證機械臂技術、能源技術等。「技術驗證完成後,我國會再發射兩個實驗艙,此過程中,還會有兩艘貨運飛船和兩艘載人飛船被送入太空。我們將一共用兩年的時間,完成中國的空間站建造。」
  • SpaceX公司將太空人安全送到空間站,太空人將開始110天測試任務
    周六,在獵鷹9號火箭的幫助下,太空人的宇宙飛船,一個後來被他們命名為「奮進號」的成員龍太空艙脫離了發射裝置,進入了軌道。這艘飛船隨後完成了一系列的引擎燃燒,以趕上國際空間站(ISS)。國際空間站在地球表面上方250英裡(402公裡)的軌道上運行,運行速度為17500英裡/小時(28163公裡/小時)。
  • SpaceX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 17日中午抵達空間站
    4名太空人計劃在國際空間站待到明年5月。事實上,那次飛行仍屬於演示,目的是證明該太空飛行器可以安全地將人們運送到空間站,並將他們帶回地球。那次演示任務非常成功,現在載人龍飛船成為自太空梭退役以來獲得NASA認證的首款載人級太空飛行器,也是首款獲得這一稱號的私人太空飛行器。展望未來,載人龍飛船將來的載人飛行將與今天的發射非常相似。SpaceX每年將向空間站發射幾次這種太空飛行器,搭載NASA和與美國合作其他太空機構的太空人。
  • 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裂縫打補丁:疑遭隕石撞擊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新聞處17日消息,俄太空人雷日科夫當天在國際空間站的俄「星辰」號服務艙內,用一塊橡膠補丁堵住了該艙內壁上一條裂縫,以阻止漏氣。站內太空人將繼續檢測國際空間站密封性,以確定是否停止漏氣。
  • 和平號空間站設計者及太空人聚斐濟與空間站告別
    和平號空間站的設計者和曾經在和平號上居住過的太空人們已抵達太平洋南部國家斐濟,他們準備觀看將在本周末進行的這個巨大空間站的銷毀過程。  和平號預計將在3月21日或22日墜落在南太平洋。斐濟國內航空有關部門20日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們將準備隨時發射兩架航空器來監控空間站的墜落過程。
  • 中國空間站建成後,未來將成為國際空間站,美國也要「討好」我們
    在1986年蘇聯成功發射了全球第一個空間站,並且在2003完成使命最終墜毀在南太平洋。可以說這是蘇聯高科技的最好體現。為了展示自己強大的實力,美國在1993年聯合俄羅斯、法國、德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以及日本等16個國家,共同打造國際空間站。
  • 龍飛船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 4名太空人與尤達寶寶開啟新生活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龍飛船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 4名太空人與尤達寶寶開啟新生活 在日前的發射中,Space X公司的龍飛船為機組人員中帶來了一個驚喜。 一隻尤達寶寶(Baby Yoda)被選作此次任務的零重力指示器,以確認飛船在軌道上並處於微重力環境。
  • 地球上空,美國太空人在空間站進行著全球直播,繩子斷了會怎樣?
    與地面不同的是,空間站是沒有重力的,太空人的每一次移動都很緩慢且過程繁瑣。 太空人脫離空間站是不會立刻衝向地球的,我們知道空間站在地球上空飛行時,絕大部分時間是沒有動力的,而是依靠牛頓的定理,即離心力等於地球引力達到了平衡狀態。空間站圍繞地球飛行時會產生離心力,這個力會讓它想要脫離地球,但是地球的引力等於它的向心力,這樣空間站就能一直不停在軌道上飛行了。
  • 中國曾用13年的時間,發射6艘神州載人飛船,至今為何沒有下文?
    說到載人飛船,全球範圍內應該屬前蘇聯最早,該國是全球第一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國家。隨後便是全球第一個登上月球的美國,可以說在載人航天領域,美蘇兩國可謂是開啟人類新的探索方向。隨後中國在1992年正式提出載人航天工程,也就是所謂的「921工程」。
  • 天宮空間站12次發射計劃公開!澄清兩個誤解,新國際空間站誕生
    近期有媒體總結指出天宮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與建造階段共有11次發射任務,這是第二個誤解,因為他們忽略了今年上半年首飛的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此次發射已經屬於天宮空間站工程的首次發射,目的是驗證空間站大型艙段發射能力,檢驗長徵五號B遙一的工況可靠性。
  • SpaceX創造歷史,首次發射4名太空人前往空間站,離別場面溫馨
    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的商業乘員計劃,SpaceX公司將四名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執行第一次操作任務「Crew-1」,並創造了歷史。今天,11月15日,NASA和SpaceX合作進行了這次至關重要的太空人任務,這是自2011年以來在美國本土發射的第二次載人航天任務。
  • 明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即將完成「三步走」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三步走戰略,目前工程的「第三步」——空間站建造任務已全面開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工程全線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空間站核心艙將於明年春季發射。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周建平: 我們現在已經基本完成了空間站試驗核心艙和發射它的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的研製工作,測試工作正在最後階段,我們將在明年春天開始中國空間站的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的工作
  • 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裂縫打補丁:漏氣速度加快,疑遭隕石撞擊
    站內太空人將繼續檢測國際空間站密封性,以確定是否停止漏氣。  該消息說,雷日科夫17日在「星辰」號服務艙的過渡艙段,撕下了此前貼在其內壁上、蓋住一條4.5釐米長裂縫的聚醯亞胺耐熱膠帶,並用酒精棉片將裂縫周圍擦淨。爾後用一塊中央為橡膠、周邊有鋁箔的補丁蓋在了這條裂縫上,並仔細將補丁撫平,以免其上出現褶皺或與艙壁間留有氣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