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購買的燕魚,經常出現整缸暴斃,原因在哪裡?

2020-12-22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關於燕魚暴斃的問題,最近很多魚友都有遇到過,別說是各位新魚友,我這裡也曾經收到過一位魚友贈送的燕魚,一夜之間死了四分之三,剩下來的唯一一條,還在苟活著。

雖然說,我的那些燕魚是因為旅途太遠、包裝過密所致,但由此可見,燕魚這個東西,即使是普通的品種,它們也不是非常易養的觀賞魚,尤其是大批量購買的通貨品種。

那麼,造成燕魚暴斃的原因會有哪些呢?

小魚吃不飽、大魚吃不飽、大小魚吃不飽,過度飢餓,一餵就死

這就牽扯到我們選魚的問題了,這是我們飼養燕魚之所以暴斃的第一大原因,尤其是成批死亡。

挑選燕魚一定是狀態第一、體型微胖第二、體表無任何的紅嘴、紅血絲、紅斑、以及掉鱗徵兆出現。

這裡的掉鱗指的是體表,而不是魚鰭破損,魚鰭破損的燕魚,在十天半個月內完全可以自行恢復的,而體表出現坑坑窪窪,感覺像是掉鱗,其實有不是,這種情況最起碼證明,它們的體表絕對有問題。

一般情況下,燕魚出現的外寄的情況不多,但是,如果發現成年燕魚,有體表的坑窪現象,幾乎是有一條算一條,在很短的時間內,直接就是暴斃而亡,這個只是我的一點實踐經驗。

那麼,剩下來最為嚴重的問題,就是燕魚的體型過於瘦弱,魚鰭不展,這樣的燕魚基本是養不活的,一旦稍微投餵點食物,也就瞬間腸炎、腹水或者脫肛了,尤其是墨燕。

所以說在選魚問題上,如果不仔細觀察就輕易購買,是可以死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燕魚的。

堅決不混養,尤其是初入新缸的燕魚,不要去和任何的已有觀賞魚混養,否則,死魚概不負責

關於燕魚不能夠和其他觀賞魚混養的問題,我也是強調了很多遍,可是,有些新魚友們,就愛這麼去做,那是誰也沒有辦法的。

因為如今的燕魚,早就不是三十幾年前的燕魚了,那些燕魚的雜交不重,基本不下藥,從小是吃著活魚蟲長大的。

而現在的燕魚,雜交繁殖過度、吃藥過度、價格太便宜,小魚苗稍微長大一些,就可能魚飼料侍候了,或者適度挨餓,導致它們的體質極度虛弱,死魚也就是常事了。

在這種虛弱的體質下,我們再去把它們和什麼孔雀魚、紅箭魚、七彩神仙魚混養,諸多林黛玉碰到了一起,不一定誰先完蛋,有可能燕魚就會首當其衝,如果我們在選魚問題上不去注意的話。

這個交叉感染,不是說我們換換水,下點藥它們就可以痊癒的,純屬胡說八道,直接死魚很正常,而且速度一定會很快的。

重在投喂,需要謹慎再謹慎:一旦餵多了,腸炎、腹水,一旦極度飢餓了,還是腸炎,投餵活食,可能內寄,投餵魚飼料,可能撐死或者營養不良,這就是如今的燕魚

如果說,我們在選魚問題上能夠做到萬無一失的話,燕魚的飼養相對就會變得簡單的多。

小魚苗不是不可以投餵活魚蟲或者豐年蝦,甚至於適度的紅蟲,成年的燕魚,大部分還是以豐年蝦結合魚飼料為主。

但是,無論哪種投餵方式,我們一定注意營養的全面和謹慎投喂,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魚友飼養在混養缸裡的燕魚,動不動就會患病的原因,因為都是按照其他觀賞魚的喜好,投餵的魚飼料,燕魚要麼不愛吃,要麼根本搶不上食,最後還是一個腸炎。

投餵燕魚,一定要做到循序漸進、緩慢加量,一定要結合水質情況和它們的狀態以及排便情況,去做宏觀調理,不能因為它們愛吃,就去突然間加量,也不能因為它們不愛吃,就去長時間停食,它們就是這麼個東西,即使養順了,也不要去掉以輕心。

如果能夠長期投餵成年的豐年蝦或者自製的魚蝦漢堡,燕魚都可以生活的很好,再去少量搭配點飼料也不是不可以的。

只有把它們的體質和狀態養出來,它們的抵抗力才會有所上升,之後患病的概率才會相對減少。

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要把它們去隨便和其他觀賞魚混養,燕魚並不是非常適合混養的觀賞魚。

換句話說,我們如果經常把燕魚隨便放置在什麼孔雀魚或者七彩的魚缸裡,它們經常患病,就不要再去詢問原因在哪裡了,很正常的現象,無論是魚食、水溫等問題,我們都無法做到很好的調配。

喜歡新水是燕魚的一大特點

最後一點就是,其實大部分的普通燕魚都是喜歡新水的,這裡就牽扯到了上述的燕魚體表問題,它們遭遇到過度的老水刺激體表,就會出現一定的坑坑窪窪,繼而失去了保護皮膚的一道屏障,尤其是在魚店的魚缸裡,各種病菌或者其他寄生蟲交叉,一旦進入魚鰓,燕魚就會瞬間暴斃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購買的燕魚,回家之後,經常會遊到水面呼吸,然後幾天就掛掉的原因。

因此,飼養燕魚可以適度的加大一下換水量,比如說爆氧一到兩天,三五天換水五分之一,或者每周換水三分之一,反而有利於燕魚的成長,每天抽底換水也不是不可以,當然了,這裡所指的,還是比較普通的一些燕魚品種。

過於高檔的或者原生的燕魚,就要依據其當地的習性和適應水質情況,予以不同的調理,不能去一概而論的。

最後一點就是,雖然說目前的通貨燕魚可以適應多種水質,但是最起碼,飼養它們的水質不要過硬,保持中性偏酸還是最好的選擇,水溫未必要定的太高,燕魚不是七彩,在24度到28度範圍內,它們都會生活的很好很好,也能夠正常的繁殖。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最難養的熱帶魚品種之一,是燕魚嗎,選魚、飼養難點在哪裡?
    這些品種之所以比較難以飼養,主要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兩點:首當其衝的就是雜交過重、繁殖過重,體質太差,頻繁患病,患病後死亡率高,經常不易治癒,這是飼養它們我們所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這也是長期以來人工刻意培養所出現的諸多弊端
  • 觀賞魚說,我還沒死呢為什麼給我整缸換水,嫌我死得慢啦?
    很多的新魚友養魚,動不動就會想到給自己的觀賞魚整缸換水,為什麼呢?一般都是魚缸水質調理不明白了,或者觀賞魚部分還是患病了,整缸水發白了、發黃了、雜質柳絮亂飛了,等等,諸如這些問題,我們才會想到給觀賞魚整缸換水。
  • 燕魚飼養新手必讀
    詳解燕魚的繁殖方法 有很多魚友在網上討論燕魚的繁殖,斷斷續續很不全面,也有一些介紹燕魚繁殖的文章,也都不太詳細
  • 整缸觀賞魚遭遇死亡現象,是不是需要翻缸,如何消毒清理為好?
    水黴病、潰爛病可能是首當其衝的,主要源於水質沒有養好部分金魚、錦鯉出現了水黴和體表大幅度潰爛等疾病,除了我們選魚不慎、觀賞魚體錶帶傷以外,再就是源於我們的水質根本沒有養好,沒有提前困水和進行養水,然後觀賞魚入缸之後,出現了極度不適應。
  • 觀賞魚暴斃的原因,魚缸裡有沒有忽然掛掉的魚?找到原因了
    養魚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觀賞魚剛剛買回來的時候入缸沒多久就突然抽搐,然後直接翻白肚,躺在浴缸地下直接去世。
  • 錦鯉暴斃6大原因分析
    經常聽到魚友抱怨,自家的錦鯉突然暴斃,不知所因,那麼,可以看看下面這篇文章,僅供魚友們參考... 1溫差 水的溫差問題這個問題在天冷時最突出,錦鯉魚在水溫2~35度都可生存,但對瞬間水溫的變化適應性極差,超過3度就很容易猝死,天冷時(北方多數時候)缸溫與自來水水溫溫差較大
  • 不要以為自己的觀賞魚,總是病入膏肓,沒注意的反而容易暴斃
    而在眾多的中大型觀賞魚,或者冷水魚中,不太會經常出現這種病入膏肓的情況,我們遇到某些問題,完全不必驚慌失措,不斷地、重複的治療、再治療,下藥、再下藥……新魚入缸一趴不起,就願意待在原地,那就給它這個休養的機會吧這是今天一位魚友提出的問題,為什麼我的鸚鵡魚一入缸
  • 分不清觀賞魚是趴缸、害怕,還是感冒、睡覺?這裡有答案
    事實上,觀賞魚在魚缸底部的這種一動不動,牽扯到的原因會很多,我們比如說類似於清道夫類的,還有吸鰍類的原生魚,它們也會經常性的趴在魚缸某個角落裡一動也不動,這些都是比較正常的現象,那是它們的天性。觀賞魚害怕,必定會有一個害怕的樣子,也會有害怕的對象,比如人或者魚很多魚友對於觀賞魚出現的害怕問題,觀察得很不仔細,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是因為觀賞魚只要是出現害怕的症狀,在眼神上一定會有所表現。
  • 觀賞魚突然暴斃很常見,為什麼有些快死的魚,很快又滿血復活了?
    看到這個題目很多魚友一定會說,突然暴斃的觀賞魚倒是很常見,但是已經不行的觀賞魚,突然間又滿血復活的,我們幾乎看不到,這種情況怕是少之又少吧?一、遠途到家的觀賞魚,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不講高檔觀賞魚在運輸袋裡打過麻醉藥的,那可不算數啊,我們只講普通的觀賞魚。
  • 只要給觀賞魚換水,就一定會出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經常會遇到一些魚友來諮詢,就是說我們某一次給觀賞魚換水後,觀賞魚會出現很多不正常表現,有的時候,可能是個別現象,有的時候,可能就是群體行為了,這個原因到底在哪裡?比如說,我們換水之後,本來飼養很久的觀賞魚,它們之前的一切狀態都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換完水以後,就出現了諸如:趴缸、蹭缸、黑體、拒食、甚至於看起來半死不活的現象,這都是由於水面原因造成的嗎?
  • 為什麼說小魚缸不必使用強大過濾,有時可能起到反作用?
    為什麼我會想到這個問題?是因為有一位魚友,就是使用到的這樣的小魚缸,飼養了幾條三角燈、紅綠燈之類的小型觀賞魚,然後,反覆折騰魚缸過濾,魚缸內總是氨氮超標,最後導致整缸魚的死亡。既不能加闖缸魚,也沒有時間去開缸,最後反而上了三五層過濾,再加一個反氣舉,不為別的,就是強大的水流加上濾材殘渣,這個魚缸的水質就完蛋了我們說,凡是採用這種小魚缸,飼養這些小型觀賞魚的,大部分都是新手,不可能去正八經的開缸,也不可能很好的養水。這些問題,在沒有強大過濾系統攪和的情況下,簡單困水循環個三五天,或者七八天,放入任何的小型魚都沒有問題。
  • 銀屏燈魚入缸後,被拉黑名單,依然有人愛
    我家有一口好看的南美缸。只要一開燈,光就被水折射成又細又密的光點,薄暮一樣漂浮在水面上。忽爾它聚攏成明亮的閃電,又轉瞬消失在水草背面的陰暗裡。它把水草葉子照得發亮,也順著沉木蜿蜒,在魚身上盤桓一會又跟著水流變回光點凝結的薄暮。
  • 燕魚繁殖方法和經驗之談
    為什麼呢? 我知道你肯定要問。據數學上計算概率的方法,6條才會保證有雌雄一對。而最多就是純經驗的結論了,大多在養殖時會有困難。二十條留做親魚的神仙魚,最小也要用1米2的缸。再多你用多大的?除非你想做專業魚販。還有一點,魚也和人一樣,選擇餘地大了也會「挑花眼」,最後成了老姑娘、老光棍沒人要了。哈哈神仙魚的性成熟大約需要十個月,也就是今年購買的小魚到明年才能繁殖。
  • 小型熱帶魚飼養的幾大忌諱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小型魚總是養不好?
    所以說,從一開始飼養熱帶魚,我就從來沒有使用過小圓玻璃缸之類的器具,要不然也不可能輕易地繁殖出燕魚和鬥魚,那應該是初中時期的事情了吧。其實,小魚缸飼養觀賞魚是很難的,絕對沒有大水體飼養起來更容易,換句話說,不是我們水平的高低,而是條件能否達到最佳。
  • 為什麼有些七彩神仙魚飼養在造景缸,有些需要裸缸飼養?
    大部分的小型觀賞魚,基本沒有心理壓抑,造景或者裸缸都可以飼養的大部分的小型觀賞魚,入缸之後的心理壓抑極少,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些飼養小型觀賞魚的飼養水體本來就不大,大多數又是成群購買的,它們之間也會有個彼此熟悉度,所以說並不會過於害怕。
  • 無論何時購買金魚,千萬不要忘記一件事,哪怕是當地購買
    斷斷續續,養魚老道在今年持續購買了幾批金魚,不是沒有死的,如果單從數量上看,死的小魚苗反而比活的多,當然這其中也牽扯到了遠途運輸的問題,而自己繁殖的,體質就會好很多了。但是,很多魚友並不是遠途運輸,僅僅是在當地魚店或者魚友、魚場購買,為什麼這個金魚還是養不住呢?
  • 一缸水質走到了窮途末路,正常換水、正常維護,原因在哪裡?
    不盡人意的原因在哪裡呢?就是宮鵝金魚雖然食慾未減,但尾巴色澤依然過於朦朧,紅血絲症狀忽輕忽重,不見徹底好轉。一定是水質出現了問題,但是水質又確實沒有問題,原因在哪裡?根據這些金魚的綜合反應,我也明白一定是魚缸的水質出現了問題,但是這個問題會出在哪裡呢?
  • 為什麼購買的觀賞魚頻繁死亡,不妨把要買的魚,提高一個檔次試試
    特別是一些比較常見的小型觀賞魚的通貨品種,即使不是遠途運輸,在當地魚店購買,如果我們選魚不利,它們活下來的概率依然為零,比如說常見的孔雀魚、紅箭魚、甚至於月光魚、斑馬魚、紅綠燈還有小金魚、小錦鯉、小草金。以及燕魚、七彩、包括了極度瘦弱的一些中大型慈鯛科觀賞魚的魚苗。更何況,很多魚友還是在網上購買,在如此炎熱的氣溫下,遠途運輸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