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手榴彈的寶貴,和日軍「大炮轟完步兵衝」的戰術精髓

2020-12-20 陳天刑

前面說過了,八路軍在抗戰時期,最困難的還不是武器裝備不好,而且彈藥嚴重不足。士兵戰時,經常只有3-5發子彈。而且因為缺乏子彈,平時實彈射擊訓練比較少,和日軍每年用140發空包彈,和217發實彈,合計357發子彈餵出來的士兵沒法比。

因此,八路軍只能把敵人放到一百米近處,方才射擊。但是這樣一來,距離太近,又很容易被日軍衝上來。這方面,八路軍是用30米近距離的手榴彈雨,來阻止日軍的衝鋒的。

而這次八路軍設防的裡貴子村,很幸運的,是一個冀中軍區的秘密彈藥囤積點。在戰況最關鍵的時刻,負責保管彈藥的地下黨員,把這批手榴彈交給了二連。

二十一、這批手榴彈的價值多少呢?

前面說過了,這批手榴彈總共有100多箱,大約4000多顆。那麼,這些東西價值多少呢?

1.最物美價廉的國產手榴彈:晉造手榴彈。

當年生產手榴彈,最物美價廉的,是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的晉造手榴彈。在商震主管時期,技術人員用便宜的鑄鐵,代替了德國原版鋼皮,經過工藝改進,爆炸後可碎成一百多片。另外太原兵工廠還有威力很大,但廉價的「愷字炸藥」。因為主要材料都能自制,所以晉造手榴彈成本並不高,平均製造成本,只有4角大洋一顆。

但是這只是人家閻錫山的生產成本,那個會算帳的閆老西,祖上就是八輩兒商人,那小算盤打得啪啪的,他才不會賣的便宜了。而且晉造手榴彈性能很好,用馮玉祥將軍的話說就是「又幹又脆,一炸粉碎」,是當時風行全國的名牌產品。

名牌貨自然就要有名牌貨的價格,閻錫山對各地軍閥,只要有錢就可以敞開了供應。而且還特別貼心,沒錢的話可以用硬通貨,甚至物資來抵帳。據說當時晉造手榴彈的零售價,馬家軍要用7兩鴉片才能換一顆!大概相當於17銀元左右。按照這個售價,閻錫山這一轉手,一顆就是43倍的利潤!

2.質量最好的國府手榴彈:鞏造手榴彈。

除了晉造手榴彈之外,國民黨主要兵工廠也都大量製造手榴彈。當時如鞏縣廠造手榴彈,也將彈體改為鑄鐵鑄造,裝藥從純進口烈性炸藥,改為混合炸藥,總裝藥量70至100克。另外為了方便攜行,把彈體也做了縮小。

當時國府兵工署的手榴彈,生產成本是8角錢一個。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中國全面抗戰以前,全國預計年產量,不過是422800個。從這個數字,也可以看出國府在戰前準備上,是完全沒有和日軍開戰的決心,和基本儲備意識的。

以後誰要是告訴你,蔣介石想著和日軍全面開戰,一直在做準備。各位看官只需要把這個數字拿出來,直接拍到他臉上,問他一句:

全國軍隊一年下來,五個士兵才給生產一顆手榴彈,這是哪門子戰爭準備?

3.五花八門的自製手榴彈:

其餘的各地自製手榴彈,就多了去了。這些小作坊製品,不僅質量不高,而且因為原料來源受限,製造成本在當時仍然是非常的高。

八路軍當時自製的,就是這樣的土造貨。據了解,那個時候製造不易,光是裝藥的成本就要5毛錢,再加上製造手榴彈的外殼費用,一顆木柄手榴彈製造下來成本,基本上需要三塊錢左右。三塊錢在當時是一筆非常大的開銷了,當年的八路軍的資金非常匱乏,物資也短缺,要生產出這麼多的手榴彈,無疑是艱難的。

而按照這個生產成本,4000顆手榴彈,大概是需要12000大洋!這在當時的根據地,已經是天文數字了。

當時八路軍武器彈藥來源,是如此的艱難。這4000多顆手榴彈,就更是珍貴。這些數量,已經足夠裝備一個團了。估計是軍區特別儲存的後備彈藥,是全軍區的後手和命根子。不是真的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當時看守的地下黨員,也不會把它們拿出來的。

而更要知道的是,當地那時候早已經淪陷。在「五一大掃蕩」一開始,就被日偽軍佔領。裡貴子村,更是離著無極縣城不到十公裡,早就被掃蕩過好幾回了。被日軍獸兵殘殺的我國軍民,已經數以萬計。而且當時日軍的偽政權已經建立,各地的漢奸特務,和日軍的線人無數。

但即使是這樣,這批手榴彈仍然在地下黨員,冒著生命危險的看守下,隱藏的好好的!而且一直嚴格遵守著組織紀律,沒有專門的線人來接頭,對上暗號,有完整的手續,哪怕是正規八路軍來了,也不會交割。而戰鬥進行到關鍵時刻,看守人才果斷把這批軍火交了出來,在最關鍵時候,起了大作用!

請讓我們向這些無名的地下黨員致敬!你們也是真正的英雄!

二十二、日軍的喘息和援兵的到來。

書歸正傳,八路軍這邊,有了大批手榴彈的增援,戰士們士氣高漲,防線是更加穩固了。很快就打退了日軍連續六波的進攻。計算下來,哪怕每次進攻,日軍死傷只有一二十人,合計也有了至少100多人的傷亡。

而能夠衝鋒的日軍步兵和下馬騎兵,合計只有200人,這時候已經損兵一半。這個傷亡數字,哪怕是鋼鐵部隊,也屬於崩潰的邊緣,無力再戰了。

這種魚腩從遠處跑了近10公裡,一見面就舉著刀槍,哇哇大叫的衝上來,然後被高手一腳踹飛,直接貼在牆上,印出一個人形印記,死狗一樣再也不動的情節,漫畫裡倒是很常見哈。

日軍的加島部隊,目前就是這個狀態。這樣好不容易碰到宿敵,一上來就冒著復仇之火,全力衝上來梭哈,然後直接再次被打殘的感覺,簡直是再糟糕也沒有了。因此在一個多小時的戰鬥後,日軍完全陷入了懵逼的混亂狀態,很長時間沒有再戰。

好在這裡是日軍佔領區,過了不長時間,日軍從周圍據點調集的援軍,又趕到了。雖然這時候日軍主力,都在定縣南部和西部掃蕩,到來的援軍,大部分只是周圍據點的駐軍。而哪怕是較大的據點,當時也不過是日軍一個班,偽軍一個排的兵力。還要留下至少一個班的偽軍看守據點。

這樣算下來,哪怕把周圍的五個據點幾乎調空,也不過能湊出日軍五個班60多個,偽軍10個班130多個,合計不過200多人的兵力而已。

但是無論如何,本著蒼蠅腿也是肉的原則,這點兵力,對於已經被打懵了的加島部隊來說,也是及時雨和救命稻草。這援軍的到來,終於又讓日軍加島部隊,攢起了一些進攻的勇氣。他們就像輸光了,急於翻本的賭徒一樣,老婆本一到,又馬上急不可耐得丟了出去。

左葉團長回憶:

敵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喘息,下午一點半,又在炮火、煙幕彈的掩護下,敵人向我東南角陣地,也就是一排與二排的接合部尋求突破。

對於這個突破方向的選擇,小編我也是無語了。你這是覺得二排打了一個多小時,已經累了,而且彈藥消耗不小。所以放棄攻打,讓二排的戰士休息一下,好救治傷員、補充彈藥嗎?而且在進攻一排的同時,還怕戰鬥力和火力最強的二排寂寞,專門貼心的把側翼留給了二排。

這樣在和一排交戰的同時,還可以讓旁邊休息的一排,在旁邊進行側射,不至於太寂寞。最關鍵的,是一旦陣地被突破,那麼在一排正面抵抗的同時,還可以讓二排發起側面反突擊,把自己打出去……

考慮得這麼周到,搞得我都完全想不通,這負責指揮的日軍中隊長,是哪頭的了。

二十三、日軍一點半的進攻:大炮轟完步兵衝的精髓所在。

也許是在二排陣地上,碰了釘子吸取了教訓的緣故吧。這次敵人的進攻,不論是炮火的集中和猛烈程度上,還是衝鋒的組織上,都較第一個浪頭有明顯的變化。特別是毫無損失的日軍炮兵,這時候也總算有了點章法。

他們不再洩憤一樣,以最大射速,盲目的向村裡瞎打。而是放低炮口,並且使用爆炸力強的榴彈,把轟擊的目標,集中在村南口和附近的圍牆上。這樣的近距離平射,對村子的外層圍牆,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很快我軍的第一道防線,村子外圈的土圍子,就變得千瘡百孔了。

當炮彈把村子的圍牆,打出許多豁口後,日軍炮兵就開始改變彈種,由主要打土木工事的榴彈,變為主要殺傷人員的榴霰彈。而且為了掩護步兵衝鋒,還在榴霰彈裡,夾雜著大量的煙幕彈。

很快我軍陣地前面,就是煙霧一片,什麼也看不見了。但是戰士們誰都知道,這煙霧的後面,就是露出獠牙,飛奔而來的餓狼獸軍了!

可以說日軍以火力的絕對優勢,僅憑著炮兵的轟擊,就把我軍的第一道防線防禦力,摧毀了大半。

這樣的精確而且陰狠的炮兵三重奏,要是碰上一般的部隊,這時候已經建功了:

第一步榴彈的精確射擊,摧毀土木工事。

第二步榴霰彈隨後覆蓋,殺傷工事被毀後,暴露出來的人員。

第三步煙霧彈遮蔽視線,掩護步兵前進。

第四步是步兵衝鋒。等工事被摧毀,而且視線被遮擋的中國軍隊反應過來,日軍已經衝到眼前了。

而在日軍隨後發起的,兇猛的近戰和白刃戰之下,陣地往往被突破,然後就是擊潰戰和追擊戰了。

日軍的這招「大炮轟完步兵衝」,看起來簡單,但其中包含了炮兵的平射轉換、榴彈的精確射擊、快速的彈種變換、完美的步炮配合,是很考驗炮兵手藝的一件事。

當年正面戰場上,無數的抗日將領,都在這一招下吃過大虧!飲恨敗北之餘,甚至因此捐軀沙場的將軍,也不在少數。

如今日軍的加島部隊,被打急了眼,終於把壓箱底的本事,也使了出來。

對面的八路軍,能應付下來嗎?他們的手榴彈雖多,可也只能扔到五六十米,面對日軍在一兩千米外的炮擊,完全是單方面挨打啊!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抗戰名器:M24式手榴彈,蘇軍使用了1.2億枚,八路軍使用8千萬枚
    此外,由於M24手榴彈可以精準投擲,德軍士兵往往將其擲入敵軍控制的工事、房屋和狹窄的散兵坑內。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蘇軍士兵手持波波沙衝鋒鎗固守大樓和房屋,衝鋒鎗的威力可以壓制一個班的德軍無法靠近。德軍採取的對應戰術就是不衝入危險的房屋內,在遠距離將M24手榴彈通過窗戶扔入屋中,對蘇軍造成殺傷。
  • 8年抗戰八路軍只打死851個日軍?日本人說出真相
    可恨敵兵輕視我方人少,愈加狂暴,竟利用東北側小廚房登上車站房舍的屋頂,從被迫擊炮、手榴彈炸開的屋頂大洞投進手榴彈。車站房舍變成人間地獄,手榴彈的爆炸聲,敵人可怕的喊聲一直不斷,滿屋硝煙瀰漫,血肉橫飛。炮彈爆炸的巨響震耳欲聾,口、眼難開。某軍曹倒下,某上等兵負傷。充血的眼睛,只見前後左右儘是血人。」 可見,手榴彈是八路軍最得心應手的武器。八路軍衝過來齊齊扔手榴彈的動作,讓日軍毛骨悚然。
  • 450萬手榴彈、近戰!八路軍為啥用這種不要命的打法?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的腦中浮現一個畫面:衣衫襤褸的八路軍士兵,彎腰衝到敵人陣前,猛然站起,扔出一排手榴彈。 這場戰鬥發生在1938年8月4日凌晨,日軍在山西同蒲路榆林車站被八路軍突然包圍襲擊。 日軍第10師團第10聯隊在《八路軍遊擊戰戰例》中,總結分析了八路軍的打法:先以步槍、機槍集中一頓猛射,然後舉著手榴彈衝過來,「在軍號聲中邊投手榴彈,邊向汽車殺來」,在手榴彈爆炸以後,迅速進入白刃戰,讓日軍的火力優勢無法發揮。
  • 1940年的八路軍:步兵團平均彈藥量,不及日軍大隊十分之一
    朱老總和彭總的報告中稱:八路軍的輕武器「百分之八十使用過度,來複線已磨平,口徑已松,射擊已失效」,而「自動火器(輕重機槍)平均每連不及一挺」。因此,八路軍一個團與日軍一個大隊的武器數量和質量都有巨大的差距。而在武備方面,更令八路軍感到頭疼的是彈藥問題。
  • 14年抗戰八路軍只打死851個日軍?日本人說出真相:八路搞得我們要自殺!
    可恨敵兵輕視我方人少,愈加狂暴,竟利用東北側小廚房登上車站房舍的屋頂,從被迫擊炮、手榴彈炸開的屋頂大洞投進手榴彈。車站房舍變成人間地獄,手榴彈的爆炸聲,敵人可怕的喊聲一直不斷,滿屋硝煙瀰漫,血肉橫飛。炮彈爆炸的巨響震耳欲聾,口、眼難開。某軍曹倒下,某上等兵負傷。充血的眼睛,只見前後左右儘是血人。」可見,手榴彈是八路軍最得心應手的武器。
  • 8年抗戰八路軍只打死851個日軍?日本人說出真相:八路搞得我們要自殺!
    八路軍衝過來齊齊扔手榴彈的動作,讓日軍毛骨悚然。日本兵內匠俊三在《齊會、大超市村的討伐戰》中寫到了這樣的一個細節:「眼前的敵人成一列縱隊,領頭的人吹著哨子,他們彎著腰向我馬車隊衝去,接近二三十米時,一聲號令,同時投出一批手榴彈。轟、轟的爆炸聲震動大地,紫色的閃光照亮夜空,亮光中閃現我們和馬車的身影。」
  • 抗戰中,八路軍為何每打5發子彈就仍出一個手榴彈?
    看過《亮劍》的人,一定對八路軍李雲龍攻打山崎大隊的那場戰鬥印象深刻!李雲龍用土工作業的方法向前挖戰壕,然後扔出鋪天蓋地的手榴彈,打得長崎大隊兩眼昏花,最後全軍覆沒。從這一細節中,我們可以見到八路軍「手榴彈戰術」的威力!那麼,八路軍平均一仗下來要仍出多少個手榴彈呢?
  • 八路軍住豪華別墅,繳獲日軍超級重炮
    果然,第一集開頭獨立團團長王雲山和師長就都穿著一塵不染、連個褶子都沒有的軍裝出場了。你看看麵皮白淨,文質彬彬的,絕對符合流量小生的人設。敢情那時候的八路軍後勤,已經強大這種地步了。不僅能讓八路軍戰士們吃得飽穿得好,還能穿得帥。
  • 八路軍造的手榴彈威力有限,常常只能把敵人嚇一跳
    那時候,八路軍的手榴彈殺傷半徑大約五六米,正常的手榴彈扔到日軍的進攻隊形中,效果好的話能炸倒兩三個人,不好的話甚至一個也炸不到,而這還是一顆正常的手榴彈。當時候,八路軍製造的手榴彈,合格率很一般。因為八路軍自己造的炸藥不純、外面的包鐵質量差,經常一炸只能把包鐵炸成兩塊。
  • 從一張泛黃老照片中,深入分析八路軍三三制戰術的巔峰之作!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八路軍的「三三制」戰術。然而,你見過在實戰中運用的三三制戰術嗎?恰巧,筆者從一位隨軍記者相冊中就發現這樣一張照片,完整記錄下了3個八路軍運用三三制戰術,將4個日軍打下山崖的全過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日軍也學我搞遊擊戰?我軍戰將戰術高超,運動戰加伏擊戰打殘敵人
    張宗遜針對日軍來陳莊掃蕩,首先要經過慈峪鎮,張宗遜得知第358旅在這個鎮子的部隊僅僅只有2個連,2個連的部隊在日軍強大的火力面前,以及人數處於絕對優勢之下是很難抵擋住日軍的進攻的。 張宗遜感到既然日軍開始學習八路軍遊擊戰的打法,那就和日軍同步實施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戰術。
  • 八路軍住豪華別墅
    果然,第一集開頭獨立團團長王雲山和師長就都穿著一塵不染、連個褶子都沒有的軍裝出場了。你看看麵皮白淨,文質彬彬的,絕對符合流量小生的人設。敢情那時候的八路軍後勤,已經強大這種地步了。不僅能讓八路軍戰士們吃得飽穿得好,還能穿得帥。
  • 抗戰末期,日軍戰鬥力退化,新兵親眼目睹白刃戰慘狀後,嚇得鞠躬求饒
    由於配合伏擊的民兵因緊張導致槍枝走火,提前驚動了日軍,埋伏在葛莊以東的魯中1團、埋伏在葛莊以西的魯中2團和埋伏在葛莊以北的第12團只能提前打響。 日軍遭到突然打擊後,反應極快,他們一面讓大炮放列,朝八路軍伏擊陣地轟擊,一面急遣步兵搶佔公路邊的钁頭嶺。這個制高點因為缺乏隱蔽物,八路軍事先沒有在上面預設伏兵,卻制訂了打響後搶佔這個要點的戰鬥預案。
  • 抗戰中真實的八路軍:沒有槍,沒有炮,真的只靠日寇給我們造嗎?
    每當戰士們上場作戰時,子彈、槍枝都是極其有限的,有的八路軍遊擊隊,甚至無法全員給槍,更何況是手榴彈這種威力大一點的武器,簡直少之又少。 但是,在當時抗戰中有這麼一種寫照:八路軍沒有槍,沒有炮,這些日寇都可以給我們造。難道真的有這麼傳奇嗎?
  • 血戰對崮峪:八路軍和第51軍攜手殺敵,14勇士誓死不屈跳懸崖
    為了保證突然性,日軍華北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秘密從日軍兩個師團和兩個旅團裡調集了15000多人,並配屬加強炮兵和航空兵,指派三十二師團師團長木村兵太郎指揮,妄圖一舉消滅我軍在山東的領導機關。 山東軍區錯信了假情報,一頭鑽進了日軍布下的羅網。
  • 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消滅山崎大隊,並不是靠3600顆手榴彈
    好比李家坡一戰,李雲龍帶領自力團,行使3600顆手雷全殲日軍的戰績,被覺得是浮誇的處分。單單就這個後果而言,確鑿李家坡之戰中李雲龍的土工作業加手榴彈戰術,確鑿有些潦草,在經歷上更找不到詳細的戰術實例。尤為是李家坡之戰這場戰鬥的經歷原型,乃是經歷上聞名的關家堖戰鬥。
  • 八路軍的「超級」警衛連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的連隊類型有很多種。其中,步兵連是最常見的。一個配置比較齊全的主力團最多可以有12個步兵連。最常見的團是9個步兵連,後來的小型團有5個步兵連。除步兵連外,其他八路軍連還包括機槍連,炮兵連,工兵連,偵察連,特勤連和衛兵連。其中,炮兵和工兵屬於技術兵種,受當時條件的限制,這種配置的連隊很少。
  •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為什麼要在老鄉家門口掛一顆手榴彈?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張照片,如下圖:這是一張拍攝於抗日戰爭時期的老照片,我們可以看到兩名八路軍正在把一枚手榴彈掛在老鄉家的大門上。八路軍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不怕炸到老鄉嗎?我們通過放大照片看一看細節,你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