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過了,八路軍在抗戰時期,最困難的還不是武器裝備不好,而且彈藥嚴重不足。士兵戰時,經常只有3-5發子彈。而且因為缺乏子彈,平時實彈射擊訓練比較少,和日軍每年用140發空包彈,和217發實彈,合計357發子彈餵出來的士兵沒法比。
因此,八路軍只能把敵人放到一百米近處,方才射擊。但是這樣一來,距離太近,又很容易被日軍衝上來。這方面,八路軍是用30米近距離的手榴彈雨,來阻止日軍的衝鋒的。
而這次八路軍設防的裡貴子村,很幸運的,是一個冀中軍區的秘密彈藥囤積點。在戰況最關鍵的時刻,負責保管彈藥的地下黨員,把這批手榴彈交給了二連。
二十一、這批手榴彈的價值多少呢?
前面說過了,這批手榴彈總共有100多箱,大約4000多顆。那麼,這些東西價值多少呢?
1.最物美價廉的國產手榴彈:晉造手榴彈。
當年生產手榴彈,最物美價廉的,是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的晉造手榴彈。在商震主管時期,技術人員用便宜的鑄鐵,代替了德國原版鋼皮,經過工藝改進,爆炸後可碎成一百多片。另外太原兵工廠還有威力很大,但廉價的「愷字炸藥」。因為主要材料都能自制,所以晉造手榴彈成本並不高,平均製造成本,只有4角大洋一顆。
但是這只是人家閻錫山的生產成本,那個會算帳的閆老西,祖上就是八輩兒商人,那小算盤打得啪啪的,他才不會賣的便宜了。而且晉造手榴彈性能很好,用馮玉祥將軍的話說就是「又幹又脆,一炸粉碎」,是當時風行全國的名牌產品。
名牌貨自然就要有名牌貨的價格,閻錫山對各地軍閥,只要有錢就可以敞開了供應。而且還特別貼心,沒錢的話可以用硬通貨,甚至物資來抵帳。據說當時晉造手榴彈的零售價,馬家軍要用7兩鴉片才能換一顆!大概相當於17銀元左右。按照這個售價,閻錫山這一轉手,一顆就是43倍的利潤!
2.質量最好的國府手榴彈:鞏造手榴彈。
除了晉造手榴彈之外,國民黨主要兵工廠也都大量製造手榴彈。當時如鞏縣廠造手榴彈,也將彈體改為鑄鐵鑄造,裝藥從純進口烈性炸藥,改為混合炸藥,總裝藥量70至100克。另外為了方便攜行,把彈體也做了縮小。
當時國府兵工署的手榴彈,生產成本是8角錢一個。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中國全面抗戰以前,全國預計年產量,不過是422800個。從這個數字,也可以看出國府在戰前準備上,是完全沒有和日軍開戰的決心,和基本儲備意識的。
以後誰要是告訴你,蔣介石想著和日軍全面開戰,一直在做準備。各位看官只需要把這個數字拿出來,直接拍到他臉上,問他一句:
全國軍隊一年下來,五個士兵才給生產一顆手榴彈,這是哪門子戰爭準備?
3.五花八門的自製手榴彈:
其餘的各地自製手榴彈,就多了去了。這些小作坊製品,不僅質量不高,而且因為原料來源受限,製造成本在當時仍然是非常的高。
八路軍當時自製的,就是這樣的土造貨。據了解,那個時候製造不易,光是裝藥的成本就要5毛錢,再加上製造手榴彈的外殼費用,一顆木柄手榴彈製造下來成本,基本上需要三塊錢左右。三塊錢在當時是一筆非常大的開銷了,當年的八路軍的資金非常匱乏,物資也短缺,要生產出這麼多的手榴彈,無疑是艱難的。
而按照這個生產成本,4000顆手榴彈,大概是需要12000大洋!這在當時的根據地,已經是天文數字了。
當時八路軍武器彈藥來源,是如此的艱難。這4000多顆手榴彈,就更是珍貴。這些數量,已經足夠裝備一個團了。估計是軍區特別儲存的後備彈藥,是全軍區的後手和命根子。不是真的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當時看守的地下黨員,也不會把它們拿出來的。
而更要知道的是,當地那時候早已經淪陷。在「五一大掃蕩」一開始,就被日偽軍佔領。裡貴子村,更是離著無極縣城不到十公裡,早就被掃蕩過好幾回了。被日軍獸兵殘殺的我國軍民,已經數以萬計。而且當時日軍的偽政權已經建立,各地的漢奸特務,和日軍的線人無數。
但即使是這樣,這批手榴彈仍然在地下黨員,冒著生命危險的看守下,隱藏的好好的!而且一直嚴格遵守著組織紀律,沒有專門的線人來接頭,對上暗號,有完整的手續,哪怕是正規八路軍來了,也不會交割。而戰鬥進行到關鍵時刻,看守人才果斷把這批軍火交了出來,在最關鍵時候,起了大作用!
請讓我們向這些無名的地下黨員致敬!你們也是真正的英雄!
二十二、日軍的喘息和援兵的到來。
書歸正傳,八路軍這邊,有了大批手榴彈的增援,戰士們士氣高漲,防線是更加穩固了。很快就打退了日軍連續六波的進攻。計算下來,哪怕每次進攻,日軍死傷只有一二十人,合計也有了至少100多人的傷亡。
而能夠衝鋒的日軍步兵和下馬騎兵,合計只有200人,這時候已經損兵一半。這個傷亡數字,哪怕是鋼鐵部隊,也屬於崩潰的邊緣,無力再戰了。
這種魚腩從遠處跑了近10公裡,一見面就舉著刀槍,哇哇大叫的衝上來,然後被高手一腳踹飛,直接貼在牆上,印出一個人形印記,死狗一樣再也不動的情節,漫畫裡倒是很常見哈。
日軍的加島部隊,目前就是這個狀態。這樣好不容易碰到宿敵,一上來就冒著復仇之火,全力衝上來梭哈,然後直接再次被打殘的感覺,簡直是再糟糕也沒有了。因此在一個多小時的戰鬥後,日軍完全陷入了懵逼的混亂狀態,很長時間沒有再戰。
好在這裡是日軍佔領區,過了不長時間,日軍從周圍據點調集的援軍,又趕到了。雖然這時候日軍主力,都在定縣南部和西部掃蕩,到來的援軍,大部分只是周圍據點的駐軍。而哪怕是較大的據點,當時也不過是日軍一個班,偽軍一個排的兵力。還要留下至少一個班的偽軍看守據點。
這樣算下來,哪怕把周圍的五個據點幾乎調空,也不過能湊出日軍五個班60多個,偽軍10個班130多個,合計不過200多人的兵力而已。
但是無論如何,本著蒼蠅腿也是肉的原則,這點兵力,對於已經被打懵了的加島部隊來說,也是及時雨和救命稻草。這援軍的到來,終於又讓日軍加島部隊,攢起了一些進攻的勇氣。他們就像輸光了,急於翻本的賭徒一樣,老婆本一到,又馬上急不可耐得丟了出去。
左葉團長回憶:
敵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喘息,下午一點半,又在炮火、煙幕彈的掩護下,敵人向我東南角陣地,也就是一排與二排的接合部尋求突破。
對於這個突破方向的選擇,小編我也是無語了。你這是覺得二排打了一個多小時,已經累了,而且彈藥消耗不小。所以放棄攻打,讓二排的戰士休息一下,好救治傷員、補充彈藥嗎?而且在進攻一排的同時,還怕戰鬥力和火力最強的二排寂寞,專門貼心的把側翼留給了二排。
這樣在和一排交戰的同時,還可以讓旁邊休息的一排,在旁邊進行側射,不至於太寂寞。最關鍵的,是一旦陣地被突破,那麼在一排正面抵抗的同時,還可以讓二排發起側面反突擊,把自己打出去……
考慮得這麼周到,搞得我都完全想不通,這負責指揮的日軍中隊長,是哪頭的了。
二十三、日軍一點半的進攻:大炮轟完步兵衝的精髓所在。
也許是在二排陣地上,碰了釘子吸取了教訓的緣故吧。這次敵人的進攻,不論是炮火的集中和猛烈程度上,還是衝鋒的組織上,都較第一個浪頭有明顯的變化。特別是毫無損失的日軍炮兵,這時候也總算有了點章法。
他們不再洩憤一樣,以最大射速,盲目的向村裡瞎打。而是放低炮口,並且使用爆炸力強的榴彈,把轟擊的目標,集中在村南口和附近的圍牆上。這樣的近距離平射,對村子的外層圍牆,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很快我軍的第一道防線,村子外圈的土圍子,就變得千瘡百孔了。
當炮彈把村子的圍牆,打出許多豁口後,日軍炮兵就開始改變彈種,由主要打土木工事的榴彈,變為主要殺傷人員的榴霰彈。而且為了掩護步兵衝鋒,還在榴霰彈裡,夾雜著大量的煙幕彈。
很快我軍陣地前面,就是煙霧一片,什麼也看不見了。但是戰士們誰都知道,這煙霧的後面,就是露出獠牙,飛奔而來的餓狼獸軍了!
可以說日軍以火力的絕對優勢,僅憑著炮兵的轟擊,就把我軍的第一道防線防禦力,摧毀了大半。
這樣的精確而且陰狠的炮兵三重奏,要是碰上一般的部隊,這時候已經建功了:
第一步榴彈的精確射擊,摧毀土木工事。
第二步榴霰彈隨後覆蓋,殺傷工事被毀後,暴露出來的人員。
第三步煙霧彈遮蔽視線,掩護步兵前進。
第四步是步兵衝鋒。等工事被摧毀,而且視線被遮擋的中國軍隊反應過來,日軍已經衝到眼前了。
而在日軍隨後發起的,兇猛的近戰和白刃戰之下,陣地往往被突破,然後就是擊潰戰和追擊戰了。
日軍的這招「大炮轟完步兵衝」,看起來簡單,但其中包含了炮兵的平射轉換、榴彈的精確射擊、快速的彈種變換、完美的步炮配合,是很考驗炮兵手藝的一件事。
當年正面戰場上,無數的抗日將領,都在這一招下吃過大虧!飲恨敗北之餘,甚至因此捐軀沙場的將軍,也不在少數。
如今日軍的加島部隊,被打急了眼,終於把壓箱底的本事,也使了出來。
對面的八路軍,能應付下來嗎?他們的手榴彈雖多,可也只能扔到五六十米,面對日軍在一兩千米外的炮擊,完全是單方面挨打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