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後再看電視劇《奮鬥》,覺得米萊可憐又可恨

2020-10-11 我是一南

2007年,趙寶剛導演的青春劇《奮鬥》風靡一時,不僅捧紅了文章、馬伊琍、李小璐、佟大為和王珞丹等幾位主演,也讓《左邊》這首歌熱度大增。

王珞丹飾演的米萊,性格灑脫可愛,雖然有些任性,但她敢愛敢恨,十分痴情專注。

電視劇一開始,米萊就被男朋友陸濤劈腿,那個意想不到的劈腿對象,卻是自己的好朋友——夏琳。

放在任何人身上,都無法接受自己的男朋友和閨蜜在一起。

而那個對陸濤愛之深的米萊,更是難以承受,得知真相的第一時間,就主動離開了當地,去了國外。

米萊分明是受害者,她卻沒有任何哭鬧和不甘心,而是從「被傷害」的位置,退到了「主動成全」的位置,一個人悄悄地去異國他鄉撫平這份傷痛。

她的離開,並沒有讓夏琳和陸濤兩人覺得有多麼愧疚難當,反而讓自己更加難過無法自拔。

那時候覺得米萊很可憐,被拋棄,沒有任何報復,也沒有絲毫的打罵。有的反而是對雙方的成全,自甘辛苦地一個人承受了所有的難過和痛苦。

但現在,覺得她不但可憐,更是有些可恨。

這種被「閨蜜搶走男朋友」的戲碼在電視劇裡看似狗血,可現實中也不乏有這樣的案例出現。

曾經刷微博時就看到一位姑娘的傾訴,言語間儘是自己一個人的委屈。男朋友和閨蜜在一起的相似戲碼,讓大部分看客不得不感嘆一句「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再次去回溫《奮鬥》這部劇才發現,一開始陸濤對米萊的情意就不夠深刻。

第一次見到夏琳時,陸濤放著躺在自己懷裡的米萊不看,卻直盯著路邊還不認識的夏琳,光明正大地說自己正在看美女。

才初次相識,米萊就拿自己的男朋友和閨蜜開玩笑,說「你們倆挺像的」。

而第一次見面的夏琳也絲毫不謙讓地回應:「我們倆一拍即合就甩了你私奔」。

一語成讖,誰知沒過多久這兩人就真的走到了一起,絲毫沒有猶豫過這種行為是否會對米萊造成傷害。

說米萊可憐,是因為她作為受害者我們給予的同情,也是對「陸濤和夏琳」這兩人行為的一種反抗和斥責。

說她可恨,是米萊身上有一種過於對愛情的「義無反顧」和「飛蛾撲火」。

而在這段關係裡,米萊也忽視了控制男朋友和自己閨蜜之間的距離。

人們常說,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

和夏琳男友四個人一起吃飯時,一味地告訴關鵬(夏琳當時的男友)說,夏琳捨得放下你自己一個人去法國,她就是不愛你。

還煽風點火地讓關鵬和夏琳一起去法國,關鵬不願意,米萊對著夏琳說:「你看,他就是不愛你。哪像我,為了陸濤放棄出國。」

飯桌上的這段話,讓關鵬和夏琳兩人彼此內心開始有了芥蒂和距離。陸濤和夏琳闖入彼此的生活裡,更是為米萊的這段關係劃上了休止符。

陸濤和米萊在一起那麼多年,捨得讓米萊為了他留在國內,後來卻甘願跟著夏琳去法國,還說:「你學費不夠,我打工供你」。

也許原本陸濤對夏琳只是略微有些好感,還沒有進展到必須要和她馬上在一起這個程度。

但是米萊作為女朋友,卻一直在陸濤跟前提起夏琳,還說:「我看你們倆挺合適,要不我幫你傳句話。」

當著男朋友的面說這樣的話,就算是沒有什麼關係,也非要被拉扯出什麼來了。

米萊當時根本沒有想過,自己卻才是促成夏琳和陸濤在一起的最大推力。

和陸濤在一起的米萊,的確是被寵得像個孩子。

她只是顧著逞一時口舌之快,卻未曾想過,她深愛的男人真的會拋棄她,哪怕她對陸濤再好,再怎麼地捨棄付出,都沒有用,都比不過一個才見了一面的夏琳。

米萊更沒有想過,她的好朋友夏琳,是真的會不顧姐妹情分,奪走了她的珍愛之物。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人說過這樣的話,閨蜜之所以能走到一起,能成為閨蜜,就是因為彼此的興趣和觀念相差不大。

米萊的天真是她的可愛珍貴之處,而正是這種天真可愛,讓她忽視了這一點,這才湊成了夏琳和陸濤。

後來從國外回來,米萊又住在了之前準備和陸濤一起生活的出租房裡,在陸濤家對面。

她為了關注陸濤和夏琳兩人的生活狀態,專門準備了一臺望遠鏡,用來觀測對面的畫面。

這一點,敗壞了米萊在我內心的好感。

夏琳奪走了米萊的男朋友是夏琳的錯,但是米萊這樣侵犯他人隱私的行為,已經走到了道德的邊緣,這是她的錯。

尼採說,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

原本的米萊是善良之人,斷然不會做出偷窺他人生活,搶走他人男友的事情。

陸濤也不敢相信,米萊竟會做出這樣的舉止行為,卻又因為內心愧疚,不得不謙讓著她。

可是被一段愛情傷害,被一個不負責任的男人拋棄,被一個朋友背叛,卻讓她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還理直氣壯地聲稱:「是你和夏琳把我變成這樣的。」

回想起在飯桌上,米萊開玩笑說,讓陸濤和夏琳兩人回去打電話私下交流。不知夏琳當真說了20個手機號碼,陸濤也真的記下了,並且剛回去就給她打了電話。

再次看到才發現,夏琳可真有心機。

原來她說的手機號裡,只有一個是11位數字,其餘的都不足一個手機號的長度,這樣很容易就記住了,這背後自然是希望陸濤給她打電話的。

而這種暗示,米萊壓根沒有發現。

《奮鬥》這部劇裡,米萊一直都是那個看似最可憐的一個人,但同時,她也有一些可恨之處。

這可恨在於她不夠愛自己,給陸濤太多的愛和壓力。她也不懂得要維護閨蜜和男朋友之間的距離,她提防了任何女生,唯獨忘記了提防自己的好朋友。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米萊悲慘的情感經歷讓我們明白了,不要讓自己的男朋友和閨蜜走得太近,更不要拿他們開玩笑。

一不小心,也許就成了下一個米萊。

相關焦點

  • 重溫《奮鬥》:小時候討厭米萊,長大後同情這個被撬牆角的可憐人
    說起青春劇,《奮鬥》必須有姓名。童年時觀看,只覺得熱血沸騰。也很喜歡陸濤和夏琳炙熱的愛情。甚至對「原女友」米萊生出一絲討厭。可是長大後再看,驚奇地發現自己當年是什麼三觀。米萊那麼好,不該被討厭。而長大後再重溫,也終於知道陸濤為什麼放著富二代米萊不要,偏偏喜歡一無所有的夏琳。01 米萊被閨蜜敲牆角,其實最可憐小時候看的時候,很討厭米萊。陸濤已經不愛她了,還要死纏爛打,甚至去監視他們,覺得米萊一點都不豁達。所以會生厭。但後來再回頭看看,米萊才是那個最可憐的人吶。
  • 多年之後重溫《奮鬥》,夏琳楊小芸方靈珊米萊露露你會追求誰?
    《奮鬥》是許多90後的回憶,該劇講述的是80後,尤其是北京80後的青春情感和奮鬥歷程的故事,不僅將年輕人的憤世嫉俗、叛逆迷茫、情感混沌融入進去,還描寫了六個剛畢業大學生的情感生活和事業奮鬥。雖然這部劇已經上映多年,但仍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們幾個的愛情故事,值得人們深思與回味,現在看來,
  • 《甄嬛傳》裡的華妃,你覺得她是可憐,還是可恨?
    整部電視劇看下來,我是由剛開始的厭惡到最後她撞牆而死的可憐。人們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其實一點都沒有錯。華妃剛入王府時,雖懷上孩子,但也被雍正暗中設計流產,這其實已經表明雍正對其的戒備之心。如果不是她的哥哥年羹堯在外為雍正領兵打仗,或許她早已被打入冷宮。
  • 王珞丹「搶來」的米萊,痴情富家女,為何陸濤偏偏不愛?
    電話接通後,陸濤和夏琳都說記住了對方,瞬間曖昧氣息再升級。之後,才開了六個人畢業後那幾年,為事業、為感情而奮鬥的故事。出了國的米萊,還是中途跑回來了。陸濤後來的事業發展,米萊幫助了很多。夏琳出身於極其普通的人家,用米萊的話說,就是「窮」。但是她漂亮,上進又堅定。選擇米萊作為女友,無論是給你貼心還是面子,都無可挑剔;甚至,結婚後可以少奮鬥20年。但陸濤最終卻放棄了。
  • 再看《奮鬥》才發現,楊曉芸和向南的婚姻原本就是一場悲劇
    如果放到當下,《奮鬥》恐怕很難獲得這樣的成績,畢竟劇中一開始,作為朋友的夏琳就搶走了米萊的男朋友——陸濤,這樣的劇情,如今的觀眾沒人肯買帳。陸濤和夏琳,還是米萊自己,他們都讓人覺得可憐又可恨。重溫《奮鬥》後,我看到了楊曉芸和向南這兩位婚姻悲劇。他們兩個人從一開始在一起,其實就是錯的。
  • 重拍電視劇《奮鬥》
  • 電視劇《奮鬥》| 努力奮鬥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
    這部劇從首播開始,到現在前後看了有四、五遍。 記憶深處中留下的是米萊的模樣以及那個叫做心碎烏託邦的地方。在那個年代,有一個那樣的地方,讓人羨慕讓人嚮往。這是我當時內心真實的聲音。很多人說在這部劇裡看不見《 奮鬥》二字的意義。而我在這部劇裡,找到了多處關於奮鬥的痕跡。
  • 《在劫難逃》收官,鹿晗飾演的趙彬彬,不過是可憐又可恨的角色
    不管是在原著裡面,還是在電視劇裡面,趙彬彬最初給人的感覺就如同像是《隱秘的角落》裡面的秦東升。沒有錯,就是那個帶著家裡人去山頂,然後一言不合推人下山的禿頂中年男。可是在多看了幾集之後,就會發現趙彬彬和秦東升不一樣,他的生命中還是被一束光照耀著,成為他活下去的動力。
  • 電視劇《奮鬥》已經播了十年了,那些主角都逆襲了嗎?| 飯間讀本
    但《奮鬥》的編劇石康誇下海口,「我寫《奮鬥》的初衷就是為了給爸媽買房子,不能再任性了。」2007年,北京純商品住宅均價才破萬。2年後,石康憑藉這部劇賺到了1000萬。一炮而紅的不只有石康,還有米萊的扮演者王珞丹。原本「米萊」的第一人選是白百何,因她要陪陳羽凡去德國看世界盃而錯失「米萊」。王珞丹便撿了漏,可以說,敢愛敢恨的米萊是一個誰演誰紅的角色。
  • 電影「前哨」(2020):第一次讓我覺得美國軍人既可憐又可恨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除了咋們的人民解放軍,我最喜歡的就是美國大兵,原因無他,打小看過很多的美國電影,美國大兵給我的感覺就是酷和帥。在這,我主要想圍繞我的題目:「電影[前哨](2020):第一次讓我覺得美國軍人既可憐又可恨」這個觀點說一下。之所以會起這麼個標題,是因為當我看完整個該部影片後我被深深的震撼和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使我不得不對美國軍人重新做出一番認識和理解。看完這部影片,我之所以說美國軍人很可憐是因為我對他們有了全新的認識。
  • 可憐之人真的必有可恨之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事實真的如此嗎?何為可憐之人,無家可歸之人,孤寡殘疾之人,生活貧苦之人,眾叛親離之人,身傷苦病之人,這些人都是可憐之人。這些人都有可恨之處?萬事沒有絕對,相信他們之中絕對有一部分人是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不斷地作,才把自己作到可憐地步的。可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卻給天下所有的可憐人都定了性,讓他們都成了可恨之人。而且還有許多人視這句話為真理。
  • 如何對待可憐又可恨的人?
    如何對待可憐又可恨的人 現在貧窮的人不是無因無緣的,世間任何法都是自作自受。你做了什麼因,就會感受什麼果。富人是自作自受,窮人也是自作自受。我們不能想,你現在終於知道了吧!活該!自作自受,我不管你了。
  • 電影「前哨」(2020):第一次讓我覺得美國軍人既可憐又可恨
    在這,我主要想圍繞我的題目:「電影[前哨](2020):第一次讓我覺得美國軍人既可憐又可恨」這個觀點說一下。之所以會起這麼個標題,是因為當我看完整個該部影片後我被深深的震撼和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使我不得不對美國軍人重新做出一番認識和理解。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切莫輕言這句話
    今天,我在某問答平臺上注意到的一個問題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怎麼看這句話?作為一個業餘作家,我早就想談談這個問題了,今天幸好遇到這個問答,我就來發表一下淺見吧。首先,「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有一定道理。有一些最底層的可憐之人,的確身上有許多可恨之處。比如狹隘,自私,冷漠,欺弱,無賴等等。
  • 13年後看《奮鬥》:有人離婚,有人媽寶,有人想紅,有人名利雙收
    清早,《奮鬥》中米萊的扮演者王珞丹發表一條微博,隨後秒刪,還是被截圖了下來。13年後的今天,回頭看當初的那段日子,對比現在的悲歡離合,是否有物是人非的感覺呢?電視劇曲終人散,演員們卻從未逃離《奮鬥》的魔咒。
  • 她是《奮鬥》中的米萊小姐姐,直爽大氣、機靈果敢!出道十年,仍懷初心,鍾情演戲!
    說起王珞丹,自然而然想到《奮鬥》,2007年王珞丹飾演敢愛敢恨、對愛執著的米萊橫空出世,火透了那個青春、夢想燃燒的夏天。劇中,本來跟馬伊琍飾演的夏琳是好朋友,沒成想夏琳跟自己的男朋友好上了,那倆人雙宿雙飛定了婚,米萊卻獨守空閨暗自神傷。
  • 當年喜歡看《奮鬥》,真的很「丟人」麼?
    2007年的《奮鬥》想必很多80、90後都有印象,雖然在那個年代它算不上是所有人都津津樂道的好劇,不過因為精準的觀眾定位也算讓一代人留下了濃厚的回憶。可這麼多年過去了,被現實打臉的粉絲估計還記得《奮鬥》也不會再提自己當初是多麼喜歡這部電視劇,因為陸濤夏琳米萊、向南楊曉芸、華子露露這些人的生活都是「都市童話」,誰要是信了,誰就是傻子。
  • 《惡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看完了《惡行》 一直在感嘆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DeeDee作為母親,那種對女兒的愛,是可以理解的,但因為自己和母親居住時,沒有得到自己母親良好的教育以及及時舒緩自己焦慮的情緒,讓自己的控制欲和愛變得越來越病態,讓愛成了枷鎖。而Gypsy長期被母親管制,限制人生自由,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對友情、男女之情、網絡,都是充滿渴望和好奇。
  • 《裝臺》裡的蔡素芬:可憐之人必可恨!最恨的是她的優柔寡斷
    01說起蔡淑芬,實在是一言難盡,看了這幾十集,覺得她這事兒真是「堵心又鬧心」,實在是可憐。02蔡素芬可憐吧?可憐,但更可恨,可恨啥?恨她對楊波的「小溫柔」。被男朋友發現後就說是這同學總糾纏,也不好做得太絕了,總歸都是老鄉,抬頭不見低頭見。後來有一天就出事兒了,男朋友借了同事的車跟蹤田妮和高中同學,結婚就看到男的帶女同學去一家環境很雅致的飯店吃飯,男同學就下了車準備追過去,這時候就那麼巧,像電視劇裡演得那樣巧——一輛車剛好快速開過來,田妮的男朋友就被車當場撞沒了。
  • 《寄生蟲》:可憐之人必有其可恨之處
    慕名觀影后,卻沒有失望,甚至超出了預期,大讚!通往窮人家的路,一直往下再往下。通往富人家的路,一直往上,在往上。富人看不見窮人的艱難處境,窮人看不見富人的努力。放大到社會各個層面,互相不理解,都是產生矛盾的根源吧!這也就是海報上人物遮住眼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