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科活動
這是一種學科性的課外學習和研究活動。一般都按學科分別組織活動。如數學小組、外語小組、繪畫小組、聲樂小組等等。
學科小組活動與課堂教學聯繫緊密,它以課堂講授的知識為基礎。但不是課堂教學的重複,也不局限於教學大綱範圍之內。活動的內容主要是各學科的知識性作業和對某一學科領城中的某些專題進行比較深入地討論和研究,如閱讀有關的書籍和資料,調查、實驗、聽專題報告、組織協會等。學科活動能加保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因此,學科活動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有力補充,是課外活動的主體部分。
(二)科技活動
這是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知識,進行各種科技實踐性作業的活動。如學習無線電、製作科技小模型,氣象觀測,採集標本,動物小觀察,小飼養,小種植實驗,良種培育,教具製作,以及舉辦科技知識講座和科學家故事會、科技表演、競賽等,都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科技活動的宗旨在於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獲取科技信息,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科學態度和創造精神以及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氣。
(三)文體活動
學校的課外文體活動,包括文學、藝術、娛樂、體育訓練與體育競賽等內容。
文學藝術活動以發展學生對文學藝術的興趣愛好、培養審美情趣、發展文藝方面的才能為主要目的。如對小說、詩歌、音樂、舞蹈、戲劇、繪畫、雕刻、書法、刺繡攝影、花卉、盆景等,進行欣賞、評論,或演練、創作。
文娛、體育活動,這是最廣泛的群眾性活動,如文藝會演、歌詠比賽、看電影、組織球賽、棋賽等。這些活動可使學生身心愉快,增加生活的樂趣,增進體質,並儘可能滿足文體愛好者的需要,及早發現和培養文體專業人才。
(四)社會活動
社會活動是培養學生互相關心、合作和社會責任感等素質的重要途徑。學校搞社會活動一般以社會公益活動為主,如上街進行環保宣傳、交通安全宣傳、擁軍小組活動、支農義務勞動等。除此之外,各種專題性社會調查、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討論等等,都對培養學生的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能力具有重要價值,都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五)遊戲活動
遊戲是兒童生活的重要內容。遊戲活動,不僅能讓學生有機會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有機會展現自己的生命活力和豐富想像力、創造力,也會讓學生學會如何制定遊戲規則,養成遵守遊戲規則的習慣,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協作精神。
(六)課外閱讀活動
閱讀是學生增長知識經驗的一個重要途徑。學校組織的課外閱讀活動,不限於與所學科目相關的範圍,因而有助於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和對新知識、新見解的敏感性。
(七)主題活動
主題活動是就某一特定專題而開展的短期或長期的專門活動。這種活動往往有特定的具體目標,活動內容和形式也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如主題班會、學雷鋒小組等。
(八)勞動技術活動
這種活動是根據勞動技術教育的需要而進行的課外勞動實踐,主要包括勞動技術訓練、農業、園藝等科學實驗、公益勞動等。如:電器維修、電工、植物栽培等方面的技術性技巧性訓練;結合勞動課確定一些小型的科學實驗項目(如科學飼養、作物品種高產對比、無土種植等),建立實驗田、實驗角、實驗園,開展各種力所能及的科學試驗活動;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公益勞動(如校園綠化、整理圖書桌椅、幫助烈軍屬等)。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