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一切資料來源於網絡和書籍(若侵則刪),而本人非專業人士,所寫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也可能會有錯漏。本意為和大家分享交流,歡迎大家指正和補充,不喜勿噴,謝謝!
大家好,我是舒宜昂。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巴納姆效應。(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
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於1948年通過試驗證明後所提出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不過當時還不叫巴納姆效應。這個名字是1956年,心理學家保羅·梅爾在他的論文《通緝—好的食譜》中所提出的。為什麼會以這個名字來命名呢?是因為這個效應所展現出來的效果類似巴納姆這個人的行為。接下來,我會分別為大家介紹。
首先,我們先介紹巴納姆。巴納姆是公共關係發展史上最黑暗時期的代表人物。最初他以黑人老婦希斯和美人魚等騙人的把戲來欺騙觀眾,被識破後才經營了以各種殘疾人和奇人為主體的博物館,再後來他把博物館變成馬戲團,到處巡遊。
雖然他的「展出」確實是與眾不同,但他更多的是靠虛假宣傳來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在抓住了群眾的獵奇心理後,他創造了美國娛樂史的「奇蹟」。雖然是虛假宣傳,但是人們卻也沉浸在其中,他們也確實找到了自己的快樂。可謂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而我們今天要聊的巴納姆效應,就猶如巴納姆和觀眾的關係,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巴納姆效應是指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並認為它特別適合自己並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點,即使內容空洞。最相關最實際的就是星座、算命等這方面的東西。
不過我要先聲明,並不是全盤否定星座和算命等這方面的東西。而是說,靠著這些內容為噱頭來招搖撞騙的人,他們正是運用這樣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以下說的也都是這些情況。
你先想一下,現在的你或者是曾經的你,是否有相信過星座,我敢說,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是有過的,就連我自己都曾覺得被說中了。可是,當時我是有疑惑,為什麼不是全中,只是部分中。後來看得多了,我又疑惑一個問題,為什麼在不同地方看到的內容是不一樣的,但是準確率又還是有的。
當我知道巴納姆效應的時候,這些問題可算是迎刃而解。大家想想星座的內容一般都是從哪裡看到的,在網絡發達的今天,大部分是通過網絡了解,少部分可能就是看一些書籍。無論是哪一種,面向的都是廣大群眾。怎麼樣才可以讓每一個看到的人都相信呢?那麼就寫一些大眾普遍都有,最淺層面並且籠統的內容。只要看的人有一點點是可以對應上所說的內容,那麼就可以延伸出更多深層的含義。
要知道,雖然很多人都會覺得星座說得準,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相信。相信的那些人又為什麼相信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人原本就相信或者這些人想要去相信!這樣的說法或許無異於廢話,但事實就是這樣,還且聽我說說原因。
首先,如果不願相信,那麼說得再準,也不會相信,這個觀點能同意嗎?我們不單單只討論星座,再把算命和佔卜加上去。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人主動去找人算命和佔卜的。如果不相信的人,就不可能主動。除非是已經走投無路,不然人為什麼會去尋求一個自己都不相信的東西?
無論是哪一種,當我們去尋求這些方面東西的時候,我們肯定都是帶著疑惑去的,並且可能還帶著失落、沒有安全感、想要被肯定,甚至有聽天由命的依賴感。我們希望可以在這些方面中獲得答案,而這個答案或許在你心中還沒有出現,但也有可能是已經出現,只是無法下定決心。讓他人或者其他的東西幫你做決定,這是你的目的。
我們再回到內容上,一旦我們是相信的,那麼我們所聽所看的準確度就不是很重要了,只要稍微能沾上關係,那麼大腦就會自動認同。更何況在算命或者佔卜的時候,你是被引導問話的人。對方的判斷和預言都將顯得那麼準。在聽到對方給出的推測和建議的時候,也會非常贊同。大部分人更願意相信讓自己看起來更正面和更積極的事情,所以會認同自己還有很多未能得到發揮的潛力以及自己是喜歡獨立思考的人之類的描述。
運用巴納姆效應來行騙的人,必定還是一個心理學等方面知識有所了解並能熟悉運用的人。他們可以探知來訪者的內心,甚至可以無需費力,因為有可能還沒開始問,來訪者就已經全盤託出。這種時候,他們只需要順著好的方面輸出,說來訪者想要聽的話,那麼他們基本上就已經成功了。
其實能當面算命和佔卜也都還算好了。但因為網絡的發達,更多人在網絡上來查看星座,甚至是算命和佔卜。這其實給騙子更多的機會和空間,因為這樣被騙的人也是存在的。所以無論是當面還是網上,我們都要保持警惕心。
所以我們知道和了解巴納姆效應到底有什麼用呢?並不是為了讓大家不要相信這方面的東西。而是為了讓大家知道自己的狀態,不要輕易被人騙。在脆弱狀態下的人或者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的人,都是沒有防備的。這時稍微有個「依靠」,人都會可能會「淪陷」。所以為了保護自己,無論在什麼時刻都還是要留個心眼。
個人覺得是重點的總結:
1. 巴納姆是公共關係發展史上最黑暗時期的代表人物。他在抓住了群眾的獵奇心理後,他創造了美國娛樂史的「奇蹟」。雖然是虛假宣傳,但是人們卻也沉浸在其中,他們也確實找到了自己的快樂。可謂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2. 巴納姆效應是指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並認為它特別適合自己並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點,即使內容空洞。
3. 相信的那些人又為什麼相信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人原本就相信或者這些人想要去相信!
4. 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人主動去找人算命和佔卜的。如果不相信的人,就不可能主動。除非是已經走投無路,不然人為什麼會去尋求一個自己都不相信的東西?
5. 無論是哪一種,當我們去尋求這些方面東西的時候,我們肯定都是帶著疑惑去的,並且可能還帶著失落、沒有安全感、想要被肯定,甚至有聽天由命的依賴感。我們希望可以在這些方面中獲得答案,而這個答案或許在你心中還沒有出現,但也有可能是已經出現,只是無法下定決心。讓他人或者其他的東西幫你做決定,這是你的目的。
6. 只要稍微能沾上關係,那麼大腦就會自動認同。更何況在算命或者佔卜的時候,你是被引導問話的人。
7. 大部分人更願意相信讓自己看起來更正面和更積極的事情,所以會認同自己還有很多未能得到發揮的潛力以及自己是喜歡獨立思考的人之類的描述。
8. 所以我們知道和了解巴納姆效應到底有什麼用呢?並不是為了讓大家不要相信這方面的東西。而是為了讓大家知道自己的狀態,不要輕易被人騙。在脆弱狀態下的人或者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的人,都是沒有防備的。這時稍微有個「依靠」,人都會可能會「淪陷」。所以為了保護自己,無論在什麼時刻都還是要留個心眼。
我是舒宜昂,希望你喜歡,歡迎留言討論,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