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中,打通任督二脈的毛小子轉眼成為絕世高手的橋段屢見不鮮,比如周星馳《功夫》片段。
外語學習中,打通外語任督二脈的人,都在一年左右掌握了外語
比如鍾南山、俞敏洪、李陽、鍾道隆、豐子愷等。
俞敏洪(北京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第三次高考復讀時,老師總結了300個句子,發給班級的同學,並說,「誰能把這300個句子掌握熟,誰的英語高考就能得高分」。俞敏洪把這300個句子英譯漢、漢譯英地來回翻譯默寫了四、五遍,直到自己寫出的句子和原句一模一樣。當年高考,他的英語成績從第一次高考的35分提高到95(滿分100分),並被北京大學外語系錄取。
李陽(瘋狂英語創始人)在大學英語三次補考不及格後,決定以背誦文章的方式徵服英語。他要背誦的第一篇文章是格林斯潘的自傳《動蕩年代》的前言,結果卻發現這個前言中自己有300多個詞不認識。在短暫的灰心之後,李陽痛下決心,查了兩天字典,如痴如醉地細細咀嚼了6天,把這篇文章消化吸收了。18年過去了,李陽還能背誦這篇文章!背誦,徹底改變了李陽的一生,成就了曾經風靡全國的「瘋狂英語」。
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43歲感覺自己口語太差,就通過給父親寫信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英語。一年後,口語開始流利了。後來,鍾南山多次到世界各地做英語演講,接受外媒英語採訪,日常用英語給學生授課。
(請看給父親用英文寫信,一年時間鍾南山練出流利英語)
鍾道隆(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少將副院長,教授)45歲才開始學英語,而他學習英語的動機源於自己的自尊心,在早年間,他出國工作,作為一名高級工程師,卻連基本的英語都不會說,跟外國人做不了技術上的溝通,而且居住在國外,出去外面行走,還特意在身上帶一條小紙條,小紙條上面寫上英語,以免自己不小心迷路了可以通過這張小紙條讓別人把自己送到自己住的旅館。出國工作的經歷,讓鍾道隆教授深刻意識到學好英語的重要性,只有學好英語,會說英語,才能跟外國人進行技術方面的溝通,學習他們的先進技術。如果不會說英語,溝通不了,那麼一切將成為紙上談兵。
回國之後,45歲的鐘道隆狠下心來,一定要把英語這一門語言給攻破,但他發誓要把英語學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懷疑,甚至連妻子也不相信。
鍾道隆教授用自己發明的逆向學習法,以聽為核心,聽、寫、說、背、想五法並舉,不到一年的時間,他的英語水平突飛猛進。當他再次出國時,成為了代表團的高級翻譯。
豐子愷(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書法家和翻譯家)53歲開始學習俄語,採用的是「對譯誦讀」的方法。當他學俄語九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閱讀託爾斯泰的長篇小說《戰爭和和平》的原著了。豐子愷用了九個月研究學習完了《戰爭與和平》,俄語水平大增,然後他就翻譯了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這部書難度不小,可是豐子愷在五個月之內的時間裡,完成了三十萬字的原著的翻譯。用同樣的方法,豐子愷還掌握了日語和英語。
這五位大俠,採用了翻譯、背誦、寫作、聽寫、閱讀等方式,長的用了1年多點的時間,短的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打通了自己外語學習的「任督」二脈,外語水平飛速增長,武功大成。他們打通「任督」二脈的方法雖然不同,但共同的秘訣都是熟練掌握外語句子。
林語堂在談到英語學習時說,「學習英語唯一的正軌,不出仿效與熟誦;仿效即整句的仿效,熟誦則仿效之後必迴環練習,必使能順口而出而後已。凡能依這方法讀英文的,無不成功,而且這極容易,真是學習英語的康莊大道,其應用遠超出於各種教授法之上,初級高級都可適用。」他強調說,學習英語最要的方法,是學時必整句吞下去,再整句吐出來,其文必順,其音必正,句法必通,用字必當。
為什麼熟練掌握句子就可以打通外語學習的「任督」二脈呢?
這是因為,句子裡有你學習外語需要掌握的所有東西:詞彙、短語、搭配、慣用法、語法;聽力、寫作、口語、翻譯、閱讀;連讀、弱讀;文化、習俗等等。凡此種種,一詞以蔽之,就是語言思維。
語言思維,是指使用某種語言時的即時自動反應,主要包括句子語序的正確、用詞的正確、語言文化的正確和非語言反應的正確。
思維,就是語言的「任督」二脈。
所以,學習外語的最佳方法,一定是句對句地學,不要詞對詞地學,千萬不要字對字地學(Learn English sentence by sentence, not phrase by phrase, never word by word)。
因為,句子是最小的交際語義單位。
請繼續閱讀:打通英語學習的「任督」二脈,30天提高成績,1年衝進前3名(中)
本文由書生小二郎原創,歡迎評論、分享、關注、收藏,一起思考長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