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典導演牟敦芾,「黑太陽」系列的臺前與幕後

2020-12-25 騰訊網

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書接上篇。)

五年之後,高潮來了。

1988年,《黑太陽731》.銀都機構出品。

先來一張海報。

這張海報信息量很大,首先是那個黑色的三級標誌,代表了香港電影三級制實施後第一部三級片的地位。其次是構圖,黑色的太陽,周邊散發著奇異的光線,讓人分不清是朝陽還是夕陽,配以不知道是拂曉還是黃昏的黑暗大地,一群少年兵持槍經過,上面是字幕,一部情節動人的紀錄性電影。

這裡有兩個關鍵詞,情節動人,紀錄性電影。

情節動人,說明影片有個不錯的劇本,紀錄性電影表示本片並不是嚴謹的紀錄片。

而少年兵的設計,是影片不可忽視的枝幹。整個故事就是通過少年兵的視角慢慢展開的。也正是因為這個設計,整個罪惡的731基地才以學習的名義緩緩的從少年兵的視角展現在觀眾面前。

而影片的精神迸發演進的脈絡,也是從少年兵為主的各種日本基地輔助人員演繹的。作為戰俘囚犯的「馬路大」們的反抗主線反而並沒有多少波瀾。

這就和以往的舊時代抗日片完全不同。以往的抗日題材電影總是把苦情戲和情感成長戲放在中國這邊,對日本的描述基本是臉譜化的,最多設置一個日本角色稍微過渡一下。像《黑太陽731》這樣把情感主線放在日方的真不多見。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少年兵和小啞巴之間的情感紐帶。在嚴酷的軍營中服役的少年兵們只有小啞巴這麼一個情感宣洩,結果被副官騙去生生解剖了,那個少年兵帶著活人去見長官,後面還要推著殘肢去停屍房燒,在停屍房少年兵當時就崩潰了。在這幫少年的眼中,戰爭的形態是不同的,那群可憐的「馬路大」們至少是以戰俘的形式被押解來的,小啞巴是周邊的村民,用原臺詞說:「小啞巴又不是馬路大」。他在少年兵眼裡,是確確實實無辜的。這個獨立的存在作為對日本帝國主義罪惡的抨擊非常有力,且在當時千篇一律的控訴中有獨創性。

總的來說,《黑太陽731》是一部製作相當精良的電影,主要演員都是如王剛,王潤身等都是實打實的表演藝術家。影片的表現也遠不及《打蛇》那樣張揚,《打蛇》的風格很明顯,一切暴力,變態,都浮於表面,顯像化,放大化的展現,尤其是打蛇集團那幾個演員面目猙獰的醜態刻畫的非常恐怖。與之相比,《黑太陽731》顯得內斂很多,開頭描寫石井四郎冷酷殘暴的鏡頭,是一場基地一二號人物靜態壓迫的戲,老藝術家王剛老師用眼神和神態以及肢體語言就完成的十分出色。

但片中最出彩的哈爾濱話劇院的老演員劉田夫老師扮演的的焚屍工,沒有一句實際的臺詞,只靠眼神,誇張的肢體動作,詭異的舞姿,還要癲狂的面部表情,和充滿獵奇的日式小曲,給了觀眾龐大的信息量,彷佛他演的不是焚屍工,而是整個日本帝國,那種癲狂,無奈 ,下層對戰爭的控訴,和上層的瘋魔你都能從這個角色裡感受到。更重要的是,劉田夫老師是對著真正的屍體在表演的,影片中各種解剖飾演都是真屍體實拍的,但那都是真正的法醫來參演的,所以並不感到害怕,但劉田夫老師是話劇演員,並不是法醫。在如此環境下拿出的狀態非常讓人佩服,那個年代的老演員,都是一筆財富。

至於本片用真屍體拍攝這件事,網上關於這個話題的說法已經汗牛充棟了,我在這就不贅述了。還是談電影。

《黑太陽731》可以說奠定了牟敦芾「變態導演」的稱號。使得《打蛇》都變得不那麼出名了。但實話說,我個人認為《黑太陽731》其實並不屬於「剝削電影」。上面說過,立意是不同的,起點也是不同的。《打蛇》的內容,以及人蛇集團在人民心目中的重量,並不足以支撐電影裡的殘暴,所以打蛇的用力是過猛的。

而《黑太陽731》,沒記錯這是第一部如此詳細記錄731部隊惡行的電影,厚重且沉痛的歷史給了電影無比的底蘊,影片的描寫也是十分內斂的,《打蛇》裡面目猙獰的蛇頭,確實視覺上很恐怖,但也會令觀眾的觀感變的混淆,產生一種「真實的蛇頭沒有這麼誇張吧」,或者「壞的只是這個惡魔而已」的錯覺。而《黑太陽731》的內斂處理,包括少年兵在內的所有日籍分子,都是應該負責的戰爭儈子手,這一定義得到了強化。

因此看完全片,你會有一種除了真實屍體外,這還是一部挺正常的電影的感覺,《打蛇》可沒有這樣的感覺。

在這之後,就是《黑太陽南京大屠殺》了。

這裡要澄清一個事實,黑太陽系列原計劃三部電影,實際拍成兩部,第三部傳聞叫《黑太陽告別戰爭》,不知道有劇本了沒有,總之沒拍。網上找到的兩部標稱黑太陽731系列的《魔鬼部隊》和《死亡列車》是由何志強導演的跟風之作。它們打的是《黑太陽731系列》。而牟敦芾的是《黑太陽》系列。

其中《魔鬼部隊》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協拍,石井四郎也是由王剛老師扮演的,有一定的連續性,其中的版權糾葛不得而知。《死亡列車》更是直接在片名上打上了黑太陽731完結篇的字樣。說明片方是把「黑太陽731」做為一個整體ip去操作的。

我們還是回頭看牟敦芾的「黑太陽」系列。1995年是個特殊的年份,二戰勝利50周年。這已經過去了整整七年了。牟敦芾參考了大量資料,精心準備了這部傳世製作。

我們先來談談,電影的質量。

作為聲名鵲起的「變態重口味邪典導演」,《黑太陽南京大屠殺》的尺度其實並不高,和大部分人腦補的不同。與《黑太陽731》的風格差別也很大。《黑太陽731》有大段的靜態屍體展示和解剖鏡頭,但看時只要注意規避(比如閉眼或者快進),主體劇情還是正常的。影片大部分時候透露出的只是那種系統性的恐怖。而且對研究基地和各種實驗的展示復刻,有那麼點介紹科普的意思。731基地這個場景其實和故事一樣做為主角在被介紹給觀眾,兩者共同構成了對這個人間地獄的描繪。大段的屍體展示和解剖鏡頭確實重口,卻也是為展現731部隊的殘暴冷酷所必須的。

而到了《黑太陽南京大屠殺》。牟敦芾意識到了問題所在,降低了影片的重口程度,全片只有一個頗為血腥的鏡頭,就是刺刀挑嬰兒,持續半秒左右。用的是驚悚片的表現形式,和《黑太陽731》的長時間定鏡頭靜態展示的觀感很不一樣。各類強暴戲份也和當時的大陸電影一樣,表個意思就點到為止了。與《打蛇》中拍完全程還特別展示裸露有明顯不同。

可以明顯的感受到,牟敦芾導演在嚴肅的處理鏡頭,避免剝削女性肉體,不讓猥褻喧賓奪主,破壞整體的莊嚴肅穆。《黑太陽731》和《黑太陽南京大屠殺》兩片的片頭片尾都沒有配樂,配以黑幕或者歷史圖像,在我參觀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後,看到館內那張「此地應莊嚴肅穆,避免喧譁」的告示,也就更能理解導演想要表達的心境了。

另外不同的地方在劇情,《黑太陽731》的劇本深度很好,感情戲份屬於強連結,觀眾能夠透過角色的成長進行感情升華。而《黑太陽南京大屠殺》則是群戲,沒有固定主角,而且所有角色都是弱連結的,也沒指望在它們身上能夠挖掘到什麼故事,可以說在電影的故事性是被刻意的放棄了。

實話說,這很難。因為如果角色的感情戲不能夠成長,觀眾會對角色產生距離感,無法感同身受的沉浸。但牟敦芾還是做了。影片從一對屠刀下討個活路的漢奸父子開場,揭開了淪陷後的南京這個地獄般的場景。每一個角色的故事性都很弱,做為漢奸父親,全片也沒見他做什麼惡,每個人的表演也很克制內斂,除了結局小男孩一家滅門有那麼點煽情元素以外,其他人物的情感都被壓抑到了最低。一切只為了表現「活著」這一卑微的理念。

這是我看過的最強大的群戲之一,除了幾個日本戰犯以外,所有的角色似乎連姓名都沒有,他們就像工具人一樣推進著劇情,一切為了場景服務。

場景,也就是地獄般的南京,這個真正的人間地獄,才是影片最大的主角。所有的一切,都為了展示它而服務。牟敦芾似乎單單一個地獄場景已經足夠震撼了,把它塑造好,展示好,就足以震撼觀眾,不需要再虛構一條人物的感情線,找一個苦難的故事去衝淡場景的震撼力。

影片穿插著大量真實歷史鏡頭,都被細心的打上了「真實歷史」的字幕。影片大量的場景,都是按照歷史照片精心復刻的,這種復刻有靜態的,比如在擺滿頭顱的石雕下合影(這也算是影片第二恐怖的鏡頭,但這是有歷史照片做為依據的),也有通過照片和倖存者證詞拍出整個前因後果的,比如比如寺院槍殺和尚的鏡頭,最後定格切入真實歷史照片的蒙太奇相當震撼。

影片有非常震撼的大場面,如江岸屠殺後澆汽油燒屍的場景,宏大之餘還飽含著思想性,我不知道是拍攝時動用了技術手段還是膠片後期調過色,汽油快速燃燒,火線在屍骸中快速推進的畫面震撼,那火光卻並不是預想中的橘色,而是透著一絲血紅。影片的用鏡也十分考究,尤其是結局,兩個孩子在岔道中相遇,卻迷茫的走向不同的方向,在殘垣斷壁下很值得人們思考。

總的來說,影片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在故事和場景之間的取捨,和《屠城血證》以及《南京1937》不同,刻意的放棄整大段的故事線,一切只為塑造地獄場景的做法非常具有先鋒性,而且最終實現的效果很好。

在2009年《拉貝日記》上映的時候,國內曾經熱炒過一個話題,說發現了南京大屠殺真正的兇手朝香宮鳩彥王,其實早在《黑太陽南京大屠殺》裡,牟敦芾就已經展示了這個觀點。《黑太陽南京大屠殺》的結構其實和陸川的《南京南京》更相似,但陸川還是用了幾個完整的虛構故事去支起了一條感情線索,並且還沒玩好。大家看完都會納悶範偉為什麼要被如此大張旗鼓的執行死刑而困惑。其實陸川想表達的是日本人的殘暴,它們根本不在乎誰是革命黨,隨便抓個人結案處決就好了。但觀眾的困惑在於,看了那麼多隨便就打死人的戲碼之後,對「隨便抓個人走程序大張旗鼓處決」感覺到不適應。

與之相比,《黑太陽南京大屠殺》中那個只為討個活路的漢奸之死,同樣是體現「不在乎人命」這個主題,用少的多的片長實現了強幾個數量級的效果,這其中,做減法的作用不言而喻,牟導甚至沒有在劇情層面刻意安排漢奸的醜化戲份,而是把他們父子當作普通難民去刻畫,戲份少的可憐,但也沒有激起仇恨的矛盾,所以最後漢奸父親的死就顯得很純粹,沒有過多的其他複雜情緒的幹擾,也不會產生什麼「罪有應得」之類的唏噓,日軍的殘暴嗜殺和不在乎人命的設定得以充分鞏固。

這種眾生之下,不管是難民也好,漢奸也罷,都是地獄中的受害者的刻畫,使得片中所有的中國人不論階級的歸為了一體,共同為這個地獄的苦難增添註腳,而影片對日本人的刻畫則有著分明的階級屬性,其中的左派革命思潮非常強烈,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兩場戲,一場是一個日本浪人和日軍指揮官中島今朝吾的辯論,從一開始表面上一方支持屠殺,一方反對屠殺的表象,到辯論後期才發現雙方都是血淋淋的侵略者的殘酷事實,非常巧妙,類似還有日軍總指揮松井石根對屠殺會上譴責,會有表態的轉變,將日軍上層機關的醜惡表露無遺。而對下層,通過士兵收到家信的戲份,一開始看到家鄉殘酷生活的悲憤,到之後強調戰利品,進一步燒殺搶掠的暗示,處理的非常高明,這兩場戲的信息量巨大,表述的內容多且深刻,是本片思想性體現的最大來源。

《黑太陽南京大屠殺》是我看過的南京大屠殺題材中最深刻也是最獨特的一部,當年並沒有在大陸上映,據牟敦芾自己說是為了吳子牛的《南京大屠殺》讓步,甚至還收到當局要求更改片名的說法。不過牟敦芾改沒改名不知道,反正沒上映,吳子牛的那部戲在港臺地區倒是改成《南京1937》了。這部劉若英版當時集合了港臺明顯秦漢等,是妥妥的大製作,但我是小時候學校包場看的,二十多年過去印象已經模糊了,資源也沒找到高清版,沒法評論孰優孰劣了。

黑太陽系列就到此為止了,傳說中的第三部不知道有沒有劇本。回頭看導演牟敦芾,他的愛國心是毋庸置疑的。我個人看法,實際上他之一《打蛇》這麼一部剝削電影力作,《黑太陽》系列尤其是《黑太陽南京大屠殺》克制到了極致,剝削痕跡並不嚴重,把他們列入「變態系」完全是一群沒看過影片的鍵盤俠的舉動。實際上到此為止來算,他的「變態導演」的名號多數還是《黑太陽731》來的。

如果沒有李華月找他拍《血戀》的話。當時這件事被報紙瘋狂炒作,都說坐實了牟導「變態」的大名。

《血戀》其實應該放在三級篇裡談,因為它從始至終都是李華月自己的項目。

兩部《血戀》的豆瓣連結均已消失,在百度百科上我也沒查到牟導到底參與的是哪一部?維基百科也沒有詞條。但我猜應該是第一部,因為從思想性的角度,第一部的劇情有那麼點左派的味道。

好了,結束。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邪典導演牟敦芾,香港「剝削電影」鼻祖面面觀
    畢竟重口和邪典電影太影響情緒了。從六月六第一期風月專題到現在,半年過去了。該來的總是要來的。平復一下心情,讓我們開始,風月之外的香港剝削電影。順便圓一圓前兩期留下的坑。比如兩大邪典宗師。本片的拍攝得到了劉詠堯的大力支持,不認識他沒關係,他孫女叫劉若英,後來參演了吳子牛的《南京1937》,用檔期擠掉了牟敦芾的《黑太陽南京大屠殺》。牟老爺子是成也劉家人,敗也劉家人啊。
  • 誰還記得電影黑太陽系列?和導演牟敦芾談《黑太陽:南京大屠殺》
    1995年的一天,受一位老電影人之託,在峨眉電影製片廠的一個小會議室,觀摩了牟敦芾先生的新片《黑太陽:南京大屠殺》。那天現場一共7個人,召集人、牟先生和他的助手,以及我們朋友4人。我們從電影說到了戰爭,說到了人性的麻木自私和生命的卑微;說到了「菊花和劍」,以及日本和中國的國民性……提及拍攝《黑太陽:南京大屠殺》的動機,牟敦芾沒做過多的解釋,只是說自己出生在山東(1941年),正值抗戰時期,國內一直沒有反映南京大屠殺的電影,他希望彌補這個缺憾。
  • 誰還記得電影黑太陽系列?和導演牟敦芾談《黑太陽:南京731》
    1995年的一天,受一位老電影人之託,在峨眉電影製片廠的一個小會議室,觀摩了牟敦芾先生的新片《黑太陽:南京大屠殺》。那天現場一共7個人,召集人、牟先生和他的助手,以及我們朋友4人。我們從電影說到了戰爭,說到了人性的麻木自私和生命的卑微;說到了「菊花和劍」,以及日本和中國的國民性……提及拍攝《黑太陽:南京大屠殺》的動機,牟敦芾沒做過多的解釋,只是說自己出生在山東(1941年),正值抗戰時期,國內一直沒有反映南京大屠殺的電影,他希望彌補這個缺憾。
  • 邪典導演拍三級片,香港「剝削電影」鼻祖面面觀
    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 《黑太陽731》導演牟敦芾去世享年78歲
    牟敦芾時光網訊 據香港媒體報導,中國臺灣導演 牟敦芾於5月25日在美國費城家中病逝,享年78歲。牟敦芾前妻黃貴蓉和他的女兒牟佳代發訃聞,當中提到:「牟敦芾遺體將由其妻顧植女士擇日安葬於顧氏家族在紐約之墓園。
  • 《自古英雄出少年》《黑太陽731》導演牟敦芾去世
    據港媒報導,中國臺灣導演牟敦芾5月25日於美國費城家中病逝,享年78歲。
  • 《黑太陽731》《打蛇》導演牟敦芾病逝 享年78歲
    《黑太陽731》《打蛇》導演牟敦芾病逝 享年78歲 時間:2019.05.3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FFF 分享到:
  • 「禽獸導演」牟敦芾
    牟敦芾回憶,大家學習電影的方法就是去戲院看同一部電影幾十次,然後一點一點分開解讀。 1966年,他與同學黃永松、也就是後來「漢聲」雜誌的創辦人之一,參與了陳耀圻導演拍攝的紀錄片《上山》,這應該是他嚴格來講第一部電影。這個時期、也就是入行之初。他不僅參與幕後製作,也有一些電影參與了演出,像李嘉導演的《貂蟬與呂布》、《青龍鎮》。
  • 導演牟敦芾逝世終年78歲 經典之作《打蛇》《黑太陽》後無來者
    導演牟敦芾逝世終年78歲 經典之作《打蛇》《黑太陽》後無來者有「禽獸導演」之稱的電影界傳奇牟敦芾於本月25日在美國費城家中病逝,終年78歲。憑執導經典Cult片《打蛇》(1980)、《黑太陽731》(1988)聞名的他自小在臺灣長大,在1977年來港加入邵氏,5年後決定離開拍自己想拍的電影,而《黑》片更是香港首套三級片,講述二戰大戰時731部隊的變態暴行,挑戰觀眾道德底線。牟敦芾於本月25日在美國費城家中病逝,終年78歲。
  • 香港禁片之王牟敦芾離世,歷史歸歷史
    對於很多人來說,牟敦芾最著名的電影《黑太陽731》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名副其實的噩夢。但《黑太陽731》的兩部粗製濫造,竟然以日軍暴行作為賣點的續集都與牟敦芾無關。1995年,他費盡周折拍攝了另一部反映日軍侵華罪行的《黑太陽南京大屠殺》,有關方面卻擔心此片會影響中日關係。
  • 真屍重現日軍變態實驗《黑太陽731》導演牟敦芾78歲病逝
    導演牟敦芾《黑太陽731》以執導《跑道終點》、《打蛇》、《黑太陽731》等驚世駭俗電影聞名的臺灣傳奇導演牟敦芾,驚傳在本月25日病逝美國費城,享壽78歲。牟敦芾所執導《黑太陽731》,是一部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大日本帝國關東軍731部隊進行人體實驗的香港電影,還是香港改行香港電影分級制度三級制度後,首部被評級為三級(未滿18歲不準觀看)的電影,劇情挑戰觀眾道德底線,亦是影迷心目中的經典之作。
  • 香港第一部三級片的導演-牟敦芾
    同年,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三級片」出現-《黑太陽731》。今天就來講講這部三級片的導演-牟敦芾。1988 年,牟敦芾拍出了迄今為止可能是香港電影史上最受爭議的一部電影《黑太陽731此後,牟敦芾又拍攝了一部《黑太陽南京大屠殺》,但是最終卻幾經波折,也未能在內地上映。
  • 著名華語邪典片導演牟敦芾逝世
    5月30日,臺灣電影中心在其官網發布訃告稱,以《黑太陽731》(1988)等電影聞名的導演牟敦芾,已於5月25日病逝美國費城家中,
  • 港影漫談之華語Cult第一人—牟敦芾
    但是由於其作品題材的禁忌性和大尺度的畫面,致使其受到的爭議也越來越多,甚至於留下了「變態導演」的影壇惡名!後期:選擇北上拍戲,《黑太陽》系列問世!自1983年開始,牟敦芾導演開始受電影公司的邀約前往內地拍攝電影。
  • 香港第一部三級片導演到底經歷了什麼?劉若英爺爺都罩不住他
    畢竟重口和邪典電影太影響情緒了。  從六月六第一期鳳月專題到現在,半年過去了。該來的總是要來的。  平復一下心情,讓我們開始,鳳月之外的香港剝削電影。順便圓一圓前兩期留下的坑。  比如兩大邪典宗師。擅長暴力,解剖真屍,喜好現實題材的  牟敦芾  ,和天馬行空,尤好鬼神,畫面更符合現代獵奇欲望的  桂治洪  ,除了兩位大師之外,另有靠邪典成名的  藍乃才  ,也值得說一說。  先從牟敦芾開始。
  • 《黑太陽》四部合集
    一、《黑太陽731》由香港著名cult片導演牟敦芾執導,影片深刻揭露了日軍731部隊在東北的罪行,以紀錄片的形式真實地呈現了慘無人道的凍傷實驗、細菌炸彈實驗以及活體解剖實驗。本片是香港自開埠以來首部被評等為「三級」的香港電影。很多網友吐槽在當年是在學校組織下觀看過,或在央視六套看過,都紛紛表示這是童年夢魘,看來被嚇到的人數不少。
  • 中國邪典電影原來也曾經輝煌過,而且還這麼重口
    今天來一篇比較黃暴的,聊一聊那些曾經被遺忘的中國邪典電影。關於邪典電影,首先要說的便是B級片了,這類小成本一般情況下無明星參與的電影,反而有時看得更痛快。而在這些B級片裡還可以分出一類,那便是cult片。但cult片並不是只有外國才有,中國的cult片在某種程度上毫不遜色。
  • 試讀福利 | 《星球大戰》:「邪典」還是不「邪典」,這是一個問題
    是什麼定義了一部「邪典」電影?非主流(alternative)?光怪陸離?晦澀難懂?有一點毋庸置疑,即堅守的忠實粉絲基礎,無論外界對影片的藝術價值評論幾何。《星球大戰》夠格當一部「邪典」電影嗎?誠然,它擁有如邪教般狂熱的粉絲群體(其中一部分人甚至稱自己的宗教信仰是絕地武士)。當《星球大戰》逐漸佔領全球市場,「邪典」的光芒隨之逐漸消散。
  • 暴力,血腥,情色,妖靈—曾經輝煌重口過的中國邪典電影
    關於邪典電影,首先要說的便是B級片了,這類小成本一般情況下無明星參與的電影,反而有時看得更痛快。說起cult文化,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牟敦芾這一點最明顯的便是《大哥成》系列作品。其中包括《邪》、《蠱》、《魔》以及由《邪》衍生出去的《邪鬥邪》、《邪完再邪》。
  • 《自古英雄出少年》和《黑太陽731》居然是一個導演?
    一、震驚忽然發現《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導演,居然也是《黑太陽731》的導演。牟敦芾。反覆確認了幾次,才相信。《黑太陽731》這部電影,拍得十分好。激起我強烈的噁心,算是達到了讓人憎恨戰爭的絕對作用。這也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看到強烈胃痙攣,然後衝出去嘔吐的電影。那種胃部壓在一起,怎麼都無法舒展開啦的感覺到今天只要看見黑太陽或者731都會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