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說讓他感動的電影有《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所以上午把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又看了一遍。真的沒有如此喜歡過一位明星,真的是想走他走過的路,做他做過的事情,喜歡他的喜歡,體會他的情緒,就是想和他感同身受。
電影的故事內容是兩個16歲的高中生同時失去家人後,惺惺相惜一起生活。十幾年後男主遺傳的白血病加速了,為了不讓自己深愛的女主再度經歷生離死別,他故意疏遠她,還說自己的願望是女主可以找個好男人嫁了。
有工作,有點錢,善良又愛家,身體健康,這是男主給好人的定義。揭穿牙醫女友攝影師的濫情,給補償金,答應牙醫女友的的要求拍攝《死亡與期限》,儘自己一切幫她搞定一個好男人。看似很簡單的標準,對男主來說卻是相差萬裡的距離,所以他接受直視女主的感情,更無法直視殘酷的現實。
對於正常人的我們來說,健康應該是離我們最近的東西。有工作,收入穩定,有喜歡的人陪伴在身邊,身體健康,也未嘗不是最幸福的生活了。
為什麼要結婚,就是等老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可以有個人名正言順地在身邊照顧她。這是女主問男主人為什麼要結婚,男主給的答案。這是男主的願望,他無法實現,於是就像在自己活著的時候找到一個能做到這點的人,留在女主身邊,替他照顧她守護她。
名正言順,他多麼渴望自己可以是那個可以名正言順地照顧她的那個人呀?無奈,造化弄人,既不能守護她到來,又何苦讓他們相遇相知相依為命這麼多年。
女主在男主為他做這些的時候已經知道他得了癌症,為了達成男主的心願,他全力配合,配合的過程中找各種機會製造兩人要結婚的情景。
試婚紗,讓男主配合穿禮服,拍照留下紀念。男主因熬不住內心的痛苦拋下女主,流淚走在街上,只要你回頭,女主就拆穿一切和你共度餘下的時光,可是跟了一路的女主最終也沒有等到。
你只想給她你想給的,你有傾聽過她想要什麼嗎?女主在劇中有一段獨白是這麼說的:我要的不是在寒冬中送我熱咖啡的人,而是陪我一起淋雨吃冰,遲到牙痛的人,我要的不是守護我的人而是陪我一起冒險的人,我要的不是別人,是你.。對我來說只要你能在我身邊,就已經是最幸福的事。
幫忙練習婚禮流程,念誓詞,戴戒指,結婚人經歷的你們都經歷,男主你還是沒有察覺女主對你的明示暗示嗎?你真的太悲傷了,完全沒有察覺她的良苦用心,在婚禮上你作為家人把男親手交給了別的男人,你哭的很傷心,走的更是決絕。卻沒有看到她也是淚流滿面,完全沒有新娘該有的喜悅。
女主按照男主希望的那樣,找了個好男人結婚了。可是她的心充滿忐忑,她怎麼能夠就這樣真的假裝什麼都不知道,別人一起生活。拋下一切,還是來到你的病床前,一切無需言表,陪你走過生命的最後一程。
無需多想,只看當下,看著你倆的婚紗照,坐在一起生活了十幾年的家裡再拍一張吧,拍攝鍵還未自動拍下,你便永遠地走了。這一刻的你很安詳,稍等片刻,我要和你一起,我們約好的下輩子,不能爽約的。
其實他們可以更幸福的,如果男主沒有那麼大男子主義,如果能對自己更有信心,一開始就坦白實情。她倆就會在最後一年的生命裡體驗更多的幸福,咀嚼更多甜蜜,愛的最高境界是互相成全,更是加倍愛彼此,並且讓彼此知道。幸福有很多種,長相廝守是一種,相互成全是一種,放手去愛也是一種!我不知道別人想要是是哪一種,反正我想要的只有酣暢淋漓的大愛一場,才能此生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