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那些歷史事」,再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這位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下稱「克利奧帕特拉」)是什麼人?這個問題似乎很奇怪,因為所有人都自認為對這位歷史上的顯赫人物非常了解,一部美國電影甚至將她變成了「電影明星」。然而,如果可以確認她出生於公元前60年,而且作為第七任擁有「父親的榮耀」的名字——克利奧帕特拉(Cléopâtre)的人。有一種理論傾向於認為她並不是託勒密十二世的女兒,她的父親只是一個埃及祭司。
為什麼會有這種假設呢?因為這個希臘女子的所作所為如同一個真正的埃及女人,她被證實是埃及最後一個法老。值得注意的是,自第二次被波斯人佔領之後,埃及就失去了獨立主權,而這個女子為了恢復埃及主權,發動了最後一場戰爭。女神伊西斯激勵她選擇了這樣的命運,並為她立起最後一道屏障,對抗敵對勢力的排擠。
美麗的克利奧帕特拉是否因有希臘式的高鼻子而苦惱?她未必如此。根據古代史料記載,她不僅十分迷人,而且很有修養。這位公主的特別之處在於她經常離開自己的宮殿前往亞歷山大城圖書館並流連其中,她還掌握多種語言,包括埃及語。
一個大膽的想法經常在這個年輕女子的頭腦中縈繞:她不僅要統治、管理埃及,而且要讓這個國家重拾往日的輝煌,重新躋身強國之列。但是,在驕奢淫逸的父親糟糕的統治下,國家日漸衰微,幾乎淪為羅馬人唾手可得的獵物。在這種形勢下,她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呢?何況,克利奧帕特拉麵對的困難遠不止這些:她並不受亞歷山大腐敗宮廷的歡迎和喜愛,他們更願意扶持一個易於操控的少年——她的弟弟託勒密十三世。為了逃避必然發生的刺殺,年輕的克利奧帕特拉不得不接受流放,實現夢想的機會變得十分渺茫。
克利奧帕特拉開始反抗,她建立了一支由僱傭兵組成的軍隊,並親自指揮。好運開始眷顧她。
尤利烏斯·愷撒(Jules César)將對手龐培(Pompée)的軍團消滅殆盡,橫跨地中海追擊他直至亞歷山大城。他本想在這裡將龐培捉住並押送回羅馬。然而為了取悅愷撒,託勒密小國王的幕僚們向他獻上了龐培的項上人頭。愷撒流下了眼淚,他對這些懦夫的行徑十分不滿。
愷撒是一個性格複雜的人。他無疑是一個鐵面無情的軍隊首領,但他也擔任維納斯神的祭司,很有修養,醉心於星相學,渴望將強大的羅馬帶向巔峰。
克利奧帕特拉決定走一步險棋:她違反安全禁令,返回了亞歷山大城,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貿然出現在愷撒面前。隨後就發生了著名的地毯事件:有人將一張地毯在勝利者愷撒的腳下鋪展開,他赫然發現地毯中出現了一位優雅的年輕女子。這件事確有真實的歷史背景。這次本不可能發生的會面演變為兩個人的一見鍾情。
在愛情和政治抱負的雙重作用下,這對戀人為即將實現各自國家的遠大理想感到興奮不已。在亞歷山大城一戰中,愷撒險些喪生,圖書館被付之一炬,克利奧帕特拉終於擺脫了她的政敵,登上法老之位,開始獨立統治上下埃及。
克利奧帕特拉帶著愷撒遍遊埃及國土,出資修建了偉大的丹德拉神廟[插圖],誕下了愷撒裡昂。他是愷撒的兒子,也是未來的法老。在公元前46年,克利奧帕特拉的夢想已初步實現,她受邀前往羅馬,此行目標非常明確:使愷撒和克利奧帕特拉的結合合法化,前者統治西方,後者統治東方。這樣一來,古老的法老國度將重獲新生了!
這樣一來,古老的法老國度將重獲新生了!然而,這個埃及女子沒能取悅羅馬的政客們。他們對於讓一個外國女人登上權力巔峰持敵對態度。在公元前44年3月15日,愷撒遇刺身亡。克利奧帕特拉失去了最強有力的支持,擔心遭遇同樣的命運,她只能返回埃及。
勝利當前,卻功虧一簣。當然,她的國家重新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獨立主權,但是不能得罪羅馬。愷撒的繼承人的競爭非常激烈,克利奧帕特拉必須選擇一個盟友。既然她曾經徵服過愷撒的心,那麼她決定誘惑另一位偉大的戰士,他就是立下赫赫戰功的馬克·安東尼(Marc Antoine)。兩人的會面安排在一個中立的地方——塔爾蘇斯(Tarse),會面的情景通過希臘作家普魯塔克(Plutarque)的記述可見一斑:「克利奧帕特拉乘船沿德諾斯河逆流而上。她的船尾樓用黃金包鑲,船上掛著紫色的帆,船槳是銀質的。在笛子、裡拉琴和蘆笛的樂聲伴奏下,船槳有節奏地划動。克利奧帕特拉打扮成愛神阿弗洛狄忒的樣子,安臥於繡著金線的帳中。一些幼童裝扮成畫中的小愛神模樣,圍繞在她身邊,為她輕搖羽扇。她的侍女個個天姿國色,裝扮成海仙女和美惠三女神的模樣,或掌舵搖漿,或解纜升帆。船上香料燃燒的香氣飄散到兩岸,引來觀者如潮。」
正如人們所推斷的一樣:這不是一場簡單的世俗表演,或是僅僅為了迷惑一個羅馬男人而做的一場秀。
暫且不論她的奢華排場,克利奧帕特拉的表現有另一層含義:她的出場代表著她的保護女神伊西斯的出場,她來找尋她的伴侶奧西裡斯,也就是馬克·安東尼。一切進行得如願以償!愛情、宗教和政治融為一體。克利奧帕特拉,新的伊西斯女神,將在皈依埃及的羅馬男人的輔佐下令埃及重生。她的意願非常明顯,因為她接受了好幾個古老的王銜,以證明自己女法老王的地位:「北方和南方的女君主、人間的統治者、荷魯斯的女性化身。」在丹德拉,克利奧帕特拉以伊西斯-哈託爾的形象出現,身邊陪伴著她的兒子——小荷魯斯。不知道雕塑家為她塑像的時候,她本人是否在場。
她難道只是一個耽於享樂和宴飲的女人嗎?當然不是。克利奧帕特拉是一個能治國理政的女子。她推行貨幣改革,穩固國家經濟,擴充軍隊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