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知道張愛玲的小說《色戒》,還是從李安的電影才開始。張愛玲說她移居美國後,便一直反覆修改,一改就是三十年,應當特別看重《色戒》這篇小說。
她在《色戒》的卷首如是寫道:
「這個小故事曾經讓我震動,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寫的過程中,絲毫也沒有意識到三十年過去了」
一部了不起的作品就像奢侈品,很多人都知道它,但只有極少數人能真正親近它。
但有不少讀者卻認為,張愛玲寫《色戒》時 的寫作能力已走了下坡路 ,看不到她從前被人稱讚的文筆了,止不住表示懷疑:這一寫三十年的小說,究竟有何精妙之處?
其實這是一篇被低估的小說,有海明威"冰山寫作法",張愛玲文學功力已至其最高處,留下了極大的想像空間。
從形式上說,它與張愛玲早期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幾乎一半都是對話,如同劇本。人物波瀾起伏的心理活動,短而又少,更多閒散的桌邊談話。
《色戒》劇照
看起來故事比較簡單:女學生王佳芝,為刺殺特務頭子易先生,假裝香港淪陷後到上海從商的麥太太,試圖利用美色接近他。隨著二人交往深入,好不容易等來了機會,王佳芝卻對易先生動了情讓他逃脫,自己卻最終死在其手上。
如果以時下網文風格,洋洋灑灑百萬字也不難。偏偏張愛玲惜墨如金,比如牌桌上明明四個女人,卻有一個從不露面,只以"另一個黑鬥篷"代之,恍如鬼魅。
戲劇性非常強的小說,劇情的逆轉就在一念之間。
打牌是遊戲,是博弈,是無盡的算計,也是命運移轉的人生。王佳芝佯作貪利,稱報復子虛烏有的丈夫麥先生,不過了障人耳目。咖啡館定下伏擊地點的行動,她做得非常爽利。
《色戒》劇照
不想,一顆粉鑽打動了女人的心,感情幼稚不成熟的王佳芝,沒有敵得過老謀深算的易先生,關鍵時刻動搖退縮,前功盡棄。一群人因她一念之差,白白丟了性命。而易宅牌局依舊在繼續,窗外已風雲變幻鬥轉星移。
一出大戲,就從牌桌開始,又在牌桌結束了。張愛玲想說,會打麻將是一回事,喜歡打是另一回事,打得好又是一回事,最後牌桌上的大贏家,卻未必是打得好的那一位。
從文本語言上說,《色戒》的用詞寓意深刻,川味很濃。
牌桌是女人們鬥技鬥嘴之處,也是漢奸家屬的狹窄生活空間。
"麻將桌上白天也開著強光燈,洗牌的時候一隻只鑽戒光芒四射。"
從重慶走出來的官太太們,紙醉金迷的牌桌對話炫耀,活色生香,又散發著腐朽寄生,隱隱血腥味氣息。
《色戒》劇照
至於房間裡假落地大窗簾,前後都費心寫了一段,而且是以易先生的眼光看,顯然意有所指:他不敢見光,"鼠相"者的人生,風聲鶴唳,一夕數驚,壓抑感迎面撲來。
暗喻一幹走狗漢奸表面上賓朋滿座,女人金錢唾手可得,卻提心弔膽不敢過正大光明的生活,其實可憐之極。
書中反覆出現的「條子」一詞,有極其豐富的內涵。
其一,牌桌上打麻將的「條子」。易太太講她對廖太太說「我說還是我叫的條子漂亮!」這句話的時候,為什麼臉上有白麻子的廖太太,被戲稱「麻婆」,她為什麼要接話說易太太「吃她豆腐」呢?
《色戒》劇照
因為在麻將的"筒條萬」牌面中,條子的圖案細長,一般一條圖案為雞形,稱麼雞,於是條子又有了女性的屬性。而易太太說"我叫的條子",表面上是說她的牌叫胡的條子很好得,進張寬,一語雙關地說她請的馬太太(情婦相好)長得漂亮,假鳳虛凰稱自己是她的男人,佔嘴巴上的便宜。
實際上,在四川人姑嫂之間,也常以此開玩笑,姑子可以自稱是嫂子或兄弟媳婦的老公一樣。
而川話有"喀條子」之說,意指誇張添油加醋。另在俚俗之語中,「條子」又與「馬子」相似,意指姘頭或情夫。而"喀條子」也就引申出了男女之間有姦情的意思。
聯繫到"她說老都老了,還吃我的豆腐。我說麻婆豆腐是要老豆腐嘛!"仔細品的話,易太太的話裡還有譏諷之意,馬太太和丈夫也有染,她不傻的。
《色戒》劇照
易先生和王佳芝偷情,自然最後沒有瞞過火眼金睛暗探般的太太們——所以文中常以"黑鬥篷"指代她的。另外"條子」也引申出,有打入內部的暗探奸細的意思,可以說非常好的隱喻。
其二,條子即金條,而上海話裡的「佳芝」二字讀起來,和戒指一模一樣。為一顆戒指的愛送掉性命,究竟不值得。
買鴿子蛋的時候,王佳芝輕聲笑道:「現在都是條子。連定錢都不要。」"十一根大條子,明天送來,分量不足照補,多了找還。」
《色戒》劇照
淪陷區金子畸形的貴,大條子即大金條,價值昂貴。他為她買粉鑽,更像即將劃上的句號,決不拖泥帶水。而在這齣伏擊大戲中,王佳芝這個漂亮的誘餌,他從未真放心吞下肚去。
只有她入戲太深,被粉鑽上閃爍的那些許的溫存,亂了陣腳。她以為可以救了他,甚至保住二人的關係。
男人願意為女人花錢不一定是愛,捨不得花錢卻一定是不愛的。
王佳芝沒想到,易先生肯為她如此花大錢。刺殺明知要冒的風險極大,從未退縮害怕過。而阿琉咯斯之踵,她致命的軟肋卻在一個情字上。
《色戒》劇照《色戒》劇照
開始易太太也吵著要鴿子蛋,結果被丈夫取笑戴著怎麼打得動麻將。這裡顯得王佳芝在他心裡的地位,比易太太要高。
英雄救美的故事太濫俗,美女救英雄的戲曲太老套,現實杜十娘如花白娘子常見,倒是李甲十三少許仙更多。男人常常是情場的懦夫逃兵,女人倒一往情深大無畏的,妾情如水,終抵不住郎心似鐵。
最後牌桌上,太太們討論的「不吃辣的怎麼胡得出辣子?」正是「無毒不丈夫」。易先生不是這樣的絕情男子,她也不會愛他。
《色戒》劇照
《色戒》的語言似一重慶火鍋,除了"條子",不說"蜀腴"是川菜館子還是珠寶莊,"擦濫汙"這樣的土話,辣味全在"條子"辣椒了。也不知上海人張愛玲,如何得此蜀中真味語言的。
筆下如刀看透世情的張愛玲,和漢奸胡蘭成的一段孽緣,亦情願低到塵埃裡去,情場上的無力感,才有此的反思之作?
這個小故事,應當是取材於1939年鄭蘋如利用美人計,刺殺特務頭子丁默邨之事,當時並沒有曝光。但張愛玲可能是從胡蘭成那裡聽到的,那時胡是七十六號的座上賓。
出於作家敏銳的職業素養,張愛玲將之寫進了《色戒》,有歷史背景,有謀殺懸疑情節,有色誘計謀,當然還有性和情,使得小說非常厚重,耐人尋味。
張愛玲《色戒》手稿上的字,柔弱無骨,輕描淡寫間直抵人心深處。
此篇從1950年始創,至1980才完稿,發表於子集《惘然記》中,"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的詩一向晦澀難懂,張愛玲以句中詞為名,想必往事並不如煙,依舊橫亙在眉間心上吧。
來源:元元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