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筆下的私娼形象研究——非法從業的上流社會妓女

2021-01-07 漫談文化工作室

法國政府對賣淫業的管理在「七月王朝」時期達到頂峰,自 1856 年起開始逐步走向衰落。這一變化首先使妓院裡的妓女受到較大的影響,隨後,這一影響又逐漸波及酒店裡的妓女。從顧客層面來講,上流社會男性逐漸開始退出妓院買春的行列,轉而尋找更合適的方式;而從妓女自身角度而言,妓院雖能使妓女擁有暫時的衣食之源及安定處所,但妓院裡的日常生活無趣之極,並且她們還必須受到妓院老闆娘的監視約束以及剝削,生活並非如己所願。為了能夠脫離妓院的控制、擁有更多的自由,同時增加自己的收入,她們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選擇了做非法妓女,即所謂的私娼。

1881 年之後,普法戰爭法國的失敗,打擊了整個法國社會,有人認為戰敗與充斥於社會各個角落的繁榮的賣淫業有著極大的關係。妓院裡的妓女被看作是荒淫的象徵,對她們的痛斥充斥著整個法國社會,加之男性喜好的轉變,妓院開始走向沒落,而在酒店裡從事賣淫的妓女也開始越來越多的被警察查處。正因為如此,男性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轉而開始偷偷摸摸去找非法妓女。此外,越來越多的男性開始受到資產階級思想及價值觀的影響,改變了婚外情的口味。他們經常去找妓女,不光是為了滿足生理需要,更是為了找尋樂趣、滿足虛榮心——非法妓女能帶給他們更多的冒險刺激和更多的滿足。阿蘭·科爾班在針對 19 世紀賣淫狀況所進行的研究中指出:「然而,官方的管理無法涉及到非法性賣淫,很顯然,由金錢換來的性愛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誘惑力。」隨著非法性賣淫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很多在酒店裡賣淫的妓女為了逃避管理和查處,轉而也做起了非法妓女,私娼的數量越來越多。

莫泊桑是一位敏銳的生活觀察者,他及時捕捉到了這一變化,並以此創作了 39 篇關於私娼的作品。他極力想透過自己的筆墨展示當時社會的真實狀況,與他的 6 篇展現管理制度下的、正逐步走向衰落的公娼行業的作品相比,這 39 篇作品真實再現了私娼 這一秘密職業及其蓬勃發展的狀態。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一個劃分了等級的妓女社會:上流社會妓女,小資產階級妓女及底層社會妓女,每一階層的妓女都各具特點:上流社會交際花沉迷享樂、生活奢靡;小資產階級妓女為了追求情慾、金錢的滿足不擇手段;底層社會妓女被迫淪落風塵,生活充滿了艱辛與無奈。

莫泊桑筆下所描繪的上流社會中,可以找到兩種類型的非法妓女:半上流社會交際花與劇院妓女。通常來看,這兩種類型的妓女之間沒有太明顯的差異,因為一個女戲劇演員很可能同時也是一個半上流社會交際花。為了便於研究,我們訂立這樣一個準:一個高級妓女,如果她單純是在出賣自己的美貌和身體,就叫她半上流社會交際花;如果她在出賣美貌與身體的同時還在劇院裡演戲,就叫她劇院妓女。

一、半上流社會交際花

科爾班·阿蘭在其著作中指出,半上流社會交際花有以下特點:首先,她們處在妓女群體的最高階層,生活寬裕,警察也無法幹預她們的生活,因為她們的情人都是上流社會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能夠保護她們,因而她們可以輕易地逃避公共監管;其次,她們通常都住在高級公寓或酒店裡,因為她們的情人通常都是富商、貴族或是大資產階級等擁有很高社會地位的人,因此她們能過上很奢華的生活;再次,她們不用在大街上攬客,她們只根據自己的興趣及喜好進行賣淫,她們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魅力使潛在的顧客上鉤;最後,她們來自社會底層,寡婦、離異婦女、受排擠的女人,以及被丈夫或外國富人拋棄的女人。但是,這些女人又都有一定的文化,所以她們能利用自己的優雅氣質與風度吸引情人。表現這類妓女形象的作品共有 9 篇。首先要提到的是《羊脂球》,這篇作品作為莫泊桑的成名作,在現實主義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莫泊桑的作品中被研究最多的一篇。其塑造的熱情善良、捨己為人、具有高尚民族氣節和愛國主義情操的妓女形象,已經成為文學史上的經典。這篇作品首次將妓女從卑賤墮落的形象中解放出來,賦予了高尚可敬的品質。除了《羊脂球》外,還有《必定如意》、《頭髮別針》、《第 29 號病床》等 8 篇,其中塑造的妓女形象也都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一)形象:銷魂尤物

除了《白與藍》裡的妓女是作為次要人物形象來描寫之外,其它作品中的妓女作為女主人公,無一例外都有著悲慘的人生際遇。

先來看《羊脂球》中的女主人公——外號「羊脂球」的妓女伊莉莎白·魯塞特。《羊脂球》是一部描寫妓女典型的作品,羊脂球的身體被比作美味的食物:

(她的)手指頭……簡直像是一串短短兒的香腸似的;……。她的臉蛋兒像一個發紅的蘋果,……。

除了很「美味」之外,羊脂球還有著睫毛濃密的大眼睛,嫵媚的嘴唇,光潔的牙齒,豐滿的身材,種種描寫都表明,這個女人找到了妓女這項最適合自己的職業。所謂自古紅顏多薄命,這一說法放在外國文學作品中也同樣適用。這樣的外貌描寫在作品的開頭就預示了她在結局時的悲慘命運: 馬車裡的九名乘客在合力利用了她之後,最終像垃圾一樣拋棄了她,且對她極盡羞辱,絲毫不顧及她的感受與她曾做出的犧牲。

從審美角度來觀察,她豐腴的身體也是很有趣的。在莫泊桑所生活的時代,女性豐腴的身體象徵著美麗,嬌小的身材已經過時。為了得到更多男性的青睞,女人們,尤其是妓女,都十分注重保持自己豐腴的身型,羊脂球的形象便是這一社會審美標準的極好詮釋。

此外,這些妓女讓人看了就會激發出無限的欲望。總的來說,這類高級妓女很懂得如何品味生活以及利用男性的弱點。例如,《必定如意》中的伊爾瑪,她會說花言巧語迷惑男人,還有她的身體、她的曲線,都讓男人們神魂顛倒。還有《不知姓名的她》裡的女主人公——一個生活腐化的猶太女人:

她的身段是亭亭玉立富於曲線的,胸脯高高的,儼然在挑戰,呈顯一種誘惑的作用」。

第一眼看到這個神秘的女人時,羅傑就被她的身體所吸引,瘋狂的愛上了她。

此外,《頭髮別針》中的貞妮·德·裡慕也同樣充滿了致命魅力:

(她)身上有某種東西是不可抗拒的……在這三年裡,在地球上我只看見她!我受了多少罪!因為她和所有的人一起騙我!為什麼?什麼也不為,就為了欺騙!……愛情、歡樂和銀子是同一事物。

在一無所有之後被無情拋棄。可是,讓人無法理解的是,在經歷了多年的痛苦與辛勞的財富積累之後,他唯一的願望卻是能攢夠一百萬,只求與她再共度一年美妙時光,哪怕一年後結束生命也在所不惜。

另一個例子是《第 29 號病床》中的埃爾瑪。厄皮旺上尉在見到她之後,就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他對她的感情,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徵服女人的快感與虛榮心的滿足:

整整一年多,他在魯昂城以這場愛情使人人矚目,他展示它、炫耀它,好像它是從敵人那兒奪來的軍旗。他感到自己因為這一次徵服變得更偉大,……因為所有人都看著他,而他只要做到處於眾人矚目的位置,就不致被人忘卻。

然而,這種令人無法抗拒的美貌也給埃爾瑪帶來了悲劇性的命運:她在被普魯士士兵強暴之後感染了梅毒。為了復仇,她又通過與普魯士軍官之間的放浪交往,最終把梅毒傳染給了他們。這樣一個美麗的女孩,她的出現便已預示著她的悲劇性的未來。

還有一類半上流社會交際花,由於善於交際並且喜歡參加聚會,而在上流社會中享有一定的聲譽,《依芙林·沙莫艾》中的沙莫艾伯爵夫人與《苡威荻》中的奧柏蒂侯爵夫人便是此類代表。事實上,這兩個形象是由同一個半上流社會交際花的原型創作出來的:這是一個喜歡冒險的、成熟、優雅、美麗的女性,充滿了魅力,只有通過深入了解才能發現她的缺點。同時,這也是一位充滿母性、但是又以自我為中心的母親。當她得知自己的女兒並不喜歡目前所處的生活現狀、要求其改變生活方式時,她置若罔聞,仍然與那些虛偽的男人們保持來往,始終不肯為了女兒而做絲毫改變。與以上兩位母親不同,《埃爾梅夫人》中的母親太愛自己的孩子,以至於兒子死後,她變成了瘋子。她本是一個美麗而熱愛生活的妓女,只是兒子才是她生活的中心與精神支柱。《白與藍》中美麗的雷蒙德也是一個美麗而寂寞的女人,她不停在家中舉辦舞會,只為了在空虛的生活中找尋一點樂趣,但是在這個故事裡她沒有孩子。

至於兩個女兒依芙林與苡威荻,也如她們的媽媽一樣,其實是由同一個原型創作出

她有一個女兒!一個好的不可思議的女兒。她名叫苡威荻,是那個巢窟的主要吸引力。高大,豔麗,剛好成熟,18 歲的年齡,一頭淺黃的金色頭髮像她母親的棕色頭髮一樣好看。她永遠是快樂的,永遠是為宴會而準備停當的,永遠是笑容滿面而忘形地跳舞的。……倘若她不是我向所未見的那種詐偽而又邪 惡的怪物,那末她一定是我們所能尋著的最突出的清白奇女子。因為她在那種不顧廉恥的環境中過活,而她所表現的舒展態度卻是很穩定的和洋洋自得的。所以倘若她不是兇狡得令人吃驚,那麼她就是徹底地天真爛漫。

然而,在對比以上兩部作品時,我們很容易發現,依芙林與苡威荻在相似外也還是有所不同的:苡威荻是一個謎,在講述者眼中,她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女孩,卻又讓人猜不透;而依芙林則是天真純潔到不知自己身處何種境地。隨著情節的一步步發展,苡威荻的無知得到進一步體現,她認為可以無視自己的出身開始新的生活,但是別人卻認為她應當繼承媽媽妓女的職業,這顯然違背了她的意願。在得知媽媽的身份之後,苡威荻還是試圖說服媽媽放棄妓女這樣令人羞恥的職業:

不成,媽,我現在不是一個小孩子了,我有知道底細的權利。而且,我知道我們一直接待一些名譽不好的人,一些冒險家,我也知道旁人正因為這些事一直全不敬重我們。我還另外知道好些事。現在,不應當再那麼做了,你可聽見?我不願意。我們馬上離開此地。你將來賣掉你那些珍珠寶貝,我兩至必要的時候去做工,我兩將來過正常女人的生活,在一個很遠的地方。倘若我找到一個可以結婚的人,那就更好。

故事的結尾,有著同樣經歷的兩個女孩卻遭遇了不同的人生結局。苡威荻在無力改變現狀的情況下被迫妥協,最終無奈地繼承了媽媽的職業,成為了一名高級妓女。她希望自己擁有媽媽身上那種吸引人的魅力,她希望能變成有名的半上流社會交際花,但是卻拒絕相信別人花言巧語的諂媚話。而依芙林則在與媽媽、與現實的抗爭無果後走向了自我毀滅。《苡威荻》即是《依芙林·沙莫艾》的改寫版本,莫泊桑通過改寫故事結局的方式,實際上更增強了故事的悲劇性:死亡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現實環境對人本性的扭曲,以及當時社會荒淫墮落的風氣對人的影響和改變。在這樣一個腐化的社會 環境中,再純潔的女孩最終都難逃厄運,除了死亡外,便只能屈服於醜惡的現實。

再來看身處較低等級的半上流社會交際花,此類妓女由於生活條件較差,通常都是體型瘦弱並且病痛纏身的。如在《必定如意》中,莫泊桑是這樣描寫外號「必定如意」的妓女的:

那是一個瘦小的可憐女孩子,並且還有點兒顛腳。所以竟使她像一隻蚱蜢。她是忸怩的,笨手笨腳的,對於自己所做的事向來是不敏捷的。……我們之所以給她加上「必定如意」這個雅號,因為她素來埋怨倒黴、運氣不好。每逢星期日,總有人對她說:喂,必定如意,現在如意嗎?而她始終這樣回答:不大如意,但是應當希望有一天必定如意。

通過對以上妓女形象的比較與分析可以發現,莫泊桑對半上流社會交際花的形象定位是這樣的:首先,雖然她們當中的絕大多數都有很高檔的住所,但是她們在情人的眼中也是危險的、任性的,甚至在她們孩子的眼中也是這樣;其次,在描寫她們的形象時,莫泊桑賦予了她們美味食物的特點,但在這些文字的背後又帶有一絲輕侮與貶斥;最後,她們有時是具有身體殘疾或者人格缺陷的。概括來講,莫泊桑筆下的半上流社會交際花的形象並非全都是美好的,她們遠不是莫泊桑心目中理想化的妓女形象。半上流社會交際花這一群體的出現,從本質上來講是為了滿足上流社會男性對於肉慾及享樂的追求。由於身份與地位的限制,上流社會男性不能光顧普通妓院一類的場所,他們迫切需要一種與自己身份地位相符的尋歡作樂場所及各方面素養更高的妓女來為自己服務。於是,半上流社會交際花與上流社會交際沙龍便應運而生了。身份與地位的光環為嫖客與妓女蒙上了高貴的面紗,但其賣淫的本質並未有絲毫改變。而莫泊桑對於這一群體的態度,也是否定與貶斥的。

(二)動機:為了孩子還是為了自己?

在上一章的論述中,已經列舉了女孩淪為妓女的原因: 懶惰、貧窮、被拋棄等等。對於半上流社會交際花而言,她們從妓的原因其實是多變的。我們無法列舉出所有的原因,只能通過分析具體作品展示出我們已經觀察到的現象。

從作品中可以得出,此類妓女出賣自己美貌與身體的原因有三種:

第一種,是獨身媽媽為了撫養自己的孩子而從妓。這種類型在《埃爾梅夫人》中體現得很明顯,為了撫養兒子,她在丈夫死後當起了妓女。《依芙林·沙莫艾》中的沙莫艾伯爵夫人與《苡威荻》中的奧柏蒂侯爵夫人都是此種類型的妓女:她們被情人拋棄,獨自帶著私生孩子艱難度日。為了擁有穩定的生活來源、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媽媽們選擇了出賣色相。另一個例子是《羊脂球》中的羊脂球,她有一個寄養在農民家的孩子,撫養孩子長大成人就成了她賣淫的動機。以上幾位妓女媽媽,的確有出於撫養孩子的目的而從妓的,但我們也能從作品中的某些細節發現,這並非全部原因。個人對奢華安逸、縱情享樂生活的嚮往也是很大一方面原因,如依芙林和苡威荻二人的媽媽拒絕改變現有生活狀態便是很好的例子。這樣的描寫使我們相信,莫泊桑之所以加上撫養孩子這麼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實也是為了美化筆下的妓女形象,為她們卑賤的行徑找到一個充分而又合理的藉口。

第二種,過分注重自己的外表和他人的眼光是第二種動機。《埃爾梅夫人》中的埃爾梅是一個只注重自己美貌的人,並且,她極力想要保持這份美麗。對於她而言,她的美麗外表及男人們迷戀的眼光便是她最大的滿足,她陶醉在自我滿足的世界裡,沉迷於這種處於異性眼光的焦點之下,被欣賞、被迷戀的感覺。而做一名上流社會交際花,既可以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又能給兒子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何樂而不為?

第三種動機是對奢華生活的追求。在《必定如意》中, 伊爾瑪和她的小姐妹們從妓,是因為這份職業報酬很高,她們能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而不必因為可憐的工資去過省吃儉用的生活。

(三)與客人之間的關係: 獵物、商品、還是義務?

我們在梳理妓女形象類型的同時,也研究這些妓女和他們的客人之間的關係。從細節出發進行研究,我們將他們之間的關係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關係建立在強烈的徵服欲之上的。這種關係模式中,男人擁有妓女做情人是出於自己的虛榮心,徵服妓女的過程即是一種愛情遊戲。我們能夠在《依芙林·沙莫艾》、《第 29 號病床》、《苡威蒂》、《不知姓名的她》、《白與藍》、《頭髮別針》及《男爵夫人》中發現這樣的例子。這些故事中的妓女無一例外都有著美麗的容顏,吸引著所有人的目光。男人們為了得到她們而競爭,對美麗女子的徵服,於他們而言是一種榮耀。他們很清楚這些女人將給他們帶來危險,但是想要擁有她們的欲望是如此的強烈,以至於他們無法理智行事:

她給我帶來煩惱,讓我痴迷,讓我擔憂,讓我被吸引,讓我發瘋。我不相信她,就像不想掉進陷阱一樣。但是我想要擁有她的欲望如此強烈,如饑似渴。我深深的被她的魅力所吸引。靠近她時,我幾乎有一種心被偷走的感覺。這和以往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我不知道是為什麼。

第二種關係建立在交易的基礎上的。《羊脂球》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故事的開頭到結尾,羊脂球的身體都被看作是一種向所有人出售的商品。男人們想得到她不是因為她的魅力,而是因為他們的生理需要。比如,當普魯士軍官知道在這些過路人當中有一名妓女時,他立刻要求她為自己服務,而他對這個妓女的外貌品性一無所知。其他路人為了順利放行而強迫妓女為德國人服務,完全忽視她的感受與尊嚴。妓女喪失了自己的人格獨立,變成了人類的犧牲品。這種關係模式中,妓女只是自私的男性的商品,獻身之後的妓女被當做骯髒的破舊商品一樣拋棄了。

沒有一個人望她,沒有一個人惦記她。她覺得自己被這些顧愛名譽的混帳東西的輕視淹沒了。當初,他們犧牲了她,以後又把她當做一件骯髒的廢物似的扔掉。

最後一種關係建立於所謂的義務之上,《必定如意》就是這樣的例子。當故事的講述者知道這個昔日的妓女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了菸草店的老闆娘時,非常好奇她是如何實現這一重大人生轉折的。他列舉了一系列可能的手段,比如受人施捨、依靠智慧、依靠計謀、或者出賣色相。但在他看來,怯懦笨拙、其貌不揚的必定如意完全不具備這樣的資質。而必定如意則告訴他,她是在自己的女伴伊爾瑪的帶領下,逐漸步入半上流社會,成為一名交際花,人生自此才發生了轉變。

當初,必定如意按照伊爾瑪的安排坐在馬車中等待客人到來,美貌迷人的伊爾瑪則負責去劇場引誘客人,並要求客人去馬車約會。而滿心歡喜的客人來到馬車赴約,見到的卻不是伊爾瑪,而是伊爾瑪早已安排好的必定如意。必定如意假裝與來者親熱,然後又表示認錯了人,因自己被佔便宜而感到羞辱。客人因為自己的「過失」而主動彌補她,並且給她一大筆錢,於是她們的詭計便得逞了。這種交易建立於一種義務之上:作為巴黎最有聲譽的上流社會男性,他不得不這麼做,他必須向她表達歉意,他害怕成為笑柄。結果是,這個平凡的女孩成為了半上流社會交際花,掙到了一大筆錢,並且和情人生了兒子,做了菸草經銷商,終於過上了如意的生活。

相關焦點

  • 莫泊桑筆下的公娼形象研究——政府監管下的妓女
    在普魯士軍官的眼中,妓女應當服從命令,沒有選擇客人的權利,並且文中對猶太妓女拉歇爾的描寫帶有明顯的種族歧視色彩。十九世紀下半頁,種族歧視思想盛行於整個西方世界。猶太人在法國處於社會較低階層,莫泊桑的描寫也是符合當時社會現實的。著重描寫拉歇爾「翹起的鼻子」,是為了戲謔猶太人的長相。這種鉤鼻形象使其失去了人類的特徵而變成了鳥類(彎曲的喙)。
  • 不同時代下的「妓女」們
    古希臘羅馬社會下的妓女形象妓女起源於原始宗教崇拜的神巫文化,在意識形態上與原始舞蹈具有一脈相通的娛神性功能。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娼妓群體是探索共和到帝制轉型時期羅馬社會生活史的視角之一。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地位被降低的妓女淪為了娛樂男性的工具,尊嚴被隨意踐踏,成了汙穢卑賤的代名詞。異國到本國,可以說妓女形象與城市文化緊密聯繫,她們襯託著一個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它的意識形態。
  • 《茶花女》:被上流社會批評渲染妓女生活,何以成為世界經典名著
    亞歷山大·小仲馬(1824-1895)刻畫了現代社會的道德圖景(《茶花女》,1852),其描寫間或帶有大膽和暴力色彩。我國外國文學史類圖書裡權威性最高的《歐洲文學史》裡,甚至都沒有專門關於小仲馬的描述。關於這一點我也是非常驚訝,翻閱幾遍《歐洲文學史》我才確認小仲馬的作品並沒有被列為法國的經典文學。
  • 他極力諷刺批判上流社會,卻得到了上流社會的認同與讚美
    他曾在倫敦研究法律,但一年後覺得沒興趣,就放棄了這一職業。1833年,他收購了一家名叫《國家標準》的報紙,結果因為經營不善而虧了一大筆錢。第二年,存放遺產的銀行突然倒閉,薩克雷的財產幾乎一掃而光。此時的薩克雷,才不得不為自己的生計而奔波。但也正是因為失去了生活保障,才讓薩克雷脫離固有社會階層的局限,開始審視社會。
  • 浪子筆下的妓女們(中)
    ——李碧華《霸王別姬》上文回顧:浪子筆下的妓女們(上)對比中西方,妓女的誕生頗多相似之處,都起源於原始宗教的巫女或祭司,她們通過熱烈的交媾儀式,來實現娛神或驅魔的功效,具備無上的地位和榮耀,並非卑下低劣的代言。
  • 《第一爐香》的靈與肉,張愛玲筆下的純真女孩從天使墮落成妓女!
    歷史的動蕩和半封建的社會背景裹挾著戰亂,讓生長在張愛玲筆下的女主人公極具東方女人的特色,依附於男人,卑微,柔弱,思想的陳陋,都讓像葛薇龍一樣的女子如同一件衣服被人穿戴或者更換。悲劇主義或許是每個作者賦予主人公的靈魂!
  • 日本禁止色情行業法律屢屢難產 「私娼」仍公開
    日本自」武士「社會以來形成了一個壓抑的等級社會,尤其是那些有生理缺陷的人或出身低賤的人,他們還要受到精神上的壓抑,他們排解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拼命地工作、拼命地鑽研技術以期望別人對自己另眼相看;一是在花街柳巷中迷失自我,忘記痛苦,在女人的肉體上尋找「自尊」。比如這位身材矮小的清作,在妓院裡他比較喜歡的是身材高大的女人。「只要身材比較偏大,那麼無論是誰都可以。
  • 《三十而已》:王漫妮「精緻窮」一百年前,莫泊桑筆下就出現了
    劇中顧佳有勇,有謀,有擔當的女性形象,被童謠演繹的集集有亮點。毛曉彤演活了鍾曉芹的平凡可愛,如同身邊的姐妹。江疏影演的王漫妮,透支一萬八在遊輪上升艙,引出熱門話題,「精緻窮」。她一直渴望進入上流社會,並為之拼命努力。王漫妮運氣還不錯,因為接了陳女士大單,破格晉升為銷售主管,還獲得歐洲遊輪遊的額外獎勵。她為了這次出行買高端品牌的打折鞋,調整信用卡額度,還借了顧佳的裙子。
  • 《神女》:妓女與聖女交織而成的神性,被動毀滅和救贖的二元模式
    這在上世紀30年代也不是什麼新鮮的題材,同年阮玲玉主演的《新女性》也是母親與妓女並置的劇情。在傳統文學藝術中,妓女與具有母性的聖女兩種分裂身份並置是常見的女性形象,然而無論是妓女還是聖女都不過是男性的意識產物。
  • 《神女》:妓女與聖女交織而成的神性,被動毀滅和救贖的二元模式
    在傳統文學藝術中,妓女與具有母性的聖女兩種分裂身份並置是常見的女性形象,然而無論是妓女還是聖女都不過是男性的意識產物。這可以說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女性電影,影片中關於「有教無類」、「人言可畏」等等社會焦點,在現實生活中,依舊是一道難解的題,人性的複雜決定了這是需要我們終身探討的問題。
  • 真實上流社會有錢沒煩惱?洪晃:上流社會沒你們想像的那麼美好
    ——電影《寄生上流》 作為普通人的人們,對上流社會的認識往往局限於自己的設想,最常用的句式就是"等我有錢了,我一定……",仿佛上流社會就是有錢而沒煩惱的。>上流社會是最虛偽的一群人。
  • 關漢卿筆下「妓女」,個個都是「正面角色」
    趙盼兒的性格中又具有犧牲自我的精神,為了維護自己與姐妹們的尊嚴而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堅決想辦法懲罰周舍這個壞蛋,可以說趙盼兒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突出的、另類的「俠妓」形象。即使趙盼兒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妓女,受著社會各方面的壓迫,但這並不使她低估自己本領和人格,她依然可以毫不屈服、頑強抗爭,並且在姐妹遇到困難時挺身而出,展現出「女俠」風採,不愧有「俠妓」之名。
  • 官妓最早只是服務皇室的,到了宋朝才慢慢有了私娼
    伴隨著政治的承平,經濟的高度發達,文化的持續繁榮,作為文官體制的附庸,官妓成為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對象,有了新的發展。宋代官妓制度的流變娼妓是人類從氏族社會向奴隸制社會演進的過程中伴隨著父系男權對女性的奴役而產生的,縱觀各國歷史,都存巧妓女,但因各國歷史條件、風俗信仰各不相同,因而娼妓在各國的發展狀況千差萬別,中國卻以制度的形式對娼妓制度進行承襲,正如寧宗一先生所云;"我們還沒有看到哪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綿延不斷的而又如此鮮明地提出樂籍制度的種種問題和滲透這一階層婦女的別一種精神世界。
  • 民國「廢娼運動」失敗:私娼活躍 警妓勾結
    《中國娼妓史》雖專論「娼妓」,卻不囿於「粉白黛綠,燕語鶯聲」,而是旨在揭示時代風氣、社會組織與文化結構的種種變遷,兼及文學史與社會史的視野,也依稀可見「整理國故」運動之後,文化史寫作的某種趨向。但由於欠缺政治動員和社會控制能力,幾年來廢娼工作不力,私娼反更活躍,甚至出現警妓勾結、敲詐百姓的現象。迫於各方壓力,國民政府的「廢娼」態度又出現反覆,在1933年1月擬定於次年實施《禁娼救濟方法》,試圖有限度地開放娼禁。士林聞此,一片譁然。而《中國娼妓史》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寫作完成的。
  • 《上流社會》上流社會沒有上流
    沒錯,也真的是這樣,不過電影想要設定的是,女主角是想進入上流社會的上流人。 所以說,上流社會眼裡,只能容得下自己的人,比如美術館館長雖然和韓會長關係不好,但他們還是捆綁在一起,牢牢構成上流社會的大圈子,外面的人 no way 本片還有幾點,比如其中情色畫面的展示,在男主和秘書有那一部分的畫面時 大多數人心中應該是想的:哦,接下來應該輪到女主了吧,果不其然,女主和前男友也拍了。
  • 《上流社會》上流社會不「上流」下流社會不「下流」
    上流社會的定義不單單是極大的財力、極大的權利、極廣的人脈,當然這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古有中舉遊街,今有媒體巡演。試問人活一世誰不想人前顯貴躋身上流?我個人所理解的上流是在擁有上述東西的情況下仍然有極好的教養和極高的覺悟。上流社會的人不一定幹著「上流的事」,下流社會的人也不一定就幹「下流」事。
  • 《張大小姐》:瞧,那些上流社會的人
    一時間,愛馬仕、太太團、上流社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正如古代勞動人民對於皇后的生活總局限於「皇后娘娘午睡起床吃柿餅」、「東宮娘娘烙大餅、西宮娘娘卷大蔥」的想像中,人民群眾對於上流社會的好奇與嚮往由來已久,從古至今,始終不變,且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傳媒手段的發達,不斷與時俱進。
  • 臺灣妓女12年抗爭:我要工作(圖)
    原文標題:  臺灣妓女的罪與罰  1997年9月,為抗議陳水扁廢娼,臺北市數十名公娼,花帽蒙面上街,爭取工作權,要求除罪罰,使臺灣社會首次認真面對性產業複雜且牽連甚廣的公共政策問題。  她們的抗爭,持續了12年。
  • 《上流社會》上流的欲望
    上流社會,從社會學角度解釋是指掌握政治權力社會資源、自然資源分配權的一小撮核心人員。但是,上流社會不是社會,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個權力中心,而不是一種社會形態。按照字面意思,上流社會能夠成為掌權者和分配者,自然是人人希望擁有的,但是過程可能並不高尚。成為上流社會的途徑,一是世襲的貴族(權力者)、一是財富的擁有者,可能這個圈子裡面,沒有牢不可破的戰友關係,只有你我認可的價值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