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以成功,前提是……

2021-01-18 時代光華出版

////

為什麼有些人在公司工作了很多年還是沒得到老闆的重用?那是因為這些人不願意改變,安於現狀。

所以,我一直認為安於現狀就是人生最大的陷阱。雖然我們生活在21世紀,但是有些人的思想還活在20世紀60年代,根本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我們的員工也是一樣。很多員工思想守舊,不善於學習新事物。其實不成長的員工是企業裡面最大的負擔。

在職場中,我們首先要堅定一個信念——為自己工作。很多人都會問我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我一直很努力工作,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為什麼我一直很認真,結果美夢卻一直不成真?每次聽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告訴他們,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為你的心態還不夠好,你的狀態還不夠好,你的思維還不夠好,你的行為還不夠好,你的方法還不夠好。

誰會在早上和自己的爸爸媽媽道別說:「爸媽,我到公司找快樂去了,噢耶!」我想這樣的人一定很少,我也相信大多數人通常是說:「爸媽,我先去了啊。」這樣的語氣,難不成是把上班當作上墳嗎?俗話說,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個人早上的狀態決定了一整天的狀態。因此,我建議大家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態,想好為什麼去上班,比如說到公司是為了找快樂。如果早上快樂,那麼一天都會快樂。

在我的公司,假如一個員工早上來到公司就是一副苦瓜臉,我會先讓他在樓下跑十圈。因為他這副苦瓜臉會影響其他員工。這樣一直下去很可能影響整個團隊的士氣。

我認為世界上只有兩種員工:一種叫普通員工,一種叫卓越員工。根據「九五定律」,這個世界上卓越員工只佔5%,而普通員工卻佔了95%。按此推理,無論在任何行業、任何領域,真正優秀的人都只佔5%。

大家是否發現了,在一個公司裡,有的人跟著老闆幹了10年,還不如剛來公司一年的員工晉升快?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不是你跟著老闆的時間長,就一定優秀;不是你跟著老闆的時間長,就一定會卓越。

我通過自己多年的職業經歷發現,普通員工和卓越員工有三大區別。

01 思維模式

卓越員工的思維模式和普通員工的思維模式不同。一個人之所以卓越,一定是因為他的想法與普通人不一樣。上至總統,下至「飯桶」,不一樣的地方都在於脖子以上的部分。卓越的人對自己能夠成功充滿信心,而一般人的腦袋在想些什麼呢?他們只會在看到成功的希望時才去選擇相信,甚至有些人即使看到成功也不會相信。

一個卓越的員工會這樣想:我幹多少活,老闆會給我相應的報酬,但我更想實現自己的價值。普通的員工會想:老闆給我多少錢,我就幹多少活。有些員工甚至會想:老闆給我多少錢,我都不給他幹活。這種給錢都不幹活的員工也叫作負債性員工。

其實企業裡面有很多這樣的負債性員工。老闆一個月給他三五千元錢的工資,但是他根本就沒有給企業創造價值。他在不停地埋怨同事,埋怨老闆,埋怨企業,但從來沒有埋怨過自己。可見,卓越員工與普通員工的第一個不同就是思維模式。

02 語言模式

卓越的員工一開口說話領導就會喜歡,同事就會喜歡,客戶就會喜歡,他一開口訂單就來了。卓越的員工總會有貴人幫助他,有領導提攜他,有同事力挺他。普通員工話一出口就會傷人。在公司裡有很多這樣的員工:他一般不輕易說話,但一說話就要和別人爭個高下,一說話就變成了團隊的害群之馬,一說話就變成了在團隊中傳遞負能量的中心。由此可見,卓越的員工與普通員工的不同也在於語言模式。

03 行為模式

所謂行為模式,就是一個人的做法。普通員工和卓越員工的最大差別也就是行為模式。比如,我們都知道學習很重要,但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我的大腦到你的大腦的距離。如何把我頭腦中的想法裝進你的腦中,還讓你能夠接受、認同,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不願被改變。

而且很多人即便聽到別人有很好的想法也不見得能夠吸收為自己所用。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笑不足以為道。」

就像很多人讀了我的書,可是一年之後真正成為卓越員工的人也只有20%,80%的人還在平庸度日。很多人聽了我的課,回去只是3天熱度,努力了3天,就沒有後文了。真正成功的人,會一直把我在課堂上或書裡面教的方法付諸實踐,這也就是老子講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改變從心開始,能改變「心」的只有我們自己。我們一起看看下面這個故事。

「籃球之神」喬丹在學校打籃球的時候,教練本不想讓他進校隊。喬丹就去問教練為什麼不讓自己進校隊。教練說兩個原因 :第一,喬丹身高不夠(那時的喬丹很矮);第二,喬丹技術太差。因此,教練拒絕了喬丹進校隊的請求。

喬丹對教練說 :「如果你認為我身高不夠,我想辦法長高;如果你認為我技術不夠好,我想辦法練球。但是我懇求你,讓我加入校隊。我可以不出場比賽,我可以幫隊友拎行李,我也可以為他們擦地板。我只要求和他們做隊友,和他們一起練球。」

教練被喬丹的態度感動,答應了他的要求。喬丹輝煌的籃球生涯就此開始了。

如果我們把喬丹對待籃球的態度用在工作中,認真工作,為公司創造更多價值,想不成功都很難。每個人都可以成功,關鍵在於你想不想改變。如果你暫時改變不了環境,那麼就先改變自己的心態。只有樂觀、認真地對待生活,生活才不會敷衍你。

本文選自

相關焦點

  • 人脈不是成功的前提?
    二、每個人的追求、對成功的定義、所在的行業、所從事的工作、事業方向等等各個方面差異極大!因此,對「人脈」這個要素重要性的權重需求,也有天壤之別!三、如果非要找出一個人成功的前提,那唯一夠格的就是「個人的綜合能力、實力」注意!以上三點是不能分割的!只有同時去接納並透徹理解了此三點,才能讓自己在社會發展、職場發展中,找到方向。
  • 立志是成功的前提,也是前進的動力!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人們心中的答案就是志向,就是奮鬥的目標。定好人生的風向標,向著理想前行,你將會實現你的目標。立志是成功的前提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隨著志向走,成功隨著工作來,這是一定的規律。幾乎所有的成功者和偉人都很早立下遠大志向。
  • 成功的前提是什麼?是科學合理的目標
    理想就像黎明前的啟明星一樣給夜行者指明前進的方向,堅定的信念會給人以非凡的勇氣和力量。 但是,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盡相同的理想。我們在樹立自己的理想時,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樹立適合我們自己的理想,千萬不能人云亦云。理想之所以稱為理想,正是因為我們當前還不能實現它,所以,它是作為一種可能性存在的。
  • 成功的前提是我們需要長期的積累
    以前在書上看到過這樣的一個事情,大家都知道,高考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說,是每個普通家庭孩子必經的過程,因為很多有錢的家庭直接就把他們的孩子送到國外去了,當然,高考的難度是語言你花很多很多的心思去準備,也不一定會有同等的成功的,但是只要你用心的去複習,去做準備,再等待一會,成功一定會屬於你的。
  • 強烈的渴望,是成功的前提
    你有沒有覺得,當你特別想要做成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的渴望越強烈,反而越能夠更快地成功。有時候則恰恰相反,越想要得到反而得不到,求而不得的事情也時常存在。渴望是對一件事物最初的本能,當你懷揣著渴望時,你整個人都會充滿力量。
  • 桐華:每個人都可以成就最偉大的自己
    每一份成功背後都必然付出加倍的努力。當你能做到竭盡全力的敬業、勤奮、努力,才有資格想:我能收穫什麼?」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居裡夫人,但如果能像她一樣堅守最初的信仰,永遠都不放棄,那每個人至少都可以成就最偉大的自己。」桐華最終在自己眾多的興趣愛好裡,選擇將文學之路堅持到底。她也是在寫作的過程中漸漸不再迷惘,找到了自己的職業之路,現在再回頭看,跟那些很年輕就做到終身教授的同學相比,她會覺得自己也很優秀,是分屬不同領域的優秀。
  • 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優勢
    在人類的八種智能中,內省智能是社會人非常重要的智能,也稱為內省智能。內省是對自我動機和行為的檢查和反思,可以用來清理和克服自己的缺陷,以達到心理健康。它是自我淨化心靈的一種手段,可以幫助你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選擇正確的人生方向。
  • 成功的前提是認識自己
    成功的前提是認識自己                                作者:彭宇煌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這節班會課我演講的主題是「我願意成為這樣的人」。  去年11月份,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的一篇演講引發了廣泛討論。
  •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生活家
    And保持輸出的前提是要有持續的輸入,我特別惶恐自己堅持不下去/做不好這件事,讓大家的高期待落空,所以我不敢允諾「一定/必須」這樣的字眼,只能說盡力而為,所以就讓它順其自然的成長吧!再次真誠感謝各位朋友夥伴的支持和鼓勵!!!
  • 「靈活做人,聰明處事,成就成功」的前提是:從細節看人!
    所以,必要的時候裝糊塗,必要的時候吃點虧,必要的時候退一步,必要的時候低調點,必要的時候忍讓些,必要的時候捨得點,都是我們成就成功的前提!俗話說:靈活做人,聰明處事。為人圓滑,在社會上才能處的來嘛!與朋友合租,總會出現房間衛生的打掃分配問題,先做事兒,總歸沒什麼毛病,至於這個室友值不值得你繼續與他合租,三個月過後才能看出真面目。
  • 分手後成功複合的前提是什麼?
    這世間的愛情故事千奇百怪,每個人在一起和分手的原因也都不盡相同。  但往往還是逃不過兩件事:缺失了新鮮感和安全感。  就好像你要吃一道菜,新鮮感就是它的色澤味,讓你產生驚喜和快樂的東西。而安全感是它的食材的新鮮,品質,性價比,是讓你感到舒適,避免風險的東西。
  • 「成功的人,都有著精彩的人生」:擁有了這些特質,一樣可以做到
    文 / 西郊有情方孝孺曾說:「不安於小成,然後足以成大器;不誘惑於小利,然後可以立遠功夫。」其大意就是,人要想更進一步,需要的一些特徵。做人不能小富即安,容易滿足的人,只會停止不前,不能成大事。為人處世,不要目光短淺,對眼前的利益要學會取捨,才能謀利長遠的成功。每個人都渴望能成就一番事業,有誰是願意甘心一生無所作為呢?
  • 阿朵成功晉級:每個受歡迎的人、成功的人,都懂得「自我整合」
    阿朵自從在上一期《乘風破浪的姐姐》被大家投票復活歸來後,一直都非常的穩、出色,沒有讓觀眾們失望過。近日,阿朵更是以403票成功晉級,這一次的成功,也讓她距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一路走來,阿朵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經歷過風霜、依然乘風破浪的姐姐。換句話說,每個受歡迎的人、成功的人,都懂得「自我整合」。
  • 《摔跤吧 爸爸》:每個人成功的背後,都離不開這3個原因
    把目標當成扭轉命運的機會 我們現在大多數人都很迷茫,按部就班在自己的生活裡,下班回家玩抖音,刷微博,玩遊戲,葛優躺等等。拿著餓不死存不下錢的生活裡循環,久而久之陷入不甘這樣卻也只能這樣的怪圈裡,因為我們喪失了目標。 吉塔和巴比塔最開始非常牴觸摔跤和父親。
  •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奇妙仙子
    奇妙仙子用自己的真誠和熱情求救周圍的人,她對飛行仙子的嫉妒和厭惡毫無察覺,甚至懷著感恩的心用青筋所有熱情去完成一件她根本不成完成的事情(當然她對潛在的危險毫無估計能力)。大錯鑄成,她沒有推卸責任,首先想到的是承認錯誤和極力彌補。  3.天賦+努力=成功。
  • 丁元英成功的前提是什麼?
    把貧困縣中的貧困村帶到市場經濟中佔有一席之地,讓王廟村可以永久在這個產業鏈當中有一席之地。有很多人看完《天道》,總想著能不能復刻丁元英,憑空創造一個神話,其實答案很明顯,在讀讀上面那個段子就明白了。成功不是簡單地模仿,別人的成功一定有其前置的條件和準入標準,複製別人的模式前一定要做到信息對稱。
  • 《失戀巧克力職人》每個人都有問題,每個人都可以理解
    日劇有一個特點,是我看《勝者即是正義》以及這部感覺到的,就是劇本身並不會有所偏向的表現某個人好還是不好,就像《勝者》裡一樣,打官司的雙方通過不斷的鏡頭回放及細節陳述,會發現雙方其實都存在問題,不存在哪方對哪方不對的情況,所有的官司到最後都會出現一個小反轉,能看出雅人叔幫忙打官司的那一方也不是什麼好鳥。
  • 成功的前提到底是什麼?讓浪小花告訴你
    如果您真想活出個人樣來,請收起自己那種天天有牢騷、事事都不滿的態度,靜下心來做好任何一件事,那麼,成功就離你不遠了。到那時,滿心歡喜還都歡喜不過來呢,哪還有閒工夫抱怨什麼。這一觀點,不是一隻火豚的經驗之談,套用一句廣告詞來說,那只是「礦泉水的搬運工」而已。
  •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是「黑鬍子 」
    在冀劍制看來,這些多元的正義觀在哲學領域裡幾乎都能找到與之對應的學派和代表。《海賊王》裡有個著名橋段:路飛被關進因佩爾大監獄,打算帶著一群人越獄時,監獄副署長漢尼拔對他說了一段漂亮話:「你們只不過是臭名遠揚的海賊和謀反者罷了,只要你們這些人在海上存在著,百姓就會因為害怕失去所愛之人而徹夜難眠。」通常說來,保護弱小是一種捍衛正義的舉動,當漢尼拔說完這段話後,路飛猶豫了。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時區」,太多人卻踩著別人的節拍前行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所以,放輕鬆。你沒有落後。你沒有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