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個段子
一漂亮性感的女同事,其老公給她送午飯,沒說話放下就走了!
新來的男同事問:那是誰?
美女:送外賣的。
男同事問:沒給錢?
美女:不用給,晚上陪他睡一覺就好了……
第二天,男同事為這位女同事帶了四菜一湯的午飯,整個辦公室轟然大笑。
段子啟示:
成功不是簡單地模仿,別人的成功一定有其前置的條件和準入標準,複製別人的模式前一定要做到信息對稱。
《天道》神話能不能複製
《天道》的精彩莫過於丁元英在王廟村創造的扶貧神話,劇中丁元英運籌帷幄,算計每一個環節,甚至對一些人物都做出準確的預測。
在丁元英的幕後操控下,格律詩這個在王廟村成立的品牌猶如一匹黑馬,僅僅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走到了其它品牌多年都沒有走到的位置。把貧困縣中的貧困村帶到市場經濟中佔有一席之地,讓王廟村可以永久在這個產業鏈當中有一席之地。
有很多人看完《天道》,總想著能不能復刻丁元英,憑空創造一個神話,其實答案很明顯,在讀讀上面那個段子就明白了。成功不是簡單地模仿,別人的成功一定有其前置的條件和準入標準,複製別人的模式前一定要做到信息對稱。
丁元英成功的前提
《天道》中丁元英答應芮小丹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王廟村實地考察,最主要是了解這裡的人擅長做什麼,想做什麼,有什麼技術特點,再結合馮世傑和葉小明能力和特長才能確定做什麼的範圍。
確定能幹什麼之後,丁元英在家做了大量的研究方案,有針對市場的,針對品牌的,甚至針對人性層面的。這才制定了王廟村的布局模式不以銷售音響產品營利為主,而是以炒作格律詩品牌,最後公司或託管,或轉讓,或逼對手合作為主。
並且選定了出資人,確定了王廟村和格律詩之間的合作關係,算計好了所有時間節點,神話正式拉開序幕!
神話的啟示
很多人因為丁元英而愛上喝茶,愛上聽音樂,當然還有很多人愛上抽菸。
因此,經常在群裡提醒,《天道》中丁元英的生活方式是他的,不是你的。我們可以學習,但是不要太刻意模仿,千萬不要「沒有那種命,卻得了那種病」,著實害人不淺。
我們最應該學習的是「實事求是」的精神,以及延伸到具體行動中的「見路不走」的指導方針。
《天道》這部電視劇「劇如其名」。劇中處處告訴我們:凡事都要遵循自然規律,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做事情,這就是天道;世上本無救世主,自己才是救贖自己的救世主,這也是天道;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便是天道。
這部劇最出彩的地方就是丁元英的思維,不禁讓人著實佩服。劇中多次提到「文化屬性」。丁元英說:
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和民族,任何一種命運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
弱勢文化造就弱勢人生,強勢文化造就強勢人生。弱勢文化屬性的人,內心世界匱乏,意志不夠強大,做事方法不夠周全,若沒有下定徹底擺脫弱勢文化的決心,就很難改變現狀。而且,還會更加依賴於強勢文化的強者,將其看作自己的救世主,結果也是功虧一簣。強勢文化屬性對於高境界的人來說,通俗易懂,就成為一種流行品種。
他還有一句話讓人深思,那就是:如果養兒是為了防老,那麼父母就是天然的債權人,每個兒女都是為了還債,直不起腰來。而老人如果一直想著回報,就會心裡不平衡,覺得自己吃虧了。
很多人看到這句話會產生很大的疑惑,養兒防老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種孝道,怎麼到丁元英這裡就是還債了?這也需要大家的慢慢思索與揣摩。
這部電視劇正如肖亞文在劇中說到的那樣: 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戶,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這已經夠了。《天道》的確是一部能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的,感悟道理的不可多得的絕佳電視劇。
《天道》這部劇固然牛,但是因為涉及大量敏感內容,不少內容被現在的視頻平臺刪減了,比如丁元英與智玄大師五臺山論道;丁元英與韓楚風煮酒論英雄的涉政部分。除了刪減,結局芮小丹的自殺被電視劇改編為因公殉職,具體原因無從得知。
比起電視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更加全面,更加能完美展示作者的思想,傳達神秘作家豆豆想要告訴觀眾的真理。如果你對《天道》這樣的電視劇感興趣,建議你不妨看看原著作家豆豆的三部曲,分別是《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三部劇一部比一部層次高。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