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地做了語音版,可在喜馬拉雅FM搜索天道劇評或浪兄筆記收聽。
之前也寫過一篇天道的文章 《天道》:坐井說天闊 更篇宏觀和普世一些,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想解析兩個概念:文化屬性和愛情。
很多人把天道當做商界權謀來看,當做成功學來看,以點概面了,它的內核是一個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講的是一個有趣又無趣的男人愛上了一個漂亮女人,並且送給這個女人一個特殊的禮物。什麼天道,什麼文化屬性,什麼扭轉乾坤的商業權謀,都只是個附屬品罷了。真實內涵在於,造物主給的那顆赤子之心。
很可惜電視劇的《天道》是刪減版的,或許我也是「著了相」想去究竟裡面的「文化屬性」到底是什麼?所以,買來豆豆的原版《遙遠的救世主》來看。一字一句的對照,加上電視劇王志文老師的演繹,去參悟,去獵奇。
光看書本得來的想像是很難具象的,光看電視劇得來的理解是片面的(儘管這部電視劇的還原度極高,已經很難得了)但是,一些關鍵的點還是被「審核」而和諧了。和諧後,讓你單看電視,有些不知所云,雲裡霧裡。這樣,原著與電視劇一參照,仿佛就「開了一扇窗戶,看見了和以往不一樣的東西」。
先說一下到底什麼是「文化屬性」?這個神乎其神,被冠以「文化密碼」,誰破譯了文化密碼就能在中國的股市開箱取錢的神秘理論到底是什麼?第一次這個詞出現是在韓楚風與丁元英在酒店把酒深談的時候。這場面本身就很激發人的獵奇心,一個年薪60多萬,在私募基金一把掙了188馬克的總裁,和一個操縱兩個億又掙了兩個億的「奇人」,兩個人的談話,能說些什麼話呢?他們是我們平民觸碰不到的階層,卻更能激發起我們的好奇心。
「我們這個民族總是以有文化自居,是什麼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弱勢文化?是符合事物規律的文化還是違背事物規律的文化?任何一種命運,歸根結底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這是丁元英第一次提到文化產物?是不是聽得雲山霧罩,仿佛只有韓楚風能明白他在說什麼,一飲而盡把被子往桌上一蹾,「文化屬性這個詞提的好,點題。」
再往後一次深談「文化屬性」,是和芮小丹在功夫麵館吃飯的時候,有些對話,電視劇裡是沒有的。
丁元英說,「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客觀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世主的文化。」
結合整部小說的劇情,我們明白了,丁元英和韓楚風,他們都懂得經濟學,操縱社會一些有形的無形的一些資源,他們就是強者文化,而馮世傑和他的鄉親們是弱勢文化,弱勢文化拜神拜佛拜基督,期望能破格獲取,倚仗的是強者的道德同理心和共情,來幫他們一把,是她們的救世主。
丁元英說,「文化屬性無所用,無所不用。」文學、影視的創作如果能破解更高思維空間的文化密碼,那麼她的功效就是啟迪人的覺悟、震撼人的靈魂,這就是眾生所需,就是功德、市場、名利,那個暴利不是我決定的,不是由人的主決定的,眾生會自動就把他口袋裡的錢掏出來,由不得他不掏,支配人的價值取捨行為的那個東西,就是文化屬性。
再對比芮小丹與王明陽的談話,芮小丹說王明陽不是好漢,他是一個自認為自己是強者的弱者,因為他們的組織在破格獲取,從法律上講是犯罪,從文化屬性的角度講,就是弱者!
丁元英是一個現實的不能再現實的人,他能讀懂社會的運行規則,更懂得人性。酒醉醺醺,丁元英感慨,中國為什麼窮?窮就窮在幼稚的思維,窮在期望救世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這種期望是滲透到民族骨子裡的價值判斷體系。也真正點題,為什麼這部小說叫「遙遠的救世主」。說實話,很認同,作為眾生的我們,誰沒有想過有一天,天上會掉餡餅?說不定會中彩500萬呢,在還沒中到500萬前,已經開始考慮怎麼花這500萬了。說到底,還是文化屬性使然。
馮世傑、劉冰、葉曉明就是三個普通人,他們期望著被破格錄取,期望著天上掉一個大餡餅......
芮小丹在去了一趟北京見韓楚風,明白了什麼叫階層,她和丁元英不是一個階層的人。馮世傑和丁元英也不是一個階層的人,馮世傑們有自知之明,他們在故意的想和丁元英牽扯上聯繫。靠的就是芮小丹,一個企圖接近丁元英的女人。其實,她完全低估了自己。先不說她也有德國居留、維納斯酒店50%的股份、一套別墅這些物質條件,單憑丁元英對她的評價,就能知道這個女人並不一般,一摞的證書證明著她「勤奮、好學、超出一般女子的膽氣」,她的悟性和天分也是極高。
她慢慢領悟丁元英說的那種「文化屬性」,她明白丁元英遲早有一天會離開,就像肖亞文說的「是女人,就有貪嗔痴,沒有貪嗔痴的女人是天國的女人.....」她就是那個天國的女人,她並不難過和羈絆丁元英的離開,只想好好把握和他在一起的時光,同時,她又脫離不了世俗女人的需求,她想多留他一段時間,想要個念想,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故事,才有了這個禮物——一個商業神話。
芮小丹說:「古城是留不住你的,我也沒奢望天長地久,給我留個念想,讓我知道你曾經這樣愛過我,我曾經這樣做過女人,別往我的回憶都留在床上。」
在我看來,電視劇裡的芮小丹的扮演過於「具象」「平和」了,小說裡的芮小丹更果敢、更具魅惑力。從肖亞文對她的評價「腰細腿長、胸高屁股大,再加上冷豔氣質」,顯然,左小青並不太符合芮小丹的形象。當然這是題外話。
為什麼我說電視劇需要和書本參照著看?因為電視劇把芮小丹作為女性屬性的獨特魅力,削弱了。關於男女之間的情愛話題給刪減了。聽肖亞文、芮小丹、歐陽雪,夜深閨蜜之間談的男女話題,更有意思。但是電視劇礙於「門面」都給刪了。
這就完全失了「色」。
就像丁元英說的,「天下之道輪到極致,無非百姓的柴米油鹽。人生冷暖論到極致,無非男人女人的一個『情』字!」
人活到最後,什麼名利金錢都不重要,就是男女之間的那點事!
話說,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熱戀,連生死都不顧了,任何一個真正愛過的人都能明白和理解那種感受。女人痴,男人更痴,就真的給他寫了一個神話,這真是最特別的禮物,也是最浪漫的禮物。
既然這個男人這麼愛這個女人,為什麼在這個女人面對一幫歹徒生命危險時,沒有說立馬停下?如果他說保護好自己的生命,速速離開,或許芮小丹就不會死?但是沒有,丁元英只是掛上了電話......
其實世界上,沒有灰姑娘和白馬王子的故事,任何兩個人相愛,一定是基於一種對應人格 。丁元英和芮小丹超越普世的男女之愛,有更高的靈魂契合,他評論小丹「自性無所掛礙,是為自在,我不如你。」所以,害怕女人到骨子裡的丁元英視芮小丹為「紅顏知己」,願意接受芮小丹的愛。
芮小丹曾經在抓捕王明陽時,就死過一回,不過幸好那是一顆臭彈。芮小丹說,如果死了,她一生最後悔的事就是不能再見丁元英一面,人生不夠圓滿。如今兩人相知相愛,她很滿足,所以去追求人生更大的價值。
在丁元英接受芮小丹,兩人云雨之後,芮小丹說情願這一刻死了,有人把我們塑成雕像,那麼你對我的愛便永恆了。如果說這個女人不貪心,並不準確,她其實是更大的貪心——要一份永恆的愛!
愛情本來就是需要兩個人編的故事,你出招,另一個人接招,在過招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愛意,這也是戀愛的樂趣。
丁元英接招了,他去了王廟村,去寫一個神話。這是送給心愛女人的禮物,多麼別致的禮物。女人天然對於「智慧」「能力」有一種毫無抵抗力的崇拜。丁元英就是一個行走的「智庫」。
對於普通女人講,從他身上撈不到「盡享奢華」的好處,他只想低調樸素的過一生。一般女人對於樸素生活是有恐懼的,所以,丁元英的前妻給他下了個定義「對於世俗文化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包容」然後離婚。
但恰巧,芮小丹就是一個脫離了世俗的女人。
以丁元英的思辨,他早已預見了後來發生的事情——芮小丹的死,他曾經嚴肅地對芮小丹說要她辭職:「你應該辭職,是你應該,而不是我希望,是警察就沒有避險的權力,但國家機器從來不缺一個遲早要被淘汰的女警察,這不是通俗英雄主義和通俗的平等意識可以理解的價值。」
但是芮小丹沒有聽進去,這個高級的女人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她聽進去了,她就不是芮小丹了。她用哲學的邏輯回復了一句:「如果我不是我,那就不是我愛你,而是你自己愛你自己,也就沒有愛了。」
先不管他們倆人說的邏輯哲學,但僅從這一點已經證到,這個男人是極其愛這個女人!
這個電視劇最可惜,除了把男女之事對話給刪除了,還刪了關於佛道的領悟,或許是因為「色」與「宗教」都是通俗價值觀所避諱的吧。
雖然裡面的生活都是日常,但細思這是一場驚世之愛啊,改寫了一個村莊人的命運,一個商業神話,兩條人命,一個是被強力作用殺富濟貧的林雨峰,一個是趴在井沿兒邊窺一眼上流生活的劉冰。
韓楚風曾經給丁元英下過一個結論:「更高級的哲人獨處著,這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再他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
但對於丁元英來說,這該是慶幸還是悲哀呢?
(作者:墨落)
來源:全網絡整理 感謝各位網友和原作者
歡迎大家關注本號 浪兄筆記 ,解讀文史,記錄生活,感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