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臺市中醫院舉行東臺中醫藥博物館(籌)藏品捐贈儀式

2020-12-28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6月2日鹽城訊 5月26日下午,東臺中醫藥博物館(籌)藏品(第一批)集中捐贈儀式在東臺市中醫院北關院區舉行,醫院領導班子、捐贈者代表、臨床科室代表參加捐贈儀式。副院長梅春林主持活動儀式。

隨著東臺市中醫院雅居院區的發展,在醫院院史館基礎上籌建「東臺中醫藥博物館」成為醫院全體職工的一致共識。今年4月7日,該院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出藏品捐贈倡議書,向社會各界人士和醫療同道徵集與東臺市中醫藥建設發展、中醫世代傳承及中醫藥歷史人物等相關的實物和史料,為東臺市中醫尋本溯源,傳承東亭醫脈。

倡議發出後,徐健、蔣偉龍、孫林春、吉家林、左志春等東臺市醫學、歷史文物收藏研究領域知名人士和市中醫院醫護人員積極踴躍參與,先後捐贈診療器具、中藥標本、原版照片、典籍、醫書、醫案、史料、音像製品等珍貴藏品數百件。儀式上,院方與捐贈人籤訂捐贈協議,並為捐贈人頒發證書。

為深入挖掘東臺數百年間中醫藥傳統文化內涵,加強中醫藥文化傳承和保護,填補東臺中醫藥博物館(籌)的空白。為此,東臺市中醫院再次呼籲社會各界人士和醫療同道踴躍為「東臺中醫藥博物館」捐贈文物藏品。(丁然 蘭花)

相關焦點

  • 東臺市美食--生炒蝴蝶片
    舌尖上的東臺(堤西篇)舌尖上的東臺(堤東篇)舌尖上的東臺,味道鮮美的海鮮。神一樣的吃法!專業吃貨分享!東臺屌絲吃貨省錢攻略。一個吃貨心目中的東臺美食。東臺5元以下美食地圖!這麼便宜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了!必分享!菊黃正是品蟹時。
  • 東臺市政府公告
    東 臺 市 人 民 政 府關於廣泛徵集2021年度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的公告為科學編排和實施一批順應民意四、推薦方式推薦人可通過來電來信、電子郵件等形式推薦,聯繫地址:東臺市北海路8號市行政中心1109室,郵編:224200,電子郵箱:dt60601109@126.com;聯繫電話:89561109、68831109;傳真:85213532。來電來郵請註明「2021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建議」字樣。
  • 【春節出行】2017,在東臺坐公交不能不知道!
    東臺公交一卡通、手機APP軟體安裝使用和智能公交站亭最全信息編者按  為方便市民出行,東臺市民生公交有限公司從2017年1月1日起對我市部分城市公交線路進行了加密調整,具體如下:  1、原1路線(東臺—富安鎮),現更名為101線;並加密東臺—安豐車站公交102線。
  • 【東臺名人】練束梅:從東臺走出去的影視演員
    練束梅(練練),女,江蘇東臺人。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因出演著名電視劇《恰同學少年》中陶斯詠一角進入大家視野,事業如日中天的她近年出演了多部好評如潮的影視作品,清新亮麗的外表更是贏得了眾多觀眾的喜愛。在熱播劇《趙氏孤兒案》中,練束梅淋漓盡致的表演獲得了業內、外的雙重肯定。  練束梅,出生於江蘇東臺。
  • 北中南、中圓融、南吾悅,看不懂的東臺房價,說不清的東臺人.
    還記得兩年前我說東臺房地產會進入2.0時代麼,東臺再找不到5000以下的樓盤,大開發商陸續進入東臺,他們不會惡意抬高房價,但是會拉高房價的整體基數,但事實證明,還是有頭鐵的,比如說恆大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 江蘇鹽城東臺市地面數位電視接收報告
    各位發燒友好,現在報告一下江蘇省東臺市DTMB數字地面波發射的情況。東臺市地處江蘇中部,隸屬於江蘇省鹽城市,北緯32°33′~32°57′,東經120°07′~120°53′,擁有85公裡黃金海岸線,是沿海縣級城市,西溪古鎮是神話董永與七仙女傳說的發祥地,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今晚,東臺徹底火了!
    看點早知道為了慶祝元宵節這個盛大的傳統節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錄製的《2021元宵戲曲晚會》首次走出演播室,在江蘇省東臺市的天仙緣景區打造一場實景戲曲大秀,精彩編排的戲曲節目結合著無人機、威亞、AR等現代科技手段,在秀美的青山綠水間,呈現出「上元之夜,山河百景」的震撼場面,而梅蘭芳先生已經失傳的元宵應節戲《上元夫人》也將重裝亮相,成為晚會上的一個「高光時刻」。
  • 東臺衛生文化系統迅速貫徹落實陳書記講話精神
    (詳情戳右邊藍字→ 陳衛紅在調研文教衛生工作時強調:讓東臺人的幸福更有質感)          為迅速傳達貫徹陳書記講話精神和工作要求,市衛生、文化系統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就相關工作進行部署落實。          在體系建設上,人民醫院完成住院A樓改造,中醫院繼續打造城東新區醫院,婦幼保健院完成整體搬遷前期籌備工作,同步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檔升級工程;實現「村衛生室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完成改造升級57所村衛生室及11所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確保省級標準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城鄉全覆蓋並高效運轉。
  • 東臺交警大隊欺負殘疾人三輪車夫.(東臺新聞多則)
    【新朋友】點擊上方藍色字「東臺人論壇」加關注召喚東論君蜀黍請加:dt123net
  • ◎家鄉美┃☞舌尖上的東臺:精彩視頻帶您詳細了解東臺魚湯麵的前世今生~東臺人請擴散~
    來到東臺者不吃餐魚湯麵,則是一件遺憾的事。1924年東臺魚湯麵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獎章。列名《中國小吃譜》。  江蘇特產—魚湯麵,為東臺名點,魚湯麵的製作很特殊,先要剖魚清洗,不留殘血。用豬油下鍋沸至八成,陸續放魚入鍋炸爆,起酥撈起,不能燒焦。將炸過的魚加上鱔魚骨頭或豬骨頭,用河水熬出稠湯,蔥酒去腥,再用細篩過濾清湯,放入蝦籽少許,即可作麵湯。麵條用上白刀切面。所以,魚湯麵色香味俱全。
  • 舌尖上的東臺
    說到「舌尖上的東臺」,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東臺魚湯麵、東臺陳皮酒和東臺西瓜。那麼,我們的介紹就從這三樣開始~東臺魚湯麵1983年被授予「江蘇名特食品」,1985年入選《中國小吃食譜》。以鯽魚、鱔骨、豬大骨為主料,具有湯濃似乳、點滴成珠、鮮而不腥、肥而不膩的特點。富含優質蛋白質及磷、鉀、鈣等多種營養素,具有潤脾健胃、補虛療腸,增強免疫力、通乳催奶作用。
  • 最新一批浙商捐贈藏品入駐浙商博物館
    通訊員 王懌婷1月6日,浙商博物館二屆二次理事會在杭州舉行,會上同時舉行最新一批典型藏品捐贈入館儀式。「浙商也是一座文化寶庫,浙商博物館是打開這個寶庫的一扇大門。」浙商博物館理事會理事長周國富在會上表示,浙商博物館在展示浙商文化、總結浙商實踐、弘揚浙商精神、研究浙商發展規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今,浙商博物館也成為了一個「文化打卡處」,不少黨員活動、學生實踐也都會選擇來這裡,希望未來浙商博物館能在展示、交流、教育、研究等方面做出更多更新的貢獻。浙商博物館開館六年來,已經入館浙商文化相關的各類實物藏品近3000件,電子檔藏品萬餘件。
  • 有一種鄉愁叫東臺方言
    《東臺方言新辭典》作為迄今為止最權威的方言著作,為方便讀者閱讀及使用,該書提供東臺方言音韻索引、筆畫檢字表和普通話讀音索引三種索引方式。全書包含東臺方言常用字詞與普通話發音對照表、東臺方言中常說不常寫的字詞索引、東臺方言與普通話字同但音義不同的詞、東臺民間常用俗語俚語、東臺民間常用歇後語及東臺市及各鎮名稱。
  • 東臺「將軍樹」的傳奇故事
    ②@幸福東臺 微團購和微預訂等網商平臺功能即將上線,歡迎市內外有意向的商戶和酒店,以及其它機構抓緊與我們聯繫!更多精彩活動請關注東臺市委宣傳部@幸福東臺 官方公眾微信。成為@幸福東臺 微會員,並籤到獲得積分,即可參加「刮刮卡」、「砸金蛋」活動(參加活動請輸入「刮刮卡」或「砸金蛋」,也可到會員活動頁面籤到後直接點擊進入)。
  • 東臺,你的名片印好了,來拿吧~
    2002年10月26日,《民間傳說——董永與七仙女》郵票首發式在江蘇東臺、湖北孝感和安徽安慶同時舉行(湖北孝感側重於孝文化,安徽安慶側重於黃梅戲故鄉),2006年5月,東臺「董永傳說」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市衛健委副主任走進東臺FM96.3《政風行風熱線》
    FM96.3東臺人民廣播電臺《政風行風熱線》每周四上午10:30到11:00,部門單位一把手與聽眾朋友面對面,歡迎收聽,歡迎參與! 熱線電話85254666 4月2號上線嘉賓:東臺市衛健委副主任陳張。4月9號上線單位:東臺市公安交巡大隊。
  • 看東臺大「糧倉」變身大「良倉」
    黃海明珠金東臺,依然是綠意蔥蘢,漸漸轉寒的氣候擋不住東臺大地豐收的熱情與喜悅。在裡下河水網優質稻米主產區,金色稻浪已變成綠茵茵的麥毯,和暖的空氣中依然飄逸著淡淡的稻米清香;在堤東特經產業集聚區,白色的鋼架大棚連綿不絕,棚架內越冬蔬菜種植現場熱火朝天;遼闊的東臺海濱,林風杉語,浩瀚無垠,鹿鳴鷸舞,令人神往…… 近年來,東臺高舉「產業強市、品質興城、實幹惠民」大旗,放大「格局、境界、視野」,從糧棉種植全國上榜的傳統農業大縣,到躍居農業農村現代化全國第一方陣,東臺
  • 【留住童聲·第32期】淺水窪裡的小魚/鄒彥凝——東臺市第一小學
    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自我介紹我叫鄒彥凝,今年10歲,就讀於東臺市第一小學。我是一個漂亮的小女孩,長著一張小小的臉,眼睛雖然是單眼皮但特別有神。我的性格屬於慢熱型,受不了別人的批評,但我在老師們心目中可是一名乖學生哦! 我的愛好比較廣泛,跳舞、遊泳是我的強項。在遊泳池裡我像一隻自由自在的青蛙變換著各種姿勢。
  • 百年魚湯麵 濃濃東臺情
    東臺物產豐饒,特產眾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東臺西瓜、東臺發繡、東臺魚湯麵、東臺繭絲綢。前不久,東臺市委市政府主辦、東臺市委宣傳部負責運營的@幸福東臺 官方微信(微信號:jsdtxcb)通過徵集、投票選出了東臺四大特產宣傳廣告語。戳下圖了解詳情
  • 【最美家庭】東臺最美家庭事跡簡介
    為傳遞真善美,弘揚正能量,讓家庭美德深入群眾,深入人心,使廣大群眾在參與中有觸動、有感悟、受教育,共同營造美麗東臺的良好氛圍,市文明辦、市婦聯、東臺日報社共同推出106戶最美家庭事跡簡介。1、丁友餘家庭,住時堰鎮陶莊村,食道癌手術15年的養母、腦萎縮3年的養父,朱愛年和上門女婿丁友餘夫妻倆用不離不棄的守護,演繹著沒有血緣超越血緣的動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