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了美國夢,卻也終究敵不過人性——談《了不起的蓋茨比》

2020-11-15 學友爸

「蓋茨比信奉的那盞綠燈,是一年一年在我們面前,漸行漸遠的極樂未來。我們追不上它,不過沒關係,明天我們會跑得更快,把胳膊伸得更遠迎接一個美好的早晨——」

這就是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最為觸動心弦的自白。

在上個世紀20年代,紐約的發展陷入了一種不正常的狂熱,股票的發展到達了巔峰,華爾街的金融業一度繁榮穩定,舞臺越來越寬,建築越來越高,道德約束越來越寬鬆,華爾街引誘著無數年輕人和野心家來追求財富。人人都希望實現那個心中神往的美國夢。然而上帝是不公平的,有的人生來就是億萬富翁,擁有著別人一輩子也賺不到的財富。


蓋茨比與布坎南

湯姆布坎南就是其中的一位。布坎南可以說是上流社會的代表,也是那個紙醉金迷的社會時代的代表。對,他擁有豪華的房子,美麗的妻子,無數的傭人,和迷戀他金錢的情婦。然而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他財富的一部分。

再來說說我們故事的主人公蓋茨比。他是美國夢的典型代表。所謂的美國夢(American Dream),是一種相信只要在美國經過努力不懈bai的奮鬥便能獲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們必須透過自己的工作勤奮、勇氣、創意、和決心邁向繁榮,而非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通常這代表了人們在經濟上的成功或是企業家的精神。但是如果能實現美國夢,獲得無數的金錢財富,你便能獲得人們的尊重,就算在光鮮外表的背後充斥著不為人知的骯髒交易。

經過多年的經營和奮鬥,蓋茨比取得了成功,從一名貧困的軍官搖身一變成為了富可敵國的富翁。但是他一直都沒有忘記那位在他奔赴戰場前被他輕輕一吻的女孩黛西。而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黛西,黛西出生貴族本就不過分追求金錢。他只為了讓黛西過上富足的日子他拼命的追求財富,只因為黛西喜歡熱鬧的派對他便每天舉辦盛大的晚宴。外表自信的蓋茨比面對自己心愛的女人內心變得如此自卑。可以說黛西是他畢生的追求是他生命的全部。北歐有一個古老的傳說:人的一生只要看到一道綠光,許下的願望就會實現, 只要見到綠光,就可以看清自己的心思,也能夠看清愛人的心思。蓋茨比一生都堅信那道綠光,他明白,在漫長的黑夜裡,他所抓到的黛茜,便是他存在的理由,一生為之奮鬥所得的一切,就算枉若虛無,也需要一


個名頭。就像最後一句所說,我們繼續前行,逆水行舟,直至回到往昔歲月。

成就了夢想卻敗給了人性

蓋茨比為黛西每周準備著盛大的晚宴,滿屋子的億萬富翁,花花公子和兔女郎,黑手黨和政府交換著電話,影星,百老匯導演,瘋狂的音樂家。。。。。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他們嚮往著蓋茨比的財富,對能參加到這耗資巨款打造的盛宴感到榮幸,仿佛人人都是他的好友。

五年前,蓋茨比深情親吻的那個女孩,沒有等蓋茨比回來就嫁給了布坎南,即使家中有美麗的妻子在家,布坎南依舊外出尋找情婦,情婦也有家室,而布坎南追求的不是情而是肉體上的快感和刺激。當蓋茨比找到黛西想再續前緣的時,也許是因為丈夫出軌的怨恨,亦或是對蓋茨比還有感情,她接受了。但是她不敢真正面對著兩個男人做出選擇,她想要與蓋茨比私奔,而蓋茨比卻想讓她勇敢的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結局可想而知。

在黛西開著車和蓋茨比在路上奔馳的時候,布坎南的情婦誤認為是布坎南的車,迎面衝來,被黛西撞死,蓋茨比心甘情願為黛西承擔著一切,卑鄙的布坎南把一切矛頭指向蓋茨比,最終還沒有等到警察上門,蓋茨比就被威爾遜用手槍打死。蓋茨比的死亡被媒體大肆報導,出軌威爾遜太太,殺人滅口故意撞死情婦,被威爾遜先生槍殺死有餘辜,這樣顛倒黑白的報導成為了結果,蓋茨比為了愛情付出了所有。但布坎南和黛西,他們毀了別人的家庭,撞死了人,然後縮回自己的錢堆裡和漫不經心的無所謂當中。然而,在蓋茨比葬禮那天,除了尼克,沒有一個人參加蓋茨比的葬禮,那些在晚宴上狂歡的人,無數受過蓋茨比好處的人全都不知所蹤。蓋茨比在臨死前一直在等黛西電話,但此時的黛西卻依偎在布坎南懷裡,丈夫的背叛視而不見,蓋茨比為她付出的一切選擇遺忘。蓋茨比愛上這樣的女人註定是悲劇。即使取得巨大的財富,也終究敵不過人性。

了不起的蓋茨比

蓋茨比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貧困的出身,為了愛情能夠義無反顧,財富沒有讓他迷失,以他的身份和地位什麼樣的女人找不到,但是蓋茨比卻堅持初心,心裡只裝著五年前他輕輕一吻的那個女孩。這樣的蓋茨比真心了不起。

相關焦點

  • 《了不起的蓋茨比》「雙重視野」下奏響「美國夢」幻滅的哀歌
    小說以美國一戰後紙醉金迷的狂歡為背景,描述了美國夢的幻滅,被美國藍登書屋評為20世紀百部最佳小說之一,也是青年人必讀的經典小說。Robert Redford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一曲吟唱「爵士樂時代」「美國夢」幻滅的哀歌。
  • 《了不起的蓋茨比》:蓋茨比是萊昂納多飾演過的最悲情的男主角
    20世紀末,美國學術界權威在百年英語文學長河中選出一百部最優秀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高居第二位。這部被譽為20世紀最為人欽佩的美國小說受到作家海明威和村上春樹的熱烈追捧,作者菲茨傑拉德也因這部小說奠定了自己在現代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成了『』迷惘的一代『』和「爵士一代」的代表作家。
  • 電影推薦|了不起的蓋茨比
    ,所以,《了不起的蓋茨比》從本質上來說,是一部非常難拍成功的影片。魯赫曼導演的《了不起的蓋茨比》重點挖掘在影片視效上的亮點。導演巴茲·魯赫曼不僅將這部爵士時代輓歌般的電影拍得恰如其分,還完成了電影本身對歲月流長的美國夢的正確詮釋。
  • 蓋茨比的了不起在什麼地方
    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很多地方都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我也是帶著「蓋茨比的了不起到底在什麼地方」的疑問來閱讀這本書的。通讀下來,或許可以說這是一個屌絲逆襲的故事,但又不僅僅如此。一窮二白的年輕軍官愛上了一個名叫黛西的白富美。
  • 《了不起的蓋茨比》——談20世紀美國女性社會地位為何發生轉變?
    菲茨傑拉德是二十世紀初美國偉大的小說家,在其代表作《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描寫了美國夢的主題,其中重要的女性人物黛西和梅特爾具有不同等級的特點,但它們有共性,都具有當代的獨立性。
  • 《了不起的蓋茨比》蓋茨比代表是哪些人和事呢?
    用尼克上帝視角講述了蓋茨比這樣一個人,他到底代表什麼呢?很顯然他影響了尼克一生對人生,對人性,對社會,對情感,對金錢的思考,甚至更多。那麼這裡是不是就是蓋茨比代表的一切呢?為什麼蓋茨比代表著金錢?蓋茨比奢靡的宮殿般房子,狂歡宴會,所有金錢有關的代名詞,都用在了蓋茨比身上。豪車,豪宅,各種私人定製,樂隊……尼克最後用很好的一句思想解釋,金錢不過是過眼雲煙。
  • 《了不起的蓋茨比》:美國夢的破碎,幻影之間的短暫浮華的幻滅
    今天深藍君和大家聊一聊《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電影20世紀20年代,一戰後的美國享受著戰爭的紅利,當時的紐約也因此成了世界財富的聚集地,在紐約,有這樣一個地方,,蓋茨比向尼克梳理了他這些年的「故事」:他出身於中西部富有人家,在美國長大,牛津上學,且祖祖輩輩在牛津讀書,家人去世,繼承了巨額遺產,之後遊歷歐洲各國,在那裡收集珠寶、狩獵猛獸、作畫等等,之後戰爭開始了,他又化身戰爭英雄,單槍匹馬拿下德軍,戰功赫赫,因此所有同盟國都頒給了他勳章,戰爭結束後,就過上了現在的生活。
  • 了不起的蓋茨比為憑什麼了不起?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文章,藉此機會,再發一遍。讀過之後,你會發現,這並不只是一個愛情故事。-從廣州回來的火車上,讀完了《了不起的蓋茨比》。回到《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是一本篇幅不長的小說,菲茨傑拉德在1925年寫完這本書,那時候一戰已經結束,二戰還未發生,全美國都處於一種喧鬧的繁榮之中,後來我們都知道有一個詞叫「美國夢」。用自己的奮鬥去獲得金錢和成功,並且這一切都是可能的,這就是美國夢。《了不起的蓋茨比》很好的用小說的方式存檔了那個時代。
  • 了不起的爵士時代,了不起的蓋茨比!| 芸尚形象設計
    今天我們分享一部了不起的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其改編自1925年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F.Scott Fitzgerrald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電影中栩栩如生重現了20世紀20年代美國上流社會紙醉金迷、內心空虛的生活,用悽婉的筆墨描繪"迷惘的一代」對「美國夢」破滅的悲哀。
  • 蓋茨比有什麼「了不起?」——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
    一戰後,元氣未傷的美國經歷著最繁榮的發展、最空虛的腐敗。電影中,光華流轉的鏡頭順著簡慢的、流光溢彩的原著文字,帶領我們進入上世紀20年代——人人追趕「美國夢」的年代。這本美國文學史上享譽百年的名著,電影故事卻是屢見不鮮的「三角戀」:貧苦出身的軍官蓋茨比,愛上大家閨秀黛西。黛西卻在他參軍期間嫁給紈絝子弟湯姆。
  • 《了不起的蓋茨比》:蓋茨比為什麼那麼愛黛茜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由巴茲·魯赫曼執導的愛情劇情片,由電影中,蓋茨比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父母只是貧賤的農戶,可他從小就認為自己與眾不同,身體裡流淌著上帝的血液,認定自己是上帝的孩子。他16歲離家出走,闖蕩江湖,有機會遇到了上流社會的富翁,富翁教會他如何成為一個紳士,卻無法給他紳士的身份和財產。蓋茨比參了軍,和富家小姐談了戀愛,上了戰場,回來後戀人卻嫁了他人。
  • 《了不起的蓋茨比》蓋茨比到底有什麼了不起?盡在時代的答卷中
    被村上春樹極力推崇,比爾蓋茨自述重讀最多次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一書久負盛名。《了不起的蓋茨比》講述出身貴族的尼克住在大富豪蓋茨比的隔壁,他見證了蓋茨比和黛絲之間的故事。為了重新贏得前女友黛絲的愛情,蓋茨比通過走私等非法買賣發了財。經尼克的安排,蓋茨比與已為人婦的黛絲重溫舊夢。
  • 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了不起的封面
    雖然每年的第一天都是值得慶祝的「公共領域日」,但 1925 年出版了不少時至今日依然意義重大的作品:海明威的第一本書《我們的時代》、維吉尼亞·伍爾夫的《達洛維夫人》、卡夫卡的《審判》,希特勒自傳、「世界上最危險的書」《我的奮鬥》,還有美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F·S·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
  • 《了不起的蓋茨比》:「爵士時代」下最動人心弦的美國悲劇
    我們來自遠方,我們的夢想卻那麼近,看起來想不實現都難,然而我們並不知道,夢早已破碎。我們繼續奮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斷地向後推,直至回到往昔歲月。《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幾乎是我看過次數最多的一部作品,每讀一遍都能感受到這本書帶給我新的震撼。
  • 周五放映 | 《了不起的蓋茨比》
    出於好奇心(而不是為了和那個虛構的角色做朋友),我立刻買了一本《了不起的蓋茨比》(瘋狂暗示:希望大家都能像我一樣說買書就買書)。讀完以後,我的心情很複雜。沉靜下來以後放下書,我望向天空,嗯……總之就是——哪裡了不起了?(一臉悶圈)  終於,在我的大學時代,《了不起的蓋茨比》的電影上映了。
  • 《了不起的蓋茨比》2013年美國愛情劇情片.HD720P.中英雙字
    接下來的一幕讓我感慨萬千,跑車駛過皇后區的大橋,正如尼克所說,在這座城市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即使是蓋茨比這樣的根本不可相信的那些傳言;是啊,美國是個實現夢想的地方,多少窮人家的孩子,多少懷揣著夢想的移民來到這個國度,他們跨域大洋就像蓋茨比和尼克駛過這座大橋一樣,他們和尼克和蓋茨比一樣都懷有一個宏偉的美國夢。
  • 怎麼評價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
    改編自著名小說的電影裡面萊昂納多版本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是我最喜歡的一部,一個紙醉金迷的夢幻泡沫下是一顆追求真心幸福生活的心,當浮華退去,空有一副赤子之心的蓋茨比,顯得無比荒唐又落寞。《了不起的蓋茨比》是是美國作家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創作的一部以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市及長島為背景的中篇小說,整個故事講述一個出身農民家庭的窮小子在參軍期間遇到上流社會女神蓋西,兩個人一見鍾情,可身份地位的差距另兩人無法結合,復員後的蓋茨比發現黛西已經嫁給了另外一個富豪湯姆,湯姆舉止粗魯而且還有婚外情,於是蓋茨比為了再次贏得黛西的親睞做起了走私紅酒的生意,最終成為富豪的蓋茨比買下了紐約長島的一棟別墅
  •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淺析蓋茨比的人生悲劇及現實意義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由巴茲·魯赫曼執導的愛情劇情片,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託比·馬奎爾領銜主演。該片根據菲茨傑拉德德的同名小說改編,於2013年5月10日在美國正式上映。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詳細地分析一下蓋茨比的悲劇人生。01 虛偽縹緲的愛情,最後等來的只有死亡影片最初以一束綠光開始,又一束綠光結束。而在影片中不斷出現的「綠光」,其實隱喻著所有的美國人均在狂熱追求的「美國夢」的代表,因為它對於這群人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強烈欲望,因而它不真實。這裡的「美國夢」的實質就是想要賺更多錢,實現所謂的「財富夢」。
  • 觀影:《了不起的蓋茨比》
    他收到了蓋茨比的邀請函,在舞會上見到了蓋茨比的真容。蓋茨比主動結交,與他談其身世,尼克只是默默聽著,對他嘴裡那些華麗而陌生的詞彙不做反駁。他不知道蓋茨比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好幾次,尼克在蓋茨比豪宅的碼頭上看到一個人,他對著遠方河岸上傳來的綠光遙遙伸出了手,似乎想要抓住什麼。對岸是尼克表姐黛西的家,黛西已經嫁給了湯姆。
  • 《了不起的蓋茨比》:總是委屈自己的人,往往更難得到愛
    任何時候,活得真實、不委屈的人,才能擁有最美的愛情。蓋茨比為愛情付出的,比我們多得多;他受到的傷害,也更讓人心碎。他出自美國作家菲茨格拉德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在美國現代文庫評選的20世紀百部最佳英語小說中高居第二名,入選美國青少年的必讀課本。因為這本書,作者菲茨格拉德成為村上春樹最喜歡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