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攝影入門如何挑膠片相機?

2021-02-12 膠片的味道

*©本文圖文版權屬於 LETSFILM 專欄作者 Issa伊莎

本人並不是相機收藏愛好者或者評測專家,僅以一個用了7年多膠片相機的攝影師身份去跟大家分享一下對於怎麼挑 135 手動膠片相機的理解,僅作參考,亦歡迎交流。

本文針對的是手動 135 膠片單反,所以自動化 135 相機、膠捲卡片機、120、旁軸、還有 LOMO 等不列入分享之列哦~

下文配圖均來源於網絡,由本人整理

針對 135 手動膠片單眼相機的挑選,通俗地掃個盲,135 相機就是比較接近現在的大單眼相機的拍攝操作的,用的是 135mm 膠捲底片,外形也比較接近現代的單眼相機。

那麼,如何去挑一臺適合自己的膠片相機?攝影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只要熟知各項功能,然後結合自身的攝影水平,再來看市面上的相機各有什麼優劣,便能選出自己喜歡的一款。切忌看到別人拍出來的照片覺得好看然後去買那臺相機,因為每個人的使用習慣和水平都有區別,挑到適合自己的才最重要。下面我先跟大家說說選機器的五大方面:

本節小目錄:


一、看測光組合模式

二、看對焦屏(判斷對焦方式)

三、拍攝功能

四、快門帘與機身質量

五、鏡頭

▋▎一、看測光組合模式

拍出一張照片來最重要的就是保證曝光準確,才能拍出畫面來。此處並不是說像現在的數位相機一樣要選擇有多少個點測光還是矩陣測光還是中央測光,而是這臺膠片機的快門、光圈、iso 這三大測光組合是如何進行的(手動膠片相機基本上都是中央測光)。在選膠片相機時,看取景框內部布局來辨別它是哪種測光模式,以下舉例:

(1)快門自選優先

取景框內部功能盤上顯示光圈最大至最小,拍攝的時候選擇你想用的快門速度,取景框內部便會顯示當下的畫面應該選擇哪檔光圈來搭配出正確曝光。這種測光模式比較適合以快門為主導的抓拍各種動態畫面。(如佳能 ae-1)

圖為佳能ae-1內部

(2)光圈自選優先

取景框內部功能盤上顯示快門速度最慢到最快,拍攝的時候選擇你想用的光圈,取景框內部指針會指示選擇哪檔快門速度來搭配。這種測光模式比較適合拍攝以光圈為主導的靜態人物和風景畫面。(如美能達 x700、奧林巴斯 om 系列等)

圖為奧林巴斯om-2n內部

(3)全自選(全手動)測光

取景框內部沒有快門或光圈的指示,而是只有過度曝光、正確曝光、曝光欠缺的 「+  O  - 」指示,可以自行選擇先決定快門還是決定光圈,再去調整另外一項,來得出正確的曝光。這種測光模式可以根據攝影師的需求來變化以應對各種場合,當然這需要更熟練的攝影技巧去操作,所以新手在選的時候要考慮自己是否有耐心去研究。(如尼康 fm 和 fe 系列、賓得 k1000 等)

圖為賓得k1000內部

「選機貼士」

對於很多剛接觸單反的小白來說,要練習手動調整數據組合數據是一件很暈的事情,這個時候你可以著重看看選擇帶有半自動或自動曝光模式的相機,這樣就可以先慢慢感受好測光變化後再轉用全自動測光的機子。在熟練了之後,無論是哪種測光組合模式,都一樣可以根據自身操控來決定畫面的亮暗,機身測光的準確度才是考慮的最重要因素。

▋▎二、看對焦屏(判斷對焦方式)

對焦是否準確是跟測光同樣重要的條件,古老的膠片相機通常都需要手動對焦,所以這時要看清楚這臺機子配備的對焦屏是那種款。但對焦屏其實也可以找專業人士更換,所以同一機型也有可能是不一樣的對焦屏。

(1)水平裂像對焦

取景框中心點把畫面分割開上下兩段,如果畫面重合則表示對焦準確。(如奧林巴斯 om20、尼康 fm 和 fe 系列)

(2)微稜環對焦

同樣是看取景框對焦屏的中間一圈,在沒對準焦時圖像像破碎一樣的,對到焦後畫面是清晰的。(如美能達 x700、賓得 k1000)

(3)其他

對焦屏幕也可以找人定製,比如磨砂對焦,45 度裂像、雙裂像對焦,以及裂像、微稜、磨砂三合一等。

「選機貼士」

對焦是用膠片相機拍照的入門,無論是哪種對焦方式,如果是全手動的話,都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練習才會掌握竅門,實現抓拍也能快速對焦,比如美能達x700是裂像和微稜環對焦二合一的,這對新手來說又多了一個參考。如果沒有耐心去練習的話,建議選擇更加數碼化的帶有自動對焦功能的膠片相機。(如佳能 eos-1、佳能 eos-3、尼康 f5、尼康 f100等)

▋▎三、拍攝功能

(1)最快和最慢快門速度

該機器的最快快門速度和最慢快門速度也應該列入考慮範圍,很多機器最快也只有 1/1000 秒快門,那麼在大太陽烈日下選擇光圈 1.2 和高 iso 的時候可能無法滿足拍攝(會過曝);另外看看需不需要 B 門,帶有 B 門並搭配快門線使用,則可以自由控制長時間快門速度。

圖為尼康fm2

(2)最高和最低iso

這個一般相機都能滿足拍攝,重點是看看最低 iso 有沒有 100 以下的,因為有些 135 正片膠捲的 iso 是 50 度的。

圖為尼康fe2

(3)雙重曝光/多重曝光

有的機器可以實現雙重或多重曝光,如果喜歡創作此類照片的可以重點看看有沒有這個功能。

樣張來自本人@Issa伊莎

(4)自拍定時

這個功能大多數機器都有,一般在鏡頭圈旁邊有一個可以掰動的定時手柄可以定時 10 秒左右,買的時候只要測試是否正常即可,一般還要配一條快門線來使用,以確保更穩定。

圖為海鷗相機

(5)帶有±曝光(曝光補償)

轉盤上的±曝光,就是在你選擇了最大或最小的光圈\快門數值仍無法滿足拍攝需求時可以選擇加曝或減曝 1-2 檔(一般每一小格為 1/3 檔),這個轉盤調整也非常便利。(如美能達 x700、奧林巴斯 om-2n 等)

圖為奧林巴斯 OM-2n 機頂

(6)帶有A檔/P檔/AUTO(半自動及自動曝光功能)

可以直接選擇光圈優先或快門優先或全自動拍攝模式,這樣就省去了測光和選擇組合數據的過程,新手在初期就可以專注在對焦練習上,並且可以實現快速抓拍。但注意不要過分依賴相機的自動性,自己掌握最核心的技巧才是最重要長久的。

圖為美能達 X700 機頂

▋▎四、快門帘與機身質量

(1)快門帘

一般的機器有分布簾、鋼簾、蜂巢簾這三種,依次是布簾最便宜蜂巢簾最貴(一般蜂巢簾的機子會比鋼簾價格貴 100-200 元),蜂巢簾的鎖光效果最好,但是本人覺得蜂巢簾比較輕薄脆弱,而且壞了之後要換的價格偏貴,所以建議大家選擇鋼簾的性價比高。

布簾

鋼簾

蜂巢簾

(2)機身材質

有的相機機身是塑膠的,有的全金屬的,除了質量好壞,這也與機身重量有關,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和能承受的重量來做選擇。另外現在的二手膠片機市場混亂,避免不了翻新機泛濫,所以在選機時注意檢查表面有沒有重新塗漆的痕跡,如果是網上購機,那就只能買回來才能驗貨了。

這種刮痕和掉漆都屬於正常使用痕跡,如果在刮痕上有新漆那就是經過翻新

▋▎五、鏡頭

(1)最大和最小光圈、焦距等?

因為鏡頭的挑選比較複雜,可以另外再寫一篇長文章了,所以此處只作簡單介紹:通常光圈越大拍攝前後虛幻距離越大畫面越透亮(價格也越走高),50mm 左右的是最接近人的正常狀態拍出來不變形的鏡頭,35mm 以下的就會有明顯的廣角畸變,85mm 以上的就屬於長焦畫面取景會變窄,再以上的就比較適合拍特寫和俗稱「打鳥」的遠攝了。新手入門的話推薦 50mm f/1.8 這支俗塵「小痰盂」的鏡頭,便宜又好用。

(2)鏡頭卡口是否與現代相機通用?

首先要看清楚不同牌子膠片機的老鏡頭是否能互用。另外現代很多人都數碼膠片一起玩,出門要多帶幾個鏡頭那是十分痛苦因為很重。有些機型可以直接互用鏡頭(如尼康 fm、fe 系列,佳能 eos-1、eos-3 等)。當然主流品牌現在基本上都可以通過購買一個轉接環來實現鏡頭互用。

選機器萬變不離其宗,主要就是以上 5 大方面。至於具體哪一項對應哪個機型,就要看大家在淘相機的時候遇到什麼機,然後再去一一對應了,或者跟賣家說出你的需求,讓賣家推薦店內現貨也不失為一個方法。目前還屬主流的膠片機牌子有佳能、尼康、奧林巴斯、美能達、賓得、海鷗、康泰時等...

除了上文提到的關鍵點還有什麼地方需要注意?還有挑選一臺相機實際上要怎麼去看去選怎麼跟老闆砍價呢,具體在視頻裡面會有實踐解說,看完本文後可返回此處看視頻。

謝謝看完


學會了怎麼去辨別去分析每臺機器之間的區別和優缺點之後,便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和使用需求來選出一臺最適合自己的機器,不過同價位的機器都大同小異,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找一臺合自己眼緣的並且長期使用去摸索它的機器,熟練使用它的功能把它發揮到極致比選擇更多功能的機器更重要哦!

看到這裡的都是真愛,手比愛心。

最後送上兩張本人拍攝的照片,希望大家生活中都有光✨

相關焦點

  • 新手攝影入門,如何挑相機?
    ……上面這些問題都困擾著每一個攝影小白今天我們請來了攝影博主@黑桃大怪獸他總結出來的新手入門相機挑選經驗或許可以給到你一些借鑑和參考~下面是關於卡片機和微單的簡易推薦攻略給那些愛旅行、愛拍照的小可愛們28mm視野最廣,適合拍風景和街頭攝影;35mm算是小廣角,適合拍風景、街頭攝影,場景人像或室內人像;50mm最接近人眼視角,畸變最小,適合拍人像,半身人像,特寫:85mm屬於長焦,適合拍半身人像,人物肖像,特寫。其實每一種焦段都可以拍任何題材,我的建議只能幫助剛入門的你選擇第一個鏡頭,以後可以多使用不同的焦段嘗試拍攝,合理利用每個焦段,不要被焦段束縛。
  • 膠片相機入門指南|攝影新手應該從哪裡開始?!
    那麼,這是到底如何選擇,先讓我們看看膠片相機應該如何分類,我會從上手的由易到難的順序來介紹,但並不意味著新手也要這樣開始,選擇自己預算內最適合的就好。A、便攜膠片相機(PS機、傻瓜機)這類相機的特點是只需要往裡面塞膠捲然後按快門就可以了,操作極為簡單,外觀漂亮體積小巧,因此特別適合新手尤其女性新手使用,或者是某些特殊拍攝題材的資深玩家,
  • 新手如何入門膠片攝影(附膠片相機推薦)
    身為學生黨的我,不得不說玩膠片確實比較耗費財力物力的,所以選擇一臺適合自己的膠片機尤為的重要。
  • 膠片攝影入門必看,你所不知道的膠片冷知識
    怎麼樣才能拍出好看的膠片照片……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膠片從入門到精通的一些小知識吧~如何理解膠片攝影② 旁軸膠片相機關於旁軸,比較特別是取景框在鏡頭旁邊,對於入門機也是非常好的選擇,國產機裡也有很多不錯的旁軸相機。優點:價格低,手動性高學習性強,出片質量優。缺點:手動測光,手動對焦,拍照花時間,有風險。
  • 攝影入門:新手買什麼相機?
    因為不斷有攝影愛好者的加入,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人問:我想買一臺相機,有沒有什麼推薦?今天作者就給大家按照價格來推薦一波,僅供參考。相機1K左右這個預算,我建議大家直接把這個錢拿來買個好點的手機過渡一下,沒必要糾結相機,現在的智慧型手機也能夠滿足大部分的拍照需求,而且攜帶方便,隨手就能拍。
  • 膠片入門不完全指南
    然而自數位相機問世40餘年以來,膠片機在攝影市場上仍有獨特的一席之地。去各大論壇、知乎、豆瓣上問問各位膠片黨為何入坑,理由儘管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但追根溯源時會發現,大家熱愛的原因往往在於膠片濃烈的色彩、所拍即所得的成就感與等待衝洗成片時的期待。膠片攝影的入門相較於數碼攝影更為簡單:選擇合適的機器→選擇適合的膠捲→舉起相機拍拍拍→等待衝洗成片→儲存欣賞over!
  • 新手必看!高性價比入門相機推薦
    拍風景:考慮相機的對焦速度、成像質量、暗光表現等功能,選擇符合需求的單反或微單。下定決心從事攝影行業:建議買單反,但其實不是特別建議買入門機,最好直接買中高端的機型,因為單反的更新頻率並不像其他數碼產品那麼快,既然下定決心,就一步到位吧!拍視頻:考慮是否支持4K、有無防抖、是否需要美顏和翻轉屏、收音效果等功能,選擇符合需求的單反、微單或卡片機。
  • 入門級膠片相機,我們推薦這幾款,最低500入手
    膠片相機啊哈哈哈!為了讓大家更愉快的入坑,今天也來推薦一些入門級135/120膠片相機,順便推薦一些入門級膠捲。講真,很多00後都沒見過膠片機。這個老傢伙,紅了半個世紀,有第一文藝膠片單反的稱號,現在仍然是眾多膠片攝影愛好者的主力機。
  • 膠片相機推薦,第一款膠片相機該怎麼選?
    現在復古風可謂越來越流行了,也越來越人偏愛起了膠捲相機。.我真的超喜歡膠片相機拍出來的相片了,那種帶著年代感的復古感簡直太好看了!簡單又好操作,特別容易上手,就算不會攝影也不用擔心,顏值高性價比也高,特別適合入門新手,慢慢培養對膠片的熱愛!
  • 佳能單眼相機哪一款適合新手入門
    對於初次學習攝影入門者來說,剛開始挑選一款合適的相機是個比較頭疼的事,很多人認為貴的就好,可畢竟每個人的預算是有限的。對於初入攝影行業的小白或者是不太了解攝影的朋友來說,要想慢慢提升自己的拍照與攝影水平,那麼可以先選擇一款合適的入門級的佳能單眼相機練練手,那麼初學者用佳能單眼相機哪款好?
  • 那些適合新手且性價比極高的入門相機
    而我今天,主要是推薦一些適合新手使用,價格又不貴的相機,供大家參考,且大多都是半畫幅相機。卡片機方面,如果你只是為了平時拍照,不做過多商業用途,為了記錄生活場景,那麼我推薦索尼黑卡5,索尼這品牌的核心技術就是微型化,意思是同樣功能的東西他可以做得更小。
  • 膠片的味道|膠片攝影入門必看,你所不知道的膠片知識
    雖然我的攝影之路是從數位相機走起的,而在拿起膠片機的那一刻,我才開始理解ISO、曝光、光圈,開始用心去拍正確的照片。膠片攝影目的不同,使用的膠捲各異。最主要的幾個分類是黑白卷、彩色正片和彩色反轉片(負片)。最常見的膠片尺寸是35mm。許多單眼相機(SLR)和旁軸相機都使用這種膠捲。這樣的底片成卷裝,每卷可成像24或36張。
  • 攝影入門:新手選什麼相機?4000元左右相機推薦
    攝影入門:不知道買什麼相機,這是很多攝影愛好者頭疼的事。在之前的文章,作者已經給大家說過會按照相機的價格逐一做介紹,( 攝影入門:剛開始學攝影預算少?佳能EOS M50性能均衡,小巧便攜,整個操控簡單明了,攝影小白也能快速上手使用。對於想要買相機的入門消費者來說,值得推薦。
  • 攝影技巧 理論篇 新手入門必讀 關於購買相機選擇的答疑解惑
    請把這篇簡單又易讀的選相機入門讀完,絕對有助於你找到最適合的真命天機囉!  如果你的手上已經有了相機,那真的很棒,有個很好的夥伴陪著你。  假使你沒有相機,或是正考慮換臺相機,你一定會問:我要買哪臺相機比較好?  每當有人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都會先請教對方三個問題:  預算。
  • 後膠片時代,LOMO相機的意義
    我接過這個膠片相機,在小區超市門口的座椅上認真看了20分鐘說明書(伴隨著女友殷切的期望),戰戰兢兢(嘀嘀咕咕)把膠片裝了進去。放大看還挺瘮人現在了解了一些相機知識後回過頭來看,這臺相機還是蠻奇葩的。雖然是玩具相機,但卻是機械結構的,不用電池,自己上片過片,對新手不能算友好。
  • 新手入門拍風景有什麼合適的單眼相機推薦
    我們要拍出好的風景照片還是需要一個攝影器材的,我們知道專業級單眼相機旅遊拍風景太重,那麼新手入門拍風景有什麼合適的單眼相機推薦。對於新手來說最好選擇入門級單眼相機,目前常見的入門級數碼單眼相機,絕大多數為APS-C畫幅相機,APS-C畫幅單眼相機最明顯的優勢就是機身小巧輕便、功能齊全、操作簡單、便於攜帶。
  • 新手家用入門單眼相機哪款比較好
    ,那麼對於家用新手小白來說新手家用入門單眼相機哪款比較好?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新手怎麼選購家用單眼相機。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家裡要備一臺家用單眼相機,對於家用單眼相機成為了很多想學習攝影或者攝影愛好者的必備產品,但是很多人並不是很清楚什麼樣的單眼相機適合自己,反而花了很多錢,所以一般都會選擇家用單眼相機。
  • 入門級膠片相機七選
    從「咔噠」一聲按下快門,到由暗房衝洗成像,感受到的興奮與期待——這可能就是膠片相機與數位相機不同的獨有魅力吧。加上纖細的表現力,柔和的色彩,以及蘊藏在照片裡用心感受才能發現的獨特氛圍,因為不能隨意浪費膠捲而用心拍攝,每一張照片都包涵著攝影者的回憶和情感,假如你還想念膠片相機這種特別的感覺,就會了解在如今的日本,膠片相機依然受到喜愛的理由。
  • 佳能黨:攝影新手入門,低至百元的平價膠片機、微單、單反推薦
    如果想日常記錄生活,我該怎麼選相機呢?如果預算不過多,買什麼相機性價比比較高呢?如果手殘黨也想拍出美美的照片,哪款相機比較友好呢?這三個問題,是我在入坑攝影的時候最頭疼的。想要拍出好的照片,一臺相機是必備的硬體。
  • 超全的「膠片入門指南」都在這裡啦!
    如果你想先嘗試一下膠片的感覺,可以買個一次性的膠片相機體驗一下。相機裡面是一卷膠捲,柯達和富士都出了對應的相機,外形也很好看。這個拍完之後直接整個寄去衝掃店衝掃就可以了。因為幾乎已經停產了,一些稀少機型的收藏價值也很高,像佳能AE、尼康FM、美能達X700、奧林巴斯OM-1等都屬於這一類,也算最能體現膠片情懷的相機啦。不過這類相機也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就是需要手動對焦,操作繁瑣上手慢,顯得有些費時費力。極不適合抓拍,因為有些轉瞬即逝的畫面慢一秒就可能錯過了。自動膠片單眼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