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今年應屆畢業生面臨著不一樣的畢業季:遠程答辯、雲端合影、網上面試……為了順利畢業,他們要克服更多挑戰,也收穫了更多磨礪和成長。
6月16日,記者走近內江師範學院3名畢業生,感受在這個特殊的畢業季,奮鬥和磨礪所鑄就的不變的青春光彩。
01
努力將人生過得充實而精彩
寒假回到巴中老家後,內江師範學院應屆畢業生程嬌沒想到,再次返校之日,竟是畢業之時。
根據學校安排,6月16日是畢業生返校的日子。「說是返校,其實就是一天內收拾完行李,然後,就畢業了。」程嬌說,在出發前,她已經買好返程車票,日期是6月17日上午8時。
沒有畢業典禮、沒有聚餐、打包好行李就離開……在開往內江的大巴上,回憶大學生活的點滴,程嬌有些傷感。她在微信朋友圈寫道:依稀記得四年前的那個9月,初次到內江,興奮、激動、未知、忐忑……而這次坐上大巴回學校,更多的是憂傷……
傷感是短暫的。程嬌沒想到,在內江居住的同學早已等在車站外接她「回家」。出站時看到她們,程嬌心中的「陰雲」散去,眼眶卻溼潤起來。
「走,吃飯去!」放下行李,程嬌和同學一起來到學校後門的一家中餐廳,這是程嬌經常光顧的餐廳,有她最愛吃的蒜苗回鍋肉。儘管還沒進校門,但吃到熟悉的味道,程嬌覺得,已經有返校的溫暖和踏實感了。
6月16日上午8時,學校大門終於敞開。程嬌趕緊和幾名同學回到寢室打包被褥、書籍等行李,並最後一次「打卡」教學樓、食堂、商業街等地。「走出這個校園,就再也回不到學生時代了,我要好好拍下這段『大學時光』。」
「這場疫情雖然帶走了我們美好的畢業季,但也讓我們收穫了磨礪和成長。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我會勇敢堅強,努力將人生過得充實而精彩!」程嬌說。
早日考研重返校園
02
「16日我不能返校,讓我們做張『雲畢業照』留個紀念吧!」在涼山州越西縣支教的朱春霖在班級微信群裡提議。一番話讓微信群熱鬧起來。其他同學紛紛響應。
「要不就由我來手繪卡通版學士服,還能為大家配上不同的造型,更加活潑有趣。」朱春霖有畫畫和修圖的一技之長,這令她有了製作「雲畢業照」的想法。
朱春霖收集了同學們的大頭照,用修圖軟體摳出頭像,又找來學校各大標誌性建築的照片,作為畢業照背景圖。畫完卡通版學士服,她再把同學們的頭像拼接上去,插入背景圖。
不到3天時間,這套「雲畢業照」新鮮出爐。每張照片「打卡」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地點,有在學校門口整齊列隊的,有在第一次開班會的草地上仰望天空的,承載著大學4年滿滿的回憶。
朱春霖說,「經過這個特殊的畢業季,我們更加珍惜校園生活和同學情誼,希望大家無論何時翻開相冊,都能回想起屬於我們的獨家記憶。青春永不散,我們永不散。」
「支教任務還沒結束,我只能在越西遙祝他們前途似錦。」看到照片,朱春霖挺感慨,「同學們的笑臉是大學最美好的回憶。在自己心裡,我們班是一個團結友愛且溫暖的集體。」看著一張張熟悉的臉龐,她衷心地祝福同學們。
為了彌補未能返校的遺憾,朱春霖說,在支教任務結束後,她會特意抽空回到學校,穿上學士服,補拍畢業照。同時,她會按計劃準備考研,爭取早日以研究生身份,回到熟悉的校園。
03
畢業即就業是一個好的開始
「拍完畢業照,大學生涯就只剩下辦理畢業手續、取回個人物品了。」6月16日,李晨跟一起合影的同窗好友說。照片上,她們穿著學士服,手牽在一起,笑容燦爛。
疫情期間,李晨的論文答辯和工作面試均在網上進行。過去的4個多月時間裡,她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電腦前度過,全身心完善論文答辯。「雖然答辯前挺擔心的,但最終還是順利通過了畢業答辯。」
李晨說,在這次大規模的「雲答辯」中,師生們隔屏相望,「多了份溫情」。
這緣於學校為幫助畢業生更好地完成畢業論文,採取搭建在線論文平臺等措施,全力保障論文質量不下降、答辯標準不降低、學位授予不推遲。
順利完成「雲答辯」之餘,李晨還順利通過學校組織的「雲招聘」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由於疫情,學校不能舉辦雙選會,我很擔心畢業不能順利就業。」李晨說,「沒想到,學校聯合川內眾多高校、企業,將雙選會從線下搬到了線上,我在網上投了40多份簡歷,最後拿到5個工作機會。」
「經過多方徵詢老師、同學的意見後,我最終選擇了與專業相關的一家融媒體公司。」李晨說,「畢業即就業的機會來之不易,特別是在這個特殊的疫情時期。我會好好珍惜,努力拼搏,創造一個精彩的人生。」
文稿:黃俊欽
編輯:郭麗娜、唐 林
圖片:黃俊欽、朱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