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兒
對於2020最初的印象,是許多年前課本上那個遙遠的目標:到2020年基本達到小康水平。可是歲月荏苒,似乎只是一個感慨的距離,生活是不是達到小康了暫且不論,2020,這個原先僅僅是代表了一份夢想的年份,就已經娉婷嫋娜地站在我的身後了。
還記得《匆匆》一文裡寫道: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在那些一心想要成長,想要逃離的年少無知裡,懵懂的我並無法理解作者對於光陰流逝的悵惘與無奈,反而覺得他有點痴傻,不是應該走過了今天就是明天,不是走到了明天就離未來更近了嗎?為什麼還要念念不忘過去的日子,還要找回一去不復返的光陰呢?
白駒過隙,時過境遷。當流年裡倉促的車輪,推著成長的腳步一點一點向前,當生活裡好的壞的,平靜地抑或是喧囂地印記,在身後層層堆積,然後層層腐朽。當那些風裡雨裡暖陽裡揮霍著的青春,那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慨,終是一去無音訊。當流水東逝,葉落紛紛,時光無聲走進2021的年輪,我忽然一下子就明白了朱自清當年的心境。回首向來蕭瑟處,無人問我粥可溫,更無人為我等在燈火闌珊中,無法回頭,忽而芳華已逝!是啊,聰明的誰能告訴我,我的青春到哪裡去了呢?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有這樣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今夜,望著窗外物換星移,我靜靜地站在通往不惑之年的門檻上,回首往事,酸甜苦辣,歡笑悲愁,多少紛飛的思緒在此刻凝聚,那按捺不住的感慨啊,也督促著我應該寫下點什麼,以祭奠這一路磨礪堅難的成長。人們總說,有怎樣的年齡就會有怎樣的使命,有怎樣的心境就會有怎樣的明天。但是當成長成為一種困惑,當自己怎麼也無法左右自己心情的時候,微笑給的鼓勵,生活給的感恩和包容,甚至是家人朋友的扶持和安慰,都無法代替自己學會妥協,學會自持,學會擔當,學會自我療傷。在人前依然可以雲淡風輕優雅微笑,但是內心早已千瘡萬孔而百練成鋼。
其實無論是誰,都曾經抑或是正在經歷著人生的至暗時間。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又令人幾乎絕望的通道,更加讓人感到窒息的是,這一路上根本就沒有人可以幫你,你只能靠自己去找尋點點微弱的光亮,拼湊出一份不完整的希望,自己摸爬滾打,自己一步一步慢慢蹣跚著走出來。成年人的世界裡,單槍匹馬終是常態,那麼就灑脫一點,從容一些,有風雨,就在風雨裡恣意奔跑,若安暖,就靜靜地坐下來喝杯清茶。並不一定要刻意把自己活成什麼樣子,生活怎麼來,我們就怎麼愛!
相信明天,相信全新的2021,終有愛,終有溫暖,一路同行相濡以沫!
《青海讀書》雜誌第一期出版
海兒,青海省湟中區人。喜歡用簡單的文字,記錄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
===============================
青海在線文化傳媒出品。原創作品,請勿轉載。《青海讀書》公眾號面向廣大網友徵稿,歡迎廣大作者投稿,散文、小小說、詩歌、書評、新書推薦均可。文責自負,自己校對。投稿時請發作者簡介和需要配圖的照片。郵箱:1607760814@qq.com,讀書QQ群:371156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