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感謝父母,給了我一個與眾不同的名字,戎馬一生的父親並不知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名字會讓我融入書的世界,正如千千萬萬的軍旅家庭一樣,總想給孩子留下一個能夠訴說歷史的名字,而我剛好出生在70年代的大連,所以一個響噹噹的名字就誕生了———賈連!
懵懵懂懂的童年,就是在軍營裡聽著那些時而威嚴時而冷酷的大人們對這個名字的逗趣,這個時候大人們的笑臉也會讓我輕鬆些許,同時也點燃了我尋找《紅樓夢》中那個「賈璉」的興趣,不認識繁體字就看小人書,一本接著一本,一遍又一遍,已然忘記了追究這個人物的初衷,而是被那些似懂非懂的文字深深迷住┅┅一些簡短的語句還在腦海縈繞,「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如花美眷,怎敵似水流年。」「莫失莫忘,不離不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學生生涯中,父親的書櫃成了我的覬覦對象,記得看的第一本長篇小說是曲波的《林海雪原》,主人公楊子榮的聰慧機警,睿智多謀,英姿颯爽,神乎其神的英雄形象充塞了我整個胸懷,好長一段時間都崇拜有加!在那個年代,因為沒有選擇,就連父親那些我看不懂的軍事題材書籍也能樂在其中,記憶中最是深刻的便是《越南自衛反擊戰》,由於原始、真實、殘酷、血腥而久久的刺痛過我幼小的心靈!
隨著時間的推移,涉取知識的增加,讀的書也越來越豐富,手中也有了少量的零花錢,馬路邊的畫冊小人書已滿足不了濃厚的讀書欲,此時「新華書店」這四個醒目的大字就這樣輕而易舉的走進心中,沒有多餘的錢,只能買那些薄薄的小冊子,中國的、外國的、故事的、童話的、偵探的、遊戲的、謎語的、名人名言的,只要是能買的起的,都會盡覽懷中。這也是最純淨最貪婪的一段閱讀時期。
那份對書籍的執念讓我讀完了那個時代最火熱的金庸、瓊瑤、梁羽生等作家的系列武打言情小說,當時那種痴迷不遜於現在的各種星迷們。從那時起「新華書店」便成了我流連忘返的地方,在那裡能看到我想看的一切圖書,即使無法將它們全部買回來,也能鍥而不捨索要過來簡短瀏覽一下,因為那時還沒有現在這樣開放式售書,只能隔著櫃檯貪婪所望。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流走,部隊大院裡長大的孩子總會對軍人充滿無限期許,冥冥中步入軍營已是我唯一的選擇,緊張活潑、嚴肅正規的軍旅生涯很快抹去了我身上的驕嬌二氣,無形中增加許多豪氣與莊嚴,但骨子裡那份愛讀書的熱情依然不減,也正是源於軍營的純樸與剛正,在這樣一個浩然正氣又不沾惹世俗雜念的環境裡,成就了我如饑似渴的閱讀激情。我那每月有限的津貼幾乎全部用來購買了圖書,讀書讓我的眼界寬廣了許多,《飄》裡斯佳麗的勇敢堅強,瑞特的機智果斷,玫蘭妮的外柔內剛讓我如痴如醉;《巴黎聖母院》裡醜陋的敲鐘人卡西莫多人性的閃現以及社會的黑暗宗教的虛偽和人民的善良友愛深入腦海;《戰爭與和平》的作者託爾斯泰寫過這樣的話「每個人都會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她)的芬芳。」;勃朗特的《簡、愛》中有很多話語讓人不能忘懷,「生命太短暫了,沒時間來記恨」「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難於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於離開你一樣。可上帝沒有這樣安排。但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過墳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這些膾炙人口深入人心的書箱文字怎能不讓人迷戀。
青春難俺少年狂,言語難訴心中痴,每一個時期都有它無與倫比的美,書籍的魅力永遠都是那樣深沉悠遠,而「新華書店」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完美平臺,讓我們無時不刻都能沐浴書香,完善自我。讀書的樂趣在無聲中淨化著我們的身心,林語堂的超然,周作人的深明,魯訊的洞見,林徽因的唯美,徐志摩的才情,三毛的浪漫,席慕容的柔情,蘇軾的豪邁,李白的仙詩,柳宗元的經綸,李清照的堅貞等等,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都無數次的打動我們的心,現在想想還歷歷在目深有感觸。
經年以過,流水無聲,再次回顧還會芳菲滿目,往日的溫馨以根植於心,又怎能用一個書緣說得清┅┅
作者簡介:賈蓮,網名海兒。赤峰市作家協會會員。赤峰市詩詞學會會員。年少時便愛好文學,喜歡寫寫畫畫,參軍後偶有詩文發表。退伍後選擇書店與書為伴,文案工作促使一些文字時而見諸期刊。閒暇時喜愛遊山玩水曠野追蹤,時有思情悟語付諸筆端,詩歌散文寄語雜文等在生活的歷練中隨思而作。
原創作品 感謝閱讀 歡迎轉發
打賞 長按二維碼
讀後請隨手點個"在看",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