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劇圍繞劇中小女孩憐南和她的老師奈緒展開,講述了多位母親的故事。
憐南是一個七歲的孩子,身在單親家庭,遭遇著一切七歲孩童不曾遭遇的坎坷。她在深夜遊蕩在冰冷的街上,在冬天零下4攝氏度被生母丟棄在垃圾桶,被母親的情人虐打,會用小本子記著一切喜歡的東西,會說,老師,你真有趣。還好,她遇見了奈緒,一個喜歡看遷徙鳥,一個冰冷了三十年卻願意給她溫暖的媽媽。
奈緒,五歲時被遺棄,即使養母給了她超越親身子女的愛,也無法釋然地冰冷了三十年。直到遇到了憐南,那個每天笑的很開心卻傷痕累累的孩子。她說:「讓我來帶走你吧,我想成為你的媽媽。"也許,從她第一次遇上這個奇怪的孩子,母性已然開始萌芽。她給了憐南新的名字「繼美」,策劃了一場意外落海身亡。從此帶著她開始逃亡,她想成為一個好媽媽。
望月,奈緒的養母,一個典型的女強人,是公司的社長。可她對養女的愛絲毫不減於對任何一個孩子。甚至在警察找上門,萬分惶恐下她依然毅然站出來:"由我來保護你們"。她說:「所謂母女,並不是靠什麼互相選擇的,而是靠相遇的緣分」。從領養奈緒的那一刻起,她一直在幫忙著奈緒尋找親生母親,這份愛是大愛,是真的的母愛。
葉菜,奈緒的生母,經營著一家小小的理髮店。樂觀善良,一個有點粗心的婆婆。她收容了逃亡中的奈緒母子,即使那時她未知奈緒是她的孩子。遺棄往往出於苦衷,葉菜就是這樣,為了抗下罪孽,孤苦了三十年。她是一個真正的母親,一個合格的母親,在奈緒逃亡中度過了人生最快樂的時光,祖孫三代,多麼美好的記憶。
謊話總會被戳穿,做「壞事」總會被揭發。故事最後,奈緒還是被捕了,憐南被帶到了孤兒院,依然每天笑呵呵,一切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不同。只有在深夜,憐南會一遍一遍地打著奈緒的電話。情感似乎就在這一幕噴發,「媽媽,請再誘拐我一次」。
最後用劇中奈緒寫給繼美的一封信:
我們的見面是不被允許的,我們是不能以母女相稱的,但是我還是堅信,將來我們還能重逢,將來我們還能手牽手,就像我和媽媽經過30年重逢一樣,只要有幼時手牽手走來的回憶,總有一天會成為路標,引導我們相見。
我會帶著笑容,等待和你的明天。遇見你真好,能成為你的媽媽真好,和你度過的季節,成為你媽媽的季節,對我來說,是現在的全部;然後,和你再次重逢的季節,對我來說,將會是今後要打開的寶箱。
——奈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