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來電、星星充、國家電網三足鼎立的充電樁遭巨頭偷襲

2020-12-27 澎湃新聞

配圖來自Canva

 

站上「新基建」風口,充電樁行業起飛了,阿里、華為等巨頭相繼進場。

 

只是,行業發展初期補貼不斷,民營特來電、星星等充電樁企業,以及南方電網、國家電網等國企,紛紛「跑馬圈地」,充電樁數量越來越多,重建設輕運營的行業問題也更加凸顯。其中,特來電、星星、國家電網等運營商各自為戰,充電樁不兼容、支付方式不統一,互不相通的競爭狀態,苦了新能源車主。

 

而今,隨著新基建的提出,充電樁市場進入爬坡、升級階段,這也意味著各大充電樁運營商,除了設立更多充電樁之外,服務質量也要跟上,市場朝著有序的行業生態格局走去。

 

停止野蠻生長

 

從無到有,直至壯大,國內充電樁市場用時很短,儼然雨後春筍野蠻生長。

 

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底,我國公共類充電設施保有量僅為57792臺;2017年底,全國共建成公共充電樁21.39萬個,私人充電樁23.18萬個,總的車樁比約為 8:1;2019年底,全國充電樁總數達122萬個,公共樁有52萬個,私人樁有70萬個,覆蓋了全國404個城市。

 

其中,特來電充電樁、星星充電樁、國家電網充電樁數目佔比較多,被劃分為充電樁市場頭部企業。

 

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特來電運營充電樁15.7萬臺,星星充電13.2萬臺,國家電網8.8萬臺,南方電網目前數量較少為2118臺,上述四家企業合計運營充電樁37.9萬臺,佔國內總公共充電樁數量(55.1萬臺)的68.8%。

 

馬太效應明顯也意味著,頭部充電樁運營商的一舉一動影響著整個充電樁市場。而當下,充電樁民營巨頭和國企之間的強強聯合,就是一次行業變局。

 

7月4日,特來電宣布全面接入國家電網、星星充電、南方電網,實現從場站查詢、導航、充電到支付環節的全面互聯互通,而四大平臺互聯互通後,將覆蓋全國70%以上的充電樁市場,意味著新能源車主通過特來電App,即可在國內約70%的公共充電樁上完成充電服務。

 

此前,曾堅持自建充電樁寶馬汽車也鬆口,與國家電網全資子公司國網電動籤署合作,雙方互通互聯。寶馬汽車宣布:「到2020年底將在全國範圍為車主提供27萬個充電樁,在目前13萬個充電樁基礎上數量翻倍,經計算未來國網電動80%以上的充電樁均將可以供寶馬車主使用。」

 

充電樁行業裡的「最強王者」攜手共進,打破了以往充電樁運營商各自為營,無標準、無秩序的市場狀態。而停止野蠻生長的一個現象便是,產業規模持續擴大但形成標準化的行業秩序。

 

當然,既使充電樁市場由「散、亂、小」走向正規、有序、統一的發展道路,但不代表未來一路坦途,因為影響行業發展的最大因素——新能源汽車市場,當下發展並不那麼美好。

 

未解的「疑難雜症」

 

充電樁因新能源汽車而存在,所以充電基礎設施不足,會影響新能源汽車推進速度。反之,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度緩慢,也會影響充電樁行業的發展。

 

一陣爆火後,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走向平淡,甚至出現同比下滑的態勢,這給依賴新能源汽車生存的充電樁運營商行業帶來發展危機。

 

網絡公開數據顯示:今年5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8.2萬輛,同比下降23.5%;1-5月累計銷量28.9萬輛,同比下降38.7%。再有,乘聯會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下滑34.9%,這也就意味著,從2019年7月起截至目前,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已連續12個月同比下滑。

 

雖然說,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高於充電樁數量,銷量下滑不會導致充電樁閒置的情況,但會影響充電樁使用率,也會突出充電樁運營商充電設施布局和技術水平的不足。

 

一方面,充電樁運營商前期急速擴張,忽略了各地區人流量的考量,導致市場供需端極度不平衡。最直接的體現是,某些偏僻的商場地下停車場充電樁無人使用,而部分人流車流較大學校、醫院等地區充電樁不足。

 

另一方面,智能化水平不夠、服務能力不足,車主苦於找充電樁,且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維護不到位,常有不能充電的情況發生。據央視媒體報導,不少用戶在充電樁APP裡反映類似充電樁損害、無法使用、無人維護等投訴。

 

再有,充電樁市場魚龍混雜,低質量產品存在安全隱患。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數據顯示,在採集的9家生產企業的10批次電動汽車充電樁產品中,70%的樣品存在起火、生鏽、漏電、觸電等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

 

總之,充電樁布局不均衡、安全性存疑、智能化水平不高等等缺陷,導致充電樁行業整體服務質量低下,這也是新能源車主哀聲怨道的原因。只是,新能源汽車規模還在擴大,充電樁也需緊跟其發展步伐。

 

有機構預計,2030年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量將達到1600億度/年,電費和服務費市場規模也將達到千億級別。對充電樁運營商而言,既是機遇也有挑戰,各充電樁大運營商下一階段將更注重提高整體服務質量,積極尋求盈利之道。

 

資本打響新戰局

 

長江後浪推前浪,充電樁市場第一場淘汰賽接近尾聲,第二場淘汰賽悄然來臨。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大概有300多家充電樁企業,到2019年底,50%已經退出這個行業。

 

儘管充電樁市場形成特來電、星星、國家電網三足鼎立的相對穩定格局,但在「新基建」東風利好之下,阿里、華為、寧德時代等新的入局者仍在不斷增加。

 

螞蟻集團全資子公司入股簡單充(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成為第二大股東,通過投資的方式進入充電樁領域;華為發布HUAWEI HiCharger直流快充模塊並與特來電達成合作,正式進入充電樁賽道;寧德時代與百城新能源成立充電樁合資公司快卜新能源,從新能源電池領域延伸至充電樁;此外,高德、滴滴也前來分羹……

 

可見,充電樁這個億萬級的賽道吸引來一大批數得上名的,數不上名的玩家入場。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經營範圍含「充電樁、新能源智能充電、電動汽車充電」的企業將近8.4萬家。

 

充電樁市場蛋糕有限,而搶食的高手林立,必將孕育著一場新戰局。只是,不同於充電樁市場發展初期,補貼紅利、市場紅利滿滿,且入局門檻低,容易生存。在經歷了第一場淘汰賽之後,市場走向高技術、優服務,意味著入局門檻變高,新入局者從頭部充電樁運營商口裡搶食並不是易事,這場戰火更猛烈。

 

綜上所述,「新基建」的號召下,充電樁生態逐步完善成熟,充電樁市場也被越來越多的資本瞄上。群雄逐鹿,充電樁運營商必須抓住現在市場升級期,擴大規模、做好服務,提高自身競爭實力才有所突破。

 

當然,新戰局來了,除了要面對外部競爭,更要明確自身商業模式,儘快實現盈利,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相關焦點

  • 一個充電APP適用全國充電樁,這一天即將到來?
    12月21日上午,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特來電、萬幫充電設備有限公司(星星充電)四家充電設施巨頭在河北雄安新區籤署合作協議,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以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解決長期困擾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充電設施互聯互通程度低等問題。
  • 聯行科技將停止服務,充電樁聯盟散場?
    「市面上的充電APP太多了,要是能有一款APP所有充電樁都能用就好了。」這是很多電動車主的心聲。去年7月,一款名為聯行逸充的充電APP上線了,無數電動車主都感到欣喜。畢竟有了它之後車主不用再為了充電下載不同APP,通過聯行逸充就能使用不同充電運營商充電樁。
  • 充電樁「大冒險」
    充電樁江湖風起雲湧,儘管有不少企業表示長期虧損,但入局和擴張者仍然絡繹不絕。僅在11月,就有國家電網公司宣布智慧車聯網平臺成功接入103萬個充電樁,特斯拉計劃首次在國內建設充電樁新工廠,國內充電樁龍頭企業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正在籌備上市,小桔充電公布與金固股份合作建設和運營新能源汽車充電場站。
  • 充電樁大躍進,根本問題是如何賺錢
    年初,充電樁與5G、大數據一起被納入新基建範疇。11月,國務院辦公廳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多重政策利好下,企業加速建樁,搶佔市場。 頭部企業加大投入力度,據國元證券統計,2020年,南方電網直接投資12億元,特來電投資近10億元,與星星充電投入金額相當。
  • 充電樁大躍進,2萬家企業湧入
    頭部企業加大投入力度,據國元證券統計,2020年,南方電網直接投資12億元,特來電投資近10億元,與星星充電投入金額相當。中小企業一窩蜂擠進來,想分一塊蛋糕。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與「充電樁」相關的企業超過10萬家,其中年內成立的企業高達2.3萬家。
  • 19天100座超充站,特斯拉「領銜」汽車廠商開啟充電「戰」
    隨後,小鵬汽車也開始了對自建充電網絡的大面積鋪設,同時和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特來電、星星充電、小桔充電等第三方充電網絡運營商開展了節奏更快的合作。並且與特斯拉的新規正好相反,9月1日,小鵬宣布其超充將不再對第三方品牌提供服務。
  • 充電樁APP哪家強?盤點8大熱門充電樁APP
    聚能充由互動新能量(北京)電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發,收錄了全國300多個城市,8000多個充電站點,65000多個充電樁。特來電擁有自己獨立運營的充電樁,相對於很多充電樁軟體來講,特來電將自己定位為專業電動汽車充電服務平臺,車主可以便捷地查詢到身邊的充電樁並進行導航。
  • 充電樁:不賺錢的「朝陽產業」
    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但截至目前宣稱盈利的僅有特來電和星星充電,且均是「整體盈利」, 而非僅靠充電運營。公共樁利用率偏低 服務費提升空間有限那麼,究竟是何原因導致企業面對充電樁產業如此大的「蛋糕」,卻很難有「吃飽」的呢?業內一致認為,利用率低是影響充電樁運營商收益的直接因素。
  • 避免電動車過充起火!國家電網北京北北京升級:充至95%自動斷電結算
    對於電動車來說,現在普遍都有了快充,一些車型1個多小時左右,就能把車輛電池充滿。不過,有時候,車主會趁著充電間隙,去逛商場或者進行其它活動。而如果車輛充滿之後,車輛的BMS系統沒有自動斷充,則會很容易導致車輛電池過充,損壞電池或者充電設置,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車輛電池短路起火。為了給車輛「過充」再加一層安全保險,國家電網也開始率先行動起來。
  • 特來電與華為籤訂全面合作協議 國內最大的工業網際網路公司呼之欲出
    相較於單一充電樁設備廠商,特來電縱向一體化戰略在設備接入、運營管理、增值服務以及平臺開放共享方面具有明顯的生態布局優勢。據統計,公司新能源汽車充電生態網業務實現營業總收入21.8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8.87%;毛利潤5.70億元,同比增長82.54%。汽車大數據深度挖掘是特來電雲生態的基礎。
  • 充電樁爆發!國網今年增10倍!權威專家李立理獨家解讀
    市場期待已久的兩大電網巨頭充電樁投資計劃正式公布。充電樁行業即將迎來爆發式增長。「能見」獲悉,4月14日上午,國家電網召開2020年全面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項目集中聯動開工視頻會議,宣布今年計劃安排充電樁建設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新增規模約為去年10倍。
  • 充不了電的充電樁還放著幹嘛?當擺設?
    吳先生經常會到嘉定區南翔鎮佳通支路上的藍天經濟城辦事想找充電樁充電但是不管經濟城裡面的停車場還是馬路對面的充電樁都不能用經濟城內停車場記者來到上海藍天經濟城停車場裡一排十幾個綠色的EVCARD充電樁所有的電源都不亮毫無反應
  • 國內推出充電樁新技術:電動汽車給電網放電 Model3一天最多能賺50元
    日常中我們經常遇到,電動車在充電樁上進行充電,卻很少見電動車對充電樁放電。但近日,天津上線了一項新的充電樁,其允許電動車對充電樁所連接的電網放電,同時車主還能賺取一定的電費峰谷差價收益。據悉,這些新型充電樁位於中新天津生態城內,由中國和新加坡共同建設。
  • 國家電網要畫一個圈
    12月9日,2017第二屆中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創新高峰論壇在京召開。論壇以「開放共享·互聯互通」為主題,由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與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聯合舉辦,來自政府部門、行業組織、企業等120餘家單位、近400位代表交流研討了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產業升級路徑、創新發展。論壇還發布了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生態發展報告。
  • 一個充電樁需辦幾個證?
    國家和地方也紛紛出臺各種充電樁等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頒布充電樁的「準生證」,來自上層建築、國家規劃方面的「準生證」充電樁才邁出了第一步。  按照新能源汽車的示範推廣政策,國家電網公司範圍內充電站、充電樁等的建設是與地方政府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戰略相銜接的。目前,國家電網公司重點在長三角、珠三角規劃網絡建設,其他各省市則根據需要建設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和充電樁。
  • 特來電擬增資3億引戰投,今年前三季度虧損一億
    在增資完成後,特來電的註冊資本從約8.9億元增至約9.1億元,三家戰投所對應的持股比例為1.5036%、0.3756%、0.38%。完善充電領域布局記者注意到,本次特來電擬引入的三家戰投實力均比較雄厚,與特來電存在一定的業務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