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由於症狀類似,人們常常將毛囊炎與痤瘡混為一談,其實不然,這是兩種皮膚病,他們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定義不同
毛囊炎
毛囊炎是毛囊的炎症反應,大多是由細菌、真菌、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現是以毛囊為中心的紅色丘疹,逐漸演變成膿皰,破裂後結痂,有時破裂後會流出膿血。身體任何有毛髮的部位都可能發生毛囊炎,最常見的部位是頭皮、前胸、後背等。
痤瘡
痤瘡是皮膚科常見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皮損好發於面頰、額部和胸背部,以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瘢痕為特徵,各年齡階段人群均可發生,但以青少年發病率最高。
類型不同
毛囊炎主要病因是細菌、真菌等病原體感染毛囊,從而引發炎症,是因外界感染皮膚毛囊而產生的毛囊疾病;
痤瘡是皮膚附屬器病,是由身體內部病變引發皮膚受損的,內部疾病是「肇事者」,皮膚受損是「受害者」。
表現不同
毛囊炎皮損初起為紅色毛囊性丘疹,數天內中央出現膿皰,周圍有紅暈,膿皰乾涸或破潰後形成黃痂,痂皮脫落後一般不留瘢痕;
痤瘡多可見到典型的黑頭粉刺、白頭粉刺及一些炎性丘疹等損害,痤瘡種類較多,表現不一,但痤瘡脫落後一般會有黑色素沉澱,嚴重者較易留疤痕。
治療不同
輕度的毛囊炎可以不用治療,數日即可痊癒,嚴重一些的一般外用藥物即可解決問題;
痤瘡治療則不同,主要是抑制皮脂腺分泌、調節體內激素水平、減輕炎症,使毛囊導管得以疏通,一般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有效果。
由於毛囊炎和痤瘡會有相似的皮損,起丘疹、起膿皰等,我們最好找專業皮膚科醫生確診後,再進行相對應的規範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