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毛囊炎最常見的細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這種細菌平時位於人體皮膚或鼻腔黏膜表面,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如果皮膚和毛囊受到損傷、刺激或毛囊發生瘀滯,細菌就容易進入皮膚內部,感染一個或多個毛囊,進而引發毛囊炎。
毛囊損傷的常見原因有:
1、皮膚外傷;
2、刮鬍子、拔毛;
3、穿緊身衣物,摩擦皮膚、刺激毛囊;
4、多汗、化妝品等也可能堵塞或者刺激毛囊;
5、痤瘡或溼疹等,這類皮膚病可能破壞皮膚對病菌的防護能力,繼發毛囊炎。
革蘭陰性菌也會引起細菌性毛囊炎,發生原因有接觸熱水浴缸或遊泳池中不衛生的水(感染銅綠假單胞菌)、長期口服抗生素治療痤瘡(感染克雷伯菌、腸桿菌和變形桿菌等)、娛樂場所戲水(感染嗜水氣單胞菌)等。
任何人都可能患毛囊炎,即便其他方面都很健康。不過某些誘發因素會使人更容易出現毛囊炎,這些因素包括:
1、身體免疫力下降,如患有糖尿病、器官移植、惡性腫瘤、HIV感染和愛滋病等。
2、有痤瘡、溼疹或皮炎,可能破壞皮膚對病菌的防護能力。
3、長時間外用糖皮質激素乳膏。
4、長期使用抗生素治療痤瘡。
5、頻繁剃鬚的男性,尤其是毛髮捲曲的人群。
6、經常穿隔熱、密閉物品,如橡膠手套或高筒靴。
7、刮鬍子、刮毛、化妝或穿緊身衣物時損傷毛囊,例如逆著毛髮生長方向進行刮毛、化妝品卸妝不徹底。
8、待在衛生條件不佳的熱水浴缸或熱水遊泳池。
9、肥胖。
10、久坐。
毛囊炎的日常護理主要是要避免引起或者加重毛囊炎的因素,有時需要進行醫院外治療。此外,對於毛囊炎容易反覆的患者,還需要長期監測皮疹的發生和消退情況,觀察復發相關誘因,然後針對性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