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專家:領先中國30年,在中印度留學生:100年也趕不上中國

2020-12-23 琦姐侃娛樂

每個人因為接觸的事物不同,對於同一個問題,往往也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看法,這些看法,這些看法可能是相近的,但是也有可能是完全背道而馳的,而至於到底哪一種看法是對的,哪一種看法是錯的,其實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印度專家:領先中國30年,在中印度留學生:100年也趕不上中國。這很顯然是兩種完全背道而馳的觀點,基本上是朝著兩個極端走的,那麼為何會產生這樣大的差距呢?其實就跟他們獲取信息的來源是有很大關係的。

在印度國內,基本上不管是媒體還是大眾的普遍認知裡,中國都是比印度要落後的,所以這印度專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而這個在中印度留學生則完全是從兩個國家實際情況進行對比,當然他所比較的就是人們的日常生活。

他表示其實從人們的生活質量就完全可以看得出,他表示在印度仍然存在很多人沒辦法吃飽肚子,印度的飢餓指數在全球是第94名,所以代表著印度還處於嚴重飢餓狀態,但是中國不一樣,中國指數排名在第一位,就是基本上消除了飢餓。

而他在中國的生活中,也對此有確實的感受,真的沒有人是處於餓肚子的狀態,其次從基礎建設上來看,在中國基本上所有的地方都通電了,而且基本上都通網了,但是在印度卻仍有近一億人沒用上電,就更不要說其他的東西。

所以他才表示差了這麼多,當然這個數字就是比較誇張的了,而這兩者到底誰的觀點比較真實,其實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有不同的答案,這種觀點是整個世界觀的不同,其實是很難有一個改變的,而且是打從心裡不願意去改變。

相關焦點

  • 井底之蛙自欺欺人:印度專家稱「中國落後印度30年」,當真如此?
    印度與我國接壤,因此印度和我國有很多地方比較相似,比如擁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而且印度和中國一樣,同樣都屬於人口大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有不少人會把印度和中國放在一起比較。01其實中國和印度之間有著天壤之別,曾經有一位印度專家大放厥詞,認為中國如果想要趕上印度,起碼還需要為此努力30年。
  • 印度電影領先中國10年?看了100部印度電影後,發現差點被騙
    擺脫了前幾年爛片當道,中國電影市場也變得逐漸成熟起來,雖然還有類似《上海堡壘》,等打著大片名義的圈錢之作。但觀眾品位的提高,終究使得這些偽大片鎩羽而歸。但這時網絡上卻出現了一種聲音,中國電影全是爛片,印度電影都比中國電影領先中國電影行業十幾年。原因無他,像印度近幾年傳到中國的電影佳作,《摔跤吧爸爸》、《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等印度佳作,在中國電影觀眾面前既賺足了口碑,又賺到了票房。
  • 印度女留學生來中國後不願意回國?坦白說:印度和中國沒法比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的國際地位越來越高,吸引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來中國學習。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印度女學生來中國後不再願意回印度?甚至直言:印度比不上中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這位印度女學生並不愛自己的國家,也不想再見到自己的親人。是因為她在中國留學的這幾年,過著非常幸福的生活,這讓她很開心。原來她在中國最討厭的東西,回到印度後都沒了。是什麼讓她把心留在了中國?這位印度女學生簡單列出了她想待在這裡的原因。首先,中國的電子支付太方便了。在印度,大家更喜歡用現金。
  • 印度如何看待中國的經濟實力及中國發展?
    ◆ 2020年正值中印建交70周年,《環球》雜誌編輯部選取了普通中國人關心的、涉及印度社會方方面面的約100個問題,邀請印度問題專家、駐印度記者等作答,爭取為讀者還原一個較為真實的印度,增進中印之間的相互理解。
  • 印度街頭採訪:印度領先於中國嗎?聽聽當地青年怎麼說
    引言印度在國際上是比較出名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是有依據可尋的。因為印度人的腦洞大開,常常做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讓其他國家看笑話,不過印度人並沒有察覺到這一點,他們始終非常的自信,總認為自己的國家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其他的任何國家都沒有可比性。
  • 印度發明「牛糞公交車」,一趟一毛,當地人:已領先中國20年
    不過,最吸人眼球的就要數印度的「牛糞公交車」了,據當地人稱,他們的這項技術,已經領先中國20年。 一般來說,公交車是城市中最為普遍的一種大眾運輸工具,它價格低廉,方便快捷,大大滿足了百姓的日常所需。不過,若說到公交車的起源,則至少可追溯至1826年。
  • 印度人口趕超中國,成澳洲第一移民群體!中國留學生不來,印度人湧入…
    在澳的印度留學生總數量超過了中國留學生,這也是35年以來的首次。
  • 印度經濟「最好」城市,聲稱領先上海20年,是真的嗎?
    近年來,印度作為中國的鄰國,經常光顧此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儘管用印度的話經常提到貧窮,但那裡也有許多風景名勝,值得一看,印度最發達的城市稱為孟買,這個城市可以說是印度的中心城市,就當地經濟發展而言,它是印度最好的城市,也是印度最大的城市,經常進行比較是因為印度靠近中國,而且兩國人口眾多
  • 世界名校再放狠話:印度留學生比中國學生更好,還說不是歧視
    耶魯大學的校長此前表示,不想招收中國學生。我們印象中中國學生是非常勤奮刻苦的,也是非常受歡迎的,難道,這是一種歧視嗎?為什麼不喜歡我們中國學生呢?中國學生也很有禮貌,與人相處也很友善,他的這個意思是什麼情況呢?
  • 黃忠、唐小松:中國對印度公共外交評析
    1962年邊境衝突爆發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在印度的形象都被妖魔化,直至21世紀初期才逐漸回歸理性,但那時興起的「中國威脅論」並未就此銷聲匿跡。目前,印度的「中國觀」並非鐵板一塊,正負兩面的中國形象都存在,且這種正負色彩的強弱也是因勢而變。印度研究中國的特點仍然是「重關係,重戰略;輕歷史,輕文化」,印度最為著名的中國研究專家並非來自文化界,而是來自戰略與外交領域。
  • 印度學者:中國和印度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近年,印度人在印度國家的一個著名的論壇上,提出了一個讓中印兩國國民都十分好奇的問題:「中國和印度差距到底有多大?另有印度專家回應到:中國至少要30年才能趕上印度。」 引起網友一片譁然。
  • 印度有世界最大雕像,花費上千噸青銅,印度專家:全是中國製造
    而樂山大佛的高度已經達到了70米,是古人的一個偉大創舉,相當於四十三個成年人累加在一起的高度,但是,印度最近幾年卻建造了還要巨大的雕像。 這個雕像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雕像,雕像的人物以印度的獨立領袖帕特爾為原型。而這個雕像的高度,更是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82米高,就連中國的中原大佛,也達不到這個高度。
  • 30年來首次!中國口糧綽綽有餘,為何從印度進口10萬噸大米?
    《漢書》中說道,"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是天大的事情,關係到國家的治亂興衰,因此為歷代統治者所重視。就在近段時間,中國就從印度手中進口了大批糧食,引發國際關注。據俄羅斯列格努姆通訊社12月5日的報導,中國以每噸300美元的價格,一次性從印度採購了10萬噸大米,印度大米出口商協會主席表示,這是中國30年來首次採購印度大米,自1990年代初以來,中國就沒有進口過印度大米了。報導稱,"傳統上",中國一直進口泰國、越南、緬甸乃至巴基斯坦的大米,很少或者幾乎不從印度進口大米。
  • 來過中國的留學生一個都不要?印度奇葩規定,連自己人也不放過
    前一段時間印度出現了抵制中國製造的現象,很多中國的產品在印度遭到了抵制,甚至還有一些人將自己家中的中國製造全部扔掉了。但沒想到,印度又現奇葩規定,這次狠起來連自己人都不放過。據環球網報導,印度有一項考試,名為FMGE,想要獲得行醫執照的學生,都必須要經歷。
  • 明明和印度更靠近,尼泊爾不選印度,選擇中國,是看重了啥?
    國家之間講究地域合作,組織貿易區和通商協定,來實現經濟的共同發展,但尼泊爾這個國家則就稍顯奇怪,它三面和印度接壤,一面和中國隔著喜馬拉雅山脈這樣的天險,按理講應該和印度更加親近,但從尼泊爾人的態度和這些年的經濟合作來看,明顯尼泊爾更加親近中國,這又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從經濟和歷史的角度來看,
  • 繼日本之後,印度也在修改教材:1962年印度戰勝中國?
    繼日本之後,印度也在修改教材:1962年印度戰勝中國? 說道篡改歷史教科書,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了日本。日本在傳該教科書上真是騷操作不斷。具體來說有這些謊言:南京大屠殺並不存在,釣魚島主權問題等等。 日本篡改教科書,其實是有現實訴求的。
  • 印度留學生笑笑Cheer:我,一個女孩,從印度安全回國了| 當事人@你
    本期「當事人@你」的當事人是印度留學生「笑笑Cheer」。新聞背景:印度衛生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當地時間8月30日早上8點,過去24小時內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8761例,這一數字創下疫情暴發以來全球最高單日新增紀錄。
  • 尼泊爾人認為:印度跳不出中國的手掌心
    今年中國和印度發生了繼洞朗之後的又一次衝突,但是今年卻與上次不同,雙方一直在對峙。近日一位尼泊爾專家寫了一篇文章名為「一切如中國所願,印度跳不出中國的手掌心」。為什麼說一切如中國所願呢?印度將在2050年壓倒美國?
  • 一個在華印度留學生眼裡的中國,是怎樣的?
    我叫Raj,我是一個印度來華學習中醫的大學本科生,現在大二了,在河南鄭州一所大學讀書。現在我來談一談我對於中國的看法。來到中國之後,一開始需要適應的,肯定是氣候,還有飲食。學校給我們安排的課程中,英語鑑於我們的雅思成績,削減了我們的英文課時,所以我們的語言課程都改成了中文課。我們的學習順序是說-讀-寫。說的部分,經過一年的接觸和交流,我已經可以勝任中文交流了,基本的日常用語都沒問題,別人都聽得懂我的普通話。
  • 印度又在一領域超過了中國?真相是:中國甚至都懶得跟美俄比
    中國和印度同是人口大國,曾經處於同樣的起點,經濟發展增速都很快,所以印度最喜歡和中國比,時不時曝出在某某領域超過了中國。而這次印度在一領域取得成果,印度人更是再次「高潮」宣稱超越了中國,連美俄都不敢這麼說,究竟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