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死靈之書》裡,有你熟悉的克蘇魯,有愛手藝老爺童年大作,還有……恐怖小說論文。
你可能知道《異形》《水形物語》這些電影大作。
你可能知道《魔獸世界》裡的克蘇恩、尤格薩隆,以及各類遊戲裡的觸手怪。
他們都借鑑或者關聯了一個體系:克蘇魯神話。
朋友,8102年了,再不知道克蘇魯就過分了。
克蘇魯神話,是美國幻想作家洛夫克拉夫特用他獨特的宇宙觀、超凡的想像力搭建起的詭譎世界。
△洛夫克拉夫特(1890-1937),粉絲愛稱其為「愛手藝」。
1928年,《克蘇魯的呼喚》在雜誌《詭麗幻譚》上發表。
故事以第一人稱視角講了一個離奇的故事:主角追查一件詭異的浮雕,發現一系列怪事。不同地區的人集體性瘋狂,藝術家詩人尤其嚴重,神秘邪教組織膜拜浮雕上的怪物……漸漸地,世界最恐怖的真相被揭開,這一切都與名為克蘇魯的偉大邪神有關,那些來自群星的「舊日支配者」們,在長眠中等待甦醒,並為地球帶來黑暗。
作為洛夫克拉夫特的代表作品之一,這篇小說有著重大意義——「克蘇魯神話」體系由此開始建立。
△洛夫克拉夫特紀錄片《未知的恐懼》中克蘇魯的形象。
此前,洛夫克拉夫特曾經寫過《奈亞拉託提普》《阿撒託斯》,這種以體系中其他外神名字為題的故事。創作於1921年8月的《外神》,提到了潛伏在大地諸神背後的諸位「外神」,預示著之後的克蘇魯神話故事。
到了《克蘇魯的呼喚》,這些邪神才終於侵入人類世界。
這一體系下的作品,都有著共同的主題:在宇宙中人類的價值毫無意義,並且所有對神秘未知的探求都會招致災難的結局。舊日支配者們擁有著更強大的力量、人類不可及的智慧,超越善惡而存在。
克蘇魯神話≠洛夫克拉夫特
「克蘇魯神話」這個概念並非洛夫克拉夫特提出的,在他去世之後,好友奧古斯特·威廉·德雷斯大力推廣克蘇魯,並以原著構建的世界為基礎,建立起了他自己的體系,包括但不限於:確立了外神、舊神和舊日支配者的區別,加入善惡觀,引入「水、火、風、地」這套有象徵意義與敵對關係的元素系統。
這一行為招來了爭議,因為這個秩序世界,與洛夫克拉夫特的混亂宇宙觀是背道而馳的。但對古神們的分類和詳述,為後世的繼承者們提供了便利,也毫無疑問地擴張了克蘇魯神話的生命力和傳播力。
更系統,意味著更好模仿。於是我們可以見到大量克蘇魯題材的作品,有著這樣的共性——
怪物的外形時常有著克蘇魯最顯而易見的特點:觸手。史蒂芬·金的《迷霧》即是借鑑了克蘇魯外形設定的一部分。
△電影版《迷霧》中最後一幕的巨型觸手怪。
怪物們擁有恐怖而偉大的力量、包羅萬象的知識,可以藉由潛入夢境等方式誘惑人類,用恐怖擾亂人類心智。
大多有一位擔任「調查員」角色的主角。這個調查員最初只是旁觀者,他發現了異常事件,或繼承了某個親戚的遺產,由此被拽進克蘇魯的黑暗中,最終在恐懼或瘋狂裡等待死亡。
不論是否契合洛夫克拉夫特的思想,克蘇魯神話憑藉非凡的魅力和無限的包容力,以原著為圓心,輻射出了一個特色鮮明、精彩紛呈、且還在不斷壯大的宇宙,在這個宇宙中誕生出了無數佳作,復現世界觀和原作恐怖氛圍的佳作就有《血源詛咒》,從克蘇魯神話中汲取靈感為自己的世界畫龍點睛的就有《異形》。
洛夫克拉夫特≠克蘇魯神話
想要體驗獨一無二的洛氏恐怖,還是要回歸原著。並且你會發現,洛夫克拉夫特筆下世界的精彩之處,不止於克蘇魯。
洛夫克拉夫特的父親在他三歲時精神失常,八歲時過世。此後,對他影響最大的就是兩個人:外祖父和母親。
外祖父惠普爾·范·布倫·菲利普斯經常激勵他閱讀文學經典,並為其講述自編的哥德式恐怖故事,這對洛夫克拉夫特的創作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一方面體現在,他的作品都帶有華麗紛雜的哥德式風格。描述繁瑣,黑暗向的用詞充斥在文中各處:滑膩、汙濁、死寂、潰爛……
另一方面體現在,在其行文中有著大量的細節與冗長的背景介紹,夾帶了諸多文化與審美層面的情節弱相關內容。
古羅馬建築、哥德式塔樓、撒克遜建築群;弗裡吉亞的地母神和東方神祇可怕的祭祀儀式;弗雷澤的《金枝》和安東尼·安加羅拉的畫作……這些人文素養豐實的主角們,有著譜系分明、歷史悠久的家族,他們或安土重遷或經歷動蕩,在帶有古典色彩的文明之上,遭遇恐怖世界無序、瘋癲的撞擊。
△洛夫克拉夫特的家族也是個富有且有著悠久歷史的家族,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創作。
這些是克蘇魯的繼承者們所不具備的,如果把它們理解為廢話連篇,或為尋求刺激的駭人情節而草草略過,不說買櫝還珠,但也是失去了閱讀洛夫克拉夫特的一部分樂趣。
而原著最核心的看點,還是洛夫克拉夫特營造的另類恐怖氛圍。
洛夫克拉夫特的母親是一位精神緊張的女性,1919年,她因長期飽受歇斯底裡和抑鬱症的折磨入院,三年後離世。在洛夫克拉夫特兒時,她母親就對他呈現一種極端兩極化的態度,一方面連夥伴牽他的手,她都害怕兒子手腕脫臼,另一方面帶著對其父的恨意,無端地詆毀洛夫克拉夫特,打擊他的自信。
△洛夫克拉夫特的母親蘇珊。
「我早該知道人類社會除了失敗之外給不了我別的,那些用社會眼光把我看作一個青年的人們,他們愚蠢的期望我能大有所為。」
這種極端消極的人生態度,難說沒有其母的影響。外祖父過世後,貧病交加、痛苦抑鬱成為他人生的常態。
或許,是這些經歷和黑色的人格,讓洛夫克拉夫特對宇宙與恐懼,有了不同於常人的理解。
「人類最古老、最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則來源於未知。」
「雖然人類認知裡的未知領域在數千年間不斷縮小,外太空依然蘊藏著幾近無窮的奧秘。」(洛夫克拉夫特譯者Setarium認為,這一論點是他最傑出的作品的基礎,特別是「宇宙主義」的作品,如《瘋狂山脈》與《超越時間之影》。)
洛夫克拉夫特的個人風格是逐步形成的。
創作於1917年的《大袞》,主角在無邊無際的海洋中遇到從海底冒出的陸地,被面目醜陋、長著巨大的有鱗片的翅膀的怪物嚇得精神崩潰。這時,精神恐怖是洛夫克拉夫特的主題。
△「大袞」是非利士人的主神,形象是人魚。
1923年的《牆中鼠》,是洛夫克拉夫特前中期的一部傑作。他將這篇投給雜誌《大船》,結果被以「太過可怕」為由拒絕發表。從這篇可以看出,洛夫克拉夫特已經將其獨具特色的語言運用得爐火純青。
首先是慣用的第一人稱視角,增強敘述者講述經歷的口吻帶來的真實感和代入感。
還有篇篇不缺的放大鏡式細節描寫:「看見黑鬼子跟著我⼀起進來了,我便關上沉重的哥德式房門,在⼀盞精巧地仿製成蠟燭外觀的電燈燈光裡睡下,最後關掉了燈,將身體陷在精雕細刻、帶有頂蓋的四柱⼤床上,那隻莊嚴的黑貓就像它往常習慣的那樣窩在我腳邊。」
細節用於描述你我熟悉的真實,而不是那些虛構的恐怖。
「他想著那裡應該是個屠宰場和廚房,但進去後竟然看到了他熟悉的英格蘭式器具,讀到了他熟悉的英文塗鴉,其中年代最近的塗鴉還是1610年留下的,這實在是讓他無法接受。」
——凡是有助於增加真實感的文字,洛夫克拉夫特都會不吝筆墨。
虛構的恐怖需要讀者自行想像,他只用形容詞來告訴你其誇張驚悚的程度。所以到了最驚悚之處,某人「大聲解釋迄今為止我所聽聞過的最令人震驚的一種祭司儀式」,卻再沒有細節描繪那一過程。
但這絲毫無損《牆中鼠》營造的氛圍,讓人注意力不敢分散一分,大氣不敢出地跟著「我」經歷那個折磨精神的過程。
空姐不忍心剝奪初讀者的樂趣,就不劇透了,建議你們自己找來看。
到了後期,洛夫克拉夫特已經基本遵循了他推崇的,蒙塔古·羅茲·詹姆斯恐怖創作三原則。
△蒙塔古·詹姆斯,中世紀學者、《聖經》學家,同時也是靈異小說作者,洛夫克拉夫特稱他是「最偉大的超現實主義小說大師」。
即:背景必應設定於讀者熟悉的現代;文中的超自然現象應當是邪惡而非友善的,因為恐懼才是鬼怪作品本應激發的情感;文中應對所謂「神秘學」與類似偽科學的名詞應敬而遠之,只因此類唐突的假學問對文章試圖營造的逼真氣氛有百害而無一利。
因此有些剛入門的讀者的疑惑可以解決了,克蘇魯神話之所以可以劃入「科幻」的範疇,就是因為洛夫克拉夫特拒絕用「神秘學」解釋古神們的存在,他們來自於群星,是宇宙的一部分,而人類對於宇宙的理解,還不及太空奧秘的萬一。
現代人不斷被影像、遊戲等新載體的視覺和代入體驗衝擊,拔高著本就已經不低的恐怖閾值,而洛夫克拉夫特卻在這個時代大放異彩,傳播度和受喜愛度甚至遠超此前任何一個時代,正是憑藉的這種高屋建瓴的「宇宙恐怖」觀。
另一方面,想像力的不斷刷新,讓依靠「梗」揚名的作品難扛時代的考驗,語言的神奇感染力卻難以磨滅(連大名鼎鼎的博爾赫斯都忍不住模仿,寫了一篇克蘇魯仿作《事猶未了》呢~),像克蘇魯一樣不死永存。
要感受洛氏獨樹一幟的語言魅力,要全面理解洛氏恐怖的精髓,空姐推薦這一本——
這本《死靈之書》是現在市面上最全的洛夫克拉夫特作品集,除了我們熟知的《克蘇魯的呼喚》《瘋狂山脈》《印斯茅斯的陰霾》,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短篇,如《老臭蟲》《甜美的艾門嘉德》,更包含愛手藝老爺幼年時期的習作,以及《印斯茅斯的陰霾》棄稿。
篇目是按照創作的時間順序排列的,每個篇目前都有創作背景的詳細介紹。大神譯者竹子在譯者序裡也提到,這樣能提供一個更加完整的視角,來了解洛夫克拉夫特在創作風格與創作思想上的演變。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中還收錄了洛夫克拉夫特針對怪奇小說(包括恐怖小說)寫的學術性文章——《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人類最古老、最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則來源於未知。」這句有名的話就是該論作的第一句。
洛夫克拉夫特以專業、全面(其中不乏主流文學的作家作品)的視角,在這篇文章中梳理了怪奇小說的脈絡,可以使對這類小說不甚了解的讀者有一個全局的認識,同時它也是一份恐怖文學閱讀清單,從濫觴之作,到跨世經典,再到冷門佳篇,應有盡有。但需要空姐提醒的是,由於時代、作者個人理念與偏好等局限,其中一些是與非、絕對與相對,還需自行辨別。
除了全,第二大亮點就是,包括空姐在內的粉絲,終於在正版實體書上見到了竹子、Setarium等洛夫克拉夫特研究界的專家、大神譯者,對於引進作品而言,翻譯有多影響閱讀感受,你們都懂的。
「秋木森森,其榮光藏。
英倫古徑,蜿蜒流轉。
奇櫟金雀,百裡香伴。
路至王城,方見女牆。
秋空朗朗,其迷魅彰。
熊熊焰熾,滾滾霞翻。
餘火燒盡,終不復還。
茶黃之下,唯留星芒。
待其示之,通徹顯白。
羅馬雄鷹,振翅前軍。
立於華光,直指北海。
金霧環籠,兵車粼粼。
待與其享,待與吾享。
萬古智慧,萬古哀傷。」
這是《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中竹子翻譯的弗蘭克·貝爾納普·隆恩的詩,你們可以感受一下,至於大神翻譯他們最了解的愛手藝是什麼水平,還用描述嘛?
更不用說,還有愛手藝老爺的手稿圖啦。
綜上,不管是新入門還是資深粉,這本《死靈之書》都值得收藏~
現在,空姐把它送給想要了解克蘇魯以及愛手藝死忠粉的你。
《死靈之書》獲取方法:
截止7月25日24:00前,參與評論回復,發表您對本文的看法與感想,我們將在點讚數≥10的留言中,挑選出8條最佳留言,送上《死靈之書》。
*選題 /Pi
更多精彩內容
林肯殺吸血鬼|黑泉鎮女巫|恐怖聖地|陷入式恐怖
熊孩子|邪惡端午節|粉碎主角光環
超英世界盃|菜龍互啄|卡梅隆「懟」復聯
「架空」開設了全新小說號【獨角獸小說】,主要提供科幻、奇幻、懸疑、驚悚類原創精品。也許下一個《魔戒》就會在這裡誕生。
WARNING:想像力匱乏者請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