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不撒謊強迫症

2020-10-12 小曾伽
大城市太大了,就像一個幾千立方米的籠子,每個人只是一隻小鳥。
出於這樣的假設,有沒有可能,小一點的籠子更讓小鳥感覺溫馨呢?
或者說,小鳥真的需要那麼大的空間來生活嗎?
每次看到和窮鄉僻壤,鄉野小落,偏安一隅有關的電影時,我總會產生一種不切實的幻想,到那裡去生活也許也不壞。
《屍鬼》中的那個由層層專做棺木用的樹木包圍起來的外場村就很不錯,就算在這個村落被死亡包圍後,仍然能透出一種由玄幽處萌發的浪漫。
本片中出現的這個小村落似乎也不錯。
有可以遊泳的澡堂,雖然寫著此處不得遊泳。
有可以連吃四碗的天婦羅蕎面。
有美麗的女服務生,雖然她已經名花有主了,但每天可以和這樣的人見一面,打上一聲招呼心情也會爽朗起來。

就是這樣狹窄點,幸福感似乎就湧現出來了。
現在的人都喜歡買大房子,可我覺得一間屋子根據他的用處有最合適的大小。
比如一間看電影的屋子,剛好容得下一臺電視,一部電腦就夠了,音箱可以安置在牆上。
睡覺的屋子,一張床,就足夠了,如果需要的話,可以添置一個衣櫃。
我總覺得人是很弱小的生物,無論是生理層面,還是精神層面,他生活的空間,他能理解的空間,最好不要超過他的大腦可以理解的範圍,不要超過他的精神可以支配的範圍,一個極端的例子,宇宙不就是因為太過於廣闊才顯得恐怖的嗎?

文字散發出的魅力,有時候是電影不能及的,這裡面有太多可講究的東西,比如語言排列的美感,音符起伏的韻味,那些永遠看不見的文字之外的想像空間。當然反過來,電影自身擁有的一些表現力,也是文字做不到的。這是兩種既有平行部分,也有交叉部分的藝術領域。就這部電影來說,我想,應當是夏目漱石的書會更有魅力一點,雖然我還沒有讀過夏目漱石的《少爺》,但是,就從夏目簌石認為日本的我愛你應該說作今夜月色很好這個故事來看,他是很講究言外之意的意境的。僅從這一點來說,電影這種將一切放諸於屏幕上的形式,就註定了不適合作為夏目簌石的思想的代言人。導演能做到隱晦的極致,也比不上文字背後的神秘無垠。

如果現實生活中有「少爺」這種人,我是很樂意很他交朋友的。他太可愛了。我不是說二狗長得很乖巧,雖然就是這麼回事,而是那種性格太可愛了。這麼說也許有點不禮貌,但屏幕上的很多強迫症,卻令隔著屏幕的觀眾覺得可愛。《亞當》中的主人公也是這樣。煞費苦心,把妹子約出來,卻帶她看星空的投影,從戀愛學的角度來說也許失敗了,但這無妨讓觀眾看的樂呵呵。
「少爺」怎麼看都是一個不撒謊強迫症,對他來說,連善意的謊言也沒有存在空間。因為這種性格,一次次的把工作搞砸了,我覺得這太可怕了,尤其是今天這個社會,動不動就把過去的履歷拿出來,指著上面的某段經歷問責說,你怎麼在這裡只做了三個月,還有怎麼這裡只做了一個星期,噢,還有更囂張,這裡寫著你剛入職的第一天就遞交了辭呈,這些都特麼的是怎麼回事。也許,就是這些因素,令人越發地小心翼翼,任何對自己不利的部分,都要剔除或屏蔽,於是,社會中有這麼一種現象,越是上層的地方,人就越顯得臉譜化,行為舉措越顯得統一大氣,各種細節越發的循規蹈矩,最後當然,看上去更像一個機器人工廠。
在這樣的比稱下,少爺就顯得更可愛了。
如果我有這樣一個朋友,不管他在現實中如何失敗,他永遠都會是我的朋友。

相關焦點

  • 你了解強迫症嗎?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強迫症!
    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強迫症,你們真是"Too yong to simple"到底什麼才是強迫症?《你了解強迫症嗎?這究竟是不是強迫症?你就可能有強迫症。有強迫症的人不知道自己表現的很不尋常。強迫症被認為是神經錯亂。
  • 我快被強迫症逼死了-怎樣才能克服強迫症?
    核心提示:上海新科腦康醫院一直重視醫護人員的醫德培養,堅持做到「不收黑心錢」「不做昧心事」,堅持以患者為重,以療效說話的重要原則。在院治療期間一切醫療費用全部符合國家標準不多收患者一分錢。重視患者病情隱私,堅持認為對患者負責不僅僅是在治療病情方面,還要對患者做出更全面更人性化的考慮。
  • 強迫症是精神病嗎
    心理治療中的認知行為治療也是強迫症的一線治療方案,對改善強迫症帶來的影響有很好的療效。 具體的治療方法因人而異,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及嚴重程度,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並需要定期觀察隨訪。 強迫症屬於一種慢性病,而且容易反覆發作,所以同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一樣,需要長期堅持治療。
  • 餘光強迫症的解法
    餘光這一類強迫症的解決方法,其實和闖入性思維強迫症的解決方法本質是一樣的。就是明白現實規律,放棄強求(接納)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有餘光強迫症的朋友,因為自己總有餘光看到周圍的東西,想要不注意到餘光,但自己越去控制不注意餘光,反而越注意到餘光,導致自己做事都無法專心因此痛苦不堪。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要知道「精神交互作用」的規律,就是你越想消除不去注意到餘光,由於你排斥情緒的傾注,就越會加強你去注意到餘光。
  •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
    「強迫症」英語怎麼說?學英語單詞「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一、先「透徹」分析一下:學習英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強迫症」時,你遇到了什麼問題?所以,作為「使用詞彙」,只會用英語單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表達「強迫症」是不對的,也是不足以滿足我們「使用」英語能力的需求的。所以,我一般只把英語單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作為「閱讀詞彙」對待:閱讀英語時「認識」這個單詞就好。
  • 不要沒事說自己強迫症,真正的強迫症越想擺脫越痛苦
    文/老K只要說到強迫症,很多人可能就會聯想到自己要把書籍擺放整齊,床上不能有雜物等等。但真正的強迫症卻是一種心理疾病,而且非常痛苦。什麼是強迫症?為何會產生強迫症?2015年,BBC紀錄片《強迫症:心魔》展示了當下強迫症的部分研究成果。強迫性神經症與大腦中的基底神經節密切相關,該部位的功能類似於計算機伺服器和濾網——它負責接收不同腦區的信息並作出反饋,以協助篩選人們矛盾的想法和行為。
  • 李宇春有強迫症嗎?從媒體報導來看,似乎李宇春粉絲也有強迫症
    只是,在李宇春表達自己的祝福之情的時候,卻有媒體報導稱李宇春強迫症怕是藏不住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李宇春有強迫症嗎?之前怎麼沒聽說過呢?不僅如此,當媒體報導稱李宇春有強迫症的時候,從媒體報導來看,似乎李宇春粉絲也有強迫症!
  • 晚睡強迫症鬧哪樣?
    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後,半夜該刷手機的還是在刷……隨著「我知道該睡了,我累了,但我就是放不下手機,就是沒法去洗漱…」這個問題越來越普遍,有個詞也在慢慢興起——晚睡強迫症。人生就是有這麼多身不由己,以至於大家分分鐘就可以把一個東西定義為「症」。和很多流行語一樣,晚睡強迫症本身的範疇並不明確。
  • BBC紀錄片《強迫症 · 心魔》
    時下「強迫症」常常作為一個娛樂化的詞語出現,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認真,追求乾淨整潔、精確完美。
  • 臺灣電影 愛的強迫症《怪胎》
    用「強迫症」來帶出愛情的酸甜苦樂,真是再好不過的選擇,看似一堆怪異、重複還有點變態的行為,完全描述人在戀愛裡的脫序行徑。 後來,你才發現那些強迫症在說明著人在戀愛裡,明明知道那樣很變態,卻一再重複地執行相同的事情:等在通訊軟體前看著對方的已讀、不讀,想著這個人此時此刻到底在做什麼?
  • 強迫行為≠強迫症,專家教你區別兩者
    生活中很多人都說自己是強迫症患者,手機app的右上角一定不能有小紅點,家裡地面上一定不能留一根頭髮,所有物品必須分類擺擺好……最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接診了多例這樣的患者,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治醫師侯正華博士提醒,強迫行為不等於強迫症,科學區分是關鍵。 什麼是強迫症?
  • 疫情下的你是否有了「強迫症」?
    還有某強迫症患者每次走樓梯時都會產生強迫性的感覺異常,明明踩著一樓的地板,卻總覺得自己踩的是地下室的地板。他還經常覺得衣服上有燃燒的火苗,因而不敢穿衣服,雖然他也知道這些都只是強迫症的表現。閆俊總結說,強迫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重複」和「糾纏」。
  • 疫情期間,不斷消毒不停洗手,會不會是強迫症?
    01強迫症男子每日洗手上百遍嫌食物髒不吃飯在紀錄片《強迫症·心魔》中,理察是一位典型的強迫症患者。[1]每次出門前,都需要耗費很長時間,並不是因為化妝打扮,而是他會不停地擦拭車子每個角落,確保沒有任何髒東西。
  • 《將太的壽司》:強迫症與毅力
    一天時間,趁著還沒放完假,在啃榮格的《自我與自性》的中間,抽空刷完了《將太壽司》,蠻古老的一本漫畫了
  • 姜子牙的「強迫症」可不只是為了搞笑
    看過《姜子牙》的觀眾肯定對姜子牙的強迫症印象深刻。早在春節小彩蛋裡,姜子牙就已經和哪吒聯手展示了強迫症的威力。大年夜,姜子牙精心準備了一大桌年夜飯,連杯子的擺放位置都要用尺量。在正片中,姜子牙的強迫症也多次出現,比如在北海的小酒館裡,見到倒下的雕像要馬上扶起,摔歪的腦袋要扭回正確的角度,差一度都不算正......
  • 強迫症是怎麼回事?會有哪些異常表現?
    相信大家對強迫症這種心理疾病都不陌生,因為在日常生活之中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症狀。不過有一些人對強迫症的理解並不夠準確,也就是說他們可能將一些人的執拗行為,錯當成強迫症的症狀表現。因此,人們依舊需要對強迫症進行系統的了解。什麼是強迫症?
  • 南京首開「強迫症」門診,來的都是「90後」
    據了解,接診當天,因小時候患有抽動症、長大後伴發強迫症的患者,除了王小明外,還有另外兩位,一位17歲、一位16歲,且都已經休學。27歲的劉同強迫症症狀較為嚴重,在就診的過程中,會不停地回頭看,就診結束後反覆檢查,在診間繞了好幾趟才關門離開。據劉同自己介紹,他患有強迫症多年,因為不想吃藥,雖然接受過十多次心理治療,但效果不好。
  • 強迫症患者方文山
    或者說方文山是個押韻強迫症患者。他本人還將自己的創作詮釋為現代新體詩的的一個新類別「素顏韻腳詩」。所謂「素顏韻腳詩」強調兩個標準和特點:一、沒有標點符號和外國文字;二是每一行都押韻。如果你手邊有從某寶淘來的諸如《方文山詩集》、《素顏韻腳詩》、《方文山歌詞大全》,翻開讀一讀,你會震撼於作者「詞不押韻死不休」的執拗。
  • 進食障礙與強迫症常見共病「臨床研究」
    大約15%的進食障礙患者目前也患有強迫症(OCD),並且有18%的進食障礙患者將在其一生中的某個時間被診斷強迫症(終身共病)。Affective Disorders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相關薈萃分析。
  • 準媽媽孕酮「強迫症」,何解?
    準媽媽孕酮「強迫症」,何解?孕酮作為首選的保胎藥之一,對妊娠的維持起決定性作用。以上兩點,大部分準媽媽不了解,部分醫護人員也不是很清楚,導致準媽媽總認為孕酮低會增加流產風險,故而焦慮萬分。那麼有沒有什麼簡單的辦法,提高早孕媽媽體內的孕酮水平,並能通過現有的檢驗設備監測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