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到了晚期是不是很痛苦?專家呼籲:讓患者有尊嚴地死去

2021-01-18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癌症一旦發展到晚期,癌細胞多半以及出現轉移、擴散,危害到身體其它組織器官,病人體質也可能出現惡化,很多治療方法已經無法進行,甚至出現耐藥等,所以,治療效果肯定多半是不太理想的。而在生命走到醫療盡頭時,是否要繼續堅持治療,甚至是舉債「抗爭」?對於這個問題,大家可能都有不一樣的看法......

贛州71歲的老人老林,在去年被診斷為肺癌晚期,頓時家裡籠罩上一層陰霾。

老林有一兒一女,在對老父親的治療問題上,他們有了爭執。

大兒子認為:一定要治,父親辛苦一輩子,這是我們兒女應該做的,不然就是不孝。

小女兒認為:繼續治療意義不大,家裡實在拿不出來這麼多錢,而且看到父親痛苦的樣子,不如接回家調養。

老林看到子女為自己天天吵架,心裡也是不好受,再加上治療到現在,扣除醫保都已經花了二十幾萬,家裡條件本就一般,哪裡受得住。更重要的是,治療帶來的痛苦比他想像的厲害多了:嘔吐、疼痛、脫髮、便秘、頭暈、乏力……也讓這位農村硬漢難以承受。

一天,他把兒子叫到病床旁邊,抓著他的手說道:「兒啊,咱回家吧,不治了,錢以後留給鑫鑫(孫子)念書,我想在老家安靜地走,不想插這麼多管子躺在這……」

在患者生命走到盡頭時,是否要繼續堅持治療,甚至是舉債「抗爭」?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有不一樣的看法。

癌症晚期,對患者而言意味什麼?

癌症一旦發展到晚期,多已出現轉移、擴散,危害到身體其它組織器官,病人體質也可能出現惡化,很多治療方法無法進行,甚至出現耐藥等,所以治療效果肯定是會大打折扣的。

不僅如此,很多晚期癌症患者還會面臨以下這些痛苦。

癌痛:大部分癌症發展到最後都會出現癌痛,是因為癌細胞轉移、擴散,侵犯、壓迫、破壞周圍正常組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引起的各個部位的劇烈疼痛,讓人難以承受。

臟器衰竭:不少患者死於臟器衰竭,如肺衰竭,患者可能無法呼吸,導致缺氧而死。在衰竭過程中,很多患者體會到自己正在向死神靠近,對他們來說,這是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


心理上的疼痛:因為長期受到疾病的折磨,患者的心理也會受到影響,抑鬱,焦慮等情緒持續高漲,輕生、自殘屢屢出現。

對於癌症晚期患者來說,不僅治癒之路漫長,有時候可能活著比死亡更痛苦,所以很多患者會直接選擇放棄。那這樣對嗎?

癌症晚期,乾脆直接不治了?

很多人都認為,癌症一旦到了晚期只能等死。而事實上,有些癌症即便是晚期,依舊有治癒的希望。

一般早期癌症,可以通過手術配合放化療等,實現治癒,而晚期癌症想要治癒就比較困難,但也不是不可能。

部分癌症,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對放化療非常敏感,通過規範診治也有可能實現治癒。即便是一些不能治癒的癌症,經過規範診療,也能長期生存或者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如乳腺癌晚期,通過綜合治療可實現帶瘤較長期生存,長達七八年甚至更長。

所以即便是晚期癌症,也不要直接放棄,具體還是要因人而異。

總之,患者和醫生之間一定要充分溝通,醫生要了解患者的期望與想法,患者也清楚要醫學的作用與局限,權衡利弊後再決定治療方案。如果真的喪失了治療意義,到時再放手也不遲。

僅5%癌症患者能「有尊嚴」離去

陸軍總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劉端祺提到,自己從醫40多年,經手了至少2000例死亡,而在這當中,讓他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位「花掉370萬的人」。

此人是一位房地產老闆,經濟實力還算雄厚,本來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妻子卻被診斷出「乳腺癌」。「我最大的優勢是有錢,我花100萬讓我老婆活10年沒問題吧?」丈夫放言。

劉端祺主任說,一年都有問題,一個億都活不成。但丈夫不信命,最後370萬流水花完了,患乳腺癌的妻子也走了。

很多家屬在家人生病的時候都認為,我不惜一切代價,用最先進的設備、最好的藥,人就不會走。但劉端祺卻覺得,錢能買到高檔病房,卻買不到命、買到的都是「痛苦」。對那種「生命不息,化療不止」的觀點,他一直持反對態度,可這種態度常常得不到許多同行的理解。

確實,有尊嚴地謝幕是每個人對生命終結的美好期待,但現實往往不盡如意。據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疼痛診療學術大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死於癌症的患者中只有5%能夠有尊嚴地離去。解決這一「困境」,「安寧療護」的規範推進被人們寄予厚望。

「安寧療護」是對治療無效的晚期患者,不再強求治癒,以控制疼痛以及不適表現為重點,關注其心理、社交及精神需要,主要目標在於提高和改善患者和家屬的生活質量,協助患者安詳離世

但是,目前「安寧療護」的推進卻有很多的不足,一是政策法規支持力度尚且不夠,患者住院超過10天就必須得出院,而10天對於疾病終末期患者基本解決不了什麼問題;二是醫療、護理、社工、心理專家等人才培訓不足,想要建立安寧療護隊伍也非常困難。

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安寧療護」可以加快推進的步伐,幫助到更多的人。

死亡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是有尊嚴的死去,還是過渾身插滿管子痛苦的戰鬥到最後一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但願看完這篇文章的人都懂得健康的意義,也能學會試著去理解死亡的意義。


參考資料:

[1]癌症晚期是繼續治療還是放棄回家?醫生講了大實話.人民日報.2018-11-13

[2]癌症患者晚期一般有什麼痛苦,如何解決呢?.中國網醫療.2020-06-2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痛苦地活著還是尊嚴地死去?專家呼籲出臺《病人自主權利法》
    澎湃新聞記者 欒曉娜日前知名作家瓊瑤女士發布公開信,囑託自己希望「尊嚴死去」的願望,由此臨終病人
  • 癌症病人到了晚期到底有多痛苦?到了腫瘤科病房才發現真相
    情況嚴重的時候,牟奶奶可能痛到意識模糊。家人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送牟奶奶到醫院打止痛針,然而止痛的效果卻並不理想。有一次,牟奶奶痛得實在是受不了了,陷入絕望的她衝進廚房拎起一把菜刀,朝自己的腦袋亂砍一通,瞬間倒在了血泊中……所幸,牟奶奶只是傷到了頭骨。
  • 癌症晚期患者太痛苦,安樂死合法好不好?簡單告訴你答案
    到了一定的年紀,生老病死再正常不過了。假設你有親人得了癌症晚期,他的生命只有最後幾個月甚至十幾天,但這段期間她卻要經受疾病的折磨,痛苦不堪……這時候,他希望可以「安樂死」,你會作何選擇?希望他「快樂」地早點死去,還是繼續痛苦地活著?2018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癌症晚期到底有多痛苦?通過真實案例告訴你,癌症晚期真的很痛苦
    那麼,癌症到了晚期是不是更痛苦呢?今天我們就通過盤點癌症晚期症狀,來看看癌症到了晚期到底有多痛苦!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個案例!2012年3月初,24歲的陝西安康女孩賀瑾女孩感覺身體嚴重不適,到醫院檢查,據介紹,賀瑾患的是B型肝炎、肝硬化合併的肝癌晚期,「屬於絕症,最多只能拖兩個月」。
  • 癌症病人臨死當天表現 癌症晚期症狀有哪些
    癌症是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大殺手。很多人都不願面對癌症,但是有時候,病情兇猛,不得不面對親人朋友的離開。癌症可以說是相當兇險的疾病。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各個癌症在臨時當天的表現。希望大家可以在沒有得癌症的時候做好預防。儘量遠離癌症。每個癌症在走向死亡之前的表現都是不一樣的。癌症病人死前的徵兆比較複雜,不是單一呈現的。
  • 讓絕症患者擺脫折磨有尊嚴地離世
    讓絕症患者擺脫折磨有尊嚴地離世4月2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分組審議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時,全國人大代表李傑、馬一德建議,經醫學界定,無法救治且無法減輕病痛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實施安樂死。李傑說,重度癌症患者到了晚期的時候實際上就是鎮痛,往往人到最終沒辦法治療的時候就是癌痛。
  • 晚期癌症患者到底有多痛苦?除了癌痛,還有3種不適折磨人
    「媽,你是不是很痛,我立刻拿嗎啡給你止痛?」陳先生看著病床上痛苦不堪的肺癌晚期媽媽,難過得直流淚。 「我……胸悶……喘不過氣來。」陳先生母親搖頭,指著喉嚨,花了好一陣子時間,斷斷續續表達自己的情況。 這個情況可把陳先生嚇蒙了,於是趕緊送母親到醫院救治。
  • 沒想到,化療的副作用這麼大,如何減輕癌症病人痛苦?
    其實,腫瘤不是局部的疾病,而是全身病變伴隨腫瘤的擴散和轉移,但仍然有部分醫生和患者傾向於放療和化療,即便增加病人痛苦還是寄希望於身體康復而強行忍受,出現了「生命不息,化療不止,死而後已」的慘痛局面。或許有人會說,化療不是救人的嗎,為什麼晚期化療反而會害人呢?
  • 癌症晚期病人死後可以器官捐贈嗎
    日前,有報導說一名來自廣東河源的病人,生下女兒後不久就被確診為升結腸癌晚期,靠手術和化療維持至今。雖然醫生未明確跟她說最終的結果,但她也明白,自己的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她希望去世後把器官捐獻出去。此報導一出,引起了網友的極大關注,在為這位癌症晚期病人的善心感動之餘,不禁會好奇,癌症病人可以進行器官捐贈嗎?受捐贈人接受了她的器官,也會得癌症嗎?
  • 癌症病人自述:我真的不想活了,真的太疼了!癌痛到底有多痛?
    「地獄究竟有幾層?」一位癌症患者是這樣形容癌痛的。對於很多癌症晚期患者來說,癌痛是他們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癌症患者正在忍受的病痛可能是常人無法感受到的。小芳向我們講述了患肺癌的姑姑所曾經遭受的痛苦。江蘇一位晚期宮頸癌患者,由於實在無法忍受宮頸癌帶來的疼痛,在喝農藥自殺被救活後,竟然讓朋友開車撞死自己,最終她還是死於宮頸癌,而她的丈夫和朋友卻因「故意殺人罪「被捕。從這個一心求死的晚期宮頸癌病人,我們可以大致推測國內晚期癌症病人的生活質量有多差。
  • 倫理專家稱尊嚴死非人道死亡:撤呼吸機同樣痛苦
    顧晉:一般來說,癌症晚期病人、植物人、腦死亡患者都是「不可治癒」的,醫學上對這個沒有太大質疑,如果患者或家屬沒有提出放棄治療,醫生會竭盡全力進行救治,不可治癒和臨終狀態時很少有奇蹟出現,當然這個概念的判定和醫生經驗也有關係。  京華時報:「生命支持系統」包括什麼?使用該系統的患者是怎樣的狀態?
  • 癌症患者:讓我死吧,真的太痛了!癌症到了最後,只能活活痛死?
    原本非常熱愛生活的姥姥,有一次和我媽媽說,「你幫我多打一針,讓我死吧!」在生命的最後時光,姥姥非常痛苦,身體抽搐,口吐白沫,但倔強地不肯咽氣,想等孩子們放假回家。但她終究沒有撐到那時候。一、癌症終末期,為什麼會全身劇痛?大部分癌症晚期患者會出現全身疼痛,其原因比較複雜,這裡列舉幾點。
  • 中國晚期腫瘤患者現狀:「活人花錢,死人受罪」!
    而根據2012年世界癌症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有820萬人因癌症死亡,中國佔比超過1/4。從陳萬青教授所在的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發布的調查報告,以及各地醫療專家了解到的情況和部分臨床統計看,由於人口老齡化等原因,當前我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呈持續增長趨勢。
  • 癌症到了晚期,還要不要治?說的很直白,你認同嗎
    癌症患者臉上寫滿了絕望和痛苦,而家屬也愁容滿面,既躊躇明天的治療花費,又擔心患者的生命安危。與癌症晚期家庭來說,他們要面臨一個難抉擇的分岔路:治療還是放棄!大部分中國癌症家庭都選擇了前者,畢竟親情、道德觀念已經從小紮根在了骨子裡。哪怕是有一絲希望、哪怕是傾家蕩產,只要是能留住親人的性命,家屬都在所不惜。
  • 中國癌症基金會患者關懷行動進行中
    作為這次活動主辦方之一的中國癌症基金會副秘書長史安俐女士介紹到:「從2008年起我們就開展了這項援助項目。為了讓更多的患者獲得有效治療,我們接受愛可信基金會(Axios)的捐助,在中國執行索坦(蘋果酸舒尼替尼)患者援助項目,使更多的貧困患者得以受益於先進的治療方案,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享受社會溫暖。」
  • 安樂死到底該不該被支持,痛苦折磨的病人怎麼選擇,有尊嚴的死
    一個不懂得愛惜自己身體的男人年紀輕輕就患了癌症。首先強調一點,我國不認同法律也不支持安樂死。很多人認為安樂死不人道,沒有尊重人生命的選擇,所以不會被大多數人支持。荷蘭:世界上第一個給安樂死立法的國家。比利時:世界上第二個給安樂死立法的國家。澳大利亞:安樂死曾經合法,但又被推翻。瑞士:安樂死在個別城市合法。
  • 癌症患者:讓我死吧,真的太痛了
    大部分癌症晚期患者會出現全身疼痛,其原因比較複雜,這裡列舉幾點。對於癌症終末期的患者,治療效果已經不明顯,一般預計生存期不超過三個月,患者會遭受極大的痛苦和折磨。在這個時候,體面地活著、有尊嚴地離去,重要程度不亞於全力救治。
  • 至親被宣布癌症晚期以後...
    結果母親回去以後不到三個月,A接到家裡的電話,說母親在當地醫院做日常檢查的時候,其實就是檢查糖尿病,順便做個全身檢查,發現有問題。照了一下胃鏡,發現已經是胃癌晚期。所以家裡決定來北京做複查。然後A馬上掛了協和的專家門診,專家說要重新拍片子。大醫院流程長,於是預約了兩周後的胃鏡和核磁。拿到胃鏡檢查結果後,專家就馬上開了住院通知。
  • 腫瘤專家:癌症患者這2種情況下不能化療,有害無益!
    目前,治療癌症的主要手段就是手術、放化療。化療是一種輔助治療手段,用來殺死體內癌細胞,防止癌症復發轉移或者縮小腫瘤體積,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
  • 實探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安寧療護中心:選擇有尊嚴的死亡
    「尊重科學和尊重生命不總是一致的,有時候『放棄』也是醫學,帶著尊重讓病人有尊嚴地離開,也是醫學的關懷,醫學也應該是溫暖的,適時放手也是愛。」顧晉說。何為安寧療護?安寧療護的開創者是英國人桑德絲。1947年她照顧一位年輕的癌症病人大衛·塔斯馬,兩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誼。由於當時醫生對癌症病人的疼痛束手無策,桑德絲想到,能否為減輕癌症病人的疼痛做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