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老物件之:阿公阿嬤遺留的油紙傘

2020-12-24 懷舊的宇哥

這是我阿公阿嬤用過的油紙傘。

它雖然平凡,卻穿越了近百年的風風雨雨,無聲地講述著一段塵封的愛情故事——

這把油紙傘骨架已經不完整,傘面更是被時光的風風雨雨衝刷得千瘡百孔,傘面曾經的精美圖案、昔日那淺褐色的散發著濃鬱香氣的熟桐油,都隨著油紙傘在為主人遮風擋雨的千千萬萬個日子裡慢慢消磨,以至不復存在。

然而記憶是無法抹掉的。

睹物思人, 我那年近期頤的阿嬤看到這油紙傘,就想起了曾經和我阿公生活的日子。

阿公曾撐著它送阿嬤往返娘家,阿嬤曾撐著它和阿公上圩購物,他們曾一起撐著它遊山玩水……

阿公業已作古多年,這把殘舊的油紙傘卻一直留在阿嬤的身邊,她把油紙傘視如珍寶,不肯丟棄,還用一口純正的潮汕話對我說:「紫條油紙雨遮,是我甲恁阿公尚珍惜個,著好好保存!」(這把油紙傘,是我和你爺爺最珍惜的,要好好保存!)。

我點頭應「好」,心想:這一把油紙傘, 一如阿嬤與我阿公的愛情那樣單純而忠貞!

時光之水從來不會停止流動,阿嬤如今也辭世經年。這把油紙傘以及它所見證的千秋往事,將在歲月的塵埃掩映下,成為塵封的歷史。

撐開這把油紙傘,我仿佛又看到了阿公阿嬤,好想回到往昔,聆聽那段有點含蓄卻又頗具溫度的老愛情故事……

相關焦點

  • 九九重陽節,庭龍寫給阿公阿嬤媽媽的歌
    或許有些人的阿公阿嬤媽媽還康健,或許有些人的阿公阿嬤媽媽已不在……對待長輩,讓陪伴多過思念……祝老年人們身體康健,兒孫滿堂皆孝順
  • 臺灣舉行「阿公阿嬤節」
    臺灣舉行「阿公阿嬤節」  2010-01-11 08:57     來源:新華網     編輯:張蕾  新華網臺北1月10日電(記者徐群 劉剛)臺灣第五屆「阿公阿嬤節」慶祝活動10日在臺北舉行,今年節日倡導大人和孩子多回家陪老人共享天倫之樂。
  • 七夕,請接收阿公阿嬤的愛
    今年夏天,雲山的設計師35在高黎貢山認識了阿公和阿嬤,她決定將相親相愛的他們融入文創之中。襪子是設計師系列的首發產品,是幾乎每天都陪伴我們的必需品,也是記錄阿公阿嬤愛情的襪子。天行長臂猿飛躍在樹林中間,我們在城市裡穿行探索。
  • 阿公阿嬤節十年回顧(下)
    每年元月份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民間發起的阿公阿嬤節,邁入第六年的阿公阿嬤節的活動主題為-【祖孫就愛「衣」起來~阿公阿嬤服裝搭配賽】,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希望藉此可以讓大小孫子關心自己阿公阿嬤,就從噓寒問暖的「衣」開始。◣ 第七屆 ◥
  • 徵老兵 阿公阿嬤限100人
    弘道基金會今年再度推出「不老戰士夢」,讓阿公阿嬤一圓當兵夢。東南網7月27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去年推出「不老戰士夢」,讓阿公穿起軍服回憶軍旅榮耀,迴響熱烈;沒想到今年接到不少阿嬤來電,表示她們也想體驗當女大兵。因此今年特別開放招募100名阿公阿嬤「作夥來做兵」,上演「老兵日記」。
  • Lulu唱出阿公阿嬤的雋永戀情〈上美麗的情歌〉今首播MV
    Yes娛樂9月29日訊 在製作個人全新專輯《29》時,Lulu黃路梓茵就希望能夠收錄一首臺語歌,因為她一直都很喜歡唱臺語歌,小時後,當裡長的阿公辦社區裡民大會時,Lulu都會上臺唱臺語歌,上大學的時候也在臺語電臺打工,每天都在聽臺語老歌;所以才接了跟蕭煌奇老師共同主持的臺語歌唱節目;定下唱臺語歌的方向之後,也立刻鎖定主題是關於阿公阿嬤的愛情
  • 阿公阿嬤籃球秀 八旬聾啞阿公球技不錯特別專注
    參賽阿嬤和大明星同名,瞬間讓比賽氛圍歡樂起來。這歡樂就像上了發條,讓活動從頭到尾滿是掌聲和歡笑。  昨天,泉州市區江南街道霞洲社區的籃球場,第一次聚集了這麼多打籃球的阿公阿嬤!看,59歲的林阿姨第一次投籃就拿了個第二名,89歲的蔣阿婆也來運球,一分鐘還運了117下,不少比她更年輕的「阿嬤」們都比不過她呢。
  • 七夕|阿嬤的《牡丹亭》
    縱使歲月讓阿嬤的聲音不再那般驚豔,但正是這種柔軟的東西,卻能深深觸到心的深處。 前段時間,阿公去世了。我整理整理行囊,去看看仍在故鄉的她。 阿嬤住的是家中的老院子,她說住的久了,都有了感情。而我知道,這裡有著阿公的溫度,有著她和阿公度過的點滴歲月。人,最捨不得的往往是心中最柔軟的。其實,阿嬤捨不得阿公。
  • 8月26日是阿公阿嬤節日——臺灣祖父母節見聞
    新華社臺北8月26日電(記者何自力 林甦)26日——8月的第4個周日,是臺灣阿公阿嬤的節日「祖父母節」。數百名年輕的志願者充當起「臨時孫子」,在多個火車站為老人家抬行李。感恩的心從北到南,串成了愛的旅途。    「需要幫忙嗎?幫你抬行李。」年輕的志願者高舉著口號牌,向來來往往的老者發出溫馨的問詢。即將升高一的邱合興拎著老人家的行李在樓梯上上下下,忙得不亦樂乎。
  • 阿公阿嬤擔心狗孫冷,結果上演裹棉被出門的真實戲碼!
    網友陳宜伶家裡飼養了一隻超可愛的米克斯犬「居妮(Genie)」,這天阿公阿嬤擔心狗孫會不小心著涼,決定準備厚厚的毛毯+繩子,上演「裹棉被出門」的真實戲碼!只見狗狗被長輩們包得緊緊的,模樣看起來十分暖和,超有愛畫面萌翻一票網友!阿公和阿嬤表示,「還來不及買衣服,先將就一下啦吼!」
  • 油紙傘養護指南,撐著油紙傘穿漢服拍雪景吧!
    在文中小袍提到,油紙傘製作會有「上油」這道工序。傘面的桐油遇到雨水時,會產生反應,形成一層包漿。如果你買回來不常使用的話,反而會讓桐油幹掉,傘面向中間收縮、逐漸失去彈性,甚至有可能泛黃。所以,一定要多讓油紙傘見見雨水。
  • 一個叫做「分水嶺」的小鎮,藏著關於油紙傘的故事
    它位於雲貴川三省交界之處,以盛產油紙傘聞名。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這裡擁有大大小小上百家油紙傘生產廠,從業人員多達上萬人。然而,當機器生產開始普及時,手工製作開始失去了活力。雖然油紙傘業已經蕭條,但在作者眼裡,油紙傘已經成為了另外一種存在——它的文化意義沒有消失,它是文明的使者,是中國千年古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它改變了瀘州的氣質,讓瀘州風情萬種。
  • 油紙傘最後的守望者
    偶讀一篇《油紙傘的最後守望者》的文章,喚起了我兒時的回憶,記憶裡那把散發著油墨味的油紙傘,似乎就撐開在我的眼前,一下子離我好近好近。正是放學的時候,教室外的家長越聚越多,大多撐著傘,黑色的、紅色的、藍色的……傘的顏色鮮豔多彩,摩肩擦踵地搭在一起,這其中,有一把黃色的油紙傘,不起眼兒,我卻一眼就看到了,我知道,是爺爺來接我了。
  • 臺灣動畫《魔法阿嬤》中的「普渡」,這很潮汕
    她跳繩,彈吉他,想盡各種花招逗豆豆,阿嬤在這裡很阿嬤!很可愛!鬼怪為了對付阿嬤,欺騙豆豆收集阿嬤的眼淚,企圖阻止阿嬤來收服自己今年的中元節,我想把我眼中的《魔法阿嬤》寫出來,並不僅僅因為它是我的童年,這是大多數同齡人的童年,特別是生活在閩南語系地區——臺灣、福建以及潮汕地區的小孩,也許很多人跟我一樣,片中畫面略記一二,殊不知電影名原來叫做《魔法阿嬤
  • 「老人活路」即將消失的手工傳承油紙傘!
    目前,村裡做傘的只剩下五六個老藝人,當地人把這門手藝叫做「老人活路」。1927年出生的鄭映海是油紙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鄭映海老人從8歲開始幫助家人製作油紙傘,至今依然固守著這一古老的傳統行業。因為手工製作油紙傘耗時長、價格低、勞動強度低,年輕人每天打工的收入遠高於此。只有幹不動農活的老人,只有老人閒著無事,做幾把來賣賣,現在兒孫都不大樂意接手。
  • 廈門網海報丨阿公阿嬤阿伯阿嬸 這些要點要記牢
    廈門網海報丨阿公阿嬤阿伯阿嬸 這些要點要記牢
  • 小小油紙傘 美豔達滸鎮
    達滸鎮李忠國創辦的達興工藝品廠生產的油紙傘,就是一個代表。油菜花田間的小道上,數百把油紙傘串起了一條美美的藝術長廊,讓人流連忘返,分不清是油菜花美還是油紙傘美。 這些精緻靈動、樸實可愛的油紙傘,來自達滸鎮椒花新村李忠國的達興工藝品廠。 李忠國曾是椒花新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短短兩年時間,不僅自己脫了貧,還帶領村裡67戶貧困戶一起走上了脫貧之路。
  • 高雄美濃油紙傘 半為遮雨半是「景」
    中新社高雄10月11日電 題:高雄美濃油紙傘 半為遮雨半是「景」  中新社記者 冽瑋 陳立宇  青山綠水間,撐一柄油紙傘,嫋嫋走在美濃的氤氳煙雨中,周圍是保持完好的客傢伙房,供奉著祖先也延續著下一代……家住以製造油紙傘聞名的臺灣高雄美濃鎮,制傘匠師吳劍瑛的記憶深處,最美好的點點滴滴均與「傘」有關。
  • 這位走紅全網的油紙傘手藝人,憑什麼拒絕央視拍攝、韓國邀請?
    浪跡江湖今欲老。盡傳生活好。萬物無非我造。異質殊形皆妙。油紙傘作為一種起源於中國的傳統工藝,享譽四海內外,遠傳至朝鮮、日本等世界各地,曾被稱為「中國第五大發明」。近日來,網上一位名為聞士善的油紙傘手工藝人一夜爆紅,風頭兩無。這位走紅全網的油紙傘手藝人,憑什麼拒絕央視拍攝、韓國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