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阿嬤節十年回顧(下)

2021-02-17 我愛我的阿公阿嬤

每年元月份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民間發起的阿公阿嬤節,邁入第六年的阿公阿嬤節的活動主題為-【祖孫就愛「衣」起來~阿公阿嬤服裝搭配賽】,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希望藉此可以讓大小孫子關心自己阿公阿嬤,就從噓寒問暖的「衣」開始。


◣ 第七屆 ◥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調查指出,「44%的老人跌倒、發生危險都是在自家中」,因此為了避免這些危險與傷害,第七屆阿公阿嬤節-「住」的主題活動,以「居家安全改造」為主軸,希望透過活動的方式,讓社會大眾來思考與發現家中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並實地將其改善,為阿公阿嬤的居家安全做努力。

起跑記者會當天,播出臺中陳海源改造王家中的改造影片,將陳先生如何為長輩的居家安全做改造分享給大家,如:在母親房間加設自動門鈴,有需求時可按下呼叫家人;在無電燈的走道上加設自動感應燈,讓母親可以安全的行走;在玄關穿鞋處加裝扶手,讓母親穿好鞋後可以安全的拉著扶手站起來。

陳先生表示:小時候都是母親想著怎麼照顧我們,但現在母親年紀大了,生活上總有許多不便,因此怎麼讓她生活的便利又安全,就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應該努力的。

活動現場林依瑩執行長與文向教育基金會李毅夫執行長也透過一些生活當中隨手可見的小東西(如:小夜燈、螢光貼片、密度高的海棉、玩具球等),教大家如何善用這些生活常見的物品,並發揮我們的創意,就能進行阿公阿嬤的居家安全改造,也鼓勵社會大眾一起來關心阿公阿嬤,為他們營造一個安全又無障礙的居住環境。


◣ 第八屆 ◥


你可曾想過長輩因年邁生理功能產生變化,在外出時常遇到不少「行」的阻礙與問題,然而解決「行有阻礙」,一般易讓人從「生理功能」的需求思考,是否有無障礙設施,以解決長輩或行動不便者的困擾,但卻易忽略「心理」層面的影響而產生的阻礙,或許長輩只是想找人陪伴出門走走,但這對部份長輩而言可能很困難。

因此今年阿公阿嬤節將在過年前夕2013/1/19(六)於全國各地,邀請全國的長輩裝扮成財神爺,並由年輕人陪同踩街獻祝福去,希望透過年輕人的陪伴,克服長輩不易外出的「行有礙」問題;更期待透過踩街時與民眾的互動,提升銀髮長輩的社會參與。

◣ 第九屆 ◥

第九屆阿公阿嬤節以「育」為主軸,推廣「祖孫共學」。

主要是以陪伴長者學習的微孝行動概念,創造祖孫代間互動,邀請社會大眾透過交流與共學的方式,使長者技藝得以傳承(如阿公阿嬤教孫子製作芋粿),同時也提供長者終身學習的機會(如孫子教阿公阿嬤跳街舞)。


祖孫共學,不僅傳承長者的老智慧,也正視到長者求新知的欲望與需求,更希望借活動過程中,讓學習變成很溫馨、很有趣的一件事。



第十屆


第十屆阿公阿嬤節是1/11(日),這屆的主題活動以「樂-休閒娛樂活動」出發,在去年底募集到113件個人投稿作品與號召全國共計17個縣市,102個團體單位近6,000多人陪伴阿公阿嬤從事各式各樣不同的娛樂活動,有人陪阿公阿嬤看3D電影、陪種菜、玩闖關遊戲,甚至有小區、機構在各地自行辦理祖孫童玩大車拼、用廢棄輪胎製成的拔河活動等多項遊戲讓祖孫同樂。

《阿公阿嬤節十周年推動記錄》




十年有成 感謝有您




--

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臺灣舉行「阿公阿嬤節」
    臺灣舉行「阿公阿嬤節」  2010-01-11 08:57     來源:新華網     編輯:張蕾  新華網臺北1月10日電(記者徐群 劉剛)臺灣第五屆「阿公阿嬤節」慶祝活動10日在臺北舉行,今年節日倡導大人和孩子多回家陪老人共享天倫之樂。
  • 8月26日是阿公阿嬤節日——臺灣祖父母節見聞
    新華社臺北8月26日電(記者何自力 林甦)26日——8月的第4個周日,是臺灣阿公阿嬤的節日「祖父母節」。數百名年輕的志願者充當起「臨時孫子」,在多個火車站為老人家抬行李。感恩的心從北到南,串成了愛的旅途。    「需要幫忙嗎?幫你抬行李。」年輕的志願者高舉著口號牌,向來來往往的老者發出溫馨的問詢。即將升高一的邱合興拎著老人家的行李在樓梯上上下下,忙得不亦樂乎。
  • 九九重陽節,庭龍寫給阿公阿嬤媽媽的歌
    或許有些人的阿公阿嬤媽媽還康健,或許有些人的阿公阿嬤媽媽已不在……對待長輩,讓陪伴多過思念……祝老年人們身體康健,兒孫滿堂皆孝順
  • 七夕,請接收阿公阿嬤的愛
    今年夏天,雲山的設計師35在高黎貢山認識了阿公和阿嬤,她決定將相親相愛的他們融入文創之中。襪子是設計師系列的首發產品,是幾乎每天都陪伴我們的必需品,也是記錄阿公阿嬤愛情的襪子。天行長臂猿飛躍在樹林中間,我們在城市裡穿行探索。
  • 徵老兵 阿公阿嬤限100人
    弘道基金會今年再度推出「不老戰士夢」,讓阿公阿嬤一圓當兵夢。東南網7月27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去年推出「不老戰士夢」,讓阿公穿起軍服回憶軍旅榮耀,迴響熱烈;沒想到今年接到不少阿嬤來電,表示她們也想體驗當女大兵。因此今年特別開放招募100名阿公阿嬤「作夥來做兵」,上演「老兵日記」。
  • 潮汕老物件之:阿公阿嬤遺留的油紙傘
    這是我阿公阿嬤用過的油紙傘。睹物思人, 我那年近期頤的阿嬤看到這油紙傘,就想起了曾經和我阿公生活的日子。阿公曾撐著它送阿嬤往返娘家,阿嬤曾撐著它和阿公上圩購物,他們曾一起撐著它遊山玩水……阿公業已作古多年,這把殘舊的油紙傘卻一直留在阿嬤的身邊,她把油紙傘視如珍寶,不肯丟棄,還用一口純正的潮汕話對我說:「紫條油紙雨遮,是我甲恁阿公尚珍惜個,著好好保存!」(這把油紙傘,是我和你爺爺最珍惜的,要好好保存!)。
  • 阿公阿嬤籃球秀 八旬聾啞阿公球技不錯特別專注
    參賽阿嬤和大明星同名,瞬間讓比賽氛圍歡樂起來。這歡樂就像上了發條,讓活動從頭到尾滿是掌聲和歡笑。  昨天,泉州市區江南街道霞洲社區的籃球場,第一次聚集了這麼多打籃球的阿公阿嬤!看,59歲的林阿姨第一次投籃就拿了個第二名,89歲的蔣阿婆也來運球,一分鐘還運了117下,不少比她更年輕的「阿嬤」們都比不過她呢。
  • Lulu唱出阿公阿嬤的雋永戀情〈上美麗的情歌〉今首播MV
    Yes娛樂9月29日訊 在製作個人全新專輯《29》時,Lulu黃路梓茵就希望能夠收錄一首臺語歌,因為她一直都很喜歡唱臺語歌,小時後,當裡長的阿公辦社區裡民大會時,Lulu都會上臺唱臺語歌,上大學的時候也在臺語電臺打工,每天都在聽臺語老歌;所以才接了跟蕭煌奇老師共同主持的臺語歌唱節目;定下唱臺語歌的方向之後,也立刻鎖定主題是關於阿公阿嬤的愛情
  • 阿公阿嬤擔心狗孫冷,結果上演裹棉被出門的真實戲碼!
    網友陳宜伶家裡飼養了一隻超可愛的米克斯犬「居妮(Genie)」,這天阿公阿嬤擔心狗孫會不小心著涼,決定準備厚厚的毛毯+繩子,上演「裹棉被出門」的真實戲碼!只見狗狗被長輩們包得緊緊的,模樣看起來十分暖和,超有愛畫面萌翻一票網友!阿公和阿嬤表示,「還來不及買衣服,先將就一下啦吼!」
  • 七夕|阿嬤的《牡丹亭》
    縱使歲月讓阿嬤的聲音不再那般驚豔,但正是這種柔軟的東西,卻能深深觸到心的深處。 前段時間,阿公去世了。我整理整理行囊,去看看仍在故鄉的她。 阿嬤住的是家中的老院子,她說住的久了,都有了感情。而我知道,這裡有著阿公的溫度,有著她和阿公度過的點滴歲月。人,最捨不得的往往是心中最柔軟的。其實,阿嬤捨不得阿公。
  • 廈門網海報丨阿公阿嬤阿伯阿嬸 這些要點要記牢
    廈門網海報丨阿公阿嬤阿伯阿嬸 這些要點要記牢
  • 我的阿嬤(一)
    如今,奶奶真的離開了我們,我想,可以慢慢地寫點東西,留下來,讓大家庭的下一輩們知道,他們的太婆是怎樣的人。阿嬤是潮州話裡對奶奶的稱呼。是的,我是廣東人,這是從小阿嬤就一直對我們三個孩子強調的。在阿嬤的內心深處,或許對兒子遠離家鄉在異地工作是十分無奈的,所以,阿嬤教我們講潮州話,給我們做傳統的潮州小吃,放假時帶我們回鄉下,……。
  • 阿嬤快閃廚房:為老人排解寂寞,讓食物成為連接兩代人的橋梁
    而之所以要這麼做,最重要的是為了我自己的阿嬤。」阿公阿嬤說不出口的寂寞也許和西方講求個人、獨立的生活價值有關,在此文化背景下,即便步入老年,荷蘭人仍大多選擇獨居以保有個人生活。在社福制度健全的荷蘭,雖說獨居老人在經濟及物質生活上不虞匱乏,但在社交生活中,老人們卻因缺乏適合去處,而時常感到寂寞。
  • 慈濟訊息:番石榴阿嬤 承諾丈夫
    一顆顆不起眼的番石榴,含藏著阿公對阿嬤的疼惜;番石榴阿嬤守著小攤位,守著一分對先生、對大地的承諾……(畫作:陳舜芝) 一顆顆不起眼的番石榴,含藏著阿公對阿嬤的疼惜;番石榴阿嬤守著小攤位,守著一分對先生、對大地的承諾
  • 大學生寫家史︱我的阿公:上世紀華人的南洋故事
    而我的阿公(閩南人、潮汕人、客家人通常稱呼爺爺、奶奶為阿公、阿嬤),正是中國人移民東南亞第三次浪潮中的其中一員。20世紀30年代末,年幼的阿公和弟弟兩人背起行囊,踏上了下南洋之路。這一離開,便是四十年。
  • 《阿春仔伊阿嬤》新寶島康樂隊歌詞
    《阿春仔伊阿嬤》歌詞:  歌手:新寶島康樂隊  伊站在西邊日頭落去的海岸 半邊山攏蓋在濛霧內底  矸仔店的阿桑說 阿春仔 打算要落雨 您阿嬤趕緊甲叫進來躲雨  駛船的阿伯仔款款就走過來 伊說恁頭家打算是坐明天的船  港邊的人攏漸漸在散開 悽美燈塔黃昏的孤鳥在哪裡
  • 閩南一鄉村廣播在網上走紅,阿公阿嬤阿姨阿伯,你聽有無?
    各位阿公阿嬤、阿姨阿伯,我們有可能是您未來的女婿,為了以後我們可以順利見面,變成一家人,有一些話我不想講得太難聽,你們差不多一點就好了,不要天天去別人家裡泡茶,不要跟朋友出去喝燒酒,不要天天在外面瞎轉悠,浪流連,在家裡乖一點,聽有無?」  「最重要的是!聽好了!!
  • 80年來第一次抱貓,阿公卸下心防抱貓孫合照,被融化笑開懷!
    80歲的阿公即將成為貓奴啦!貓咪「蹼仔」的阿公過去覺得貓很陰,因此80年來從沒碰過。這天在阿嬤不斷勸說地助攻下,阿公終於試著抱起了蹼仔,沒想到第一次抱貓才瞬間發現「原來貓咪這麼柔軟好摸」,讓他卸下心防笑得十分開懷,還和貓孫留下許多合影。
  • 阿公阿嬤晚上愛看的《戲說臺灣》,原來都是這樣編出來的…
    阿公阿嬤晚上愛看的《戲說臺灣》,原來都是這樣編出來的…首先很抱歉,用這個標題,引起很多小美女小帥哥的意見了
  • 磁灶「紅馬甲」:進村入戶教阿公阿嬤使用「健康碼」
    在村兩委的帶領下,志願者們走進居民家中,詳細介紹當前的疫情防控工作,耐心指導村民下載App、使用「健康碼」。  「由於磁灶外出經商的人員多,轄區有許多留守老人,他們對『健康碼』的下載、使用不是很了解,也不懂得如何操作。在志願服務過程中,我們側重針對老年人群體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