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阿嬤晚上愛看的《戲說臺灣》,原來都是這樣編出來的…

2021-02-17 戲說臺灣

阿公阿嬤晚上愛看的《戲說臺灣》,原來都是這樣編出來的…

首先很抱歉,用這個標題,

引起很多小美女小帥哥的意見了,

因為。。。因為。。。

在臺灣真的大多只有阿公阿嬤才會愛看這個。。。

基本所有年輕的都不看。。。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自己愛看,喜歡看最重要。。

今天是為了向大家揭秘戲說臺灣的一些劇情。。。

編劇是怎麼瞎搞的,我們卻愛看的要死要死的。。

以下內容為一個編劇自述:

《BO 導讀》每天晚上固定撥出的單元連續劇《戲說臺灣》,用輕鬆有趣的方式介紹臺灣風土民情,常常是阿公阿嬤們最愛在晚餐時間「配飯」的節目之一。 但很多人好奇,裡頭的民間傳奇,到底是真人真事改編,還是編劇發揮創意的想像內容?  《戲說臺灣》的編劇,這回為大家解答:


◎作者:簡士耕(編劇)

小弟是編劇,曾經寫過幾集《戲說臺灣》。

基本上所有的題材都是以民間傳說為底,接下來就是自由發揮。

拿我曾經寫過的一集「水鬼城隍」舉例,原本的民間故事是這樣的:

「新竹城隍廟的七爺八爺原本是兩個水鬼,因為又笨又衰而且有點良心所以一直抓不到交替,有一天這兩個水鬼死心了,決定不抓交替還拯救了落水的人,於是感動城隍爺,把他們封為七爺八爺。」

我根據這個故事開始亂掰,把這個故事掰到最好看是我的責任,於是我決定抄… 向《海底總動員》致敬:

「有兩個水鬼,阿七、阿八,因為又笨又衰而且不喜歡害人,所以一直抓不到交替, 有一天他們在河邊發現了一個嬰兒,原本打算把他殺了拿去投胎,但是因為膽小,而且猜拳一直平手(因為殺了嬰兒只能讓一個投胎),於是他們決定根據嬰兒身上留的線索, 把嬰兒送回他的父母那邊,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妖魔鬼怪,有的笑他們傻,有的幫助他們, 也有的妖怪想要把嬰兒奪過來殺了好讓自己投胎,阿七阿八攜手同心,終於突破萬難, 把嬰兒送到了父母懷中,此一行為感動了城隍爺,城隍爺便封他們為七爺八爺。」

基本的故事底是「兩個做好事的水鬼得到善報。」我的任務是把這個故事分為五集, 讓觀眾覺得這個故事好看,有收視率外,還能了解臺灣民間故事。

事實上,水鬼城隍的傳說有很多版本,有的版本是一個水鬼,因為做好事所以被玉皇大帝封為城隍爺,新竹城隍廟的七爺八爺是水鬼轉世,也是「有此一說」而已。  民間故事基本上都是勸人向善的童話,所以我們也只是把這個童話得更好看,更能夠貼近現今觀眾。

我還寫過另外一集「仙姑蛋」 ,這個故事考證過程曲折離奇,我很努力的試著把「原始的素材」與「戲劇呈現」融為一體,考證過程中,我發現能引起我創作動力的,竟然是某種「文化價值衝突」,於是我抱著一顆「我要把這個東西呈現出來」的創作心態, 試著把漢人\西拉雅族之間文化的對立,以及漢人的殖民過程,漢人的父權\儒道信仰對抗西拉雅族母權\女神信仰之間的辯證,試著用戲劇的方式呈現。

原本的素材是:南部有一間廟在拜一顆很像蛋的石頭。  沒了。


我覺得挺有趣的,因為可以抄,不,向《桃太郎》致敬,但還是要考究,村民為什麼要拜這顆很像蛋的石頭? 因為裡面有迸出一個神民來拯救世人嗎?

沒有,那間廟就只是拜一顆很像蛋的石頭而已。 而且聽說這顆石頭求六合彩很準。

我不死心,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沒有人做過的題材,然後我基本故事都已經想好要向桃太郎致敬了,如果這個故事不能用那我這個月就沒收入了,於是我繼續考證,打算把桃太郎故事硬插掰入這個拜蛋石頭的廟的故事內,我很堅持一定要讓這兩個東西有所連結。

我發現那邊的聚落(臺南靠近彰化一帶)除了有很多拜石頭的廟外,還有拜壺的廟。 由於大學修過人類學,大概了解臺灣的拜壺信仰跟平埔族有關, 拜壺信仰也就是所謂的「阿立祖信仰」,是一種「母權社會中的女神信仰」 。 這種信仰在經過無數年漢化洗禮(荼毒)之後已漸漸喪失本色,許多原本屬於拜壺信仰的廟,也漸漸變成所謂的「有應公廟」或是「石頭公廟」。

原來如此,原來那間廟原本是拜壺的(事實上我不確定是不是真的是拜壺的,因為我去田野的時候連廟公自己也不知道,不過那附近真的很多拜壺的廟,那附近也是臺灣僅存維持西拉雅族拜壺信仰的地區。)

但這還是跟桃太郎的故事一點關係也沒有。 不過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我卻著實的發現一個我十分有興趣的論述: 「被漢人文化殖民的女神信仰,是如何想盡辦法扭曲自己,試圖找到自己的定位。」


於是,我決定抱著一顆虔敬的心,試著把這樣的論述,放入臺灣七點半檔黃金時段的戲劇當中。 以下,容我稍做一下創作說明:

《仙姑蛋》故事大綱:(擷自三立臺灣臺《戲說臺灣》網站)

大虛仙女是玉皇大帝的掌上明珠,也是天庭裡的一個麻煩人物。

編按:事實上她是玉皇大帝的禁臠, 玉皇大帝代表漢人信仰、漢人男尊女卑、忠孝節義的價值 ,因為統治了臺灣,所以監禁了代表阿立祖信仰的太虛仙女。

她不小心將王母娘娘的賜子拂塵丟落到一個山賊︰虎彪的肚子裡,害得男人懷孕。

編按:她當然是故意的,而且她丟下去之後還哈哈哈笑了兩聲。  「賜子拂塵」是一個類似普羅米修斯之火的概念, 女神一方面希望原住民反抗,卻也明白反抗的下場卻只有死,所以也只能用這種「故意不小心」的方式,把反抗的念頭丟入那些被漢人殖民的原住民的心中。 虎彪是原住民,被漢人奪取土地之後只好去當山賊,在阿立祖的信仰裡面, 最早的人是由男人而生,由母親帶大,失去母親與土地的原原住民男性,在女神所製造出有點故意的意外之中,因而懷孕。

擔心責罵的太虛仙女,擅自下凡想取回拂塵,卻忘了仙女若沒銜著天山仙葉,下凡時會被 天殼包住,變成一粒大蛋。  變成仙蛋的太虛落入凡間,被勇伯春蘭這對夫妻撿到,取名水 霞,扶養長大。

編按:關於大蛋還有什麼仙葉,掰的,我還是把桃太郎的故事拉進來了,沒辦法,編劇很難丟棄原本已經想好的梗。  勇伯與春蘭代表一般漢人平民百姓,他們唯一在乎的,只有安居樂業、繁衍子孫。


然而,被太虛弄大肚子的虎彪,生下一個頭髮長落地的兒子︰掃帚仔。  虎彪認為 男人生子這種恐怖的事情會發生在他身上,完全是之前作惡的報應,於是帶著掃帚仔四處 為人義工。

編按:被植入部族信仰的原住民後代,產生了類似莫那努道的反抗基因,初代戰敗投降的原住民卻因此棄械,甘願淪為漢人殖民。

不過自知與凡人不同的掃帚仔,不甘過著這種無聊的生活,於是入林為山賊,據地 為王,橫霸一方,且害死鎮上大佬趙員外。  員外的兒子︰趙天民,想盡方法替父親報仇, 也因此認識了想尋回拂塵而落入凡間的水霞,一段曲折離奇的天人傳奇就此展開….

編按:趙天民這個角色代表漢人俠客價值,他唯一在乎的是忠孝節義,還有為他爸爸報仇,事實上他老爸是被那顆蛋害死的,跟掃帚仔無關。 天民的功夫只為忠義而使,忠孝節義的價值,在掃帚仔為部族報仇血恨的概念底下是毫無意義的,因此天民看到掃帚就腿軟。 事實上掃帚仔也搞不懂自己為什麼總是那麼憤怒,直到最後他發現自己原來是爸爸生的,才稍微搞懂一點。 事實上他還是搞不懂的,但至少他明白: 原來他是一個詭異的存在,原住民的信仰價值在漢人社會中是一個詭異的存在,然而這個存在卻是天命的,無法反抗的。

另外一位仙女:水霞,有點類似社工的角色,她一直試圖將這漢人與原住民的文化衝突降到最低,卻總是越幫越忙。 故事的最後,掃帚仔與水霞一起天民等人燒死, 這其實就是目前漢人對待異族信樣的方式,將一切摧毀,灰飛煙滅,並替它們立一座祠,認定他們會在天上保佑自己籤中六合彩。


我不知道我的用心觀眾有沒有看出來,因為連我自己都看不太出來,不過這集卻是我寫過的戲說臺灣之中收視率最高的。

相關焦點

  • 臺灣舉行「阿公阿嬤節」
    臺灣舉行「阿公阿嬤節」  2010-01-11 08:57     來源:新華網     編輯:張蕾  新華網臺北1月10日電(記者徐群 劉剛)臺灣第五屆「阿公阿嬤節」慶祝活動10日在臺北舉行,今年節日倡導大人和孩子多回家陪老人共享天倫之樂。
  • 九九重陽節,庭龍寫給阿公阿嬤媽媽的歌
    或許有些人的阿公阿嬤媽媽還康健,或許有些人的阿公阿嬤媽媽已不在……對待長輩,讓陪伴多過思念……祝老年人們身體康健,兒孫滿堂皆孝順
  • 七夕,請接收阿公阿嬤的愛
    我們的生活非常簡單,就和你們世界裡相互扶持的老伴兒一樣,有了他我平凡的每一天都快樂而安穩。但畢竟住在野外,我們的生活也危機四伏。我的眼神不太好,以前出過一些意外,左眼只能眯眯縫縫地看東西,而我老伴兒左手手指也斷了一截。不怕你們笑話,我膽子很小,有時候會被林雕嚇到,有時候也會被同胞嚇到。
  • 阿公阿嬤節十年回顧(下)
    每年元月份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民間發起的阿公阿嬤節,邁入第六年的阿公阿嬤節的活動主題為-【祖孫就愛「衣」起來~阿公阿嬤服裝搭配賽】,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希望藉此可以讓大小孫子關心自己阿公阿嬤,就從噓寒問暖的「衣」開始。◣ 第七屆 ◥
  • 徵老兵 阿公阿嬤限100人
    弘道基金會今年再度推出「不老戰士夢」,讓阿公阿嬤一圓當兵夢。東南網7月27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去年推出「不老戰士夢」,讓阿公穿起軍服回憶軍旅榮耀,迴響熱烈;沒想到今年接到不少阿嬤來電,表示她們也想體驗當女大兵。因此今年特別開放招募100名阿公阿嬤「作夥來做兵」,上演「老兵日記」。
  • 8月26日是阿公阿嬤節日——臺灣祖父母節見聞
    新華社臺北8月26日電(記者何自力 林甦)26日——8月的第4個周日,是臺灣阿公阿嬤的節日「祖父母節」。數百名年輕的志願者充當起「臨時孫子」,在多個火車站為老人家抬行李。感恩的心從北到南,串成了愛的旅途。    「需要幫忙嗎?幫你抬行李。」年輕的志願者高舉著口號牌,向來來往往的老者發出溫馨的問詢。即將升高一的邱合興拎著老人家的行李在樓梯上上下下,忙得不亦樂乎。
  • 阿公阿嬤籃球秀 八旬聾啞阿公球技不錯特別專注
    海都記者一聲喊,大家都樂了。  參賽阿嬤和大明星同名,瞬間讓比賽氛圍歡樂起來。這歡樂就像上了發條,讓活動從頭到尾滿是掌聲和歡笑。  昨天,泉州市區江南街道霞洲社區的籃球場,第一次聚集了這麼多打籃球的阿公阿嬤!看,59歲的林阿姨第一次投籃就拿了個第二名,89歲的蔣阿婆也來運球,一分鐘還運了117下,不少比她更年輕的「阿嬤」們都比不過她呢。
  • 戲說臺灣澎湃的二十集大戲,禮拜一登場! 5月21日起,三立臺灣臺、29頻道【曹公鬥龍母】,一定要看噢!
    📣📣📣🤟🤟🤟小編總算可以爆雷啦!🤟🤟🤟 禮拜二十集的全新單元【曹公鬥龍母】隆重上映!😳😳😳 這次不但是久違的大古裝,而且劇組拍攝有夠辛苦,小編不誇張!真的是跋山涉水,每次看到劇組拍到半夜兩三點、或是又跑去跳河跳海,小編都覺得很心疼。但為了呈現最好的作品給大家,又不得不為!
  • 戲說臺灣!曹公鬥龍母!阿善和王好 V.S 海生和水晶! 大家喜歡哪一對呢?快來猜猜看,到底是哪一對會終成眷屬!
    📣戲說臺灣!曹公鬥龍母!🤟精彩澎湃!二十集大戲!
  • 阿公阿嬤擔心狗孫冷,結果上演裹棉被出門的真實戲碼!
    網友陳宜伶家裡飼養了一隻超可愛的米克斯犬「居妮(Genie)」,這天阿公阿嬤擔心狗孫會不小心著涼,決定準備厚厚的毛毯+繩子,上演「裹棉被出門」的真實戲碼!只見狗狗被長輩們包得緊緊的,模樣看起來十分暖和,超有愛畫面萌翻一票網友!阿公和阿嬤表示,「還來不及買衣服,先將就一下啦吼!」
  • 潮汕老物件之:阿公阿嬤遺留的油紙傘
    這是我阿公阿嬤用過的油紙傘。它雖然平凡,卻穿越了近百年的風風雨雨,無聲地講述著一段塵封的愛情故事——這把油紙傘骨架已經不完整,傘面更是被時光的風風雨雨衝刷得千瘡百孔,傘面曾經的精美圖案、昔日那淺褐色的散發著濃鬱香氣的熟桐油,都隨著油紙傘在為主人遮風擋雨的千千萬萬個日子裡慢慢消磨,以至不復存在。
  • Lulu唱出阿公阿嬤的雋永戀情〈上美麗的情歌〉今首播MV
    Yes娛樂9月29日訊 在製作個人全新專輯《29》時,Lulu黃路梓茵就希望能夠收錄一首臺語歌,因為她一直都很喜歡唱臺語歌,小時後,當裡長的阿公辦社區裡民大會時,Lulu都會上臺唱臺語歌,上大學的時候也在臺語電臺打工,每天都在聽臺語老歌;所以才接了跟蕭煌奇老師共同主持的臺語歌唱節目
  • 最近都沒有更新,是因為戲說臺灣都沒出新單元,今天發個舊劇,沒看過的重溫一下
    最近都沒有更新,讓大家擔心了是因為戲說臺灣都沒出新單元,今天發個舊劇,沒看過的重溫一下。
  • 這一聲「阿嬤」,叫出了臺灣動畫的自信!
    臺灣曾是華人娛樂業最繁榮的地區。音樂圈,有羅大佑、李宗盛這樣的巨擘;電影界,有楊德昌、侯孝賢這樣的大師;可整個動畫行業,卻找不到一個代表人物。有人說,臺灣動畫沒落了,不行了。同任何小女孩一樣,她愛看《小甜甜》動畫片,調皮大膽,有時潑辣,富有想像力。混雜垃圾的排水溝在她的幻想裡,是承載拇指姑娘的兇險河流,等待被一個英俊的王子乘著駿馬拯救;
  • 七夕|阿嬤的《牡丹亭》
    阿嬤愛崑劇。從我記事起阿嬤總愛在阿公婉轉的笛聲中唱上幾句。曲子很慢,阿嬤唱得亦是很慢。但是我總能感到聲音中有種柔柔軟軟的東西,很溫暖。縱使歲月讓阿嬤的聲音不再那般驚豔,但正是這種柔軟的東西,卻能深深觸到心的深處。 前段時間,阿公去世了。我整理整理行囊,去看看仍在故鄉的她。 阿嬤住的是家中的老院子,她說住的久了,都有了感情。而我知道,這裡有著阿公的溫度,有著她和阿公度過的點滴歲月。人,最捨不得的往往是心中最柔軟的。其實,阿嬤捨不得阿公。
  • 好書推薦:《阿嬤家的櫻花,開了》
    《阿嬤家的櫻花,開了》是一本以童年為題材的兒童散文作品集,作者以精巧的文字及構思,帶領讀者走入童話般的美麗意境中,詩情畫意裡更洋溢著濃濃的童趣
  • 原來這就是臺灣中秋烤肉啊?!
    烤爐上有一整隻的鮮魷,若莓卻說還不能吃,第一輪要給阿公阿嬤和外婆。前幾天,若莓阿公看著看著電視,忽然自言自語了一句:「哇,好久沒吃到一整隻的烤魷魚了!」若莓當時默默記了下來。而這次烤肉,她立馬就買來好幾隻魷魚,第一時間烤給阿公吃。
  • 戲說臺灣【新莊港董大爺】小編在看14集的時候,一直很想點播一首吳宗憲的屋頂
    🔥戲說臺灣【新莊港董大爺】火熱上映中🔥 小編在看14集的時候,一直很想點播一首吳宗憲的屋頂,來!
  • 80年來第一次抱貓,阿公卸下心防抱貓孫合照,被融化笑開懷!
    80歲的阿公即將成為貓奴啦!貓咪「蹼仔」的阿公過去覺得貓很陰,因此80年來從沒碰過。這天在阿嬤不斷勸說地助攻下,阿公終於試著抱起了蹼仔,沒想到第一次抱貓才瞬間發現「原來貓咪這麼柔軟好摸」,讓他卸下心防笑得十分開懷,還和貓孫留下許多合影。
  • 臺灣鄉野調查阿嬤說曾養過一條超兇的狗,拿出照片一看原來是黑熊
    原來花蓮一位阿嬤(老奶奶),說自己年輕時曾經養了一條超兇的黑狗,還翻出一張黑狗的老照片,調查員看到照片後「大驚」,這哪裡是黑狗,根本就是臺灣黑熊,在經過一番費心解釋開導後,這位阿嬤還是堅持,她年輕時所養的,「就是一隻長得很大、長得像熊的狗」,笑翻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