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 年— 1988 年,我 5 歲— 15 歲。我已經不是很清楚地記得自己那段時間的樣子了,因為我印象中,兒時的我只照過三張照片。
一張照片是大哥帶我們幾個弟弟妹妹去花溪公園玩時照的黑白照片。照片中的我形象真的是 ……,作為女孩子,衣服歪扭,鞋子是哥哥穿舊的平底白邊布鞋,只是這鞋邊不白,大拇趾那裡還破了個洞 ……
作者兄妹在花溪公園留影,前排右一為作者,自稱 " 形象最糟糕 "。另一張是全家福,是爸爸出國援助赤道幾內亞建設前全家的第一張照片,也是媽媽留下的惟一一張照片,也是黑白的———爸媽和我們六兄妹以及隔壁家一個女孩一起照的全家福。後來,聽姐姐說當時我們家照這張照片時,動靜還挺大,當時害怕爸爸一去不回,所以一定要去照相館照張全家福做個紀念,當時搞得隔壁家女孩也很激動,吵著非要和我們去,於是就得到這張特殊的全家福。看得出那天是我們家的大日子,全家人都細心地收拾過,衣服都算整潔,臉上都是嚴肅的表情,我呢,也梳了兩個沖天揪,還扎了小紗巾,愣呆呆的樣子。
作者父親出國前的全家福第三張呢,是小學畢業照,全班同學和科任老師們在一棟黃磚牆教室前照的,這張照片我在我們班一個女孩子的嘴巴處用筆點了個點,因為她長的又漂亮穿得又好看。
1989 年— 1998 年,我 16 歲— 25 歲。經歷了初升高、高中、高考補習班、大學兩年專科 -,以及工作了三年,並已嫁人生女,人生最重要的事都在這十年完成了。
這些年我印象深刻的照片有不少。有一張是我和幾個大學同學在校園圖書館旁的草地上照的,相片中的我們雖然穿著樸素,素顏出鏡,但大家臉上都流露著青春二字。還有一張是我工作一年左右,穿著警察制服照的。那天應該是單位上舉辦了一個小活動後,同事們都排隊留影,作為主持人的我當時應該發揮不錯,站在單位的老樓前照相時,一副滿意自得的樣子。
作者與丈夫的婚紗照。當時的婚紗照主要是室內布景照。另外,這期間最重要的照片就是婚紗照了。當時的婚紗照主要是室內布景照,為了省錢,我們只選了三套服裝,最後選定的相冊頁數也較少,放了這些年,相冊都有些舊了,但照片上的一對男女還是那麼年輕好看呢!
1999 年— 2008 年,我 26 歲— 35 歲。女兒的照片是這些年最好的收藏品。由於吸取了自己的教訓,不想給女兒留遺憾,我給她拍了不少照片:坐小火車的、喝飲料的、跑步的、騎馬的、頭上貼著紗布的、拿著 CC 英語學校獎狀擺拍的 …… 女兒三歲和十歲時,我還帶她到相館照了藝術照。三歲的照片是零散的幾張,做了一些動畫的設計,相片中的小姑娘都是乖巧可愛的樣子。十歲的照片做成了相冊,相冊很精美,相片中的女兒換了幾套服裝,既有酷酷的也有柔美的。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我們的合影。每當看著這些照片時,我的眼淚都會不爭氣的流到微笑的臉上。
2009 年— 2018 年,我 36 歲— 45 歲。這些年的照片真不少,前些年用數位相機照的、這些年用手機照的,大多存在電腦或者移動硬碟裡,洗印出來的很少。印象深刻的照片不好選,一是太多,二是很多是隨手拍的街景和路人。照片中的人雖然有穿破洞褲或破洞裙的,但這是設計師弄的,叫時尚;幾棟黃磚、紅磚矮房,掩映在高樓和綠蔭中,是別墅;年輕人拍婚紗照都流行到景區或街頭實景拍攝,跟拍電影大片似的,愛折騰。不過,在藍天白雲下、青山綠水間、高樓矮屋中、柏油馬路邊,不僅是盛裝的新人,竟然連闖入鏡頭的路人都能拍得美美的。
最近,我和丈夫說,我們再去拍一組婚紗照吧!我期待,下一個十年,我的照片。
更多記憶
作者丨孫世琴(刊發於 2018 年 09 月 08 日 貴陽晚報 A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