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指揮家郭文德:為民族音樂謳歌 為弘揚傳統文化而行

2021-01-10 長城原創

唐山音協紅玫瑰女子合唱團赴央視音樂頻道錄製2018合唱春晚現場。唐山音協供圖

唐山音協紅玫瑰女子合唱團赴呼和浩特參加演出。資料圖

  長城網唐山2月8日訊(記者 閆航)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運用文藝形式營造濃厚的宣傳輿論氛圍,豐富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中共唐山市委宣傳部、長城新媒體集團唐山記者站聯合舉辦了《唐山百名文藝家「宣傳十九大·謳歌新時代」主題創作走基層》系列訪談活動。2月6日,記者採訪了著名合唱指揮家、作曲家郭文德。

  在唐山這座美麗的城市,活躍著一支享譽中外的唐山音協紅玫瑰女子合唱團。他們以傳承冀東優秀文化為己任,十餘年中獲得數十個「演唱、作品、指揮」金獎,為冀東民歌的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指揮郭文德的帶領下,紅玫瑰女子合唱團蜚聲海內外,將極富魅力的冀東民歌唱響祖國的大江南北,成為了唐山市文化建設的一道靚麗風景,指揮郭文德的名字也隨著合唱團的聲音享譽中外舞臺。

合唱指揮家、作曲家郭文德。資料圖

郭文德與著名指揮家李華德(左)。資料圖

  郭文德是合唱指揮家、作曲家,師從著名指揮家、中央音樂學院指揮教授李華德,並得到著名指揮家秋裡(生前)老師的悉心指導。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合唱協會理事、國際合唱聯盟會員、河北省音樂家協會民族音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北省音協合唱藝術委員會副會長、唐山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擔任唐山市音協紅玫瑰女子合唱團、唐山銀河少年廣播合唱團、唐山保利大劇院少年合唱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曾榮獲中國文聯、作協、文化部、全國總工會個人優秀創作獎。出版專著《冀東民歌合唱作品精編》和《校園合唱訓練》,本人轉略收入在《中國音樂家詞典》、《中國音樂家圖典》、《中國音樂家名人錄》。

  作為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冀東民歌,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風靡祖國的大江南北,《繡燈籠》《撿棉花》《送情郎》等民間歌曲廣為流傳,深受百姓喜愛。隨著時間推移,各種西方文化的傳入,我們的民歌「失聲」了,被形形色 色的歌聲「邊緣化」了。為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古老的民族民間音樂重獲新生,身為一名音樂工作者,特別是地方音樂工作者的郭文德深感振興民族音樂責任重大。經過多年的學習和藝術實踐,他從一個純粹學習西洋古典音樂的工作者,實現了向學習傳承民族音樂工作的蛻變,傳播冀東民歌成了他音樂創作的唯一。

  「民族音樂博大精深,地方民歌更是百唱不厭。我要儘自身所能為民族民間音樂謳歌,為弘揚傳統文化而行。」郭文德說。

郭文德帶領合唱團演出照。資料圖

唐山音協紅玫瑰女子合唱團演出照。資料圖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郭文德說,報告中的這句話讓他感同身受。他表示,古老的冀東民歌就需要與時俱進,進行重新編配。在忠於傳統的前提下,將其婉轉優美的旋律和樸實無華的歌詞繼承下來,再結合當下進行創新,不斷改善調式結構不完整,歌詞段落冗長不利於傳唱等問題,用新形式進行新表達,使其煥發新的藝術生命力。

  「幹一行,愛一行。愛一行,鑽一行」是郭文德時常提到的一句話。為了傳播發展冀東民歌,他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在鑽研探索,將個人的學習理解落實到實踐中。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十幾年的藝術實踐,他出版發行了《冀東民歌合唱作品精編》一書,填補了我國北方民歌合唱作品編輯出版的空白。為使冀東民歌傳播得更好,他曾經十餘次赴央視音樂頻道錄製河北冀東民歌專題節目,經常奔赴各地參加合唱音樂會演出。改編創作的合唱作品,先後登上央視音樂頻道和國家大劇院等藝術殿堂及國內外各類比賽舞臺,擴大了冀東民歌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郭文德根據冀東民歌改編的無伴奏女聲合唱《撿棉花》《山坡羊》,根據冀東民間音樂元素創作的童聲合唱《渤海明珠曹妃甸》等在央視循環播出,使冀東民歌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和喜愛。

  讓郭文德為之自豪的還有創作作品紛紛獲獎,他創作的女聲合唱《草莓熟了》《撿棉花》和《小放牛》等,分別榮獲文化部第五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民歌大賽優秀獎、河北省文藝振興獎和「燕趙群星獎」等大獎,女聲獨唱《灤河情》獲中國文聯、作協、文化部深入職工文藝創作獎。他認為這是一種極大的肯定,將更加堅定他創作發展冀東民歌,推動文藝創新的決心與信心。

郭文德在唐山學院講學。資料圖

正在給小學生們上課的郭文德。資料圖

  「藝術來源於生活,作為文藝工作者要從生活中獲得源頭活水,用好作品回饋人民。」郭文德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近年來,他應邀擔任開灤集團職工合唱團和華北理工大學大學生合唱團等諸多合唱團藝術指導,奔走在大、中、小學校,進行冀東民族民間音樂傳播與發展的講學活動,使古老的冀東民歌煥發了青春與活力。

  由於數十年來紮根基層、貼近百姓、服務社會,為百姓改編和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富有冀東特色的音樂作品,他被文化部、中國文聯、全國總工會評為「深入基層文藝創作優秀個人」稱號。

  郭文德表示,榮譽既是鼓勵,更是鞭策。我們要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開啟文藝創新發展新徵程,深入生活,積極創作,用藝術精湛的作品回饋廣大群眾,努力創造無愧於新時代的新業績。

相關焦點

  • 新疆庫車市:創作農民畫 弘揚傳統文化
    近年來,新疆庫車市組織農民畫家創作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讚美新生活、謳歌新時代為主題的年畫、葫蘆畫,讓各族群眾從繪畫中汲取營養,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這次農民畫創作體裁新穎、內涵豐富,包括民族團結、社會文明進步、脫貧攻堅、致敬英雄等內容。表達了各族群眾過上幸福生活的喜悅心情和永遠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心。
  • 北京民族樂團為三周年慶典 大型民族音畫《燕京八景》首演
    大型民族音畫《燕京八景》擷取北京城裡郊外歷史存在與現實仍在的八大坐標性自然人文景觀,融合傳統與現代創作手法,創作展開的民族音樂音畫長卷。作品充滿濃鬱的「京味兒」,和老百姓記憶中的北京氣質、品格、風韻。每年9月10日,中山公園音樂堂與觀眾不見不散,在團長李長軍心中,這是北京民族樂團一大重要的固定儀式,是樂團與觀眾恆久的約定。
  • 周五晚,中央民族樂團遼河老街開演!
    10月16日18:30至19:40,中央民族樂團將在遼河老街帶來本次系列活動的首場演出。本場演出集中了多位優秀聲樂、器樂演員,將為濱城人民獻上一臺高藝術水準的文化盛宴。地點:遼河老街東停車場承辦單位:營口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中央民族樂團是海內外規模最大、藝術最完備的綜合性國家級民族音樂表演團體,是文化和旅遊部直屬的國家藝術院團,由大型民族管弦樂隊、民族合唱隊、音樂創作中心、演出中心等部門組成。
  • ...合唱新作品音樂會——追思南京籍著名指揮家、音樂教育家楊鴻年...
    沉寂半年之久的長江路南京市文化館音樂廳即將唱響——8月7日晚,將舉行由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市文化館和南京合唱協會承辦的抗疫情合唱新作品視唱教學音樂會
  • 林志炫助力弘揚傳統文化 李健力挺原創音樂發展
    湖南衛視2017原創音樂節目《歌手》第四輪競演已於昨晚塵埃落定。節目中,林志炫演繹中國風歌曲《卷珠簾》助力中華文化傳承,冠軍表現眾望所歸。李健散文敘事詩意表達,賺盡聽者熱淚。    林志炫《卷珠簾》引眾議 音樂助力中華文化傳承    昨晚,林志炫以一首古風韻味十足的《卷珠簾》為第四輪競演完美謝幕,溫潤嗓音的跨時空演繹令觀眾讚嘆連連:「今晚林志炫這首歌足以稱得上驚豔,仿佛跟著他的聲音進行了一場時光旅行,回到了那古風竹樓,伴著潺潺溪流,伊人在畔,撫琴低吟淺唱,令人如痴如醉」、「林志炫的音樂素養太令人驚訝了,他關心的是不止是歌曲表面,對於歌曲的內涵
  • 製作環保燈籠,弘揚傳統文化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到來,為迎接這喜慶的節日,弘揚傳統民族文化,給同學們營造一個充滿節日氣氛的環境,同時也為了鍛鍊同學們的動手能力,我校舉行了「燈籠製作大賽」 。瞧!校園中呈現出一派紅色歡樂、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形狀各異、色彩斑斕的燈籠懸掛在教室前,這是學校「製作環保燈籠,弘揚傳統文化」燈籠製作大賽展示活動。
  • 民族音樂學視野中的草原文化-以鄂託克前旗為例
    有些調子是以前教會傳統的曲調,都是我憑記憶,因為老歌本都沒了,憑印象,解放前我們修道時學的那些拉丁經曲。還有一部分是根據咱們這兒的曲調改編的,大家都會唱。沒有合唱,因為大部分教友沒學過音樂,越簡單越好。」天主教作為外來宗教,要想文化差異很大的國家傳行,經文、歌曲的翻譯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由於天主教傳統的書面文字是拉丁文,所以神職人員首先要學會拉丁文。
  • 湖南民族樂團招新啦 期待用音樂編織夢想的你
    (古意深遠,音韻綿長,民族音樂總是不經意間 「撩撥」我們的心弦。)均為資料圖)  星辰在線3月1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民族音樂是傳統文化的體現,民族的聲音是歷史的迴響,綿長的音韻總是不經意間 「撩撥」我們的心弦。星辰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湖南民族樂團因發展需要,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嗩吶演奏員、打擊樂演奏員和樂團助理指揮,報名時間截至2020年3月31日。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加快首善之區建設
    兩年來,濟寧深入貫徹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主動作為,大膽探索實踐,圍繞打造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首善之區,探索實施了優秀傳統文化「六進」普及、儒學研究傳播、道德提升、文化惠民、文明創建、遺產保護、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建設等七大工程,取得明顯成效,走出了一條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新路。深入研究、梳理濟寧市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的做法,將為全國各地提供有參考價值的樣本。
  • 弘揚傳統文化 品味戲曲精華
    精彩表演精彩表演10月17日下午,登封市戲曲進校園活動組來到登封市實驗高級中學,為師生們送來一場豐富多彩的視聽盛宴。      將近兩個小時的演出贏得了陣陣喝彩。戲曲作為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精髓,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戲曲進校園」不僅豐富了校園精神文化生活,讓學生們近距離地觀看了戲曲表演,了解了戲曲藝術妝容之美,也切身領略到戲曲的獨特魅力,增進了高中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感知和欣賞,弘揚並傳承了中華經典文化。通過觀看演出、聽專業老師講解這樣的方式,學生們了解到豫劇等很多不同戲曲劇種的知識,也對戲曲這門古老的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
  • 葉厝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學習傳統節日 弘揚民族文化
    據悉,此次活動由僑英街道辦事處、葉厝社區居委會、葉厝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攜手童星幼兒園左曉園老師開展,主題為「學習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於12月12日正式開課,旨在培養孩子學習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及傳統文化的知識,加強親子間的交流與溝通,並增進親子關係。家長與孩子認真朗讀著繪本,一同享受閱讀的美好時光,並以引導式的方法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能力,讓傳統節日的內涵潛移默化地深入孩子們的內心。
  • 原創音樂《木棉花下繡黎錦》作詞:文靜-傳承黎族文化,歌唱唯美愛情
    海南省華韻樂團合唱團是經海南省民政廳批准成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專業音樂表演團體,由省內優秀的聲樂專業、合唱指揮專業的師生共同組建而成,中國合唱協會副理事長、海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海南省合唱協會會長、國家一級作曲家、指揮家張德美擔任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
  • 圍棋走進校園 弘揚傳統文化
    圍棋是咱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把圍棋引進校園,就是讓孩子們從小就接觸優秀傳統文化,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石校長說。  集寧區工農路小學包託婭副校長告訴記者,圍棋課程進入工農路小學已經有5年了,目前是一年級和二年級開設了圍棋課。
  • 敦煌國樂 絲路流芳 記「敦煌國樂」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系列活動
    中央音樂學院朱江波副教授、中國音樂學院魏蔚教授、南京藝術學院閻愛華教授、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高微副教授、上海音樂學院吳強教授、中央音樂學院張強教授、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吳玉霞副會長、中國戲曲學院宋飛副院長(按演出順序排序)分別帶來了《昭君出塞》《絲路駝鈴》《劍器》《大浪淘沙》《袖劍與銅甲金戈》《心經》《火·彩衣姑娘》等傳統與創作曲目。
  • 展現美食特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武科大文化才藝秀
    「向上向美,力行力新」是武漢科技大學沁湖文化的八字內涵,昨日,武科大於南苑食堂舉行的沁湖魚宴更是將這一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為展現美食特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武科大學子特意帶來文化才藝秀,為魚宴增「香」。
  • 蒙古族少年合唱團一張嘴讓世界震驚,民族音樂讓外國人拍手叫絕!
    而他們一張嘴,更是讓現場的外國觀眾驚呆了:結合了呼麥、長調等特殊的民族唱法,多變的混合拍子體現出了蒙古族音樂的特色,配合著瀟灑的舞蹈動作,把熱情開闊的胸懷詮釋的淋漓盡致,一曲作罷,在場聽眾紛紛起身並致以長久而熱烈的掌聲。他們一舉拿下首屆歐洲合唱比賽金獎,為國爭光!
  • 【演出預告】2019年蘭州市惠民演出——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未來指揮家」系列合唱專場音樂會
    半個多世紀以來,楊嘉仁、馬革順、張民權、楊秀娟、黃曉同、張眉等數代指揮家、教育家任職,培養了一批批在國內外專業文藝團體、藝術院校從事指揮及教學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為我國的音樂教育和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 民族音樂共聚力 童聲合唱頌祖國
    深圳僑報記者 伍思晗 攝 本報訊 (深圳僑報記者 伍思晗) 昨日,深圳(福田)第二屆民族童聲合唱節在福田區文化館召開新聞發布會,將於12月24日-28日迎來第二屆民族童聲合唱節的繽紛美麗。
  • 廣州市合唱協會珠江合唱團迎春音樂會,創新演繹《黃河大合唱》
    音樂會由廣州市合唱協會、廣州藝銘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主辦。音樂會上,既有青年指揮家帶來的風格多樣的10首曲目,更有著名合唱指揮家苗向陽執棒的民族史詩《黃河大合唱》。上半場:10位青年指揮家帶來風格多樣的曲目音樂會的上半場是「青年指揮家專場」。
  • 弘揚傳統文化 踐行核心價值觀——桑樹坪鎮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厚植愛國情感,桑樹坪鎮組織各村(社區)開展第二季度道德講堂。此次道德講堂緊扣「弘揚傳統文化 踐行核心價值觀」這一主題,設置「唱一首歌」、「看一部短片」、「頌幾首古詩」、「講一個故事」、「談一番感悟」、「總結一下成效」六個環節。在「頌幾首古詩」環節,各村(社區)道德講堂成員聲情並茂地誦讀《和端午》(宋 張耒)、《端午》(唐 文秀)等,用詩詞邂逅愛國詩人屈原。在「談一番感悟」環節,幹部群眾紛紛表示,端午文化,傳遞的是一種愛國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