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是老師的基本職責,為人師表是對老師的基本要求。
在老師群體裡,有很多盡職盡責的出類拔萃者,他們被評為優秀教師,是真正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愛生如子」。#教育#
愛生如子,就是對待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付出愛心,精心呵護,傳授知識,培育德行,伴其成長。教師真的能做到這一點嗎?
從「安徽望江女孩投河」事件說起
一名17歲的花季少女,一名高二年級的女生,在眾目睽睽之下,投河而去。
一石激起千層浪。12月4日以來,這段「安徽望江女孩投河」的視頻被傳到網上,引發全網熱議。
惋惜,痛心,人們對那名女生大都充滿著憐憫,作為一名老教育,自從看到那個視頻,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靜,心裡像壓著塊大石頭,很沉重很沉重。生命如此渺小,如此脆弱,生與死的距離竟然這麼近。
孩子到底為什麼這樣做?原因至今不明。斯人已去,即使弄清楚了原因,也已經於事無補,意義不大了。人們爭議的焦點是:警察在這起事件中有沒有責任?
面對網友鋪天蓋地的的責怪和質疑,當地派出所表示,民警們已經盡力了,他們並沒有「見死不救」,他們有安撫勸慰,民警們也曾脫了衣服,採用手拉手接力入水的方式救人,接警時他們正在巡邏,所以什麼東西都來不及帶。他們沒有立即跳入水中,是因為他們都不會水。
不會水而跳水救人,有可能造成無辜的犧牲,這一點誰都懂。我們無意要求警察犧牲自己而貿然下水,我們也沒有根據要求警察就一定會遊水。的確,警察的生命也是命,也需要珍惜。的確,在女孩性命攸關的關鍵時刻,警察們並沒有不作為,我們不能因為他們是警察身份,而對他們進行道德綁架,要求他們必須把人救上來。
到底警察有沒有責任,一切都要等官方的調查來下結論,任何人都不可妄言。但是,人們心中不免有幾個疑問難以釋懷。
即便有千般理由,但一個鮮活的生命眼睜睜地在警察的眼皮底下消失,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這難道不是一件非常令人遺憾的事情嗎?
在人們的心目中,警察都是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士,「有困難找警察」已是人們的共識,但在這起事件中,我們體會到了警察的英武、機智和神勇了嗎?
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的安全,這是警察光榮而神聖的職責,當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出現危險時,警察應該像保護家人一樣快捷而盡力的營救。如果在這起事件中,站在水裡的是他們自己的孩子,他們還會那般猶疑和淡定嗎?
好老師,就是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來教,即「愛生如子」
把他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視為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像救護自己孩子的生命一樣,救護他人的生命,這應該是警察的最高精神境界。
我們不能拿最高的道德標準去要求每一個人,所以,對安徽望江的那幾名警察,如此疑問也許多餘。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老師。
你想怎樣的老師來教你的孩子,你就成為那樣的老師,那樣的老師就是好老師。換言之,好老師就是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來教的,也就是「愛生如子」。
愛生如子就不會嫌棄任何學生。不論學生的成績好壞、品行高低、行為習慣如何,我們都要接納學生,要有寬容的心態,要有足夠的耐心,不但要喜歡學生的優點,更要包容學生的缺點。
愛生如子就會對學生充滿愛心。維護學生的自尊,珍惜學生的榮譽,保護學生的安全,從學習到生活全方位的關心學生,為學生的每一個進步而喜悅,而歡呼,發自內心的喜歡每一個學生,時刻讓學生體會到愛的溫暖,並讓學生學會愛,傳遞愛,培育愛的種子。當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及時的伸出援手,給予無私的幫助。
愛生如子就要認真對待教學。認真管理課堂紀律,將每一個知識點傳授給每一個學生,不厭其煩,認認真真,讓學生理解透徹,學到該學的要點。幫助學生完成學業目標,不誤人子弟。
愛生如子就要指導學生做人。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品德,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果學生有思想偏差,要及時進行心理輔導,使其及時從心理陰影中走出來。幫助學生正確地規劃人生。
愛生如子就要做學生的表率。為人師表,就要做學生的表率。用淵博的學識教導學生,用高尚的情操影響學生,用良好的人格修養引領學生,用飽滿的熱情感染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和通向幸福人生的引路人。
結束語
把別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情來做,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當作自己家人的生命安全來守護、來營救,這是警察的最高境界。而「愛生如子」是一名優秀教師的基本要求。
愛生如子,教師真的能做到嗎?就算不是每一名老師都能做到,我們也要朝著這個目標來努力,大家說,是不?
(文中配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