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12家公司,斬獲12個offer:求職時,別總覺得自己是「零基礎」

2021-01-17 暖石網

大家好,我是小王子。

 

2018年末,我成為暖石學員,正式加入了在職學習的轉行大軍中。

 

今年四月份,我進入求職階段,面試了12家公司,並且拿到了12個offer。最終我選擇了作業幫的社群運營,月薪10K+,算是正式從暖石畢業了。

 


在此分享我的轉行故事,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和鼓勵。

 

學習過程中肯定會想過放棄,業餘時間利用的不充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學完後可不可以找到工作,這些讓你焦慮的問題,解決辦法只有一個:

 

努力學,每天學習一小時。幹,就對了。


             

01

 轉行前的工作狀態 

 

我是2015年畢業於遼寧醫學院醫療學院,說的直接一點就是三流本科,學的是公共事業管理(醫療保險方向)。

 

實習期間跟著平安保險公司的銷售人員去了深圳的平安大學(是平安保險公司對新人進行培訓的一個部門)。

 

由於我不喜歡拜訪客戶,所以3天之後就去深圳羅湖人才市場開啟了我找工作的生涯。

 

因為是保險專業,所以很快收到一家保險公司的offer,工作內容就是在群裡給那些寶媽講保險的常識,間接地讓寶媽買我們的保險,這份工作一做就是一年半,當時的工資是5.5k。

 

長時間的跟寶媽講保險的常識,導致自己不喜歡保險行業,但是又因為深圳高消費,所以就辭職了,去一家IT培訓機構做電話銷售工作,就這樣做了2年的銷售,996的工作模式。

 

看到老家的髮小都結婚生子,自己還是要存款沒存款,內心壓力與日俱增,到後期不斷聽見自己的心聲: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02

 決定轉行 

 為何選擇做運營?

 

於是就想到了轉行,但是學什麼呢?

 

學習編程,太枯燥;做行政人事,工資太低;銷售,別了,做了好幾年銷售,壓力實在是大;學設計,我是色盲……

 

這樣不斷地排除自己想得到,但是又不合適的工作,最終誤打誤撞的接觸了運營,經過搜集一些信息發現,運營這個崗位,貌似比較適合我自己。

 

先選出一個相對合適的崗位嘗試深入了解一下,如果不行就再換——張君老師在職業規劃課程中也有提到「排除+選擇+嘗試」是找到合適工作的一個可行的方法。

 

但是考慮到全日制學習的成本太大,一旦裸辭學習,生活立刻就會變得緊張——實際上這樣更不利於學習。

 

於是我考慮找在線的運營類課程,後面遇上了暖石,看完了75節職業規劃課程,當時感覺課程不雞湯、很接地氣,從試看內容中就可以感覺出課程很實在,於是就購買課程、成為了暖石學員。

 


03

 在暖石學習 

 方法略「笨」,但很有效 

 

正式成為暖石學員後,助教老師跟我溝通了一些關於如何學的話題,我針對自己當時的情況制定了學習計劃,保證每天的學習時間在一小時以上。

 

前面的理論課程圍繞著網際網路營銷思維,講得非常細緻,就算是沒有運營基礎的我,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也並不費力。

 

但是我認為聽懂了不代表完全吸收了,於是在前期的理論課程學習中,我並沒有因為「趕進度」而把課程內容一帶而過,而是採取了看似非常笨拙的方法:

 

先邊聽課邊做筆記,聽完之後用自己的話講剛剛的課程內容完整複述一遍;哪個地方卡住了,說明自己沒掌握,再打開課程看一遍,然後接著複述,直到課程內容能夠被完整流暢地被我複述一遍。

 

結束了理論課程,進入了實操項目階段。

 

實操對我而言,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我學習期間的實操掌握的並不是很好,差不多每個實操都是先看別人怎麼寫,再模仿著寫。

 

即使是這樣做,我每個實操也都是要做3遍才合格。

 

但是不得不說,暖石的實操作業設置地真是恰到好處,從簡單的一句話文案入手,再到長文案,再過渡到內容製作、渠道投放等等步驟,一環扣著一環,真正做到了從零開始積累真實項目經驗。

 

遇上了「不及格」的實操,別急著垂頭喪氣——這是你需要提升的地方,也可能是你入職後客觀存在的「弱項」。

 


03

 12次面試,

 總會碰見這些問題 

 

斷斷續續的從去年12月學到現在,6個月才學完第三階段。由於我對社群很喜歡,就嘗試著去找社群運營的工作。


面試12家公司,拿了12個offer,平均算下來,這些offer的薪資大概都在8K到10K之間。

 

經歷了這麼多次面試,我發現有許多面試官都會問幾個相同的問題。


這些問題大都是能夠比較直觀反映出面試者的性格或者某方面核心能力的,在這裡我總結了出來,讓大家參考一下:

你的優點是什麼?

你的缺點是什麼?

你的職業發展規劃是什麼?

針對你的簡歷,問數據是如何增長的?


首先是關於優缺點的問題:

 

在面試中講到自己的優點,最好是能夠和未來的工作掛上鉤——也就是說,你的優點,在工作中,能夠成為你的「優勢」

 

我當時提到的優點是「樂於分享、善於配合與合作」。


因為我考慮到運營並不是一個封閉的崗位,是需要你去和多方面交流、運營各種方法置換資源的崗位,所以「善於合作」在這裡有明顯的優勢。

 

至於缺點,其實也不用專挑不痛不癢的小毛病來說事——這樣會讓面試官覺得你不夠真誠。缺點可以如是說,但是你在後面一定要說明自己目前有手段或者措施能去克服它

 

當時我表示自己「邏輯性不夠好」,所以如果任務一多,我就容易混亂、忘事情。但是我緊接著在後面補上,所以為了克服這個毛病,我自己會善用備忘錄和記事本,把該做的事情先分好輕重緩急,然後完成任務後挨個划去。

 

還有其他的一些問題,大家到了面試前可以優先準備一下,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說上幾遍,做到邏輯清晰、表述流暢,相信能夠給面試官帶來比較好的印象。

 

暖石的求職群中,大家每天都會互相分享一些面試的經驗,社區也有一些面試相關的經驗帖可以進行學習和借鑑。


 

04

 為什麼能「零經驗」

 入職作業幫社群運營 

 

我拿到作業幫的offer後,不斷有人問我:「為什麼你零基礎轉行,能夠拿到10K+的工資?」

 

雖然我的確是零基礎學運營,然後幾個月之後轉行成功,但是在學習暖石前,我有好幾年的工作經驗啊。


雖然這些工作經驗並非和運營相關,但是卻能夠鍛鍊一些通用的技能,也就是一些可遷移的技能,比如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在面試過程中,我也能夠通過和面試官的交流來體現出這些通用能力——所以咱們說的零基礎,其實更像是營銷思維上的零基礎和項目經驗上的零基礎

 

經過在暖石几個月的學習和點撥,再結合至之前工作積累下來的能力,完全可以底氣十足地去面試那些高級運營專員(或者管理級別)的崗位,談更高的薪資。

 

在這裡,我拿出作業幫社群運營的招聘信息(也就是我入職作業幫的崗位),把具體的職責及要求簡要分析,目的是讓大家知道:月薪10K+的運營崗位的確有門檻,但是經過了幾個月的學習和能力提升,你是有能力去跨過這道門檻的。

              

首先來看崗位職責

 

這一部分工作,在暖石的第三階段關於社群的課程中是有講到的,課程裡面把社群的運營規則制定、如何沉澱價值、如何進行促活等等都有講解。

 

這個也就是為轉化負責,同時也要求同部門的人團隊合作,善於挖掘內部資源。

 

畢竟社群運營和用戶的距離是非常近的,也會頻繁和用戶進行答疑和交流。

 

這一塊就是暖石說的收集反饋,調整內容,不斷去優化產品。在課程迭代更新方面,謹記時刻站在用戶的角度,去分析問題、整理好用戶的需求清單,再根據清單內容協同內容開發部門課程的迭代。

 

至於在任職要求方面:

 

學歷這一關,可能大家認為這是個「硬指標」,沒有就是沒有。但是我和HR確認過了,其實面試者是大專的學歷,依然可以獲得面試資格,如果能力合格,同樣能夠拿到offer。

 

這也很好理解,學歷能夠說明一定的能力問題,但是如果你能拿出更有力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能力足夠勝任這一職位,那學歷就是次要的。

 

什麼是更有力的證據?當然是面試時候你表現出來的網際網路營銷思維、做事思路,再加上你的實操項目和面試作品了!

 

大家千萬別虛,認為自己沒有運營工作經歷,也沒寫過幾個文案。

 

但是你在暖石做實操的那幾個月就是你的運營經歷,而你做的大部分實操,都會涉及到文案的撰寫,當然具備了合格的文案能力了。


以上便是我這幾個月來的學習,求職的經歷和一些感受,希望對於想要轉行的同學有一些借鑑作用。

 

最後,感謝暖石這個平臺,讓我系統的學習到了市場運營的思維,具備了實際操作的經驗和能力,所以才能入職作業幫,順利完成轉行大計。

 

也希望在暖石學習的學弟學妹們也認真對待實操課程,腳踏實地,爭取早日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



如果你也想跨行到收入更高、機會更多、成長空間更大的網際網路行業,但是無從下手,不妨長按下面的二維碼,看看暖石的「零基礎轉行課程表」,提前了解轉行之前,你需要學習哪些技能,積累怎樣的項目經驗,才能順利拿到offer。


或者你也可以戳文末的閱讀原文,向那些已經轉行入職運營的前輩取取經,看看他們分享的學習方法、求職經驗。


- 延伸閱讀 -


職業規劃  |  為什麼轉行  |  網際網路寒潮

崗位選擇   新媒體運營  |  產品運營


轉行網際網路,就上暖石網

0基礎2-4月入職/轉行網際網路市場運營

月薪5K-11k

相關焦點

  • 程式設計師哀嘆:面試十三家沒offer,感覺自己快廢了,誰能救救我?
    本來找不到工作的時候壓力就很大,在遇到一次被一次的否定,自信更會受到打擊,有人說會說這很絕望,更是人生的低谷……最近有網友就在網際網路職場論壇哀嘆,自己感覺自己快廢了,誰能救救我?一起來看看。據該職場人描述,自己被裁後就開始了求職之旅,前前後後已經面試了十幾家公司,還沒找到工作,心態已經快到崩潰的狀態。以下為全文。大家好我是剛剛畢業不到一年的瓜娃子,我姓電。
  • 求職玄學:在職時邀面試電話很多,離職後反而找不到工作了?
    比如,明明面試的時候相談甚歡、喜笑顏開,最後卻沒有收到offer; 比如,電話裡邀請你去面試的時候明明很熱絡,到了現場卻坐了冷板凳; 看JD時,自己的經歷和崗位也蠻符合,到了面試環節卻收到一個「不符合用人要求」的回覆 這些事情,等經歷多了自然就明白。
  • 專訪小豬求職產品經理課程負責人Jicky老師——你的offer,我們的責任
    在整個過程中還會提供比如:簡歷優化指導修改,模擬面試技巧,設置模擬筆試,offer的選擇建議,同時提供大量一手網際網路公司內推資料,以實力跑贏同階段的競爭者,拿下最終offer!最後,小豬求職是面向所有零基礎零經驗的應屆生及社招群體,專業不對口,只要是熱愛網際網路、願意學習並且想要一份滿意的offer的同學都可以來嘗試,我想這是一次機會,也是一次難得的經驗。讓每一位學員都拿到一份夢寐以求的offer,這是小豬求職不斷的追求,這也足以成為我們絕對的優勢。問:謝謝Jicky老師。這樣課程體系價格大概是多少呢?
  • 逆勢求職:獵頭式主動求職的「九陽神功」(下)
    永遠不要高估一個公司招聘流程的嚴謹程度,如果你覺得自己面試結果還不錯,十天內沒收到任何消息,可以主動詢問一下,別老覺著自己是諸葛孔明,就算你是,也得有劉備才行。如果一個職位選中了兩個候選人,經歷能力都相當,而你主動詢問面試結果和進度,你說招聘的蜀黍會選誰呢?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面試中,都要形成反饋閉環。
  • 求職面試時千萬別問…快樂大本營上這番話,把網友徹底惹怒!
    相信不少還沒求職或者正在求職的大學生要被嚇壞了...為配合胡歌新劇《獵場》主題,節目組設置了「職等你來」的環節,邀請嘉賓和社會職場精英模擬應聘。以考研規劃師走紅的張雪峰這次化身為職場HR,為明星答疑解惑。節目中,張雪峰揭露職場「潛規則」:求職面試時千萬別問五險一金和有沒有加班費!
  • 求職面試時千萬別問……「考研名師」曝光職場「潛規則」惹怒網友
    節目中,張雪峰揭露職場「潛規則」:求職面試時千萬別問五險一金和有沒有加班費!張雪峰是這樣解釋的:我平時也在招聘一些員工,我個人是非常討厭問五險一金的,因為我覺得如果說你進入這個職場的目標是為了在退休以後拿退休金去生活的人,你也就沒啥追求了。
  • 求職面試被問,為何從上家公司辭職,聰明員工會做出這三個回答
    職場案例:近日在論壇中記者看到有位女碩士分享了她的面試工作經歷,在求職的時候,女碩士被面試官頻繁刁難,問到了一些比較敏感的話題,比如為什麼從這家公司辭職,因為看到女碩士的經歷,面試官也是覺得女碩士·在上家公司拿到了不少的薪資,現在辭職可能就說明女碩士本身有問題
  • 《令人心動的offer2》素人面試如同戰場,還不趕快來抄作業啦!
    即使是這樣,她也沒有說自己「不能」「不會」,而是死摳演技,不會就找老師請教,不恥下問,還真被她摳出了一片新天地。所以,劉煜成的「不會」只會讓他離君合越來越遠,看到這裡不得不讓人覺得惋惜。不過令人欣慰的是看到了王驍的面試,他的表現真的就是非常優秀了,絕對的「別人家的孩子」系列。
  • 「令人心動的offer」朱一暄,真的讓人討厭嗎?
    這幾天,《心動的offer》節目組有放出了部分花絮,看起來小團隊其樂融融,並沒有介意朱一暄的「毒舌」。朱一暄說話直接,這在很多觀眾看來,是影響團隊氛圍的。如果回想一下,其實在分組前,她還是熱心小姐姐分享狀態。這種直率,願意分享的性格,是每一個團隊 Leader 願意看到的好事。
  • 「面試」Offer收割機的書單!
    本來昨天答應小夥伴今天給大家推薦書的,但是今天早上有公司的10.24晚會,整的有點嗨了,讀者大大們不能再等了,就準備安排,沒想到這篇文章整了4個小時,還不趕緊買,一共就70個名額羅既然有晚會,我呢也作為一個小演員是吧,什麼舞蹈呢,大家可以去B站搜索"新寶島"看看,帶勁兒的一批。
  • 求職面試時,如何從面試官話語中揣測是否被錄用?
    求職面試時,如何從面試官話語中揣測是否被錄用?面試官:非常感謝您來應聘,我們會儘快聯繫你,最晚明天下班前給您答覆。基本上可以肯定就是你了,除非遇到特殊情況,HR可能在你沒回到家就給你打電話,通知你面試通過了,當天就給你發offer了,準備哪天來辦理入職手續了如果你被錄用,你最快什麼時間可以入職。(有戲,希望非常大,概率在80%以上)三天之內我們會再聯繫你可以確定用人單位還在候選人篩選對比中,對比過後可能會選你,概率50%左右。
  • 轉崗運營面試時,3個必答問題:是啥?咋做?問啥?
    第一家公司是教育行業上市公司的網際網路板塊業務,崗位是社群運營專員。莎莎憑藉著自己對面試流程的熟悉和溝通技巧,輕鬆的度過了第一輪hr面。但是到了第二輪業務leader面試時,第一問題就是問她「你認為什麼是運營?或者你是怎麼理解運營這個崗位呢?」
  • 「令人心動的Offer 2」追綜藝也能學面試必殺技!
    賀同學吞吞吐吐了半天,給出了自己也很矛盾和糾結的答案。。。想像一下你去一家公司面試(還是一家人人擠破頭進的大廠),面試過程中居然表現出自己對於這個機會是不確定的。也就是說就算是有offer可能也是來實習看看,說白了就是體驗生活。
  • 面試官口頭給offer卻沒錄用,是我太傻還是HR太不靠譜?
    小米一直都在找工作,他和許多正在找工作的求職者一樣,對很多家公司都投遞了簡歷,並且規劃好了時間,一家一家地過去面試。就是想著能夠進入到心儀的公司,得到一份較高的薪資。就在一次面試的時候,小米覺得自己發揮得很不錯,而且面試官對於自己也似乎很看好,在薪資報酬上也超出了自己對薪酬的預期,並且公司的員工福利也讓小米非常心動。
  • 韓國社會掀起求職整容風 靠整容增加面試成功率?
    因此我們可以說,在 2000 年後,韓國每 10位成年人中,就有「6 個半」的人,不再把為了求職、結婚而整形之舉視為禁忌或怪事,反倒是稀鬆平常、甚至自己也曾考慮過(或做過)的事。 最後,認為整形有其必要性的最高「職業別」為在職學生,高達 71%;最低的「職業別」則是退休人士或待業者。
  • 7位應屆生講述就業難:面試20多家公司,甚至當了保安
    燃財經採訪了7位求職路上有故事、有話說的應屆畢業生。他們中的大多數來自211院校,面試了幾十家公司,在現實的捶打下,不斷調整甚至降低求職標準。後來想著實在不行做助教或輔導老師也行,又找了做在線雙師課的機構,幾輪考核下來,對方覺得我的性格不太適合教小學生。期間,我也找了採購、銷售相關的工作,結果要麼是被人家拒絕,要麼是自己覺得工作沒前景。面試了20多家公司,一晃到6月份了還沒找到工作,我開始有點慌了,也沒什麼標準和要求了,有工作就行,給錢就可以幹。
  • 面試被問期望薪資多少,千萬別告訴面試官別家公司給自己多少薪資
    有網友問:「我把B offer給A公司HR看希望能漲薪,結果A offer被取消。是我錯了還是HR錯了?」怎麼會是HR的錯呢?當然是你的錯啊!我的同學曉晴就出現過這種情況。曉晴大學修的是商務英語專業,她畢業出來後就找了一份外貿跟單工作。
  • 90%求職/申請者被坑的面試問題,如何完美回答?
    在求職/留學的面試中,面試官經常會問一些很難回答的問題,來給面試者「挖坑」,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同學被打個措手不及,就會掉進陷阱,失去寶貴的機會,從而十分沮喪。收集信息其實在申請/求職過程中,不光學生有大批競爭對手,在學校和公司眼裡,其他對手也是在跟自己競爭人才。面試官設計這個題目,一大重要目的是搜集競爭對手的信息,申請人親口所述,無論是採集效率還是可信度都是相對最高的,可以指導錄取部門調整對人才的吸引策略。
  • 橫掃MBB offer的小姐姐:5月開始準備秋招,不是太早而是太晚
    或許,不少同學還會覺得,既然叫做「秋招」,那就是下個秋季學期的事情,當下還不用著急。然而,去年斬獲MBB其中兩家offer的大神級人物Sarah用自身經驗告訴你,5月開始準備秋招,不是太早,而是太晚了。也許大神的話讓你困惑了...說好的秋招,怎麼夏天就要開始準備了呢?
  • 留學生春招福利: 谷歌/英特爾面試官直播簡歷修改+模擬面試!
    (新聞選自financialexpress.com)現在去各大公司官網上看,已經有大批春招、全職崗位放出,比如谷歌,臉書,亞麻等留學生OPT/H1B大戶,也有像Tiktok這樣近年來大火的獨角獸公司。領英上過去一周也有17,000個招聘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