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有關國情、社情、省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的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及其運用,要求報考者通過分析、判斷和推理,選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項。
公務員考試中,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基礎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的考查是通過常識判斷來實現的,在這類試題中,所選素材從古到今,從無機物到人類,從自然界到社會……包羅萬象,考查點的設置對報考者沒有專業上的歧視,而是通過測試,比較不同考生知識面的廣博程度。
對於大多數考生而言,要在短時間內提高常識判斷能力是很難的,重要的是平時的學習、觀察、思考和積累。行測考試中,「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是常識判斷的這部分內容最恰如其分的闡述。由於公務員職業性質的要求,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較廣泛的知識儲備,較靈活的分析與判斷能力,否則將很難適應處理日常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的工作,所以此類試題所選素材廣泛,且考查形式多樣多變。
這使得我們備考時取巧不得,唯有多看、多思、多記,方能厚積薄發。可常識判斷又是 「心理緩壓」題,它只需要簡單推理即可解答,難度係數為五大題型中較小的一部分,有利於考生在做題的過程中爭取時間,樹立信心,緩解緊張的心理壓力,為其他題型的正常發揮打下基礎。因此,想要從容解答這部分內容,唯有在平時 「厚積」,才能在考試中 「薄發」常識判斷概述
一、考點聚焦
縱觀近年來行測考試常識部分試題,其題目難度相對較低,一般側重對時政、人文、科技、法律等基礎性知識的考查。
例:甲開汽車到單位後,因疏忽忘記拔出車鑰匙,被乙發現。乙發動甲的汽車剛要離
開時,甲正好回來,將乙抓獲。關於乙的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構成搶奪罪未遂 B構成侵佔罪未遂
C構成搶劫罪未遂 D構成盜竊罪未遂
【答案】D
關於犯罪的內容很多,你可能有很多都沒有接觸過。但是仔細觀察四個選項再讀題,你可以發現案例中沒有明顯的搶的動作,因此不存在搶劫或搶奪的可能性,而侵佔指的是合法取得之後故意非法據為己有,不難判斷 A、B、C三項錯誤。故選 D。
二、命題趨勢導航
對近幾年常識判斷題目進行分析發現,該部分題量大多為 10~20道,考查內容廣泛,主要有政治、法律、經濟、管理、人文、歷史、公文、科技、生活等方面的常識,不同省份各有所側重。
公務員考試是為政府機關選拔工作人員,因此對政治修養與覺悟的考查顯得十分重要,所以,政治部分在多數省份中佔據一定比重。考生在複習時,尤其要注意時事與國情部分。
常識判斷試題的考查內容靈活。例如考查 《清明上河圖》這一知識點,可以考查此作品的作者及其年代、畫作所表現的朝代、畫作的價值等等,因此在複習常識這部分時,應對一些基礎性知識全面掌握。
近年來,一些常識判斷試題已不單就某個知識點進行考查,而是綜合幾個領域來進行考查,例如考查經濟犯罪,即將經濟與法律結合;且常識判斷試題涉及越來越多的交叉學科。
三、解題攻略
1注重融會貫通,避免孤立複習
整體把握,全面複習。如時事政治方面,要與申論的熱點相結合,從點到面,全面複習。法律、經管等常識可以與定義判斷結合起來複習,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對一些專有概念有所了解。考生可根據行測試題的特點以及各部分知識點的內在聯繫,合理對常識部分進行有效複習。
2關注時事熱點,隨時隨地備考
以目前的大綱來看,時政部分很可能成為未來常識判斷部分知識點的重點,考生可以利用每天複習的空餘時間多接觸新聞、報紙、網絡等,了解國內的方針政策和國際大事,做到心中有數,隨時隨地備考。對於時政部分,考生不應迴避熱點。與高考以及研究生入學考試不同,公務員考試從來不刻意迴避熱點,反而更加側重對熱點的考查。考生在平時複習時,沒必要把大量時間精力放在一些比較偏的非熱點事件上。
3分析歷年真題,明確考查方向
在複習常識判斷過程中,可以選取歷年真題作為練習題。這些真題中出現的知識點,尤其是重複考查的知識點,表明重要程度較高,可能仍然會出現。試題的考查範圍、考查形式,也都能從真題中看出一些端倪。尤其要強調,考生對於易錯題目應予以高度重視,對於練習中出現錯誤的題目,也應整理分類,養成查缺補漏的習慣。常識題原題重複的可能性較小,但同一類題的考查方式會比較接近,比如作品與作者的對應關係、特殊年代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等。根據以往出題的規律,在積累的過程中就可以有所取捨,做到有的放矢。
4綜合應用多種客觀試題的解答技巧
(1)排除法
排除法適用於行測考試的大部分題型,同樣,常識判斷題也不例外。考生在解答客觀題時,排除法是較有效的解題方法之一。在常識判斷題目中,考生根據自己平時所掌握的知識,便可輕易地將最不符合題意的選項排除掉;有些題甚至可以直接將其他三個幹擾項排除掉,選出正確答案。如果選項中有自相矛盾的,立即排除一個。即便有些題不能直接通過排除法得出答案,也可以縮小選項範圍,降低試題難度,從而提高答題的正確率。
(2)去同存異法
在考生對所給題目不能做出正確判斷的情況下,可運用去同存異法解題。當考生在閱讀完試題題幹和所有選項後,如果發現選項中有內容或者特徵大致相同的選項,一般可將其排除掉,並保留那些差別較大的選擇項,再將剩餘的選項進行比較、判斷,最終確定符合題意的答案。這樣做的目的是縮小正確選項的範圍,提高答題的準確率。
(3)查看表述法
在解答一些理解類的常識判斷題目時,如果有的選項表述過於絕對,考生或可將其直接排除掉。當然,此類解題方法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並不適合所有常識判斷題目。常識判斷方法應用常識判斷重點測查考生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