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搬遷居民馬伯生在搬場車上揮手致意,告別老宅
清晨6時許,天還蒙蒙亮,集中搬場的第一班卡車已經停在楊浦區江浦路街道162街坊舊改基地。早已打包好的舊改居民們頂著凜冽的寒風,抓緊把家什搬上卡車,搬離這片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街坊。9時許,卡車兜兜轉轉,又回到了打虎山路。68歲的毛老伯和老伴帶著所有家當上了車,駛向在中原新村租借的過渡房。再看一眼僅有14㎡的蝸居,終於到了要與這個兩戶人家共用衛生間的老房子揮手告別的時刻,心裡高興,又難免不舍。顧不上沉澱這複雜的情感,卡車發動了,新的生活開始了!集中搬場 老鄰居各奔西東1月8日,是162街坊舊改基地開始集中搬場的第5天,已有近700戶人家陸續搬場,剩餘200餘戶居民也將在半個月內陸續搬家。幾十輛卡車,每天在周家牌路、打虎山路這一帶進進出出,老鄰居們各奔西東,都有了更好的生活。在距離他們三四公裡外的定海路街道154街坊B塊沈家橋基地,第一輪徵詢也已在一個月前以98.92%的高比例順利通過。1月7日下午3時許,基地項目經理鮑志源一邊吃著遲到的午飯,一邊在準備接下來的各項工作。春節前夕,這裡的93處房產、143戶居民預計就將迎來「二次徵詢」生效的喜訊。更令人興奮的是,2021年,開局就是衝刺,楊浦區定下力爭完成1.5萬戶的舊改目標,到今年底,成片的二級以下舊裡將在楊浦區基本絕跡!周家牌路 揮別百年舊夢每一個舊改基地,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戶期盼舊改的居民,也有著各自的喜怒哀樂。每一次舊改成功,寄託著千家萬戶的殷切盼望,也傾注了基地上下的心血。就拿162街坊來說,這裡有一條短短900餘米的周家牌路,曾經是這一帶頗為著名的馬路。人丁興旺的周氏家族居住於此,還建了一座周家祠堂,路名便是自修建於1926年的周家牌樓得來。百餘年來,並不寬闊的小馬路上,先後出現了三家工廠、兩座戲院、兩座廟宇,還有一個菜場、三間老虎灶等各種生活設施,繁華程度可見一斑。然而,100年後的今天,這裡卻變得落寞了。看著不遠處的楊浦大橋上車水馬龍,走在日新月異的濱江秀帶上,蝸居在弄堂逼仄老宅裡的人們,一邊留戀著故土,一邊盼望著早日喬遷。1月4日,周家牌路終於揮別這百年的舊夢,把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的老街坊們,送上了掛著大紅花的舊改集中搬場卡車,駛向那越來越好的明天。老房有喜,舊改提速。2021年開局之際,楊浦區新一輪舊改項目已經啟動,保持「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是衝刺」的勁頭,以基本完成成片二級以下舊裡改造為目標,讓更多舊裡居民改善居住條件,共享「人民城市」的建設成果。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