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有喜 楊浦2021年將完成舊改1.5萬戶

2021-01-17 瀟湘晨報

圖片說明:搬遷居民馬伯生在搬場車上揮手致意,告別老宅

清晨6時許,天還蒙蒙亮,集中搬場的第一班卡車已經停在楊浦區江浦路街道162街坊舊改基地。早已打包好的舊改居民們頂著凜冽的寒風,抓緊把家什搬上卡車,搬離這片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街坊。9時許,卡車兜兜轉轉,又回到了打虎山路。68歲的毛老伯和老伴帶著所有家當上了車,駛向在中原新村租借的過渡房。再看一眼僅有14㎡的蝸居,終於到了要與這個兩戶人家共用衛生間的老房子揮手告別的時刻,心裡高興,又難免不舍。顧不上沉澱這複雜的情感,卡車發動了,新的生活開始了!集中搬場 老鄰居各奔西東1月8日,是162街坊舊改基地開始集中搬場的第5天,已有近700戶人家陸續搬場,剩餘200餘戶居民也將在半個月內陸續搬家。幾十輛卡車,每天在周家牌路、打虎山路這一帶進進出出,老鄰居們各奔西東,都有了更好的生活。在距離他們三四公裡外的定海路街道154街坊B塊沈家橋基地,第一輪徵詢也已在一個月前以98.92%的高比例順利通過。1月7日下午3時許,基地項目經理鮑志源一邊吃著遲到的午飯,一邊在準備接下來的各項工作。春節前夕,這裡的93處房產、143戶居民預計就將迎來「二次徵詢」生效的喜訊。更令人興奮的是,2021年,開局就是衝刺,楊浦區定下力爭完成1.5萬戶的舊改目標,到今年底,成片的二級以下舊裡將在楊浦區基本絕跡!周家牌路 揮別百年舊夢每一個舊改基地,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戶期盼舊改的居民,也有著各自的喜怒哀樂。每一次舊改成功,寄託著千家萬戶的殷切盼望,也傾注了基地上下的心血。就拿162街坊來說,這裡有一條短短900餘米的周家牌路,曾經是這一帶頗為著名的馬路。人丁興旺的周氏家族居住於此,還建了一座周家祠堂,路名便是自修建於1926年的周家牌樓得來。百餘年來,並不寬闊的小馬路上,先後出現了三家工廠、兩座戲院、兩座廟宇,還有一個菜場、三間老虎灶等各種生活設施,繁華程度可見一斑。然而,100年後的今天,這裡卻變得落寞了。看著不遠處的楊浦大橋上車水馬龍,走在日新月異的濱江秀帶上,蝸居在弄堂逼仄老宅裡的人們,一邊留戀著故土,一邊盼望著早日喬遷。1月4日,周家牌路終於揮別這百年的舊夢,把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的老街坊們,送上了掛著大紅花的舊改集中搬場卡車,駛向那越來越好的明天。老房有喜,舊改提速。2021年開局之際,楊浦區新一輪舊改項目已經啟動,保持「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是衝刺」的勁頭,以基本完成成片二級以下舊裡改造為目標,讓更多舊裡居民改善居住條件,共享「人民城市」的建設成果。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楊浦有個小五角場?楊浦濱江將直通共青森林公園?是真的!區委書記還...
    一起先跟隨視頻看一看吧~ 楊浦濱江: 復興島運河濱河空間改造將打通共青森林公園 律師湯煒華是生在楊浦,工作在楊浦的「老楊浦」,位於濱江的老房子今年還經歷了舊改。
  • 楊浦:區年度舊改徵收完成9成 定海「窮街」將成「過去時」
    昨天下午,楊浦區定海134街坊的居民們頂著大風和高溫,齊聚舊改徵收基地辦公室,因為這是134街坊舊改徵收「二次徵詢」正式籤約的頭一天,他們要一起來見證協議生效的歷史性一刻。134街坊徵收基地籤約生效,意味著楊浦區今年徵收1萬戶的目標任務已完成90%,體現出楊浦區委、區政府加快推進舊區改造的堅定決心,曾經的定海「窮街」即將成為「過去時」。    定海134街坊是市區聯手儲備項目,徵收範圍(舊城區改建範圍)東至貴陽路,南至波陽路,西至原新華樹脂廠,北至平涼路。
  • 「拆遷」將退出,剩下老房子怎麼辦?2021年起,全按新規辦
    棚改的初衷是為了改善城鎮居民的住房條件,因為大多數住在破舊老房子裡面的人,一般收入水平比較低,往往沒有能力去買商品房,所以,「棚改」政策對這些人是一個重大利好。根據我國的計劃安排,棚改將在2020年基本完成,而同時,住建部也表示,今年要嚴格把控棚改的標準和範圍,減少大拆大建。也就是說,今年完後,棚改政策就基本退出了,「一拆暴富」的故事可能也不會再上演了。那有人會問:今年「棚改」基本退出後,那城裡還剩下的老房子怎麼辦呢?其實,國家早就想好了,用「舊改」來接棒「棚改」。
  • 上海舊改「老房有喜」
    李桂香是上海楊浦區武川路222弄居民,在這裡住了13年。兩年前,222弄小區7幢不成套房屋啟動原地「拆除重建」改造。如今,這裡已經建成3幢三層、2幢七層的成套獨用居民住宅。6月底,居民拿到鑰匙正式入住,153戶居民實現在「老地方」住進新居。
  • 一天內3個地塊舊改成功!上海這個中心城區9000戶居民告別「窮街...
    今天下午,楊浦區定海134街坊舊改徵收「二次徵詢」正式籤約的第一天,共有583產居民籤約,籤約率達到99.15%。截至目前,楊浦區今年徵收1萬戶的目標任務已經完成了90%,超過9000戶居民圓舊改夢。今年73歲的馮仁濤在波陽路189號的老房住了60多年。
  • 【我們這5年】從「工業楊浦」到「創新楊浦」,老城區蓬勃「逆生長」
    今日起,人民城市工作室推出「我們這5年」專題系列報導,講述百年楊浦這五年的創新發展之路。2.95km,相比「十二五」末5.1km,越江通道布局得到進一步優化。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伴隨城市轉型、產業結構調整,15.5公裡長的楊浦濱江岸線上,不少老廠紛紛關停,廢棄的廠房荒草叢生,機器設備鏽跡斑斑。「十三五」期間,楊浦濱江取得了矚目的開發建設成效,完成了「還江於民、還岸於民、還景於民」的鄭重承諾。
  • 昆明37.6萬戶農村危房完成改造
    12月21日,冬至,昆明市尋甸縣金源鄉小村村委會小凹子村的最低氣溫降至1℃,然而,村民付平周心裡卻是溫暖的:「自2017年搬進新房子以來,我再也不用擔心夏天漏雨、冬天挨凍了。」除了付平周家外,自2006年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以來,昆明市累計投入中央、省、市補助資金60餘億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7.6萬戶。37.6萬戶農村困難群眾,「改」出了美好新生活。
  • 煙臺市萊山區孫家灘舊改居民喜選安置房
    煙臺市萊山區濱海路街道東興社區孫家灘村民杜拂曉抽出「第一籤」當日,煙臺萊山區重點項目之一——三灘3號舊改項目開啟安置交房公開抽籤儀式,孫家灘村456戶村民將通過抽籤分到期盼已久的新房。對於該村村民來說,新房是他們2020年收到的最好「禮物」。
  • 老廠房變身這個「旗艦站」,快來楊浦濱江看一看!
    據楊浦區濱江辦常務副主任左衛東介紹,楊浦濱江探索構建起「珠鏈式分布、綜合性功能、屬地化管理」的濱江黨群服務陣地聯動體系,並進一步匯聚濱江區域網際網路在線新經濟等新興領域產業發展的創新動能。目前,5.5公裡的楊浦濱江南段公共空間已建成開放7處黨群服務站,今後還將再增加1處,達到濱江沿線平均每700米就有一座的規劃目標,「以高質量濱江黨建,助力楊浦濱江爭創人民城市建設示範區」。
  • 又有超萬戶深圳家庭即將喜提安居房!每平1.5萬可在深安家
    4月8日,深圳市住建局還發布公告,共13897戶認購家庭通過觀禧花園安居型商品房項目認購資格核查進入公示期,順利通過公示者將進入選房。依據此前公示,該項目項目配售均價為15579元/㎡,預計2021年2月18日交付使用。
  • 2020舊改進行時:接力棚改穩投資,鄭州、西安改造小區最多
    據住建部統計,2018年,全國15個試點城市共改造老舊小區106個,惠及5.9萬戶居民。到了2019年,全國各地改造城鎮老舊小區已達1.9萬個,涉及居民352萬戶。 而今年,全國各地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量,同比去年更是翻了一番。
  • 請問老法師|舊改徵收有問題諮詢?焦焦為你解答
    歡迎來到《請問老法師》。《舊改拉分題》系列本周在《法治特勤組》開播後,關於舊改徵收的各種諮詢蜂擁而至,在此選擇一些反映集中的問題進行詳細解答。問題一 我是回滬知青,父母原住房在虹口東餘杭路,馬上要動遷了。父母前不久去世了,目前公有住房承租人戶主空缺。
  • 老房拆遷明年停止?2020國家「新政」,恭喜「這一類」房子的住戶
    據財政部發表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計劃將對城鎮棚戶區進行改造高達285.29萬套,計劃用於此項目的專項資金高達699.82億元。由此可見,國家對於「棚改」政策的實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專家表明,這種大拆大建只適用於短時間內實施,「棚改」不利於國家的長期發展。一個「拆」字,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確實不假。但是這種夢想將要在2020年底畫上句號了。
  • 告別廚衛合用「蝸居」生活,江浦162街坊舊改籤約生效
    隨著基地籤約生效,楊浦全年舊改徵收達到12936戶,刷新歷史最高紀錄。當籤約率翻過99.58%的時候,戴春芳正在家中的公共灶臺上炒一盤芹菜肉絲。7戶人家合用一個廚房,14戶人家共用一個廁所,沒有洗澡的地方——這樣的生活戴春芳一家6口度過了48年,這一天終於迎來變遷。
  • 【我們這5年】以創新立區,楊浦揚帆正當時
    楊浦從一個老工業基地轉型為國家雙創示範基地,沒有經驗可循,沒有先例可搬,靠的是什麼? 老舊廠房華麗轉身,成功轉型升級為雙創街區 在老工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楊浦區域內遺存了大量老廠房,這些曾經輝煌的老舊廠房成功轉型升級為雙創街區,成為創新創業者競相爭逐的「香餑餑」。
  • 沈山州要求:增強使命感責任感,攻堅克難,奮力完成明年舊改任務!
    12月18日下午,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沈山州在調研黃浦舊區改造工作時強調,要進一步提高使命感責任感,堅定不移攻堅克難,奮力完成2021年的舊改任務,用一份出色的答卷向建黨100周年獻禮!沈山州分別前往中海建國東路舊改項目、金陵路沿線舊改項目辦公點,聽取徵收項目負責人、企業集團、相關街道的舊改推進情況介紹。隨後,沈山州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區舊改辦匯報本區舊改推進的總體情況。相關部門和企業集團負責人在會上進行了討論。調研中,沈山州充分肯定了今年的舊改工作。
  • 他投身上海舊改27年:打造首個動遷安置樣板房,探索舊改補償新政
    2019年6月22日,是靜安區洪南山宅舊改徵收居民集中搬遷的日子,1300多戶居民告別蝸居了半輩子的老房。在敲鑼打鼓的熱鬧聲中,老居民們相互擁抱,登上搬家車,奔向新生活。朱賢麟也站在人群中,他與居民們揮手告別,目送著搬家車遠去。朱賢麟已記不清自己送別了多少舊改居民,但每次仍心潮澎湃。
  • 生活向好│最大程度保留「舊」味道 碑林區信義巷5月底將改造完成
    編者按:為迎接十四運,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步伐,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2019年起,西安市系統規劃了「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實施方案,計劃到2021年6月前完成繞城高速以內80%以上老舊小區 ,2021年4月前打通斷頭路58條,2021年5月底前,完成主城區道路以及城中村、老舊小區通信架空線落地工作